7月18日,復旦MBA「聚勁2020」Orientation正式啟程, 拉開新生入學導向Orientation活動的序幕。復旦MBA2020級新生匯聚在"聚勁·雲享堂",共赴一場探索初心、回歸初心的雲端盛宴。
在過去的兩周時間裡, "聚勁·雲享堂"已陸續上線「赴旦之約」系列課程,其中包括復旦管院院長陸雄文教授帶來的精彩寄語、復旦MBA項目主任祁新娥教授的復旦MBA全景透析和項目助理主任呂國彬老師的學習指南規劃、還有復旦管院企業管理系孫金雲副教授的商科學習價值解讀,還有復旦MBA2017級校友王愷昱介紹「聚勁2020」Orientation框架及5位校友關於學習意義的分享等,為新生構築未來兩年半的MBA學習圖景。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
「今天在這裡以雲的方式歡迎大家加入復旦,心情和大家一樣有複雜、有焦慮,也有對面向未來的不確定性,這些問題是挑戰也是機會,所謂挑戰是我們要找到問題的答案,而機會在於當我們學習知識去更好地探索真理、尋找問題解決答案,對未來的道路更加清晰、對未來的前景更加有信心,這也是為什麼要來復旦MBA就讀的理由。」復旦管院院長陸雄文在給新生的致辭中說道。
回歸初心,以赴旦之約為起點
「聚勁2020」Orientation旨在讓復旦MBA新生「看見」系統,「預見」未來,同時「遇見」一批伴自己同行的夥伴。「聚勁2020」Orientation總策劃、復旦MBA 2017級學長王愷昱說道,其以新生為核心,以「赴旦之約」、「未來同行」、「班級創行」三個模塊為載體,這三個模塊的目標分別如下:赴旦之約:讓新生看見復旦MBA的全息系統版圖,看見自己未來的可能性;未來同行:預見自己的未來,與處於相同行業/領域的同行者一起探索願景與期許,繪製個人藍圖;班級創行:遇見同班同學,建立連接,成為同行者,共同打造有生命力的組織並行動。
復旦MBA2017級校友、「聚勁2020」Orientation總策劃
通過復旦MBA培養體系的核心要素導入,幫助新生對於復旦MBA培養體系產生全息的認知,從而快速融入復旦MBA的學習情境並發現可能性。同時,通過創建個人與組織的對話與交流,協同新生共同行動,促進新生與多維度同行者的連接,從而引導思考和發現自身的優劣勢,激發自我交流,繪製個人行動路徑與藍圖。
秉持著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全新的「聚勁2020」Orientation共推出6大「赴旦之約」系列模塊的課程學習,為新生們提供包括《始於心、終於行》,《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擁抱你所熱愛的事業》、《同行者-歸屬與力量》、《知於心,致於行》《我們在這兒》等系列課程,覆蓋個人與他人、與商業的關係中新生切實想要明晰的未來,以期遇見更好的自己。
全方位學習價值系統,賦能未來發展
自1991年開辦以來,復旦MBA已經走過29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復旦國際MBA項目是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國際合作MBA項目;1999年學院成立了中國大陸最早的MBA職業發展中心;2001年項目獲得教育部唯一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MBA排行榜上,復旦MBA獲得全球第33位佳績,位列中國大陸大學商學院第1名。多年來,復旦MBA不斷勇攀新高,底氣就來自於對教育培養體系的持續創新與完善。
復旦MBA項目主任祁新娥教授
據項目主任祁新娥教授介紹,復旦MBA的願景與使命,就是藉助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優質資源,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青年精英、未來領袖,為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在此大背景下,項目進行了大膽創新,形成了復旦MBA「一個核心、五大支柱」的全方位學習價值系統,致力於從「知」與「行」兩個維度,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培養「青年精英,未來領袖」。「一個核心」是「以學生的全面領導力發展為核心」, 「五大支柱」是復旦MBA在課程體系、管理實踐、全球平臺、領導力提升和終身發展這五大方面的持續創新和資源投入。
在這一學習價值系統中,復旦MBA也持續融入創新因子,結合當下社會實際,不斷做出迭代嘗試,打造新時代、新形勢下領先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架構完整的商科知識結構,培養前瞻性的發展理念。通過項目獨創的中文MBA T型課程體系、六大專業方向的選修課程群,國際MBA箭型課程體系和創新跨界的商業實踐等全面構建和完善學生理論知識體系。通過提供長期二學位、中期交流交換、短期海外課程等豐富多樣的海外交流機會,拓展學生全球視野;通過搭建課外學習支持系統、iLab商業實驗室、國際商學院賽事、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等實踐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實踐能力;通過課程團隊、學生組織、初階和高階導向活動等組織與建設,提高學生責任意識、領導力水平及其他軟技能;通過集合復旦大學、合作企業、校友夥伴等多方資源,助力學生的職業發展與終身學習成長。
明確學習規範,堅持學術誠信
要完成復旦MBA的學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修滿48學分的課程。復旦MBA助理主任呂國彬老師介紹道,根據項目學制安排,第一年學生需要完成必修課學習,包括11門基礎課與2門公共課程;第二年進入六大方向選修課的學習。他還強調了學籍管理規定、課程要求、學位要求等方面的要點,明確了學習規範,如保證出勤率、遵守考試紀律、堅持學術誠信等。
復旦MBA項目助理主任呂國彬老師
在項目的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中,學院專業學位的教育指導委員會引領著復旦MBA課程體系的改革,也制定了許多課程質量保障制度。例如必修課的小組制度,每一門必修課的背後都有一個課程小組;定期更新MBA課程的內容架構,確保每一門課的核心內容能夠有效傳達;新進教師準入機制,嚴格把控MBA課程質量;還有課程評估處理體系,同學們的反饋是課程更新迭代的重要參考。
一流商科平臺,匯聚蛻變力量
信息爆炸的時代,缺的不是信息,缺的是時間,在這種場景下如何選擇變得非常重要。復旦管院企業管理系孫金雲副教授指出,過去的幾年,知識付費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知識付費平臺做的是知識的生產和分發,而商學院學生獲取知識的邏輯是學生傾聽、質疑、思辨到最後獲得成長,掌握知識和概念,融會貫通,打造成自己的知識圖譜。商學院教育正式由於系統性,多學科長時間以及充分的互動,讓其變得不可替代,這也是改變商科基因的根本手段。
復旦管院企業管理系孫金雲副教授
疫情期間,線下教育難以為繼,在課不容緩的前提下,復旦MBA快速迭代,展開雲端課堂。作為不同的教學方式,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優劣。未來,二者之間的關係將更加緊密、充分融合,充分優勢互補,如充分攫取線上的優勢,把線上互動優勢挖掘出來,補齊線下互動的短板,提升整體教學體驗。
探尋「學習的意義」,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復旦MBA,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有校友說,是突破重重包裹,找尋真正的自我,活出自在的人生;有校友說,是和優秀同行者一起,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有校友說,是相信相信的力量,每天都會有奇蹟發生;有校友說,是帶著問題找答案,把困難挑戰變成機會,收穫更多能量;也有校友形象地比喻,人生是艘船,前往彼岸航行中會碰到風浪、冰山和暗礁,同樣也有燈塔,而復旦MBA就是那座燈塔,可以指引我們到達想要去的彼岸。
不同的學長和校友身上有著不同的答案,而躬身入局,去擁抱正在生成的未來、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以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一切答案的原點。相信獨一無二的2020級新生,未來交出的答卷一定是最與眾不同的。
學長們的分享,為新生們勾勒出一副絢麗的復旦MBA學習畫卷,也鼓勵著著新生們勇敢探索屬於自己的復旦MBA學習全景圖。
復旦MBA「聚勁Orientation」創立於2000年,致力於為有理想有追求的復旦MBA新生創造充滿樂趣和實踐精神、兼具人文關懷與奉獻情懷的入學嚮導。至今,該活動已傳承了20年,每年都是由復旦MBA學長學姐們無私奉獻為當年新生籌辦。經過一屆又一屆復旦MBA人的共同努力,「聚勁Orientation」如今已成為復旦MBA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聚勁」二字所內涵的「聚匯精英,勁赴前程」的深遠意義,也已成為激勵復旦MBA人不斷前行的明燈。
在此,再次歡迎復旦MBA 2020級新生們,也預祝「聚勁2020」Orientation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