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每個行業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且在短時間內會具有持續性,很多餐飲不得不轉變經營軌跡來維持生計,更有一些逐漸找尋出特殊時期發展的規律從而使得自己的產業得以更好的生存。在這樣艱難的大環境下,餐飲業相關的十大熱點關鍵詞也令大家備受關注,從十個熱點即可探尋餐飲業發展背後的趨勢。
根據網絡總結,從年初至今,餐飲業相關的十大關鍵詞分別是:疫情、外賣、快餐、地攤經濟、直播、新零售、私域流量、抄底搶鋪、團餐和植物肉。
疫情
從年初的疫情爆發開始,很多餐廳關門閉店並且陷入行業寒冬,隨著之後的復工復產,並沒有行業迅速回暖的態勢,而是開始一場大型的行業洗牌。在態勢逐漸走向正軌時,二次爆發更是給餐飲業巨大的打擊,日料店等生鮮食品店開始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這半年來,餐飲大品牌與小品牌的兩極分化也逐漸明顯,強勢品牌擁有更好的發展,弱勢品牌不得不退出市場。所以在疫情的籠罩下,行業中局勢轉變也悄然而至,競爭力成為餐飲企業中不可缺少的可以維持經營的關鍵因素。
外賣
在門店關閉與減少堂食等一系列措施下,外賣成為眾多餐廳唯一的銷售渠道。餐飲線上化也逐漸成為趨勢。根據研究調查顯示,今年有超過50%的大眾餐廳上線外賣服務,並且有一多半的餐廳表示在未來發展中也會採取線上線下服務結合的模式經營。但外賣服務的興起同樣伴隨著一些爭議,比如外賣平臺的佣金有所增長。這種佣金的不降反增對於很多小型餐飲業增添了不小的負擔。但同樣也是餐飲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經之路。
快餐
小吃和快餐的受歡迎程度一直是比較高而且穩定的。在疫情期間,麥當勞、肯德基等大眾快餐品牌受到的影響和其他相較而言會小很多。並且一些大型品牌餐飲也逐漸開闢快餐市場。比如海底撈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快餐品牌,價格也比較親民,客戶範圍也就更加廣泛。擁有大品牌的「保護傘」,消費者也更容易對旗下品牌快速接受並且產生信賴。如此發展也將快餐品牌化的方向逐漸深入。
地攤經濟
保留地攤經濟成為疫情後被全民關注的一項新政。也為各個城市增添了一絲煙火氣。在地攤經濟重啟之後,消失很久的餐車和路邊攤再次回歸大眾的視野,很多大型餐飲品牌同樣利用低碳經濟的熱度為自己做了宣傳。地攤經濟不僅是對於底層人民的一項福利,同時也是品牌營銷的奇蹟,只要擁有規範的管理,將會有機會在未來融入到主流經濟體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直播
直播在近幾年成為一個新興產業,不僅可以帶貨同樣可以用來宣傳不同的主體。直播也同樣適用於餐飲業。在疫情期間,一些餐飲品牌通過直播將餐廳的後廚、燒菜的日常展現給大眾,甚至還有一些將後廚改造成直播間,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在直播逐漸成為風口的時代,帶貨達人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產品雖好,但沒有好的營銷策略也只能功虧一簣,所以越來越多餐飲品牌也帶貨達人合作拉動消費。效果好同樣投入也較高,所以直播用於大型餐飲企業較多。
新零售
新零售主要指線上市場,與電商平臺合作或者自己開發小程序等銷售方式都漸漸被很多餐飲品牌使用。這是一種新型銷售方式,也是一種挖掘線上用戶的途徑。數字轉型和不同場景的客戶拓展同樣是眾多餐飲品牌需要考慮的未來發展要素。
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通常是指商家與客戶的直接聯繫。眾多餐廳獲取流量的途徑為公共平臺,所以流量的消失也很快,如今私域流量成為眾多餐飲品牌所關注的點,而如何經營私域流量也是一大挑戰。主要目的是為拉近商家與客戶的距離,產生良好的互動並且實現穩定的用戶增長。如今數字工具越來越普及,在今後私域流量也將成為客戶的主要來源地和增長場景。
抄底搶鋪
抄底搶鋪一般都是餐飲界資金較為雄厚的企業所關注的。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商家都推出餐飲業,於是便空出很多門店,這個時候便是擁有長遠眼光的投資人下手的時機。但是店鋪的位置也是十分有講究的,一流鋪位雖然出現低價,但門檻依然不低。所以仍需要謹慎。
團餐和植物肉是較為新穎的兩個熱點。順豐推出了企業團餐平臺,一些餐飲門店也提供團餐的食品和服務,團餐勢頭的猛烈也預示著未來發展的優越前景。植物肉從去年開始備受關注,很多品牌都倡導使用植物基膳食,以更加環保。消費者對於安全、健康的飲食也是隨著餐飲業發展越來越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