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媽媽身邊,給寶寶換紙尿布、餵奶、哄睡……可以說將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孩子,每個媽媽對孩子都是費盡心血。
在媽媽的眼中,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前換衣服,完全不顧及「女大避父,兒大避母」的說法,要知道男女始終有別,當親情沒有界限,對孩子就只剩傷害了,父母在孩子到一定年紀之後,一定要懂得對孩子迴避。
前段時間,我逛街偶遇到高中同學,隨後就被同學邀請到家中做客,同學決定下廚給我做菜,就去臥室換衣服,誰知道同學12歲的兒子一見到媽媽要換衣服,一溜煙也跟著跑進屋裡了。
我看到後直接喊道:「你媽媽在裡面換衣服呢,你別進去」,誰知道同學直接在屋裡喊了一聲:「沒事,孩子還小呢,讓他進來吧」,小麗當時一陣詫異,都已經12歲了還小啊?
現在很多父母都和我這位同學一樣,覺得自己家孩子還小,就算當面換衣服也沒什麼,這種想法絕對是大錯特錯,在孩子8歲左右就已經是個小男生了,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在飛速發育,簡單的說就是有男女性別意識了,你這樣不懂得迴避,很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早戀、早熟的嚴重後果。
現如今,大多數父母都會忽略對孩子從小的性意識培養,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孩子沒有接收到良好的性教育,對寶寶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很多孩子就因為小時候沒有受到良好的性教育,對異性產生渴望,甚至產生偷窺的想法,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家長務必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性教育。
如何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別教育?
1、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性別意識
曾有心理學家研究得出,孩子在4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對男女性別有了初步意識!也就是說,在孩子四歲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給孩子灌輸性別知識了,比如:不能跟父母一起睡、不可以和異性親人洗澡、親嘴、不可以讓別人摸自己……
2、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出示範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平時在孩子面前的言談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
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做什麼親密舉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才能讓孩子對異性產生界限感,讓孩子明白男女授受不親,這樣等孩子長大之後才不會出現性別方面的問題。
3、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談性色變,一提到這個隱晦的詞語,好像就是天要塌了一樣。其實你並不用如此緊張,如果父母覺得自己不好意思開口,可以試試通過兒童性教育繪本,讓孩子能從繪本中明白性別意識,懂得異性之間的差距,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基本的性教育。
說到性教育繪本,我曾經給孩子買過一套性教育寶寶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繪本,這套書分別8個主題,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身體,讓孩子懂得有關的知識,這樣一套書確實避免了我的尷尬,給孩子講書中的故事,孩子就都能懂了,不用我說什麼羞羞的話,各位父母也可以試試用下面這套繪本幫孩子進行性教育。
4、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孩子是天真的,缺乏對別人的防範之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要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尤其是在自身安全上面,遇到陌生人想要和你接觸,絕對不能同意,尤其是不能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必要的話可以教孩子一些防身術,最好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練習,這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才不容易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