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餐飲業10大熱點關鍵詞,探尋餐飲業未來發展趨勢

2020-12-16 騰訊網

2020年對於每個行業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且在短時間內會具有持續性,很多餐飲不得不轉變經營軌跡來維持生計,更有一些逐漸找尋出特殊時期發展的規律從而使得自己的產業得以更好的生存。在這樣艱難的大環境下,餐飲業相關的十大熱點關鍵詞也令大家備受關注,從十個熱點即可探尋餐飲業發展背後的趨勢。

根據網絡總結,從年初至今,餐飲業相關的十大關鍵詞分別是:疫情、外賣、快餐、地攤經濟、直播、新零售、私域流量、抄底搶鋪、團餐和植物肉。

疫情

從年初的疫情爆發開始,很多餐廳關門閉店並且陷入行業寒冬,隨著之後的復工復產,並沒有行業迅速回暖的態勢,而是開始一場大型的行業洗牌。在態勢逐漸走向正軌時,二次爆發更是給餐飲業巨大的打擊,日料店等生鮮食品店開始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這半年來,餐飲大品牌與小品牌的兩極分化也逐漸明顯,強勢品牌擁有更好的發展,弱勢品牌不得不退出市場。所以在疫情的籠罩下,行業中局勢轉變也悄然而至,競爭力成為餐飲企業中不可缺少的可以維持經營的關鍵因素。

外賣

在門店關閉與減少堂食等一系列措施下,外賣成為眾多餐廳唯一的銷售渠道。餐飲線上化也逐漸成為趨勢。根據研究調查顯示,今年有超過50%的大眾餐廳上線外賣服務,並且有一多半的餐廳表示在未來發展中也會採取線上線下服務結合的模式經營。但外賣服務的興起同樣伴隨著一些爭議,比如外賣平臺的佣金有所增長。這種佣金的不降反增對於很多小型餐飲業增添了不小的負擔。但同樣也是餐飲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經之路。

快餐

小吃和快餐的受歡迎程度一直是比較高而且穩定的。在疫情期間,麥當勞、肯德基等大眾快餐品牌受到的影響和其他相較而言會小很多。並且一些大型品牌餐飲也逐漸開闢快餐市場。比如海底撈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快餐品牌,價格也比較親民,客戶範圍也就更加廣泛。擁有大品牌的「保護傘」,消費者也更容易對旗下品牌快速接受並且產生信賴。如此發展也將快餐品牌化的方向逐漸深入。

地攤經濟

保留地攤經濟成為疫情後被全民關注的一項新政。也為各個城市增添了一絲煙火氣。在地攤經濟重啟之後,消失很久的餐車和路邊攤再次回歸大眾的視野,很多大型餐飲品牌同樣利用低碳經濟的熱度為自己做了宣傳。地攤經濟不僅是對於底層人民的一項福利,同時也是品牌營銷的奇蹟,只要擁有規範的管理,將會有機會在未來融入到主流經濟體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直播

直播在近幾年成為一個新興產業,不僅可以帶貨同樣可以用來宣傳不同的主體。直播也同樣適用於餐飲業。在疫情期間,一些餐飲品牌通過直播將餐廳的後廚、燒菜的日常展現給大眾,甚至還有一些將後廚改造成直播間,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在直播逐漸成為風口的時代,帶貨達人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產品雖好,但沒有好的營銷策略也只能功虧一簣,所以越來越多餐飲品牌也帶貨達人合作拉動消費。效果好同樣投入也較高,所以直播用於大型餐飲企業較多。

新零售

新零售主要指線上市場,與電商平臺合作或者自己開發小程序等銷售方式都漸漸被很多餐飲品牌使用。這是一種新型銷售方式,也是一種挖掘線上用戶的途徑。數字轉型和不同場景的客戶拓展同樣是眾多餐飲品牌需要考慮的未來發展要素。

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通常是指商家與客戶的直接聯繫。眾多餐廳獲取流量的途徑為公共平臺,所以流量的消失也很快,如今私域流量成為眾多餐飲品牌所關注的點,而如何經營私域流量也是一大挑戰。主要目的是為拉近商家與客戶的距離,產生良好的互動並且實現穩定的用戶增長。如今數字工具越來越普及,在今後私域流量也將成為客戶的主要來源地和增長場景。

抄底搶鋪

抄底搶鋪一般都是餐飲界資金較為雄厚的企業所關注的。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商家都推出餐飲業,於是便空出很多門店,這個時候便是擁有長遠眼光的投資人下手的時機。但是店鋪的位置也是十分有講究的,一流鋪位雖然出現低價,但門檻依然不低。所以仍需要謹慎。

團餐和植物肉是較為新穎的兩個熱點。順豐推出了企業團餐平臺,一些餐飲門店也提供團餐的食品和服務,團餐勢頭的猛烈也預示著未來發展的優越前景。植物肉從去年開始備受關注,很多品牌都倡導使用植物基膳食,以更加環保。消費者對於安全、健康的飲食也是隨著餐飲業發展越來越看重的。

相關焦點

  • 餐飲業未來趨勢的預判
    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首期主打:探究疫情之下餐飲業未來趨勢。本篇稿件來源:鄧雅馨,22歲,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大三學生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的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的說明我國的經濟發展。只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餐飲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餐飲業應該何去何從?從其他國家餐飲業的發展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我國餐飲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1970-2017年美國餐飲業行業收入從428億美元增長到7980.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2%。
  • 吃系列-從供給端看餐飲業未來發展趨勢
    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首期主打:探究疫情之下餐飲業未來趨勢。本篇稿件來源:邱慧茹,24歲,Durham University。從網站點評到行動支付,從單一品牌到跨界合作,餐飲行業不斷迎接挑戰,不斷迎合未來趨勢。本文聚焦於餐飲業中的供給方- 餐飲企業來談談未來餐飲業的發展趨勢。先來談談自己身邊的兩個小案例,希望能夠引發大家對餐飲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 洞悉餐飲業現狀與未來
    小吃快餐店、火鍋、中餐、燒烤單店月營收水平在10萬至20萬之間。團餐、中式快餐店、麵食快餐店、西式快餐店、自助餐、美食城等品類單店月營業收入水平則偏低,基本在10萬以下,美食城品類單店月營收水平最低,穩定在2.5萬元左右的水平。
  • 2020餐飲界12大關鍵詞|盤點
    突出其來的疫情,餐飲業的危機乍現。但頑強、聰明的餐飲人發現,「危」與「機」永遠並存。 回顧2020年,艱難,卻並不乏機會;展望2021年,變數仍在繼續,關於未來,或許從2020年的行業發展關鍵詞中對趨勢窺探一二。
  • 餐飲業「去廚師化」愈演愈烈,未來80%的廚師將失去工作?
    從年初開始,餐飲業就一直都處於轉型和創新的狀態,而且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餐飲業當中的一些從業者也在漸漸開始發生變化。未來廚師的職業發展存在怎樣的可能性呢?對於廚師來說應該怎麼做才能保住自己的崗位。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繼續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未來可能會有80%的廚師失去當前的工作並且會被機器取代。雖然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但是回顧近幾年科技和信息的迅猛發展,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之間很有可能便會驗證這一預測。「去廚師化」這一說法在之前便有提到,也有一些餐飲門店在使用。
  •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進一步加強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引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李楠)9月2日,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在京聯合發布《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會上,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本次《報告》發布,是對2019中國餐飲業的全面記錄,對餐飲業發展的分析和預測,將進一步推進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引。
  • 黃小遞:餐飲業「鏈家貝殼」的進化之路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年初說到:「在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確定當中,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數位化的趨勢沒有改變。數位化以前只是讓一些企業活得更好,而今天是企業活下去的關鍵。」而在數位化歷程中,餐飲無疑是走得比較慢的那一批,甚至有人表示,餐飲業的數位化程度比零售業起碼落後十年。
  • 首屆陝菜供應鏈大會10月23日西安盛大起航 指引西北餐飲業
    第七屆西安餐飲供應鏈展覽會暨首屆陝菜供應鏈大會   10月23-25日 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滻灞)3號館   2020年餐飲行業遭受疫情嚴重打擊,但我國餐飲行業穩中向好的趨勢不變。雖然受到疫情以及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影響,餐飲行業企業對於未來發展的宏觀環境依然持有較高信心。著眼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問題。
  • 美團外賣學院院長: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責任編輯 | 君莫笑第 5098 篇深度好文:4579 字 | 10分鐘閱讀疫情期間我梳理了去年一整年的思考,形成了6個小觀點,接下來我將一一闡述。2012年之前屬於全民高消費期;此外,2016年之前中國餐飲業都獲得了因購物中心快速發展而帶來的紅利,典型的如:西貝、外婆家;第三波則是網際網路經濟帶來的紅利,但並非每個人都抓住了;當前,我們處在消費品供給過剩和消費升級的環境之中,在網際網路升級的層面上,我們需要利用新思維和方法論重新去做餐飲業
  • 深圳餐飲為什麼能代表餐飲業未來?
    樂凱撒陳寧說過,餐飲業的底層密碼已經改變:「餐飲企業不再只是美食公司,還應該是品牌公司、科技公司、供應鏈公司和設計公司的總和。「深圳為什麼成為餐飲創業熱土?深圳餐飲為什麼能代表餐飲業未來?而深圳的餐飲業,對這些生產要素也格外重視,因此有了獨特的「深圳基因」。擁有大比重的外來人口、華為騰訊等巨頭的總部所在地、四大一線城市之一……這些城市標籤讓深圳的餐飲業獨具特色。具體表現在:1、包容多樣化。
  • 婚宴扎堆,火鍋季到來,龍城餐飲業進一步升溫
    截至10月27日,在29個已公布經濟運行情況的省份中,包含江蘇在內的24個省份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江蘇省生產總值7380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第三產業增加值39446.5億元,同比增長2.9%。分消費形態看,前三季度全省餐飲收入535.3億元,同比下降1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5個百分點。
  • 報告: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危」「機」並存
    昆明12月18日電,中國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在雲南省昆明市發布。報告結合國內外新形勢,著重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產業造成的影響,從產業政策、餐飲企業運營、數位化建設、食品安全等多個角度提出建議。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大批餐飲企業無法正常運營。
  •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之一– 從時間尺度看餐飲業的數位化前生今世
    ,快速成為行業新的熱點,得益於零售行業過去15年業務在線化的沉澱與積累,以及過去幾年間,零售業的數位化在一大批一線零售、快消品品牌得到迅速的應用。這期間,雖然餐飲SAAS獲得了高速廣泛發展,特別是中小餐飲企業享受到SAAS的低成本高效部署的紅利。但同時,由於幾大陣營各自建立自有生態,同時大量SAAS企業專注不同細分場景,最終的結果是用戶數據的割裂,形成了大量雲上的數據孤島。
  • 重慶餐飲業的底氣 陳麻花 真蒸滷 德莊火鍋
    重慶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中西部的中央直轄市和長江上遊最大的中心城市,擁有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經濟基礎,被列為中國第四大投資熱點城市。重慶的餐飲發展在全國首屈一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餐飲旺城。說這麼多,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就有美食嗎?就能餐飲長盛不衰嗎?
  •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之 – 餐飲業過往十年的流沙與紅利-1
    2017年開始,隨著美團發力網際網路下半場,轉身殺入2B領域,阿里為了遏制美團派出口碑積極應戰餐飲網際網路化,餐飲業在幾大巨頭的大力推動下,新概念、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隨著進入2020年,為了應對疫情又迅速湧現出一大波新趨勢、新熱點。
  • 2021年中國餐飲業吹什麼風(上)
    2021年中國餐飲業吹什麼風(上) 2021-01-0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後,餐飲業將迎來3個新機遇,未來10年都是趨勢!
    疫情後餐飲行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首先大的連鎖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導致大量關店。其次對於小作坊、路邊攤,也會因為防疫、衛生等問題面臨關門。那麼未來餐飲業該何去何從呢?牢記這3個新機會。那麼每個人的經營和認知水平,就決定了未來的發展空間,這樣是導致餐廳大量倒閉的主要原因。所以未來的餐飲人想要生存,首先要打破這種經營思維,要藉助大數據實現持續的盈利。在具體的運營中,具體該怎麼操作呢?首先要學會利用大數據做分享,根據大數據做決定。
  • 推進零售化,真的是餐飲業的萬能解藥嗎?
    「餐飲零售化」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個普遍而熱門的話題,特別是在疫情後,零售化更是被餐飲門店當成尋求發展與改革的一大救命法寶。在這個階段,整個餐飲業都在大談零售化改革的路徑與價值,但如果深入其中,我們就能發現其問題所在:大多經營者不僅對餐飲零售化這個概念的認識不到位、不準確、不實際,就連對餐飲零售化落地的方法及必要性都沒能理清。
  • 400+新店,北京餐飲業的信心基礎是什麼
    資料來源: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數據範圍:4月1日至7月14日北上廣深各市前15大熱門商區餐飲商戶;商家實際開始營業時間可能與當前結果存在一定出入;若無特殊說明,下文同。但是,自6月以來,北京開出188家新店,而上海、深圳、廣州同期的新店數量則分別為173、192和128家。
  • 餐飲業如何跨越2020直達2021?來看看我們總結的六大關鍵詞(下)
    我們提出了四大主體和六大關鍵詞》,今天我們推出下篇接著和廣大餐飲老闆探討「餐飲業年度關鍵詞」這一話題,敬請筷玩的廣大讀者們繼續關注。關鍵詞一:傳統品類品牌化如果說未來幾十年的餐飲業有什麼不變的方向,那就是傳統品類的品牌化。從發展的角度看,這其實也是認知突破和改革動向的一個落地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