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勒克縣:農牧民家裡「飛」來致富鴿

2020-12-14 新華網新疆頻道

  在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克其克蘇布臺村當地每家每戶都有養殖鴿子的傳統,村兩委積極鼓勵當地群眾養殖鴿子,將其作為一個產業大力發展,肉鴿良好的發展前景讓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養鴿創收走上致富路。

  為讓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克其克蘇布臺村村民通過養殖鴿子增收致富,今年9月,村裡為134戶貧困群眾發放共計5000對種鴿。該村村民加帕爾·木塔力甫就是其中的受惠者之一。今年加帕爾·木塔力甫又領到了74羽種鴿,剛發下來的種鴿就讓加帕爾·木塔力甫嘗到了甜頭,最近加帕爾·木塔力甫因為售賣鴿子蛋,已經為家裡增加了不少收入。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克其克蘇布臺村村民 加帕爾·木塔力甫說:上次我賣了50個鴿子蛋,掙了一些錢,現在村裡面給我們教養鴿子的技術,我要好好學習技術。

  在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克其克蘇布臺村越來越多的村民不僅是入股肉鴿分紅的受益者,還是依託肉鴿繁育基地的技術和市場發展庭院肉鴿養殖的創收者,據悉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鴿子蛋、種鴿和乳鴿的收購價也會根據市場價而定,今年村兩委又幫助村民學習種鴿養殖技術,村民完全不愁銷路。

  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克其克蘇布臺村黨支部書記拜迪努爾·依敏說:由企業去給貧困戶傳授技術,我們還從貧困戶中選出10名積極性比較高的年輕人前往阿克蘇學技術,通過包戶的形式,通過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傳技術。現在我們聯繫2萬鴿蛋的訂單,一個鴿蛋4塊錢,這樣我們貧困戶光賣鴿蛋能掙8萬塊錢,一個肉鴿價格20元,每個貧困戶預計37對肉鴿,再加上企業的分紅,一年能增收12000元左右。

相關焦點

  • 尼勒克縣:養殖專業合作社助力馬產業發展
    近年來,尼勒克縣把培育和發展農牧民養殖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畜牧產業工作重心之一,廣泛宣傳發動,有效培育,積極引導,強化服務,規範運作,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如今,農牧民養殖合作社已經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 走進尼勒克:無邊光景一時新
    1994年,中國石油按國務院部署,對口幫扶尼勒克縣。20多年來,中國石油及塔裡木油田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實施精準扶貧,選派精兵強將到地方掛職,帶著資金、帶著項目、帶著先進文化,變「輸血」為「造血」,高質量推進尼勒克縣對口扶貧工作。「智」「志」雙扶,從解決吃穿用住行醫療衛生教育到產業扶貧、消費扶貧,促進脫貧攻堅「轉型升級」,讓脫貧後的農牧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 百裡畫廊唐布拉——尼勒克縣值得一去
    轄區內駐有兵團四師79團、天西林業局尼勒克林場、鞏乃斯種羊場、武警8663部隊、72團煤礦、71團焦化廠等單位。1986年,全縣人均純收入僅為307元,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10年,按照國家確定的低收入人口標準,尼勒克縣再次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 新疆尼勒克縣:坐落在天山之間美如畫卷的仙境福地
    對隸屬於伊犁州管轄的尼勒克縣,我已經嚮往了很多年,去年本來要隨烏魯木齊戶外徒步群到尼勒克縣境內的峽谷連穿,可惜因疫情錯過了最佳季節。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尼勒克縣最美的時節,綠色的山巒,漫山遍野的花海,山谷裡清澈流水,成群的羊兒啃著青草,高大的馬兒在草原上撒歡,一切都是美好的時光。
  • 伊犁州尼勒克縣:一針一線織起民族團結連心結
    近年來,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各族群眾共生共融、互幫互助、團結進步,努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的美好家園。尼勒克縣尼勒克鎮第四社區哈薩克族居民它孜古麗·熱以木與漢族居民熊建雲建立了28年的深厚友誼,互幫互助,親如一家,同步邁進小康生活,讓民族團結友誼之花開得更久。
  • 2020新疆尼勒克縣「唐布拉杯」攝影展徵稿啟事
    尼勒克縣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是一處康養聖地。這裡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是一個天然氧吧,也是一個動植物的基因庫。「蜜蜂之都、岫玉之城、柯繡之鄉、百裡畫廊」是尼勒克縣的四張名片。  新疆唐布拉大草原是國家AAAA景區,素有「百裡畫卷,天然畫廊」的美譽,以草原、溫泉、雪峰、河流為主要特色。
  • 尼勒克縣7個便民市場開市
    新疆新聞在線網6月3日消息: 最近,尼勒克縣規劃建設的7個早市、夜市和便民市場相繼開市。5月下旬,尼勒克縣菜苗和農副產品銷售便民市場開市,攤位上擺滿了辣椒、黃瓜、豆角、洋蔥、花卉等20多種蔬菜苗,供顧客選購。胡吉臺鄉阿克塔斯村村民巴娃•賽娜說:買個菜苗子,天氣也剛好適合種菜,今年這裡弄得挺規範的,價格也挺合理的。」
  • 尼勒克縣: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尼勒克縣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出發點,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53歲的尼勒克縣科蒙鄉喀什村村民張海蜂2016年依靠國家安居富民的好政策,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村裡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他與其他村民積極參與,把房前屋後的衛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 帕米爾高原農牧民異地安居致富
    中新社新疆塔縣12月15日電 題:帕米爾高原農牧民異地安居致富作者 胡嘉琛不用搬出帕米爾高原,新疆牧民沙達特·阿里甫夏就過上了未曾想到的安穩生活。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是中國唯一以塔吉克族為人口主體的縣。該縣馬爾洋鄉位於崑崙山脈腹地,四面皆山,山間谷地成為當地牧民聚居之處。「我們主要以放牧為生,所以世代選擇離草場近的地方居住。」沙達特·阿里甫夏告訴記者,這樣的生活其實很不安穩。「村子偏遠,沒通水電,土房子不安全,怕泥石流和地震。」最讓沙達特·阿里甫夏發愁的是孩子上學。
  • 產業指導員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科右中旗產業指導員在推動脫貧致富進程中,主動上門入戶,為農牧民免費做技術指導,在脫貧路上與貧困群眾「手拉手」助力增收致富。 前不久,家住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的科右中旗產業指導員包泉接到了白音珠日河艾裡貧困戶烏力吉白乙拉的求助:家裡的母牛要下牛犢了,由於不懂接生技術,想請包泉到家裡進行指導,幫助接生
  • 貧困戶養鴿「飛」出致富路
    9月21日清早,王中培如同往常一樣,正在給鴿籠進行清理和消毒。「要想鴿子養的好,鴿籠的清理和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鴿籠環境衛生好了,鴿子才能長的好。」王中培介紹。    在幫扶過程中,幫扶幹部了解到了王中培的內心想法,經過多次溝通交流,仔細分析了他的家庭實際情況,決定幫助其發展養鴿產業,養鴿子周期短、見效快,加上其本人以前就有過養鴿子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幫扶人員第一時間邀請農業技術人員上門對其進行養殖技術培訓,還主動聯繫商戶對接鴿子銷售,幫其解決銷路問題。
  • 新疆尼勒克縣:大棚綻放幸福花
    近年來,新疆尼勒克縣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業增收為目標,立足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輻射便利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不僅讓鮮切花產業邁向規模化、標準化,還有效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 尼勒克縣:「學習強國」成為黨員幹部的學習「充電寶」
    自「學習強國」APP上線以來,尼勒克縣各族黨員幹部紛紛下載註冊學習,這個APP已然成為大家提升思想覺悟、文明素質、科學素養,比學趕超的指尖精神「加油站」。現在『學習強國』APP已是很多黨員幹部學習用網的第一選擇。成為了黨員幹部論學習的新陣地。
  • 尼勒克縣:房車營地帶你感受唐布拉草原的田園牧歌
    近年來,尼勒克縣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積極發展以房車露營地的旅遊新業態,受到越來越多家庭一族和旅行達人們的「追捧」。  九月的唐布拉,秋高氣爽、色彩斑斕,走進掩映在草原中的四美百裡畫廊房車營地,30多輛別墅式房車錯落有致擺放在營地四周,房車內部設施完善,空調、電視、廚房、沙發、桌子等配備齊全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住宿。
  • 巴裡坤縣農牧民...
    巴裡坤縣農牧民養馬2萬多匹 2020-10-25 00: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尼勒克縣:交通管理「放管服」 把便利帶到群眾身邊
    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尼勒克縣堅持把推進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核心的政府自身改革作為重要工作目標和突破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理念,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 農家院裡飛出致富鴿-天山網 - 新疆新聞門戶
    得知他懂一些養鴿技術,便鼓勵他發揮自身優勢,擴大養鴿產業。  「養鴿投資少、見效快,肉鴿繁殖率高、發病率低。」工作隊還帶領阿布拉·塔依去鄰村參觀合作社,學習養殖經驗,增添了他脫貧致富的信心。  說幹就幹,工作隊出錢幫他改造了鴿舍,還送來了鴿苗。
  • 不到尼勒克縣唐布拉大草原,就不知道伊犁美在哪裡
    你到了伊犁,尋幽探古,想感受民族風情,會有人告訴你,不到尼勒克縣唐布拉大草原,就不知道伊犁美在哪裡。我知道尼勒克這個地名,還是在清人徐松的《西域水道記》和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天山行色》中讀到。尼勒克擁有品種繁多的動植物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