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層層、重重疊疊,布滿了白色建築群體,宛如一座美麗潔白的山城,它就是舉世聞名的黃教六大寺中規模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哲蚌,直譯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大家是否覺得這既有宗教色彩,又頗為形象。
哲蚌寺是宗喀巴的弟子強央曲傑·扎西貝丹於公元1416年修建的,關於哲蚌寺的起源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公元1416年,強央曲傑帶著八個徒弟,坐牛皮船橫渡拉薩河來到這裡。他鄭重其事地燃起三盞酥油燈,分別擺在山坡的東部、西部和中間。一陣山風吹來,東西兩盞佛燈熄滅,惟有中間一盞酥油燈長明。他笑了,叉順手撿起一塊石頭,朝山下扔去,恰遇一牧羊女路過,她抖了抖彩色圍裙,石頭突然立地。強央曲傑滿意地說:「師父說得對.這是塊吉祥寶地,牧羊女看來是空行女轉世,咱們寺院的第一幢房子,就在這裡奠基吧!」強央曲傑和八個徒弟修建的經堂,名叫「強央拉康」,它是哲蚌寺所有建築的母親。宗喀巴曾親往主持了開光儀式。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石頭就是曾經測量過寺址的石頭,他像聖物一樣供在這裡,朝拜者敲擊一下它便會發出樂曲一般的聲音。大家可以試一試。
初建的哲蚌寺規模很小,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小殿堂和七個僧人。17世紀上半葉,五世達賴喇嘛擴建了該寺,逐漸發展成七個扎倉。哲蚌寺以「強央拉康」為中心,向東西南北擴展,莊嚴宏偉的殿堂和精巧雅致的僧舍,布滿了耿培烏孜山下整個山坡。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四大扎倉、甘丹頗章及50個康村。
全寺的-中心的措欽大殿,它是哲蚌寺最了不起的建築,相當於內地寺院的大雄寶殿。寶殿裡的經堂,佔地近2000平方米,由183根巨大的木柱支撐,你們是否感覺像走進一座森林。這是全寺僧人集中誦經和舉行儀式的場所,每天的早禱聲音如同雅魯藏布江的波濤轟隆。經堂的北牆供的是佛塔、佛像,第十五世甘丹赤巴的靈塔、手持法輪的文殊坐像、白傘蓋佛母像、宗喀巴、十三世達賴喇嘛和哲蚌寺的創建者強央曲傑像。在較高的供臺上供的是七世達賴喇嘛年輕時的像以及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像。此外,還供有九世達賴喇嘛像、八世達賴喇嘛幼年時的像和釋迦牟尼佛。此牆左右兩端分別供的是八尊羅漢像。
寶殿主供的白傘蓋佛母像。此佛母有大威力,正大光明,能以淨德覆蓋一切,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她身白色,三頭三眼,頭上重重疊疊有多層頭.如同一頂大帽子,頭頂重重髮髻稱為佛頂尊,佛母也就是諸佛之母;她身體周圍有無數手臂,形成了一個大圓圈,據說她容易與千手千眼觀音;她的每隻小手臂上都有一隻眼睛,手中持有鉤、索、箭、杵,最外面環繞一火焰圈;她主臂左手持金剛杵,右手拿一柄白傘蓋,據說能鎮妖伏魔;她腳下是無數的人物、飛禽、走獸,表示她的傘蓋下庇護著眾生。
殿中的一尊無量勝佛9歲身量像,裝藏十分豐富:有摩竭陀國的佛舍利子,有宗喀巴大師的頭髮和全套服飾,頸部裝有護貝龍王獻給宗喀巴的三聯右旋白海螺,胸部裝有義成國王的王冠和各色玉石,有用空行母的髮絲編織而成的金翅烏紗帽,有印度高僧阿底峽的香燻虎皮墊,有來自金剮座的菩提樹巨大種子,有格薩爾王的三輪——弓、箭、矛以及弓囊、箭袋,還有用純金粉書寫封面的五部梵文經典,可謂集生、死、涅槊菩業一切物品於一身了。殿中還有一尊釋迦牟尼像,不僅佛體以500兩白銀制戚.而且其中裝藏有金寂佛的舍利於、頭髮、法衣、法冠,其裝減價值遠遠超過造佛用的500兩銀子。
經北牆門,來到釋迦牟尼殿。這裡的主尊是釋迦牟尼佛,其兩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分別立於其左右。主尊后面一個較高的供臺上供有過去佛燃燈、現在佛釋迦牟尼、未來佛強巴。大殿裡邊最高的那座供臺上供的是九座模仿印度的時輪塔而建的佛塔。沿牆供奉的是憤怒相的金剛神與馬頭明王,它們是殿內精美的兩件藝術作品。
寶殿迴廊的出口處,大家請看這是一方同治皇帝的御筆匾額,上書「輸誠向化」。現在我們來到大殿二樓的甘珠爾拉康,這裡藏有多部《甘珠爾》藏經,這是雲南木土司贈送的理塘版大藏經,這是康熙年問的木刻經文,還有康熙年問第巴洛桑土都用金汁抄錄的《甘珠爾》。
哲蚌寺最著名的強巴佛,它是一尊比較大的強巴佛8歲銅像,也就是彌勒佛,藏語叫「強巴通真」,意思是「看上一眼,就可以驅除世間的一切痛苦,死後可以不落人地獄。」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預言的未來佛,要在釋迦寂滅後經過天上4000歲,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能下生人間,於亭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弘揚佛法。目前,正在兜率天宮中。這個佛像前還供著一個白法螺,傳說它由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埋藏於耿培烏孜山上。哲蚌寺破土興建時,宗喀巴大師從地下挖出來後,送給了弟子強央曲傑,作為鎮寺的法寶。
右邊的佛殿是五世達賴喇嘛時期修建的。玻璃櫃中並排的是三尊度母像。左邊那尊是守護哲蚌寺並象徵財富和興旺的羊卓雍措卓瑪,右邊是賦予哲蚌寺興旺的江孜欽卓瑪。沿牆珍藏的是五世達賴喇嘛命人用金汁精工寫成的一百零八部《甘珠爾》,這些經書用末端鑲有象牙檀香板保護。兩堆經書正中問供的是一尊被稱為「萬佛之母」的班若渡羅蜜多坐像,環抱一個盛有宗喀巴佛牙的護身符。佛殿中央有三個佛櫃,裡面盛放的是佛像鑄品和這套《甘珠爾》經文的樣品以及用硃砂計寫在一張紙上的另一個版本的一函《甘珠爾》經文。
措欽還是全寺性的組織,其最高長官赤巴堪布,過去擁有很大權力,還設兩名「鐵棒喇嘛」。拉薩三大寺廟都有「鐵棒喇嘛」,其中以哲蚌寺的喇嘛最有威風、最有權力,他們不僅執掌本寺僧人、各莊園百姓生殺大權,同時,還在每年的傳召大法會期間,拉薩市政長官要把市政大權交到他們手裡,在二十一天裡,他們成了拉薩市真正的主宰。他們曾經讓僧俗百姓膽顴心驚,同時也是頗具戲劇性的角色。他們挺胸疊肚,神氣十足,手握鏤花的大鐵棒,每走一步,鐵棒便在石板地上一砸,發出鏗鏘有力的震響。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人物已經相繼離開了人世。
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是四大扎倉,扎倉就是僧院的意思。哲蚌寺擴建時有七個扎倉,後來逐步合併為四個大扎倉,分別是果芒、洛色林、德央和阿巴扎倉。其中洛色林扎倉的規模最大。四個扎倉既有修習方法不同,也有地域的差異,洛色林、果芒、德央是顯宗僧院;阿巴扎倉是密宗僧院。從地域上講,洛色林扎倉西康和雲南人居多,果芒扎倉青海和蒙古僧人居多,德央扎倉前藏和後藏僧人居多。僧侶們學完顯宗的主要課程,並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開始學習密宗。
洛色林是哲蚌寺四大扎倉中最大的一個,過去僅洛色林扎倉就住有僧人多達6000人。現在我們進入洛色林扎倉大殿,左起第一座佛塔是洛色林扎倉的首任堪布(住持)勒貢活佛的靈塔,旁邊是洛色林扎倉另一位著名喇嘛甘珠爾話佛的靈塔。接著依次為五世、八世和七世達賴喇嘛的塑像。七世謎賴喇嘛像旁邊較遠處供的是一尊小的降央曲傑坐像。這尊像下面是一座大威德金剛壇城。不遠處是宗喀巴大師、十三世達賴喇嘛和索南扎巴等三尊像,皆做辯經狀。中間寶座是一座洛色林扎倉著名活佛第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靈塔和一座另一位洛色林扎倉活佛的靈塔。此外,依次是宗喀巴大師及其兩大弟子賈曹傑和克主傑以及白傘蓋佛母像。兩邊牆上的佛龕供的是1000尊小的長壽佛像。
大殿後側有三座佛殿。第一座是羅漢殿,十六羅漢像分別供於殿內的三個佛臺上。殿堂中間是一座善逝塔,塔前是一尊前任哲蚌寺住持的像。
第二座佛殿後部供一尊大的彌勒佛像。彌勒佛像的左側是釋迦牟尼像,前面是十三世達賴喇嘛像,右側是「師徒三尊」像。脞內還供有阿底峽、仲敦巴(阿底峽弟子)和鄂·勒白喜繞(阿底峽尊者弟子)等噶當三祖師的像。
第三座佛殿供的是一尊小的釋迦牟尼像,其兩側分別有一鷹塔。殿內沿牆堆滿了佛語部《甘珠爾》和佛經註疏《丹珠爾》等經文。
洛色林二樓上只開放了一座佛殿。這是一座護法殿,殿堂中央供的是一尊大威德金剛像。殿內還有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六臂四面大黑天,閻羅的內、外、密三種身相,班丹拉姆(吉祥天母),多聞天王和乃瓊寺護法神多吉扎丹等像。右側牆上掛的是一幅精美的大威德金剛唐卡。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甘丹頗章,這是一座精美而堅固的藏式建築,它是達賴喇嘛在哲蚌寺的寢官。在重建布達拉宮以前,五世達賴喇嘛一直住在這裡,並在那一時期在清朝中央政府的扶持下執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權,甘丹頗章也就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同義語,史學界故稱其為「甘丹頗章政權」。甘丹頗章系哲蚌寺第十任堪布、第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於公元1530年時興建,宮室共7層,分前、中、後三幢建築。達賴喇嘛生活起居主要在7樓,設有經堂、臥室、講經堂、客廳等。7樓還有兩個殿,神女殿和護法神殿。
宮殿分為前後兩個院子,前面是達賴的起居室,後面是經堂。每年藏曆七月拉薩要舉行盛大的雪頓節,第一天的儀式就在甘丹頗章的院子裡舉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雪頓節。雪頓節源於哲蚌寺,每年藏曆六月十五到六月三十日,該寺所有的僧人,都要按教規在寺內坐夏,不能隨意外出,以免踏死孵化不久的幼蟲。「坐夏」期問寺廟的施主便來奉送酸奶,表示慰問和祝福。在五世達賴駐錫哲蚌寺時,許多藏戲團體還來為僧人演出,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固定節日,一個奉獻酸奶和表演藏戲的節日。藏曆六月三十稱為「哲蚌雪頓」,這天凌晨耿培烏孜山腰掛出30米長、20米寬的巨大緞制釋迎牟尼佛像,輝煌壯麗,承受著雪山紅日放射的萬道金光,這就是「曬佛」--哲蚌雪頓節的開場儀軌。然後,來自西藏各地藍面具和白面具藏戲隊要在甘丹頗章為達賴喇嘛和僧俗官員表演藏戲。並且舉行莊嚴隆重的鐵棒喇嘛職務交接儀式。屆時,哲蚌寺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也是夏日拉薩的一大景觀。
非常著名的彌勒佛像
從江孜迎請而來的,非常有名的度母像。
非常有加持力的大威德金剛雙身像
非常有加持力的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
非常有加持力的宗大師像,據說很像宗大師本人。
非常著名吉祥天母像
非常尊貴的檀香木所成觀音菩薩像
剛建寺時,據說只有七、人。這是在建寺處所自然顯現的文殊法王,現供於第一個殿裡。
非常著名的泉水度母像
覺沃像——救護輪涅怖畏
彌勒佛童子像
彌勒佛像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見者解脫彌勒佛像
宗喀巴大師像
財寶天王像
護國天王像
增長天王像
閻魔法王像
吉祥天母像
護法的天宮
賈操傑大師像
克珠傑大師像
朗仁巴大師像,上方為釋迦牟尼佛像。
五世達賴喇嘛像
部分阿羅漢像
以象牙等七寶所製成的大藏經
純寫就的大藏經,為傳世之寶。
甘丹頗章裡朗仁巴大師供養的佛像
甘丹頗章裡歷代達賴喇嘛的法座
甘丹頗章行宮裡的佛像
甘丹頗章達賴喇嘛寢室門上的五方佛像
王宮中贊波王的像
酥油花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