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第六,南京超杭州、成都,西安、無錫進入20強

2020-12-27 城市百角

本文所有數據來自網絡,不可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小編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同聲音,請私信或者評論,謝謝大家。本文內容,是小編原創。

綜合實力往往來說比GDP總量更具有權威性,因此,讓很多機構在每年都出爐全國城市排名,雖然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順序,但是往往也能賺取很多「流量」。就在這兩天,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聯合尼爾森發布了全國城市20強排名,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

首先要說的是該榜單是基於綜合經濟、交通與城建、科教與醫療五大方面(劃分為三大方面,共300分)進行評估,僅個人觀點來看還是比較公正公平的。

前五大城市都是清一色的世界一線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香港、廣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香港明顯又是一個檔次,其綜合得分都在290分以上。而在廣州與深圳的站位上,我也是比較贊成的。論科教與醫療,作為新興城市的深圳還是有待進步的。

在6~10強城市中,中西部就佔了3城,分別是武漢、成都和重慶,這也是中西部三巨頭,在面對東部強大的實力之下,還能進10強,不得不說表現兩眼。其中,武漢更是成為我國第六城。

另外,長三角兩大核心城市也表現不錯,南京和杭州分處七、八,其中,南京的實力也算得到認可,在經濟短板的情況下,依靠交通與城建、科教與醫療強勢趕超杭州、成都。

在11~20強城市,我們不乏看見了天津、蘇州兩大城市,或許有人會覺得可惜,但是,天津的衰落是真的,蘇州也就經濟強,在科教與醫療上與還是一個巨大短板。

而這份榜單也非常清晰地看出了南北的差距,即使在前20強城市中,也僅有北京、天津、青島、西安、大連、鄭州六大城市上榜,而南方則佔了14城,值得可惜的像瀋陽、濟南也未能闖入20強。可見南方城市的強勁,比如寧波和無錫,尤其是普通地級市無錫也闖進20強,是蘇州之外僅有的一個。

值得注意的是,像這幾年表現強勁的合肥、南通也未能進入20強,另外福建省的明星城市廈門也在20強之外。在我看來,這份榜單還是很公正的。

相關焦點

  • 榜單:軟經濟指標榜,武漢、杭州、西安、成都、南京、長沙上榜
    根據華頓經濟研究院最新的榜單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軟經濟指標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上海和廣州分列二三位,武漢和杭州排在第四五名,其他上榜的城市還有重慶、西安、成都、南京和長沙。 縱觀榜單,一線城市之中深圳跌出了榜單,這座快速興起的城市人文科教衛生等方面的建設還需假以時日,繼續成長。
  • 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
    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與尼爾森聯合發布的全國城市前20強排行榜也備受關注。這個排名是根據城市的綜合經濟、交通、城市建設、科教和醫療五個方面綜合評選的,還是相對公正的排名。從排名中可以看出,前5位的城市都是世界一流城市,當然上海是第1位,首都北京緊隨其後,香港以較高的綜合經濟實力排在第3位,廣州和深圳排在第4位。
  • 中國高校第三城:成都西安實力不俗,武漢南京希望更大!
    軟科指出,中國高校實力第三城,有四座城市的呼聲是最高的,分別是成都、西安、武漢還有南京。高校實力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概念,要比較孰強孰弱確實非常困難。但我們認為,成都和西安的大學實力確實不俗。但中國高校第三城的位置,還是武漢、南京的希望更大一些。
  • 中國城市價值排名:深圳第4,成都領先重慶,武漢出局20強!
    最新的榜單中,中國城市價值前十強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臺北、蘇州、杭州、高雄和南京。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大部分城市都有較快的增長,這也是得益於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產業的穩步復甦。
  • 非一線城市競爭力模塊化評價:西安、武漢、南京並列第一
    城市競爭,更多體現在城市子模塊的競爭,比如「地鐵系統」,誰建得快、規劃得好、客流量多、效益好,城市競爭力自然就強。以這12大模塊為標準,26座城市得分如下:一、秀級城市:西安、武漢、南京西安:鐵路樞紐、物流、高教、文化、外宣、旅遊滿分,說明西安是一座具備交通和文化優勢的城市,產業化和人居環境得分稍低,需要加強。西安最強項是宣傳,網絡存在感超強,這值得其他城市學習。武漢:九省通衢,數據顯示武漢是卓越的商業中心、交通中心、物流中心、教育中心、工業中心。
  • 網紅城市哪家強:杭州、成都、西安、長沙榜上有名
    由於每個人所在城市不同,每天所看到的東西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彼此之間的認知都存在不小的差別,不同的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在筆者最初印象中,比較網紅的城市有成都、杭州、重慶、西安、貴陽等城市,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貴陽的熱度消退了,現在已經很少在網絡媒體上找到與貴陽相關的內容了,而成都、杭州、重慶、西安在網絡上的熱度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源於抖音,他們幾乎都是被這款軟體帶
  • 2020亞洲百強城市排名:「北上廣深」齊聚十強,南京排名11
    十強之中的其餘城市分別是韓國-首爾(第六名)、泰國-曼谷(第九名)、印尼-雅加達(第十名)。像日本、韓國這樣的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在十強之中只有1座城市入選,而中國5座城市上榜,在經濟上,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優勢一目了然。
  • 杭州、蘇州、成都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省會城市形成3個梯隊金融資源集中趨勢明顯採用統計軟體對經濟競爭力等4個子項的得分進行聚類分析,可將27個省會城市分成3個梯隊:第一梯隊為杭州、廣州,第二梯隊為南京、成都、濟南、長沙、武漢5城,第三梯隊為西安、福州、合肥、鄭州等20
  • 西安、成都、武漢、南京瞄準綜合性科學中心第五城,誰更有勝算?
    西安、成都、武漢、南京、廣州等科技強市是目前最具競爭優勢的幾個城市,並且也都提出了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的目標。那麼,在這些城市中,誰能最先成為下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幾個城市的科教資源概況。
  • 2019GDP前30強城市公布:上北領先 深圳人均最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19GDP前30強城市21世紀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李燚2019年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前十名中,除了武漢,均屬四大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佔據3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均佔2席。隨著地方經濟數據陸續公布,中國城市競爭格局再次刷新。2019年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
  • 2020城市GDP快報:南京挺進前十,成都、寧波增速令人側目
    目前成都已經建成一個由13條線路構成的龐大地鐵網絡,城市觸角延伸更遠,人口吸附力更強,消費市場更龐大,經濟基礎更牢固,北上深廣成的格局正在形成!成都都市圈,將是一個世界級都市圈,這是成都崛起的最大資本。三、南京:重回前十,能否再進一步?
  • 杭州、成都、西安、武漢都有淘寶造物節了
    可以說,這是這個夏天超令人沸騰的喜訊! 初步策劃草圖 150+館藏級神物、跨越3900公裡、一場500小時不間斷直播的公路之旅,從杭州啟動,穿過武漢、席捲西安,直奔成都!
  • ...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此外,2019年末GDP...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逼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萬億GDP城市中僅重慶落榜】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哪家強?
    報告顯示,就2020年全國296個城市的營商環境指數得分來看,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前十。 蘇州、珠海、東莞、泉州等市表現搶眼。
  • 蘇州、成都、杭州、南京19年GDP超1.4萬億,今年各市經濟排名如何
    再說蘇州、成都、杭州和南京四個城市,19年GDP均超過1.4萬億元,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尤其蘇州地區生產總值(GDP)接近2.0萬億元關口,名列全國第六,位居省內第一,屬於江蘇省第一大經濟體,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頗高,其經濟體量在全國僅次於北、上、廣、深、重五個城市,宏觀經濟整體表現屢創新高,預計今年GDP持續上升。
  • 2020世界城市排行榜,成都穩坐二線,西安鄭州首次入圍二線
    世界一線城市排名,又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超一線、一線強市、準一線、弱一線,世界二、三線城市則只有三個等級。根據2020年最新發布的榜單顯示,目前我國世界一線強市為:香港、上海、北京這三座城市,世界一線弱市為:廣州、臺北、深圳,世界一線城市我國上榜了6座。其中北上廣深是我國的老牌一線城市,本次上榜世界一線城市也是實至名歸的。
  • 20年中國城市排名東北城市全面「淪陷」南方城市迅速崛起
    第八杭州經濟總量1383億元。第九成都經濟總量1313億元。第十武漢經濟總量1207億元。前十強城市排名基本沒有與2020年十強城市排名基本一致並無太大變化。唯一變化是20年後重慶超過廣州經濟排名位居第四,十強城市變化最大莫過於天津(四大直轄市之一)2020年天津經濟跌出十強被南京超越下滑至十一位。
  • 觀察|南京躋身中國內地GDP十強,能否趕超杭州、蘇州?
    雖然南京GDP剛剛躋身十強,但無論是人均GDP、上市公司數量、中國500強企業數量、獨角獸企業規模,相比武漢、成都,南京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城市競爭,不進則退,南京躋身十強,可謂沒有懸念。02南京,既非強省會,也非網紅城市,但「徽京「之名卻長久流傳。
  • 中國 眼鏡 零售 100強 你知道幾家?
    眼鏡零售100強(按類別和單位名字的拼音字母排序)類型字母單位佔比老字號6家D北京大明  5%CJ成都精益WJ武漢精益S上海三聯(吳良材/茂)X西安西北行 醫院眼視W威古氏YC杭州億超YM音米 快時尚商超 BS百視通集團 12%BX百信眼鏡
  • 和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一對照,臺北的城市實力就暴露了
    和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一對照,臺北的城市實力就暴露了!一種觀點認為,臺北從各種信息和數據接觸來看,綜合上不如四大一線和香港,應該和二線的頭幾位差不多,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這些,排名也不分先後,規模上雖不如,人均和某些單項絕對超過,所以綜合下來,應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