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首期主打:探究疫情之下餐飲業未來趨勢。本篇稿件來源:鄧雅馨,22歲,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大三學生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的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的說明我國的經濟發展。只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餐飲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餐飲業應該何去何從?從其他國家餐飲業的發展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我國餐飲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1970-2017年美國餐飲業行業收入從428億美元增長到7980.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2%。2017年美國CR5餐飲業均為連鎖快餐類企業,市佔率10.55%,其中麥當勞以364億元的年度營收居於首位,佔比4.56%。1987年KFC在中國內地開了第一家店,截至2018年6月30日,KFC在全國1200個城市共有5600家店,百勝中國2017年收入達到了467億元,表現遠超國內所有餐飲企業。連鎖化讓美國的餐飲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而麥當勞和KFC在我國的連鎖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說明餐飲業連鎖化在我國同樣可以適用。
圖1:1970-2017年美國餐飲業收入
資料來源:Nation’s Restaurant News
2017年,我國餐飲門店數量超過500萬家,連鎖化率僅為9.2%,遠低於美國及日本。2016年我國 連鎖餐飲企業合計營業收入1635億元,佔行業營收的比重4.57%。這說明我國餐飲業的連鎖化並不高,發展空間還比較大。
圖2:我國餐飲業連鎖化率低於美、日
資料來源:歐睿資料庫
而談到餐飲業的連鎖化,不得不提的海底撈。海底撈通過連鎖化的發展,截至2018年9月,內地門店數達到332家。2019年26日海底撈正式登陸港交所。
從中國餐飲業的發展和借鑑他國餐飲的發展來看,標準化和規模化是大勢所趨,而連鎖化是實現這兩者結合的有效途徑。我國國內餐飲業的發展具備標準化的條件,中式餐飲,特別是火鍋類產品,解決了口味接受度和標準化改造之後,也可以實現西式快餐的擴張模式。而連鎖化能夠擴大影響力和規模優勢,提升可到達性,降低交易成本。
等到疫情過後,萬物復甦,餐飲業也會回歸往日的熱鬧,而各餐飲業的連鎖化也應該提上日程,擴大營業規模,降低經營成本。下一次危機到來的時候,才能更好的保持實力。而保持好實力是為了危機過後的機遇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劉樂文,餐飲業行業深度研究,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