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欣:公共衛生危機加劇衝擊美國餐飲業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魏欣

即使在聯邦政府的資金協助下,很多餐館的倒閉也難以避免。

當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在美國的爆發逐步趨向平緩,它對經濟層面的破壞卻在逐步深入。為了延緩「新冠」病毒傳播而保持「社交距離」,全國各地的凡是能夠吸引公眾聚集的場所都相繼關閉。美國75%的中小業主已經報告他們的生意受到了負面影響[1]。3月15日,俄亥俄州州長宣布當地所有的餐館和酒吧必須在當晚9點前關門[2]。3月16日,紐約、新澤西和康乃狄克州也宣布了類似的決定[3]。很多餐館已經開始轉變成外賣為主的經營方式。由於所有婚禮、會議的取消,原來對餐館來說比較有利可圖的聚會餐飲服務也幾乎絕跡。儘管一部分房東開始減免租金,聯邦政府也提供了緊急貸款援助,但是仍有數量龐大的餐飲業者選擇結業。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疫情來臨之前的數年裡,餐飲業就已經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經營壓力。本次危機只是加速了這種趨勢。那麼是什麼造成美國餐館的困境?它們在疫情下的生存狀態又是如何呢?

沒有哪個行業像餐飲業這樣遭受到近似於完美風暴的打擊。全美國有1560萬人從事與餐飲有關的職業,他們中間的很多人要麼已經處於失業狀態,要麼非常擔心自己明天會丟掉工作。剛剛過去的這個復活節幾乎完全沒有人流量。很多小餐館的現金流只能支撐幾天或者最多幾周。根據CNN的報導,3月26日大型連鎖餐館Cheesecake Factory公開宣布,他們約300個營業點將無法支付4月份的房租[4]。3月18日,全國餐飲協會在給美國總統川普和參眾兩院議長的公開信中估計,從3月到5月收入下降幅度將會達到2250億美元,大約有300萬職員已經失去工作了[5]。他們認為,餐飲業是一個低毛利率和現金流緊張的行業,但是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如果聯邦政府不能提供迅速和強有力的支持,即使危機過去,大量獨立運營的社區小餐館將永遠不可能再恢復營業。

對於中小企業的經營困境,聯邦政府也迅速採取了救助措施。3月底,川普總統籤署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來緩解受到疫情影響的美國經濟。這項法案中包含3490億美元由政府擔保的貸款,專門用於救助中小企業[6]。通過這項名為工資保護計劃,企業主可以申請8周左右貸款來支付員工薪水和間接費用。只要在危機結束後企業主把員工都請回去工作,這部分貸款就可以直接被免除。根據福布斯新聞網,4月7日財長姆努欽在推文中說,他已經在總統的指示下同參眾兩院溝通,會額外增加2500億美元救助資金[7]。但是這些救助措施並沒有阻擋餐飲業老闆關門結業和裁員的決定。在許多媒體與業主的連線中,他們向公眾陳述了他們企業面臨的困境。

事實上,餐飲業在美國並不是一個那麼沒有前途的行業。經過了10多年的經濟擴張,每年餐館的數量都有1%到2%的增長。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的餐館銷售額同比增加4.4%,達到7700億美元[8]。而且現代社會的民眾前往餐館就餐的比例要比數十年前高很多。全國餐館協會統計顯示,2019年美國人51%的食品消費額是花費在家以外的其他地點。而這個比例在1955年時只有25%。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未來人們有可能把更多的食品消費花在餐館裡。那麼有哪些因素造成了餐飲行業的經營困境呢?

疫情雖然讓很多餐館的外賣訂單大幅增加,但是外賣完全不能彌補堂食服務下滑造成的損失。為了執行居家令,通過手機應用下外賣訂單幾乎成了所有餐館的唯一可能的業務。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餐館都適合外送。比如以經營體驗為主的高檔餐廳和私人會所就很不適合,也一般不提供這類服務。而且越是以經營堂食為主的餐廳,就越不適合突然轉做外賣。因為店面房租在成本中的佔比過高,突然閒置下來,無法攤銷這部分成本。廚房大小、員工技能也使很多餐館無法突然適應這樣的轉型。廚師成了緊俏資源,而服務生和收銀員卻沒有了用武之地。仍然在運轉的餐館給這些員工放了無薪假,避免他們因為到崗上班而產生感染風險。

即使是外賣業務,餐飲快遞公司的收費對餐館利潤的侵蝕也讓他們常常無可奈何。這種趨勢在危機到來之前就已經被很多媒體所關注到了。餐飲快遞公司在過去幾年快速崛起。前5大快遞公司的手機應用從2016年至2018年的下載量上升了115%[9]。很多中小型餐館沒有能力自行建立快遞網絡,只能依靠這些快遞公司。傳統上通過打電話給餐館要求外送的訂單將會逐步被手機應用所替代。在未來4年,美國手機食物快遞市場預計可以達到2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問題是,像Uber Eats、Doordash、Grubhub這樣的手機應用每單外賣收取的快遞費可能達到訂單總額的30%[10]。大型連鎖餐館還能夠與這些科技巨頭建立特殊的合作關係。越是中小型餐館越在這類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面前毫無議價能力。很多業主抱怨,其實做外賣並不賺錢,只是為了增加市場影響力和產生就業機會。美國的80後和90後已經逐漸習慣了使用方便快捷的手機應用來下外賣單。他們外出就餐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很多餐館本就已經只能勉強支撐了。雖然在輿論的壓力下快遞公司暫時免除快遞費來支持這些餐館[11],但是很多業主還是選擇關閉結業。

過去幾年,最低工資標準的提升已經對很多餐館的利潤形成了衝擊。眾所周知,餐廳服務員不需要什麼特別技能,所以往往生活在最低工資標準線上下。一部分民主黨人認為,改善勞工待遇應當從立法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到15美元一小時入手;而一部分共和黨則傾向於任由市場自由調節工資水平,政府儘可能少的幹預市場。問題是,並非每個餐館都有能力把成本的上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2019年1月,紐約市一次性將最低工資標準從7.5美元提升至15美元。當時就導致了不少經營不善的餐館倒閉,但是對整個行業的衝擊還不算太劇烈[12]。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紐約的餐館遭受影響尤其嚴重。如果業主還需要再支付員工提升以後的最低工資,很多利潤不夠理想的餐館可能不會願意繼續經營。

除此之外,這些餐館老闆也抱怨門店租金和信用卡刷卡費的上漲也對形成了巨大困擾。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房地產價格和租金的上漲已經在很多地區達到或者超過了危機之前的高度。而VISA和MasterCard的壟斷,也讓很多高度依賴刷卡的零售業者無可奈何。

在大多數國家,餐飲業都是競爭相對比較充分的下遊行業。特別是獨立經營的中小型餐館,在大型企業和法規監管面前都是相對比較弱勢的。但正是這些業主為社會提供了大量低技術就業機會,成為很多普通美國人的生存基礎。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科技、銀行和地產行業的壟斷對餐館的生存空間形成擠壓。可以想像,即使在聯邦政府的資金協助下,很多餐館的倒閉也難以避免。更重要的時,立法機構應該更多深入了解餐飲業的經營困境。同時出臺措施,對企業巨頭有所遏制,防止商業和科技壟斷對中小業主和低收入者的過度盤剝。

[1]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SMBs - eWEEK.」 9 Apr. 2020, https://www.eweek.com/small-business/measuring-the-impact-of-covid-19-on-smbs. Accessed 11 Apr. 2020.

[2] 「Governor DeWine Orders Ohio Bars & Restaurants to Close.」 15 Mar. 2020, https://governor.ohio.gov/wps/portal/gov/governor/media/news-and-media/dewine-orders-ohio-bars-restaurants-to-close. Accessed 11 Apr. 2020.

[3] 「New York, New Jersey, Connecticut closing bars ... - Politico.」 16 Mar. 2020, https://www.politico.com/states/new-york/albany/story/2020/03/16/new-york-new-jersey-connecticut-closing-bars-restaurants-indefinitely-starting-monday-night-1267159. Accessed 11 Apr. 2020.

[4] 「Cheesecake Factory tells its landlords it won『t be ... - CNN.com.」 26 Mar. 2020, https://www.cnn.com/2020/03/26/business/cheesecake-factory-april-rent-coronavirus/index.html. Accessed 11 Apr. 2020.

[5] 「here - 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18 Mar. 2020, https://restaurant.org/Downloads/PDFs/business/Natl-Rest-Association-COVID-Letter. Accessed 11 Apr. 2020.

[6] 「PPP small business loans: How the coronavirus stimulus ... - Vox.」 2 Apr. 2020, https://www.vox.com/coronavirus-covid19/2020/4/2/21204341/paycheck-protection-program-apply-small-business-loans-coronavirus. Accessed 11 Apr. 2020.

[7] 「Mnuchin Seeks Another $250 Billion For Small Business ....」 7 Apr. 2020, https://www.forbes.com/sites/sarahhansen/2020/04/07/mnuchin-seeks-another-250-billion-for-small-business-stimulus-loan-program-senate-to-vote-on-thursday/. Accessed 11 Apr. 2020.

[8] 「ADVANCE MONTHLY SALES FOR RETAIL ... - Census.gov.」 17 Mar. 2020, https://www.census.gov/retail/marts/www/marts_current.pdf. Accessed 12 Apr. 2020.

[9] 「Restaurant Chains Struggling To Survive Despite ... - Bisnow.」 10 Feb. 2020, https://www.bisnow.com/national/news/retail/for-middle-market-restaurants-its-life-on-a-tightrope-102853. Accessed 12 Apr. 2020.

[10] 「Smaller Restaurants Grapple With the Burden of ... - Skift Table.」 28 Feb. 2019, https://table.skift.com/2019/02/28/smaller-restaurants-grapple-with-the-burden-of-delivery-service-fees/. Accessed 12 Apr. 2020.

[11] 「Uber Eats waives food delivery fees | Fox Business.」 16 Mar. 2020, https://www.foxbusiness.com/lifestyle/uber-eats-waives-food-delivery-fees. Accessed 12 Apr. 2020.

[12] 「NYC restaurant industry is thriving after $15 minimum wage ....」 9 Aug. 2019,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nyc-restaurant-industry-thriving-after-15-dollar-minimum-wage-2019-8. Accessed 12 Apr. 2020.

相關焦點

  • 公共衛生學院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框架下牽頭髮起「公共衛生危機...
    2020年3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牽頭組織,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框架下發起了題為「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研究與教育國際合作
  • 【國際金融】弗洛伊德事件 加劇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
    而美國各地除了大規模抗議遊行活動,還出現了商鋪被打砸搶燒等現象,給剛剛重啟的商業活動造成巨大衝擊。  此前根據美國媒體CNN給出的預估,這次騷亂事件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了350億美元,預計騷亂結束的時候,經濟損失或將超過千億美元。相關專家分析指出,美國如今陷入了騷亂持續升級、疫情二次暴發擔憂加劇和經濟衰退危機的三重壓力下。
  • 環球深觀察丨從歐洲到中美洲 美國政策加劇全球難民危機
    有關專家表示,美國中東政策是造成歐洲難民危機的根源,其推行的激進反移民政策也使中美洲地區移民問題日趨嚴重。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5日在聯合國難民署第71次執委會會議開幕式上指出,難民通常從事非正規工作,應對各種衝擊的能力非常薄弱。
  • 朱光耀:面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 人們在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
    同時,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人類未來還將面臨著新的、其他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我們要有更寬廣的思路,要特別認識到新冠疫情危機對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極端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要把人類戰勝公共衛生危機、同人類戰勝氣候變化挑戰結合起來。
  • 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特點及應對
    【摘要】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具有法制化和程序化、專門化和科學化、系統化和信息化的特點。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來,日本政府依據《傳染病法》《檢疫法》及《新型病毒等對策特別措施法》,在內閣設立新冠病毒對策本部,制定應對措施,並按照現行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進行疫情防控。
  • 餐飲業未來趨勢的預判
    只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餐飲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餐飲業應該何去何從?從其他國家餐飲業的發展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我國餐飲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1970-2017年美國餐飲業行業收入從428億美元增長到7980.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2%。
  • 川普樂觀看待公共衛生危機 慘遭多位美國官員打臉 標普500指數連...
    川普指責媒體過度渲染疫情擾亂金融市場美國總統川普則表示,美國迎戰即將到來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情況非常好」。川普指責兩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以負面的方式極力呈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險性,打擊金融市場。川普最近訪問印度時稱讚了美國衛生官員,同時淡化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美國的潛在影響。分析人士稱,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步蔓延的背景下,美國大選日臨近,面對連任壓力的川普力圖穩住經濟,而民主黨人則趁此機會批評川普政府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的混亂和錯誤,這場公共安全危機也被捲入美國兩黨鬥爭的政治旋渦。
  • 美國走向「下一場危機」邊緣?
    《日本經濟新聞》6月16日刊載題為《美國企業借的錢太多了嗎?》的文章,編譯如下:美國企業的債務規模正在膨脹,且低資質借貸者的數量不斷增長,從「量」和「質」兩方面都引起了市場和政府的警覺。企業資金籌措環境的可視化指標已經超過了IT泡沫和雷曼衝擊發生前的水平。
  • Hertz申請破產:疫情對實體經濟衝擊加劇
    誰能想到漁業也受到巨大衝擊  出海的時候還是一片繁榮,回來的時候已經百業凋敝。餐館自己都掙扎著活下去,根本沒有人來買金槍魚。  疫情對美國經濟,對本地經濟造成了很多不可恢復的損失。  結語  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還遠沒有展示出來。  讀者中大部分海外華人都是從事高科技行業的,或者是教職工作的。由於很多人可以WFH,影響並不大。但是在這個大環境下面,危機也必然會傳導到過來。當大量中小企業在倒閉邊緣的時候,必然會削減各種成本,IT成本,廣告成本都在考慮之中。很多IT企業本質上是靠廣告吃飯的,營收肯定會受影響。
  • 美軍在中東肆無忌憚,焦土政策造成當地混亂,加劇敘利亞糧食危機
    美國一直試圖強化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因此中東戰事美國都會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進入2020年以來,美國儘管對伊朗加大了制裁,但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區都做出了戰略調整,將駐紮在當地的美軍士兵大量撤出。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連續平定國內局勢,這對於美國來說並非好消息,如今美國眼看事不可為,竟然又想出了一個喪盡天良的法子,燒毀敘利亞麥田,加劇敘利亞糧食危機。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二是經濟全球化遭遇重挫,金融危機風險高企。疫情衝擊資本、商品、人力等全球配置,國際貿易大幅縮水,國際直接投資面臨斷崖式下跌,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加快重組。疫情危機效應和西方大國經濟民族主義疊加,導致貿易投資日趨「孤島化」,各國更關注保護本國經濟競爭力,安全考量壓倒效率優先,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趨於本土化、區域化。
  • 公共衛生專家警告:今年冬天,美國將面臨流感、新冠的「雙重夾擊」
    公共衛生專家、研究人員警告說,即將到來的流感季節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呼吸系統疾病的「雙重夾擊」,正如秋季和冬季預計會加劇Covid-19的傳播一樣。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說,目前用於預防Covid-19傳播的策略——即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也可能有助於減少流感爆發,如果美國人願意這麼做的話。在北半球,流感季節通常在12月到2月之間達到高峰。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2019年美國估計有6.1萬人死於該病,81萬人住院。
  • 疫期讀書丨馬國川:公共衛生危機是本珍貴的「無字書」
    新京報:疫情期間,對你衝擊最大的事件是什麼?對你個人生活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哪些?馬國川:平時就習慣宅在家中。在需要隔離的特殊時期,對個人生活並沒有太多影響。只是不能像往常那樣去河邊散步,更不能去喜歡的萬聖書店翻書或會友。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美國經濟自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
  • 美國百年危機史:這一次,美聯儲也不靈了
    貨幣政策能解決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卻無法根治實體經濟的問題,一如弗裡德曼在解釋滯漲時所說,長期來看,貨幣是中性的。2008年危機,於美國而言,是金融危機,金融體系流動性枯竭導致恐慌蔓延,實體經濟並無大問題,所以能快速恢復;於歐洲而言,是金融危機嵌套經濟問題,長期產業空心化、經濟活力不足,一經打擊,一蹶不振。
  • 日韓疫情爆發加劇!二次衝擊下A股產業鏈危中之機
    日韓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加劇,引起昨夜外圍市場恐慌。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跌,跌幅均超3%;歐股同樣全面受挫,德、英、法、意各國主要指數跌幅在3%-5%不等。大宗商品方面,美、布兩油跌近4%。在周邊市場一片風聲鶴唳之下,國內投資者本能地關注著日韓疫情加劇對中國產業鏈可能造成的潛在的危與機。日韓疫情爆發對國內產業鏈潛在衝擊日本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據國泰君安分析,中國對日進口,在零部件、中間品方面進口依賴相對較高。
  • 美國二手車市場動蕩衝擊Vroom股價暴跌20%,對比車美仕表現如何?
    美國二手車市場Q2供應需求均受衝擊 由於Vroom是做電商的,所以並沒有受到3月和4月經濟封鎖的影響。但在此期間人們停止購買二手車,Vroom和整個行業一樣暫停補充庫存,不僅如此,還大幅減少庫存。
  • 面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西方國家果真要站在全人類的對立面?
    美國就曾曝出將試驗抗體當作疫苗注射、執業藥師故意破壞疫苗等恐怖新聞;而手握56萬支疫苗的法國,其日均接種人數卻不足百人。 對於當下全球各國需一同面對的公共衛生危機,還有一些國家選擇利益當先,罔顧民眾安危和社會正義,在疫苗的選擇和接種方面充滿了政治圖謀。
  • 今時不同往日,終於有人來收拾美國了
    國內疫情嚴峻至此,美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12月2日發出警告,向美國民眾表示,今年年底至明年2月份會是美國公共衛生史上最難熬的時期。毫不誇張地說,在明年2月份之前,因新冠喪生的人數或將超45萬。美國大選令兩黨矛盾加劇,國內危機重重新冠疫情給美國帶來的遠不止持續攀升的「兩大數據」。據相關媒體3日報導指出,有美聯儲官員表示,美國經濟持續放緩,12個聯儲地區中就有4個長達數月「幾乎沒有或全無增長」。
  • 解析美國大學的MPH公共衛生專業
    【金矢分享】解析美國大學的MPH公共衛生專業 引言 對此,美國大學也在第一時間對中國學生做出了申請政策的臨時性調整,以便儘量降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留學生的影響。當然我們也更加堅信,在各級政府、鍾南山等傳染病專家、一線醫護人員、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渡過這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