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
經歷了夏婷婷事件後,我突然對醫院產生了排斥,具體表現為一進醫院,就會不由自主地情緒緊繃,渾身冒冷汗。
醫生說我這是創傷後的應激反應,雖然症狀很輕,但也建議我小心調整。
老楊想讓我休息一段時間,我認為沒必要,想要再試一試。
「這不是逞能的時候,」我媽說,「從小那麼膽小的人,竟然去做那樣的事,你可嚇死媽媽了。」說著,她的眼圈又紅了。
她一哭,我頓時敗下陣來,但又實在不想徹底待在家裡,老楊便把我調到了綜合部。
綜合部,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幹,是公司裡名副其實的螺絲釘部門。
銷售部要做展覽,綜合部要幫著布展,做各種執行工作;採購部的貨到了,綜合部要幫著入庫;人力資源部要參加招聘會,綜合部就要出海報、做展架,甚至還要到現場,幫忙收簡歷、維持秩序。諸如此類的工作,不一而足。
我報到後,經理李立濤把我跟新來的趙瑩瑩安排在一組,他讓我倆多看,多學,多問。
然而,我來綜合部都一個多月了,還只是幫著列印、複印,幹的最複雜的活,就是幫著行政部買了點辦公用品。
趙瑩瑩也一樣,她是設計崗,可來公司兩個多月,也只摳了幾張圖,其他時間跟我一樣,淨跑腿了。
我想起來之前,顧小芸對我說的那句話。
「你別以為綜合部的工作好幹,那裡臥虎藏龍,隨便拉出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你去了估計只能跑腿兒。」
到目前為止,她只說對了一半,關於臥虎藏龍的說法,我還沒有體會到,說到底,我還根本沒有機會深入接觸他們。
直到前幾天,我才碰到了一個機會。
又是一年畢業季,公司決定再招納一批新人,準備去參加市裡舉辦的招聘會。人力資源部經理張靜要求我們部門出一套新的招聘海報,並製作兩個展架,再派兩個人去現場輔助他們。
這段時間,部門裡的同事們都在為即將到來的科技展忙碌,根本騰不出人來去做招聘的事,經理李立濤就找到我和趙瑩瑩。
「小趙,我相信你的技術,一定沒問題,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你要好好把握。」李立濤一邊說,一邊從旁邊的一體印表機中拿出一張紙,上面是張靜對這次海報設計的一些要求。
趙瑩瑩很興奮。
她的上一份工作雖然是一家很小的設計室,但公司再小,她做的也是設計師的工作,可來公司這麼久,她還一幅作品都沒設計過,她其實還挺不甘心的。
現在終於有了展示能力的機會,她當然高興。
「時間挺緊,招聘會這周末就要舉行,也就是說,必須得在三天內見到成品,小趙,你能不能做到?」
「能!」趙瑩瑩想都不想就點點頭。
李立濤笑著點點頭,表示讚許,但也提醒趙瑩瑩,「張經理是出了名的嚴格,你得保證質量,讓她滿意才行。」
「嗯,我知道了,經理。」趙瑩瑩兩眼放光,看樣子,李立濤提醒她的那些話,她根本沒聽進去。
「小路,你負責協助小趙,」李立濤又看向我,說:「部門裡現在實在抽不出人手,你倆也學了這麼久了,正好趁這個機會檢驗一下成果。」
我忙問:「除了設計海報、做展板之外,我們還需要做什麼?」
李立濤聽了,想了想說:「咱們部門的功能就是輔助其他部門完成任務,所以,你們需要做什麼,並不是我說得算,而是張經理說了算。但有一點,你們要記住,我們是一個團隊,不管你們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我是你們的後盾。」
來綜合部一個多月,每次開會,他都會說這句話,我心裡忍不住腹誹:能不能給點實在的建議,雞湯喝多了,會撐!
從經理辦公室出來,我問還處在興奮中的趙瑩瑩:「張經理那些要求難不難?」
「不難。」趙瑩瑩一邊看紙上那些要求,一邊對我說:「我以前做過類似的海報,再參考一下公司之前用過的模板,很快就能做出來。」
「那好,你去設計海報,我來負責跟印刷廠和展架製作方聯絡。」我點點頭,跟她商量道:「咱倆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事,爭取圓滿完成任務。」
然而,事情卻並不像我們想的這麼簡單。
首先,我並不了解印刷廠的工作流程,想問他們要報價時,人家問我要設計圖,還需要知道尺寸、用什麼紙、克重要求是多少、有沒有特殊印刷要求、數量是多少等等,我握著電話,一問三不知,頓時窘迫得像洩了氣的皮球。
「你不告訴我這些,我沒有辦法給你報價。」對方頗有耐心,又說:「你去問清楚,我給你報一個最優惠的價格。」
「印刷周期是多長?」我努力保持一個「甲方」的形象。
對方笑了笑,說:「設計稿定了之後,得有一天製版的時間,然後再上機印刷,都印出來之後,還得裁成品,晾乾,至少需要3~5天的時間。」
要這麼久,我心裡一驚,張靜說三天後就得見到成品,那怎麼來得及?
我有些著急,忙問:「能快點嗎?」
對方說:「你定稿快一些,我們這印刷就能快一些,快不快完全看你們。」
我一聽,不再跟他囉嗦,放了電話就去找趙瑩瑩。我把情況告訴她,本以為她曾經做過,應該對印刷行業有所了解,沒想到她跟我一樣,也是個小白。
「我可以告訴你尺寸,但紙張和印刷要求,得問張經理。」趙瑩瑩也緊張起來,「要不,你等我一會兒,我今天上午就能把設計稿做好,到時候跟張經理確定印刷要求的事,應該來得及吧。」
我又給印刷廠去了電話,把情況說明之後,問對方能不能在三天後見到成品。
對方很為難地說:「那就得加急給你們做,價格可能就得稍微高一點了。」
「能高多少?」我忙問。
「你什麼東西都還沒給我,我沒法確定。」他說。
我又懵了,人家說的也對,我得先催著趙瑩瑩把稿子定了才行。
印刷的事,上午是確定不了了,我又聯繫了兩家做展架的地方。
他們也反饋,需要先看到設計稿以及製作要求,才能給我報價,但慶幸的是,他們並不需要那麼久,能保證三天內出成品。
時間一晃就到了中午,趙瑩瑩一直在座位上聚精會神地製圖,見她那樣認真,我也不敢打擾她。
下樓幫她買了盒飯後,我便坐在一旁的座位上,邊吃邊看她忙碌。
其他的同事們也都忙得腳打後腦勺,偶爾有人路過,見我們這種狀態,會笑著鼓勵一下:「有事說話,加油!」
接近一點時,一直保持一個姿勢的趙瑩瑩,伸了個懶腰,我忙湊過去問:「好了?」
她臉上帶笑,點點頭,說:「好了。我還做了兩套方案。」
我一聽,忍不住給她點了個贊,「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兩套方案呢,總有一套滿意的吧!
可我們還是低估了張靜的嚴格,「出了名」這三個字,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2
趙瑩瑩高高興興地把文件傳給了張靜,結果飯還沒吃兩口,就接到了張靜打來的內部電話。
趙瑩瑩掛了電話,臉色不太好看。我忙問:「怎麼了?」
「張經理讓我過去一趟。」她癟著嘴說,「她態度很差。」隨即又補充道。
我心裡也跟著忐忑起來,但又覺得趙瑩瑩有點過於緊張了,就安慰她說:「不一定是對你,說不定她們部門有其他的事,讓她煩心呢。再說了,她本來就是個很嚴肅的人,不一定就是對你態度差。」
趙瑩瑩半信半疑,飯也吃不下去了,喝了幾口水後,就去了人力資源部。
可她這一去,足足有一個小時才回來。
回來是回來了,可她卻是兩眼紅腫,蔫頭耷腦地回來的。
幸好同事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沒人注意她。
我把她拉到小會議室,問她發生了什麼事。
「她說我設計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看。」趙瑩瑩又哭起來,抽抽涕涕的,十分委屈。
「兩套方案都不行?」我心裡一灰,意識到麻煩大了。
趙瑩瑩搖搖頭,說:「她說我做事不動腦子,問我能不能幹,不能幹趁早換人。」
此時的趙瑩瑩滿心滿腦都是張靜否定和責備她的那些話,而我卻想的是,時間來不及了。
我讓趙瑩瑩別哭了,問她張靜有沒有提修改意見。
「我就是按她的意見做的!」趙瑩瑩更加委屈地說。
我實在無力再安慰她,很嚴肅問她:「她提的那些修改意見,你有沒有認真記錄下來?咱們的時間不夠了,你必須得在今天下班前定稿,否則,咱倆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張靜對展架的設計稿還算認可,交代趙瑩瑩把其中幾個細節改一下,把文字內容的排版重新做一下。
「怎麼還有錯別字?」我指著修改意見問,「這種錯誤確實不應該犯。」
「不是我的原因,人力資源部李蒙給我的內容就是這樣的。」趙瑩瑩連忙解釋道。
我意識到自己又給她施加了壓力,只好說:「我知道,我知道。」
本以為展架的設計能很快定稿,結果也修改了三四版,張靜最後在電話裡無奈極了:「趙瑩瑩,你的腦子呢,你不是專業做設計的嗎?」
只這一句話,又把趙瑩瑩逼得眼淚要掉下來。
展架定稿後,我稍微鬆一口氣,開始聯絡製作方,談價格、談製作周期。
我參考了以往的製作價格,在此基礎上,又往下談了談,儘管對方不太情願,但最終也還是成交了。
我很高興,為自己以往的銷售經驗,能在這裡發揮作用。
可是,意外總是不經意間緊隨其後。
人力資源部李蒙給趙瑩瑩打電話,說之前那版文字內容有點問題,他們要改一下。
改就改吧,可他們說改動後的版本,還得等張經理拍板同意。
我無奈之下,只好讓展架製作方等一等新內容,再開始做。
一來二去,又耽誤了不少時間。
等展架的事塵埃落地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還有一個多小時就要下班了。
後續海報的事,更加撓頭。
我一個外行,看著趙瑩瑩修改後的設計稿,都感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