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通過滿足用戶需求並為用戶帶來收益來創造價值。但是,當用戶使用任何產品時,他們的需求不是單一的,而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需求。對於不同的需求,用戶對產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完全不同。滿足了不同的需求,滿意度也不同,產品產生的價值也不同.因此,如果產品僅一一滿足用戶的需求,那麼所創造產品的價值將無法最大化.正確的方法是: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用戶需求,並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可以有效提高用戶需求產品價值的產品上.在這方面,卡諾模型(KANO模型)為我們提供了好思路和方法。
Kano模型是日本的Kano博士針對傳統行業客戶的需求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過對客戶需求進行分類來區分客戶的不同需求,並幫助公司找到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切入點。根據Kano模型,我們可以將用戶需求分為三種類型:基本,期望和興奮。
一、基本要求:用戶認為產品必須提供功能來完全滿足此需求.如果如果不能完全滿足這種需求,那麼用戶將非常不滿意。如果滿足了此類需求,則用戶不會在乎或不滿意.例如,對於實時聊天工具,基本需求是「在線即時聊天」和「好友列表管理」.
二、期望型需求:用戶認為產品應該提供比較優秀的功能來更好地滿足該需求.這類需求並不是用戶必需的,但卻是用戶希望得到的.如果這類需求得到滿足或表現良好,那麼可以使產品變得更加優秀,用戶的滿意度也會顯著增加;反之,如果這類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表現不好,用戶的不滿也會顯著增加.例如,對於即時聊天工具,「發送表情包」就是一個期望型需求,能發送的表情越豐富,用戶越滿意,如果不能發送表情,用戶就會不爽.對於一款產品來說,用戶反饋給我們的需求大部分都是期望型需求。
三、興奮型需求:這類需求往往是用戶的潛在需求,需求的滿足可以給用戶帶來極大的驚喜。這類需求即使得不到滿足,用戶一般也不會有不滿;但這類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即使表現不佳,也能夠極大地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例如,對於即時聊天工具,「語音識別輸入」就是一個興奮型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卡諾模型中每個需求的類型都不是靜態的。比如說,當所有即時聊天工具只能發送文本信息時,「發送表情」就是興奮型需求;隨著越來越多的聊天工具支持了該功能,這個需求就變成了期望型需求;最後,如果大家都覺得聊天工具就應該能夠「發送表情」,那麼它就成為一個基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