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以強烈「問題意識」創優營商環境

2021-01-19 長江日報

    一部30多分鐘的暗訪專題片,一份關於5起影響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通報。1月12日,「辣味十足」的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吹響了向最優營商環境前進的號角。

    暗訪專題片集中曝光了17起典型案例,由武漢市紀委監委、市治庸辦拍攝,會場數百「觀眾」同時收看,市委領導現場點評,直指問題癥結,解剖作風頑疾,讓坐在現場的當事主管區、單位負責人有些「坐不住」。

    優化營商環境,進無止境。看不到問題才是最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樹立問題意識,奔著問題去,迎著問題改,優化營商環境才能有大進步。

    ■ 在不斷解決問題中獲得進步

    2020年對武漢是極不平凡、極為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武漢市保持清醒頭腦,堅持過硬作風,打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5月6日,打開城門不到一個月,武漢召開動員大會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會上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出臺系列舉措,聚焦難點痛點,補齊短板弱項,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現在,武漢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相關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周都要上臺接受問政,解決了一大批影響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

    疫後重振市場主體情況複雜,武漢市推出「千局聯千企」活動,主動服務企業;推進「五減五通」行政審批改革,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城通辦」,市場主體獲得感不斷增強。

    正是在不斷發現問題中積極整改、努力優化,武漢在《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被列為示範引領標杆城市,辦理事項平均時限由5.7天減少到3.6天,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由1個工作日壓縮到0.5個工作日,全年為企業減稅降費514億元。

    ■ 直面突出問題,找準關鍵癥結  

    看不到問題才是最大問題。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要以對市民和企業負責、對武漢發展負責的態度,直面問題、保持清醒」。    

    現場播放問題短片,成為推進營商環境和作風建設的「保留節目」。

    5起典型問題、35分鐘的短片,反映了當前我市營商環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武漢不怕自我揭短。比如,一些幹部「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缺乏責任擔當、群眾立場;一些部門辦事拖拖拉拉、手續複雜,缺乏服務意識、契約精神;一些惠企政策知曉率不高,缺乏企業認同;創新環境還不夠理想,對創新發展缺乏戰略眼光等。    

    現場為問題行為「畫像」,是為了「切實找準制約營商環境的關鍵癥結」,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武漢疫後重振、浴火重生,尤其需要創優營商環境。只有不避問題,向癥結開刀,才能抓住難得機遇,才是對城市發展和未來負責。這樣的認識和作為,貫穿著武漢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

    疫後重振拉開大幕不久,全市作風巡查啟動,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市委成立17個巡查組,以「發現問題—反饋問題—通報問題」為抓手,推動問題解決。

    同時,武漢2020年度「雙評議」工作正式啟動,以微信、簡訊為支撐,把作風監督埠前移到群眾觸手可及之處,將監督「探頭」延伸到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處室、科室、站所。

    這些常態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手段,為優化營商環境打下堅實基礎。只有及時發現問題,勇於直面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持續發力,不斷優化。

    ■ 整治「庸懶散慢亂浮」,將更多問題納入視野

    1月12日的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是繼新年首個工作日我市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後,再次召開會議部署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短短10天內,兩度聚焦營商環境建設,充分體現武漢推動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的決心。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武漢市委決定大力整治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庸、懶、散、慢、亂、浮等問題。為此,武漢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集中治理庸懶散慢亂浮現象促進幹部擔當作為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級各部門以作風整治為突破口,痛下決心,緊盯放管服改革、項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實等重點領域,大力集中整治「庸懶散慢亂浮」。

    過去常是治庸、治懶、治散,這次武漢將更多問題納入視野,《意見》詳細列出這6個頑疾的具體表現,就是旨在在問題中推進和優化。

    武昌區行政審批局多名工作人員收受「好處費」,違規辦理註冊登記;洪山區建設局、洪山街工作拖沓,項目推進滯後;黃陂區人社局執行惠企政策不力,服務企業不到位……今年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優化營商環境,發現並查處了一批營商環境中存在的幹部作風問題。

    以人民為中心,將心比心、真正換位思考,武漢全力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優城市,還強調要堅持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把企業服務放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把民生服務放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讓廣大企業和市民在武漢創新創業和生活更舒心、放心、安心。

    馳而不息優化營商環境,武漢全力以赴、一以貫之。

    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相關焦點

  • 爭創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合肥"創優營商環境攻堅年"成績單出爐!
    2020年,合肥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開展「創優營商環境攻堅年」行動,打造創優營商環境3.0版,爭創全國一流營商環境。一創優營商環境,合肥在行動1深入開展「創優營商環境攻堅年」行動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合肥市「創優營商環境攻堅年」行動實施方案》,對標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結合合肥實際,增加「長三角『一網通辦』」「推進基層數據平臺整合」「加快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建設」等內容,梳理165項具體舉措,系統推進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 山西省長治市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
    長治市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孫大軍講話 楊勤榮主持9月16日,長治市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長治市委書記孫大軍講話。全市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會場。
  • 長治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 孫大軍講話 楊勤榮主持
    我市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孫大軍講話 楊勤榮主持9月16日,我市召開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全市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會場。徐翔 攝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出臺創優營商環境80條,推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開展減事項、減要件、減流程、減時限、減證明的「五減」專項行動,320項審批事項「一章通辦」,646項市級行政審批權下放到省級以上開發區,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 積極創優「亭滿意」營商服務環境品牌
    為深入打造「亭滿意」營商服務環境品牌,落實「四送一服」與「百名仲裁員服務千家企業」活動,創優「四最」營商環境,11月30日至12月2日,滁州市仲裁院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我市勞動人事爭議培訓班,全市各級鄉鎮(街道、社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職調解員以及企業負責人
  • 四川巴中:創優營商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巴中市農業農村局按照「456」現代農業發展戰略(4大特色農業產業、5個連片產業示範帶、6個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圍繞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綠色產品供給地」目標,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地方發展,構建優良營商環境就是構建地方優質品牌」的思想,探索創優營商環境「3344」辦法和措施,有效助推全市農業產業和農業企業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 阜陽市供水總公司認真整改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全市第七期營商環境「面對面」電視問政涉及報裝供水服務存在的問題,市供水總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及時召開黨委會和總經理辦公會對電視問政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反覆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並明確整改時限,堅持立查立改,全面整改、舉一反三、完善機制,推動作風持續改進
  • 【新聞發布會解讀】市市場監管局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新聞發布會解讀】市市場監管局創優「四最」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我局圍繞「放管服」改革目標,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創優「四最」營商環境,重點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開企業登記實名驗證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全面實施長三角地區企業登記「一網通辦」。
  •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口2554項政務服務零跑腿「截至目前,海口為70多家重點民營企業解決160多個具體發展問題。」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自從成立服務民營經濟工作機構後,海口不斷加強服務民營經濟工作統籌協調,研究推動解決影響或制約企業發展的複雜、重大問題,得到企業和社會的點讚。近年來,海口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對標找差距、比學趕超、創優爭先,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
  • 武漢海關三管齊下 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愛虎、周三春、實習生王悅)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第1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關於以市場主體需求為目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4.0版政策》)相關情況,武漢海關副關長沈建明表示
  • 創優營商環境 助力民企發展
    ——平城區成立人大代表民營企業聯誼會紀實平城區是民營經濟大區,區人大常委會找準切入點,積極倡導、指導成立了「平城區人大代表民營企業聯誼會」,搭建起民企與區委、區政府及金融機構交流聯繫平臺,使企業的呼聲建議及時傳遞到區委、區政府和金融系統部門,也使政府服務企業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更加明確、務實、接地氣,創優了發展環境,鼓勵支持了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 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創優營商環境 建設投資興業新高地
    ,紮實推進「雙創雙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創四建」等活動,不斷轉變發展理念,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難題,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創優營商環境,為開發區「三次創業」向縱深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持。自成立以來,秦皇島開發區經發局及企業服務專班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生產經營一線, 與分包企業聯繫人建立微信群,時刻與企業經營者保持密切聯繫,了解其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健全周調度、月報告,隨時交辦、催辦等機制,建立問題臺帳、結果臺帳,形成工作閉環,把「三個服務體系」做實做硬,盡心盡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 ——撫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公司董事長劉勇對記者說,政府接連出臺利好政策並開展貼心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政府對民營企業強烈的服務意識,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近年來,撫順市委、市政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前10個月,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9810戶,比去年同期增長5.1%。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張家口市在「環球趨勢優秀案例推薦」評比中...
    此次會議中開展了第三屆「環球趨勢優秀案例推薦」評比活動,張家口市憑藉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及創新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贏得了兩個重要獎項——該市獲評金趨勢「2020年度營商環境創新創優標杆城市」、該市行政審批局榮獲金趨勢「2020年度政務服務賦能創新單位」。
  • 「五個一」政務服務模式創優營商環境
    「五個一」政務服務模式創優營商環境四川成都市龍泉驛區創新實施「一口清、一件事、一個窗、一次跑、一號通」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政務服務新舉措,推動營商環境「3.0版」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以前辦一個營業證照,要跑幾個窗口。現在方便多了,只到一個窗口就全部搞定,節約了大量時間。」
  • 百城營商環境武漢排第六 「留人」政策強勢獲贊...
    6月18日在線召開的《後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2020)》(下稱報告)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提出正向攀比概念。他表示,正向攀比是正面積極的比較,是在理性意識驅使下的正當競爭,它能夠激發城市積極競爭欲望,形成改善城市營商環境的動力。
  • 【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金州區法院召開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司法服務方便快捷、司法質效大幅提升、司法成本有效降低、司法生態明顯改觀」四項要求,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會上,金州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葛麗豔傳達了《金普新區政法機關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方案》,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趙秋實通報了五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郴州、株洲、常德、衡陽、湘潭位列前150名>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金慧)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 ...優化營商環境」開原: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活動
    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1月8日,開原市人民檢察院以黨日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活動啟動儀式。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曉光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了活動。此次活動傳達了我院關於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活動的方案,要求全院幹警要進一步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 「無功便是過」的理念,切實增強宗旨意識、公僕意識、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服務能力。隨後,各黨支部組織黨員在「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條幅上簽字。
  • 「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20年度營商...
    2020年1月1日,由國務院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紛紛出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營商環境條例。其中,在營商環境優化方向,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20年度營商環境創新創優標杆園區」獎。
  • 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 張文深講話
    12月22日,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動員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認清問題、清醒憂患,明確目標、細化舉措,擔當盡責、狠抓落實,以營商環境的大提升推動南陽大城市建設提速增效。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