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每一戶村民的門——記中國人壽寧夏分公司扶貧第一書記房永平

2020-12-22 財經網

小岔鄉榆樹村,名字清新,卻是寧夏彭陽縣最貧困的村莊。

山大溝深,乾旱少雨,厚厚的黃土層層疊疊,處處透著一股焦渴——這裡曾一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人類不能生存之地。

「西海固,若不是因為我,有誰知道你千山萬壑的旱渴荒涼,有誰知道你剛烈苦難的內裡?」作家張承志在其文章《離別西海固》中曾這樣寫道。而彭陽縣小岔鄉榆樹村就是這西海固的最偏遠和荒蕪的一角。

在這個生存成為大事的村莊裡,「幸福」一詞如此陌生。

三年前這裡來了一個外鄉人,不嫌苦累地折騰著,就想讓村民嘗嘗幸福的味道。

從外鄉人變為「自家人」

榆樹村的這個外鄉人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榆樹村第一書記房永平。

三年前,為響應公司號召,他毅然放棄城裡安逸的生活,來到了寧夏最貧困的山區彭陽縣小岔鄉榆樹村。

「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大巴車穿越六盤山北麓,經過近6個小時的顛簸才來到村口。

山高路險,黃土塵飛,這個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方,比房永平想像的還要艱苦。

「這裡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帶著這個疑問,到達村子的第二天房永平就開始了地毯式的調研。走家串戶,促膝交流,了解每個困難家庭的真實情況,包括人數、家庭成員結構、勞動力結構、地畝面積、種養情況、收入來源明細、存在的問題等等。他的調研不是蜻蜓點水式的走一走、問一問,而是每到一戶就給出幫助這個家庭解決眼前最迫切困難的辦法和建議,以及發展思路,這個舉動一下子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村民們對他敞開了心扉,說出了心裡話,讓他更加了解村裡的實際情況和人們的訴求,對如何幫扶也有了方向。

三年來,房永平堅持「三同六送六幫」工作制度,與村民同學習、同吃住、同勞動,送政策、送技術、送資金、送法律、送文化、送衛生,幫助基層建設黨組織、制訂發展規劃、解決實際困難、調整致富產業、化解矛盾糾紛。在村民的眼中,房永平這個外鄉人早就成了「自家人」

授之以漁  創業致富  實業興村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扶貧攻堅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在大量調研實踐的基礎上,房永平結合縣鄉村的整體工作與扶貧政策,挖掘本地資源,發動扶貧工作隊開展多樣化的工作,喚醒全村百姓脫貧致富、勇於挑戰自我的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努力通過扶志扶智的引導,克服「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從觀念上先脫貧,再從實際上脫貧,從而達到根子上告別貧困之目的。為此,房永平堅持走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思路,不遺餘力的推動適合當地發展的效益產業。

榆樹村屬於山區,有種植中藥材的歷史,只是個別農戶小面積種植。經過深入了解,房永平大膽建議規模性種植中藥材。在他的強烈建議下,經過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逐戶耐心動員,並利用帶去的扶貧資金給予適當補帖,村民們開始種植中藥材。種植藥材的收入改變了村民的傳統認知,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第二年便開始了規模性種植,一度達到500餘畝。恰逢山區雨量充沛,藥材長勢良好。2018年光種植中藥材一項為農戶人均增收500元左右,惠及了全村百姓。

養殖業作為山區百姓收入的一項主要產業,在榆樹村的發展很不平衡。為了讓養殖業能夠良性發展,增加農戶收入,房永平帶領工作隊進村入戶逐戶進行政策宣傳引導,並依據身邊養殖大戶鮮活事例為導向,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戶開展肉牛養殖。在他的引導下,村民的肉牛存欄數擴大了20%以上,存欄數從134頭達到如今的198頭。同時引進和推廣符合當地養殖的特色月子雞和黑豬養殖,到目前為止,村裡共養殖月子雞10000多隻,黑豬300多頭,保證了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來源。

在走訪農戶過程中,房永平發現有些村民有釀造黃酒的手藝。經過市場調研,他帶著工作隊員主動找到手藝人,動員其建造黃酒手工作坊,手藝人經營意識薄弱,擔心黃酒滯銷,加之資金短缺,一度退縮。扶貧工作隊再三動員,進行市場分析,還協助手藝人籌措建設資金10萬元,最終黃酒作坊項目得以順利實施。黃酒作坊開業僅兩年就創造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在村民中引起了轟動。這個項目起到了積極的創業致富示範效應,帶動了本村村民創業的積極性,部分農戶已經著手自家的產業發展。

村集體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起著可持續發展的「穩定器」作用。根據當地縣政府的要求,扶貧點依據村集體發展資金,一部分入股村民黃酒作坊和養殖企業,保值創收,一部分用於實體經濟發展。2019年下半年啟動了香醋作坊與粉條加工作坊建設,當前基礎建設基本竣工,正在完善設施,努力儘快運作經營。村裡還對撂荒地和閒置農業用地進行整合流轉,繼續種植中藥材,並對閒置場地對外出租,爭取村集體經濟收入保持兩年來8萬元的水平。

中國人壽寧夏分公司積極採納房永平帶領的扶貧工作隊的合理化建議,針對扶貧點特色產品滯銷的困難,轉變扶貧方式,以資金扶持、物質救濟,取而代之以消費幫扶的方式,鼓勵「造血」式發展,扶持特色產業持續壯大,累計幫助扶貧點銷售滯銷特色農產品45萬元。

打造「農耕文化園」  建設美麗鄉村

扶貧點工作非常辛苦,責任重大。為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房永平常年駐守在村上,遠離親人和八旬高齡的老母親,克服生活不便等困難,一門心思駐村紮實開展扶貧工作。他說:「既然駐村就要安下心來,認真履行職責。雖然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一定要經得起考驗的,決不讓老百姓戳脊梁骨,決不給中國人壽丟臉。」

在駐村工作中,房永平發現榆樹村並不是文化荒地,它有一定的文化積存,並且在當地有一定影響,這讓他興奮不已,把運用文化傳承為經濟建設服務提上了議事日程。經過調研,他結合鄉村振興大戰略,本著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經與上級黨委政府溝通,籌劃啟動了一個村級「農耕文化園」項目。

這一工程的實施,將會帶動扶貧點「田園綜合體」遠景規劃的逐步推進,也因此將全面帶動扶貧點經濟的發展。目前「農耕文化園」的布展工作已接近尾聲,計劃擇機對外開放,屆時,「農耕文化園」「旅遊示範村」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新亮點。

在房永平和扶貧隊員的努力下,榆樹村百姓的內生動力正不斷覺醒、釋放,啟動的一系列扶貧項目為貧困村民開啟了致富之門。房永平說,將儘自己的所能,在駐村幫扶期間,為父老鄉親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的疾苦就是我們的疾苦

當初來到榆樹村時,看到這個偏遠山區還有那麼多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百姓時,房永平就下定決心,盡綿薄之力為他們做些事。如今榆樹村順利地通過了國家級的脫貧驗收,實現了有質量的脫貧。

三年紮根榆樹村,房永平對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有了深深的眷戀。他說,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的前世今生都來自農村,是這片熱土養育了我們,作為一名黨培養多年的黨員,應該把父老鄉親當作手足,當作親人,他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他們的疾苦就是我們的疾苦。

他說自己有個心願,就是讓幸福敲響榆樹村每一戶村民的門,到那時,他才會感到由衷的幸福。

(編輯:倪萍)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三快」先生的扶貧成長記 記中國人壽濟南市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高...
    紅網時刻9月8日訊(通訊員 郭萍)「進入角色快、工作開展快、農村工作能力提升快」,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高成偉被稱為「三快」先生。2019年11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委派高成偉同志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到張辛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脫產扶貧工作。
  • ...不獲全勝絕 不收兵——記中國人壽貴州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李暉...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6月15日,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省長諶貽琴共同籤發《2019年度省直單位和中央在黔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情況通報》,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分公司獲評全省唯一一家考核結果為「好」等次的保險機構。
  • |駐村「第一書記」成幫扶「親人」——記中國人壽天津市薊州區...
    蘆相莊村的很多村民把「孟書記」當成了「親人」。  村民口中的「孟書記」就是孟憲存,1998年入職中國人壽的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誠誠懇懇。2017年8月,他又主動投身到中國人壽助力精準扶貧的隊伍中,深入薊州區尤古莊鎮蘆相莊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 陽光人壽寧夏分公司與寧夏扶貧基金會聯合啟動「教育扶貧創新項目」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通訊員 彭溪)近日,由陽光人壽寧夏分公司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教育扶貧創新項目」正式啟動,雙方宣布將以「每銷售一張保單,為教育扶貧捐贈一份愛心」的模式,助力自治區教育扶貧事業。在當天舉行的定向捐贈籤約儀式上,陽光人壽寧夏分公司還向寧夏扶貧基金會捐贈5萬元,用於改善貧困地區學校教學條件。
  • 中國人壽陝西省分公司紀委書記陳勳赴漢中洋縣杆柏村扶貧工作調研
    助推脫貧攻堅 國壽在行動 ——陳勳赴漢中市洋縣杆柏村扶貧工作調研5月27日中午,中國人壽陝西省分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陳勳攜省公司個險企劃部副總經理楊華、個險企劃部周洋赴洋縣關帝鎮杆柏村進行扶貧工作調研。
  • 扶貧路上最可愛的人——記中國電信運城分公司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
    他就是經歷了17年的塞北軍旅生涯,於2018年轉業到中國電信運城分公司工作,同年8月受運城分公司黨委委派至夏縣祁家河麻岔村的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孫建雄。麻岔村距離他家的稷山縣大約有160多公裡,其中有50多公裡的崎嶇山路,經常一個人開車在山路上顛簸,一次就需要4個多小時的時間。風裡來,雨裡去,從不喊苦叫冤,好幾次風雪天開車,冒著生命危險按時上班。
  • 扶貧送溫暖,英大人壽山東分公司走訪慰問石崮村困難群眾
    1月6日下午,英大人壽山東分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在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慧帶領下,與濟南市十六裡河街道辦扶貧科的工作人員一起前往石崮村開展扶貧送溫暖活動。英大人壽山東分公司積極響應監管部門關於保險扶貧及幫助扶貧群眾過暖冬過好年工作部署,心繫困難群眾,深入開展扶貧送溫暖活動。2020年春節將至,為了讓扶貧群眾溫暖過冬歡樂過年,英大人壽山東分公司黨支部積極聯繫濟南市十六裡河街道辦黨工委了解轄區內貧困人口情況。
  • 中國人壽陝西省分公司 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果
    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舉科一行深入省公司駐村扶貧點佳縣賀家礆村開展調研慰問。抓好黨建引領 激發村民脫貧內生動力在各級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安排下,中國人壽陝西省分公司全省系統委派出87人參加幫扶工作隊並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長年駐紮掛鈎點,和村黨支部、村委會一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加強勤勞致富思想引導,激發立足自我脫貧的內生動力。
  • 售一份保單 捐一份愛心 陽光人壽寧夏分公司與寧夏扶貧基金會聯合...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25日,由陽光人壽寧夏分公司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教育扶貧創新項目」正式啟動,雙方宣布將以「每銷售一張保單,為教育扶貧捐贈一份愛心」的模式,助力自治區教育扶貧事業。
  • 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紀事-廣西新聞網
    ——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紀事廣西新聞網天等7月21日訊(通訊員 秦新華)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選派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扶貧以來,緊緊圍繞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等脫貧摘帽標準,通過產業扶貧、保險扶貧、捐資助學、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駐村「第一書記」成幫扶...
    蘆相莊村村民口中的「孟書記」就是中國人壽天津市薊州區支公司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孟憲存。1998年入職中國人壽的他,2017年8月又主動投身到中國人壽助力精準扶貧的隊伍中,深入薊州區尤古莊鎮蘆相莊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成了蘆相莊村村民口中的「親人」。  蘆相莊村位於天津市薊州區西南部。在中國人壽天津市薊州區支公司駐村工作隊入村幫扶之前,村裡基礎設施建設還很薄弱。
  • 中國電信江西贛州分公司90後駐村第一書記溫棋萍
    溫棋萍,中共黨員,是一名1993年出生的中國電信「90」後青年員工。外表看起來嬌小柔弱的她,體內卻蘊含著滿滿的青春力量,充滿創業激情。2019年4月,26歲的溫棋萍受分公司黨支部選派,赴寧都縣固厚鄉橋背村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
  • 國壽鑄心系列二:使命在肩,譜寫村中新希望——中國人壽河北脫貧...
    只要你來到康保縣蘆家營鄉吳家地村,見到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業務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謝建光,這位吳家地村掛職第一書記就會一刻不停地和你談起「我們吳家地」的事兒,從打井、養牛到種苜蓿,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吳家地的一員,「忘記」了原來的身份,徹底融入駐村脫貧攻堅工作中。像謝建光這樣奔赴一線的中國人壽扶貧幹部,在全國各地還有很多。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品牌扶貧闖新路——記靖宇縣龍泉鎮大北山村第一書記高世龍
    品牌扶貧闖新路——記靖宇縣龍泉鎮大北山村第一書記高世龍 作者:李志明    編輯:劉佳旎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19-08-08 07:53
  • 「希望之水」潤澤南疆大地 中國人壽財險助力「三區三州」脫貧攻堅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他既不牴觸也不迎合,和大多數村民一樣默默地觀察起工作隊的工作。一天天下來,工作隊駐地及周邊的居住環境好了,一月月堅持,村幹部的工作態度變了,一年年累積,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艾麥提·伊敏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 讓愛灑滿高源——大德山林場高源村第一書記胡強扶貧記
    愛,是沙漠裡的一泓清泉;是枯木生發的新綠;是無助時的溫暖懷抱;是黑暗裡亮起的一盞明燈……愛是扶貧路上最耀眼的星辰。    3年多的時間,走遍了高源村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打開扶貧工作日誌,上面滿滿的記錄著村裡每一戶貧困群眾的基本信息和幫扶措施,以及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把貧困戶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 興化供電駐村「第一書記」為財政部定點扶貧幹部培訓授課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泰州訊 9月15日至17日,財政部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縣扶貧幹部能力培訓班,經江蘇省扶貧辦、財政廳推薦,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興化市供電分公司大營供電所原所長,現任興化市大營鎮聯鎮村「第一書記」李廷勝應邀授課,介紹駐村扶貧工作經驗做法。
  • 第一書記丨林洪明:扶貧「老手」履新記
    第一書記林洪明(中)走村訪戶。大洋網訊 廣州市荔灣區財政局派駐清遠連州保安鎮萬家村第一書記林洪明從去年5月上任以來,朋友圈記錄的大多是這裡的人和事以及村容村貌的變化。帶著扶貧的經驗和對萬家村的熟悉,林洪明從最擅長的基層黨建入手。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 許金柱:自2017年到蔡店村任第一書記以來,按照第一書記四項工作要求,堅持五天四夜,組組入戶,儘快熟悉村情民情,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村裡現實情況和村支兩委一起研究部署,狠抓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