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今日11時50分
我們將迎來生機盎然的
櫻杏桃梨次第開
萬物已蓬勃
百鳥盡騰飛
這幾日寧波春意融融
暖陽宣誓著主權
今天晴到多雲
傍晚到夜裡轉陣雨或雷雨
今天到明天南到東南風3級
今天最高氣溫20~22℃
但這個雙休日西南暖溼氣流活越
天氣即將發生轉折
陰雨將替代陽光重登舞臺
抓緊時間晾曬哦
春分的意義,就像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講的:「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因此,人們此時在養生上十分注意陰陽平衡,尤其是在經歷過一冬的「蟄伏」後,要逐漸恢復運動。
對於重視農時的中國人來說,春分是非常重要的時節,所以習俗也特別有趣。下面的這些春分習俗,你都體會過嗎?
春分之際,春雷始發,萬物復甦,正是吃春菜的好時節。昔日嶺南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春分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鄉人稱之為「春碧篙」的野覽菜,多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麼長。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往往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在浙江、山西等地流傳著春分日釀酒的習俗。1913年浙江《於潛縣誌》記載,當地「『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
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人們喜歡在春分這天立蛋大概是因為這天是時間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吧。
放風箏是春分傳統習俗,清朝文人高鼎《村居》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月春分,人們要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是春分的習俗之一。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此刻,正是一年好時節
內容來源:海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