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復生(1883—1948),原名黃樹中,出生於四川省隆昌市龍市鎮。初入瀘州川南經緯學堂,為尋求救國之道與同學黃方等十餘人組織了「輸新社」,畢業後其又東渡日本,進入宏文學院和東京株式會社學習工科,繼續尋找興國之路。在此期間結識了孫中山等人,在中山先生革命理念的感召下,遂決意追隨先生獻身革命,成為了首批同盟會的成員,且深得中山先生的讚賞,先生稱之為「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隆昌人」。
後被推舉為同盟會四川分會會長。後為革命需要,再次赴日學習炸藥製造技術。回國後,為儘快完成「永寧首義」的準備工作,在瀘州興隆場加緊了炸彈的研製工作,在一次實驗中不慎引發爆炸,黃復生頭部、面部及左手血流如注,左眼幾近失明,在眾人的全力搶救下得以挽回性命,為紀念這次死而復生,更為繼續堅定革命信念,「捨生取義,死而後生」,故從此更名黃復生。這場震撼清廷,驚動慈禧太后的「興隆場爆炸案」引起了清廷的極度恐慌,清廷派出大批鷹犬捕殺革命者,黃復生等人因走避及時得以倖免。
劫後餘生,黃復生更是義無反顧走上了對封建統治政府摧枯拉朽的「爆炸革命」之路。從1909至1914年6年中,他與汪精衛、喻培倫、陳璧君、彭家珍等人,先後對封建勢力代表載洵、載濤、端方、良弼等多次實施謀炸行動,有力地震懾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次是1910年,與汪精衛、喻培倫等人在北京擬炸攝政王,雖故知「此行無論事之成否,皆必無生還之望」,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行動之中,後雖未成功但無疑又給了封建政權統治當頭一擊。
1909年冬,黃復生與汪精衛、喻培倫等人在北京琉璃廠大街開設「守真」照相館為掩護,籌划行刺,覓得菸袋斜街「甘水橋」乃攝政王載灃上朝的必經之路。1910年2月22日夜11時許,黃、喻二人將照相用之巨帕包裹地雷,埋入坑中,牽電線至陰溝洞口。黃留下觀其究竟,隱於樹後,見一人持燈籠向橋下尋覓,俄頃而去,而後欲將電線等物收回,然又聞腳步聲,隨即將相關物件全埋入坑中,又隱於樹後,見三人持燈籠在橋下尋覓良久。黃復生見事不成,怏怏而歸,時已午夜二時。
黃復生在事發被抓後,大義凜然,慷慨自陳「唯我做此事,生死固早已置之於度外,為國家人民謀幸福,死亦兮也」。
四川省內江市隆昌市響石鎮中心學校運動場跑道鋪設塑膠工程,金額38.6萬元;隆昌市黃家鎮先鋒初級中學運動場跑道鋪設塑膠工程,金額249267元;以上項目中標單位:四川東亞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登錄「信用中國」搜索,崇左市江州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18年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 江 )安監管罰〔2018 〕6號,四川東亞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有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被處罰20萬元。依據相關法規,近三年違法受到較大數額罰款的供應商沒有資格參加政府採購,供應商故意隱瞞被處罰的事實,虛假響應謀取中標,採購人應該加強監管及時堵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