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早餐市場戰局日益激烈 便利店咖啡店分食早餐"蛋糕"

2020-12-16 廈門網

  上午10時許,市民到咖啡店購買早餐。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路然 盧琛)日前,本報刊發報導《熟悉的早餐為啥沒了熟悉的味道?》(詳見9月27日B03版)引起熱議,不少市民說,早龍早已不是早餐唯一的選擇——喜歡傳統閩南早餐,可以來一碗麵線糊、花生湯,鍾情快餐,也可以點一份咖啡+麵包。

  記者走訪發現,便利店、咖啡店以及外賣平臺都已加入早餐戰局,傳統早餐店略顯疲態,比如滿煎糕、面線糊等一些廈門傳統早餐,大多受制於加工工藝、運輸條件,只能在小範圍、小群體供應。有市民建議,面對日益激烈的早餐戰局,本土品牌應在保質保量的同時積極尋求變化,否則也會面臨淘汰危機。

  老口味

  仍有顧客早早排隊

  但生意不如從前

  清晨近7時,溪岸路一家面線糊店內,老闆娘毛惠玲動作極快,客人剛落座,面線糊就端上桌。但即便速度再快,熱氣騰騰的面線糊鍋前仍不時排起隊。食客中有的是吃了好幾年就好這口的老主顧,也有路過吃一碗的新客人,其中不乏年輕人。

  「我早餐喜歡吃熱的、好消化的,所以即使要提前一點起床出門,也要來這邊吃麵線糊。」家住附近的陳女士說。而鄰桌的陳先生則說,他昨晚喝了點酒,早上來一碗麵線糊醒酒最適合不過了。

  雖然老食客依然捧場,但一些經營早餐多年的商家也提到,如今的生意確實不如以前,這也側面反映出市民的早餐選擇變多了,口味更挑剔了,少數早餐品牌或門店獨大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毛惠玲說,早年面線糊一早上能賣出至少七八鍋,現在只能賣5鍋。記者走訪禾祥東路520番鴨面線店時,老闆娘杜秀琴也提到,早餐時間賣出的花生湯從六七鍋減少到兩三鍋。

  新選項

  咖啡店受上班族歡迎

  便利店加入戰局

  早上9點左右,在軟體園二期的星巴克餐廳熱鬧了起來,陸續有市民進店點單。「一杯冰美式,加一個可頌麵包,幫我加熱一下打包。」一名顧客點單。記者了解到,前來購買咖啡+麵包當早餐的顧客,大多是年輕的上班族,一杯咖啡提神,是熬夜後的必選項。

  記者留意到,不少市民也會到便利店購買早餐。早餐時段,十分便利店裡也「十分」熱鬧。有的市民在熱食櫃前猶豫不決:吃豆沙包還是吃菜包,也有的市民拿了酸奶又拿餅乾。「其他時段店裡只有兩三個員工,但清晨來買早餐的顧客多,我們一般會安排五六個人。」店長王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一些品牌連鎖便利店看到,收銀臺位置一般都設有保溫箱,裡面擺放著各種餡料的包子,以及熱奶茶、熱牛奶等,這些早餐也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外賣平臺

  豆漿油條被擠出前三

  外賣早餐訂單江頭排第一

  不少市民說,在廈門,早餐雖不像武漢人「過早」那樣具有形式感,但選擇還是很豐富的。而外賣平臺的出現,讓早餐戰局更加激烈。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廈門市民早餐下單最多的品類前三名分別為粥、包子和生煎、漢堡,和去年一樣,粥依然拔得頭籌,稍有不同的是,包子和生煎從第三上升至第二,漢堡則把豆漿油條擠出前三。今年下半年最貴的一單早餐來自思明區陳先生,他花費了198元買早飯,包括15份皮蛋瘦肉粥,以及若干份油條、包子、腸粉等。

  美團數據顯示,早餐下單量最高的區域TOP5分別是江頭、中山路和輪渡、高崎機場、前埔、後埔,靠近居民區和商業中心。

  【觀察】

  傳統早餐受制多

  應主動尋求突破

  早龍的壽司、黑米糕、碗糕等特色產品伴隨一代代廈門市民長大,有市民給早龍早餐「挑刺」,「嫌棄」它一成不變,也是基於多年的信賴,為了讓本土早餐品牌更好地成長。

  事實上,本土早餐也遇到一些困境。記者走訪禾祥西路一家老字號了解到,早餐的拳頭產品「花生湯」不見了,因為生產工廠外遷至島外,產品從熱騰騰的碗裝變成杯裝,口感和熱度大減,銷路也不如前。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滿煎糕、面線糊等一些廈門傳統早餐,大多受制於加工工藝、運輸條件,只能在小範圍、小群體供應,無法滿足整個早餐市場的需求。

  傳統早餐的經營者和相關部門,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必須尋求突破,以應對更廣泛的市場需求,不僅讓傳統早餐品牌有所延續,也能讓更多市民吃到美味的閩南傳統早餐。

  【他山之石】

  上海推出「共享早餐」

  市民可進一家吃百家

  近年來,上海不斷推進「共享早餐」模式,市民在一家早餐企業窗口,可以買到其它企業的產品,既降低企業成本,又為市民群眾提供豐富的早餐服務。

  目前,上海已經梳理形成24家早餐「中央廚房」企業,其中包括光明、糧全其美、清美、老盛昌等,初步統計可提供共享早餐品種數百餘種。

  據介紹,一企業過去兩年主動擁抱「共享早餐」新模式,豐富的選擇給門店帶來了10%的營業額提升。新政策還明確要求企業要優化早餐時段交通組織管理、增加早餐時段道路臨時停車點位,該企業下一步還將探索「網訂車取」模式,更方便市民購買。

相關焦點

  • 小小便利店,為「早餐工程」添柴加薪
    「這裡的早餐品種,早就不是幾年前人們印象當中只有包子、茶葉蛋、牛奶、麵包等幾個了。」良友便利總裁何立新介紹,依託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鑫博海鮮食工廠和光明乳業,良友便利的商品大庫目前共能提供478個單品品類的早餐系列產品,涵蓋乳品、蒸點、熬點、鮮食、麵包、微波即食品、烘烤、現制飲品等大類。
  • 便利店早餐,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為了讓千家萬戶吃「好」早餐, 8月份上海市出臺了 進一步推進早餐工程建設18條意見, 各早餐車、早餐店等「各顯神通」, 為大家提供了多樣又便捷的早餐選擇。
  • 打工人,誰承包了我們的早餐?
    場景多元:便利店的包子場景其實比常規包子店更有多元化價值,便利店不僅是24小時服務,更是N多款關聯產品及補充產品(如酸奶等飲料和小吃)等的便利優勢。但便利店早餐也有不利之處,比如說:產品單價偏高,相當於傳統早餐店,便利店的客單價偏高,主要差別在於西式早餐價格普遍較高。
  • 肯德基、麥當勞和巴比饅頭,都看中了8400億早餐市場
    兩大品牌的低價早餐比拼由此開啟。此後幾乎每一年,兩家的「6元早餐」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宣布回歸。從2002年肯德基入局早餐業務開始,星巴克、必勝客等越來越多洋品牌都盯上了中國人的「早餐」生意。包子鋪、餛飩店、煎餅攤……中國人的早餐從不缺選項,更有便利店早餐可供選擇。洋品牌爭搶早餐生意,「野心」究竟是什麼?
  • 早餐現煮現吃!剛剛,這家店賣出上海首份「便利店現煮麵」
    9月14日早上7時45分,在思創大廈上班的吳先生來到大樓一層新開業的「便利蜂」門店,點了一份當天新推出的「現煮麵」早餐。付款後不到2分鐘,店員李亞梅就將一碗售價8.5元的雙拼面就交到了他手中,湯麵上方鋪了厚厚一層雪菜肉絲毛豆和紅燒素雞澆頭。
  • morning | 韓國人早餐吃什麼?
    ♥ 三明治+豆奶或咖啡韓國人早上還會經常在便利店選擇三明治,通常都會搭配豆奶、咖啡、果汁、牛奶等飲品一同食用。這些東早餐美食在便利店都可以買到哦~價格:三明治 2000~3500韓幣左右(12~22元RMB)  豆奶 800~1300韓幣(5~8元RMB)  咖啡 1000~3000韓元左右(6~18元RMB)
  • 不甘心只做一家包子鋪,巴比食品盯住萬億級早餐市場
    據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5萬億元。早餐店最常見的形式莫過於街邊夫妻小店、煎餅、包子、粥、油條豆漿等。上班族們幾乎沒有時間在家裡準備早餐,更多是選擇去便利店或者樓下早餐鋪,包子、茶葉蛋、豆漿直接打包帶走,簡單又省時,當然也有部分選擇快速堂食。
  • 復工後早餐怎麼吃?北京多數餐廳只外賣、便利店貨品充足
    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 張璐 羅曉靜)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上班族的早餐需求開始突出。近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北京部分區域發現,早餐供應還未完全恢復正常。一些原本提供早餐服務的餐廳,因「早餐師傅未返京」暫停銷售;部分快餐店供應早餐,但嚴格限制堂食,以外賣為主;地鐵便利餐車只有少部分開放,提供的產品也不多;24小時便利店早餐供應充足,相比之前部分餐品價格有所上漲。
  • 揚州「皮包水」進入上海早餐|「小輕新」百秒食早餐車亮相街頭
    國有央企的華潤五豐聯手上海龍神食品,展現了全民健康早餐「新姿勢」,「小輕新」百秒食早餐車也亮相街頭,由此開啟了助力上海「早餐工程」全新升級的新模式。進博會同款早餐很吸睛如今上海人吃早餐已跨入5.0時代,千種早餐可選,千家門店可買,市民可選的早餐單品超過360個,銷售門店遍布全家、羅森、良友便利等4000多個門店。
  • 百餘種類、套餐走起、換新上新……套牢魔都人,便利店翻起早餐花頭經
    市民在便利店購買早餐 /晨報記者 徐妍斐上午9點,小張從四川北路地鐵站出來拐進了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小小的便利店裡竟然藏著百餘個早餐品種,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粢飯糕和原味豆漿,去收銀臺結帳後走向對面的辦公樓,這頓只需要3.8元的便利店早餐開啟了她新的一天……這家便利店裡,像小張這樣的白領還有很多,幾乎每天早餐尖峰時段收銀櫃檯前都排著長隊。到便利店吃早餐,成了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
  • 學姐宥利:韓國留學生逛遍街頭找不到早餐店
    可是韓國人「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特別嚴重,早餐一般都是在家裡吃,由家裡的媽媽、妻子這種女性來準備,一個人經常出門吃早餐,在旁人看來是家裡「煮婦」失職的表現,這問題就大了。所以,在韓國街頭,幾乎看不到早餐店,對於我們這種沒有廚房的留學生非常不方便。中國早餐在韓國的普及度有多低?
  • 糯米雞、飯糰、白碗糕……廈門人的早餐車回來了!請報餐名,「無...
    早餐店生意不錯外賣騎手等候取單除了早餐車早餐店面和提供早餐的便利店也逐漸恢復營業▼「軟體園二期公交車站旁,一家便利店櫥窗前,顧客們有序地保持著距離排著隊,購買桂花糕、包子等早餐。每一批公交車到站,就會有四五名顧客來到便利店前,購買早餐。在軟體園公交車站附近的便利店,顧客排隊買早餐。
  • 股東變為廈門見福 106家成都全時便利店託管終變接盤
    去年,山海藍圖斥資近3億元收購原北京全時聯盟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的「全時」品牌及北京、成都、天津、廊坊四個城市約500家門店。除去成都的106家門店外,京津冀地區還有近400家門店,其中北京市場佔據了大部分。然而便利店行業並不是這麼容易「玩得轉」的。
  • 上海7800家便利店推進「早餐工程」,新一批示範點將授牌
    +連鎖便利早餐示範點1推廣「便利店+早餐服務」模式政府重點支持以全家、羅森、7-11、便利蜂、BK24等為代表的便利店。在2019年上海市連鎖便利早餐50家便利店示範點中,新銳品牌便利蜂有19家門店上榜,佔比近4成,以絕對數量居首上榜。
  • 淮揚細點、港式早餐 ……超200輛「百秒食」早餐車將陸續走上申城...
    原標題:淮揚細點、港式早餐 ……超200輛「百秒食」早餐車將陸續走上申城街頭   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進博會上,揚州五豐富春向世界分享了來自
  • 日本這麼發達,為什麼街頭沒有一家早餐店?他們都不吃早餐嗎
    日本經典的日式早餐但是十分奇怪的一點是,日本作為一個各方面發展都還不錯的國家,在日本的街頭,我們基本上找不到一家早餐店,當然了,除了中國入駐的店鋪以外。這就讓人很奇怪了,日本人難道不吃早餐的嗎?日式早餐而西式早餐則主要是吐司麵包,刷上一層果醬或是黃油,有時候也會是蜂蜜,搭配牛奶或咖啡,在煎一顆蛋和培根,西式早餐在日本人的生活裡也非常普遍。加上麵包可以直接帶出門吃,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喜歡西式早餐。
  • 新邵一蛋糕店為醫護人員私人訂製「愛心早餐」近千份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通訊員 何雯)3月20日早上7點40分左右,新邵縣心意私人訂製蛋糕店老闆戴怡斌,準時將50份「愛心早餐」送到縣紅十字醫院,這也是他堅持為該院免費配送「愛心早餐」的第18天。至此,戴怡斌已為該院醫護人員連續配送了900份早餐。
  • 網紅便利店湧入濟南搶地盤,更多上班族放下油條拿起飯糰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連鎖便利店品牌擁入濟南市場,想分一塊打工人的蛋糕。「本土選手」橙子便利紮根濟南,不到3年在濟南開近百家店2017年10月10日,泉城濟南迎來第一抹「橙」,橙子便利高新萬達一店正式營業。隨後,橙子便利迅速擴張,到如今的近百家店鋪。
  • 日本旅行 日本自由行早餐吃什麼?
    日本除了便利商店之外,好像沒有隨處可見早餐店!"傳統的日式早餐定食一般是:米飯、納豆、雞蛋、豆腐、烤魚、味增湯等,除此之外還有西式早餐。想知道日本當地人都吃什麼早餐嗎?好吃又便宜又熱呼呼的早餐藏在哪裡呢?如果你的早餐原則是「要花少少預算吃得飽飽~」那麼すき家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 讓訂單量提升4倍的早餐店運營新模式正在上海興起
    目前就現代電視報導所看,這些早餐櫃主要是與大型網際網路機構進行合作,比如盒馬APP、餓了麼等。對比傳統早餐店多出4倍的訂單量據悉,一般早餐店一天最多僅能做到100-200單的訂單量上限,而使用「早餐櫃」模式的店則可以創造700-800單的訂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