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遇上龍抬頭 這些有趣的習俗你知道嗎?

2021-03-01 青年湖南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3月21日將迎來春分節氣,巧合的是,今天也正值農曆二月初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專家表示,「春分日」恰逢「龍抬頭」,預示著田間農事逐漸繁忙起來,新的一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春分並非傳統節日 民間流行「豎蛋」遊戲

春分位列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第四位,一直以來,春分並非傳統節日,而是被視為指示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之一,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這一天,晝夜時長相等。

今年,春分巧逢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在往年時間則會相差幾天乃至半個月之久。文化學者胡野秋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曆法的原因,中國使用的農曆和公曆相交叉導致的結果,「閏年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完全重合的時候並不多見,但並無什麼特別的儀式」。


不過,在幾千年的時間流逝中,在春分這一天還是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民俗,「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便與此有關。流傳至今的「豎蛋」遊戲,被稱為「民間最好玩兒的習俗」。同時,由於天氣回暖,人們戶外活動增加,放風箏,踏青這些活動將隨之開始。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我國民間認為,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抬頭的日子,此後雨水會逐漸增多,為新的一年帶來好收成。我國北方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等農諺。由於「龍」與「農」諧音,又有「二月二,農抬頭」之說,因此,這一天被稱之為「春龍節」「春耕節」「春農節」「農頭節」。


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因為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溼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古人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

為什麼是龍「抬頭」呢?因為二月初處於驚蟄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龍抬頭了,意味著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

「二月二」的習俗:剃頭盼好運 不做針線活

「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這一習俗的形成還有另一個原因:舊俗正月是不能剃頭、理髮的,因為有這樣的禁忌,民間一直等到「二月二龍抬頭」後才開始剃頭,今天在北方仍是如此。如今,人們習慣趕在春節前做個新髮型,到了二月二,一個多月過去了,頭髮長了不少,也是時候理髮了。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二月二」的食俗:全家圍坐吃春餅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攀龍角」;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挑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燻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裡,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來源:中新網)

「湖南共青團」

訂閱號:GQTHNS

新浪微博:@共青湖南

投稿郵箱:gqthns@126.com

相關焦點

  • 春分遇上龍抬頭,這些有趣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3月21日將迎來春分節氣,巧合的是,今天也正值農曆二月初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專家表示,「春分日」恰逢「龍抬頭」,預示著田間農事逐漸繁忙起來,新的一年會有一個好收成。春分並非傳統節日 民間流行「豎蛋」遊戲  春分位列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第四位,一直以來,春分並非傳統節日,而是被視為指示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之一,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這一天,晝夜時長相等。  今年,春分巧逢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在往年時間則會相差幾天乃至半個月之久。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龍抬頭習俗: 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北京傳統習俗您知道嗎?
    (微信號:dafengtai)堅持每天清晨為您奉上新鮮、有用、有趣的實用生活信息。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 你知道農曆2月2日龍抬頭的節日嗎?
    你們知道什麼叫做龍抬頭嗎?在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冒也,萬物復甦地而出,象徵為大地的新生命,代表著生機茂發,比如在《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 二月二龍抬頭 飲食習俗有講究
    二月二這天老百姓吃的東西都要加一個龍字,比如麵條是龍鬚,餃子是龍耳,炸糕是龍膽,除了這些「龍身上的吃食」,日常吃的食物也要叫一個好彩頭,比如豆腐叫兜福,芥菜叫借財等等。  「龍耳」——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
  • 二月二龍抬頭,傳承千年的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農曆的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青龍節亦稱春龍節,春耕節,萬神都會、土地神誕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最好儘早準備,願你一年都有好彩頭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最好儘早準備,願你一年都有好彩頭!今天二零二零年陽曆二月二十四日,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又俗稱青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二月二有著諸多的習俗,二月二這天,理髮店裡特別忙。這一天人人都要理髮。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是一個和節氣有關的傳統節日,因為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在24節氣雨水和驚蟄的中間,除了將農曆二月初二稱為「龍抬頭」,我們還會將今天稱之為「春龍節」、春耕節"、"農事節"等等。
  • 【知道】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
    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為納吉,龍抬頭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很多地方起床前,先在神堂前念「二月二龍抬頭,感恩神龍賜福,感恩道佑眾生」等。據史料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據說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 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很多地方起床前,先在神堂前念「二月二龍抬頭,感恩神龍賜福,感恩道佑眾生」等。據史料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據說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二月二龍抬頭有何禁忌和講究?
    描寫二月二詩句大全及賞析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氣溫回升,大地解凍,很多地方特別是北方地區開始降雨,為不失農時,「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在春耕將始之時,敬龍祈雨,目的是盼望五穀豐登。
  • 三月陽春漸至,你真的龍抬頭了嗎?
    龍抬頭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龍抬頭是我國古代使用的幹支歷中卯月的起始月份,卯月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說的意思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炸響。龍抬頭的由來是什麼呢?這就要歸功於我們智慧的祖先了。
  • 二月二龍抬頭,到底是哪一條「龍」在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到底是哪一條「龍」在抬頭?是「東方蒼龍」。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通過觀測天象確定時間和方位。「角」宿代表龍角,「角」宿升空意味著龍頭抬起,所以此時被稱為「龍抬頭」時節。「龍抬頭」作為時令和農耕文化,歷史久遠,但將其作為一種節日定在農曆二月初二,還是在元代之後。元朝熊夢祥在其所著的《析津志》中寫道:「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是最早將二月二與龍抬頭聯繫起來文獻。
  • 今天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附剪髮吉時表)
    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龍抬頭剪髮吉時表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
  • 明天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知道這些禁忌和習俗!(附剪髮吉時表)
    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龍抬頭剪髮吉時表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
  • 春分至,莫負好時光!還有這些老習俗不能忘……
    對於重視農時的中國人來說,春分是非常重要的時節,所以習俗也特別有趣。下面的這些春分習俗,你都體會過嗎?春分之際,春雷始發,萬物復甦,正是吃春菜的好時節。昔日嶺南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春分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鄉人稱之為「春碧篙」的野覽菜,多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麼長。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往往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日子就是這麼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但古人卻給不同節日中不同的習俗上賦予了這些特別的吉祥寓意。讓我們抓住這個好時機,跟著旺運習俗走,招來吉祥招來全年好運勢。
  • 二月二,龍抬頭!傳統習俗知多少?
    種種習俗在今天成為符號,彰顯這個節日的文化內涵。關於這個節日的來歷及傳統習俗,你又知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因此,二月二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農曆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附九大吉利開運法)
    2018年3月18日,農曆二月初二了,農曆的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青龍節亦稱春龍節,春耕節,萬神都會、土地神誕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