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勢頭似乎要比合資品牌更猛,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會更快,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近幾年來,一些老牌汽車品牌也逐漸開始注重這一市場,投入了不少心血,得益於強勁的造車實力,同樣也推出了不少表現均衡的新能源車型。比如說現代汽車在燃油車型基礎上推出的這款昂希諾純電動。
昂希諾純電動車算是現代品牌打開新能源汽車的敲門磚,對於品牌來說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款車型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500km,這個續航裡程表現與國內的一些自主車型相比一般,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在合資新能源SUV市場,它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畢竟其他一些合資同級車型,續航裡程也就在三四百公裡左右。
既然是一款純電動車型,昂希諾在外觀設計方面與燃油車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前臉採用了封閉式設計,格柵所在的區域表面裝飾了點狀圖案,看起來不至於太過單調。車標logo一側設計了充電接口,它與周圍區域有明顯的分界線,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
下進氣口表面簡單鑲嵌了一些拱形裝飾條,周圍搭載了毫米雷達探測波,再加上前擋風玻璃處的攝像頭,為駕駛員提供了相應的駕駛輔助系統。大燈依舊保留了燃油車型的設計手法,採用分體式設計,但是看起來沒有什麼美感可言。
車身造型經過了重新設計,在行駛過程中可以儘量降低車身風阻,優化車輛的行駛狀態。車身表面有一根剛勁腰線,從前車門處開始逐漸上揚,一直延續到了尾燈。
17英寸空氣動力輪轂與燃油車型有很大區別,整個輪轂表面採用了大量的平面扇葉設計,通過縮小輪轂的開口面積,以此來降低輪轂風阻,減少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能耗。
車尾造型層次分明,但是看起來有些奇怪,尤其是下包圍部分。尾燈同樣採用了分體式設計,每個燈組所在區域都形成了一個單獨層面,並且以不同程度向外突,下包圍表面裝飾了幾根貫穿式線條,整體向內凹陷。
內飾設計看起來有些單調,在燃油車型的基礎上進行了局部調整,沒有什麼個性吸引人的地方。用料以硬塑為主,空調出風口邊緣和方向盤表面鑲嵌了一些黃綠色裝飾條。雖然品牌想通過這些元素為內飾帶來青春活潑氣息,但實際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反而看起來有些廉價。
10.25英寸中控屏幕看起來略顯笨重,下方保留了一排觸控式按鍵,搭載的智慧功能方面要比燃油車型更全面。按鍵式換擋區域形成了一個傾斜層面,省去了傳統檔杆的結構設計,在它的下方添加了鏤空設計,內部搭載了USB接口,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來收納一些隨身物品。
整個駕乘空間表現一般,尤其是後排位置,腿部和頭部空間都比較侷促,因為地臺中央處有凸起,所以更適合坐兩位乘客。後備箱空間還算寬敞,可以按比例放倒後排座椅會,以此擴展後備箱空間.
之前我們也提到這款車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500km,除此之外,車內一共搭載了四種駕駛模式。配合相應的能量回收系統,儘量在為消費者帶來不錯駕乘體驗的同時,儘量能夠避免能量浪費。大部分消費者表示這款車型的價位還是偏高,雖然有一定優勢,但是似乎大家對它並不認同,所以今後對於它來說也面臨著很大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