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近日哈雷官方宣布將於明年二月份向中國市場投放其第一款ADV車型,PAN AMERICA。
配置參數:
車型名稱:PAN AMERICA
最大功率:108kw
最大扭矩:122nm
其餘未知
網友評論:
25萬左右。
我猜300kg。
30左右吧,畢竟哈雷。
難道看到哈雷公布馬力參數。
我對他的重量的好奇程度大於他的價格。
按照哈雷的定價傳統,到國內得40萬了吧?
越野大滑翔,貴能裝x對大哥來說就夠夠的了。
這是把巡航的屁股直接裝車頭了嗎?買多少錢我也不關心,反正買不起。
尊貴的哈雷車主是和我們這些公路車玩不來的,這玩意兒價格絕逼高,然後有啥卵用呢這?
對於哈雷的的ADV,我想說收藏可以,拿來越野就呵呵了,哈雷ADV註定會被市場淘汰。原因1重,原因2貴。
歐耶菌:
對於這款哈雷ADV,大家的好奇更多都集合在車重與售價上,至于越野性能也好,通過能力也罷,沒人在乎。畢竟真能買的起這款車的人,基本上不會騎著它去越野的。
即便它看起來真的可以拿來瘋
還沒上市就說人家重?合適嗎?
合適,哈雷重大家應該是有過耳聞的,最輕的一款750也有足足233kg。
這次這款ADV外形上看不僅比750重了可不止一點半點,盲猜得250kg打底,那些說這車300kg的老鐵也沒毛病,畢竟加完三箱之後怎麼想這臺車都輕不了。
這臺車的售價到底會走向多少錢?
難說,如果哈雷真的期待靠這臺車打個翻身仗的話,那至少得分為兩個版本,入門10萬多,進階20萬+,這樣至少給不少人一個嘗試哈雷的機會。
一上來定價就奔著20萬的話,那這臺車終究不過是少數人的玩物,如同哈雷大滑翔一樣,對於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哈雷並不能起到什麼幫助。
哈雷各方面的不樂觀已經持續了很久。
無論是銷量連續五年下滑,還是前CEO的閃電式離職,都為哈雷的前途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霧影,印度工廠的關閉更是令哈雷雪上加霜。不僅是海外市場萎靡不振,由於疫情的影響,哈雷在美國本土的工廠也遭受了很大的打擊。
哈雷是摩託車企業裡面少有的,僅靠單一車型隊列存活了這麼久的企業。與之相似的企業還有奧古斯塔,不過奧古斯塔的處境大家應該也知道,還有更多類似的企業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汪洋中。
把一種類別的車輛做到極致確實沒錯,很符合日本的匠人精神。可與此同時哈雷也應該像其他廠家學習一下,在大限來臨之前,提前為自己鋪墊好後路。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的教訓已經表明這樣做是行不通的,無論是汽車還是摩託車都一樣。
汽車界的霸主那個不是什麼車都造?摩託車也是一樣,本田上至摩託GP下至買菜的彎梁都有涉及,這樣才成就了本田摩託車世界第一的宏偉版圖。
而哈雷完全是依靠世界各地的大家對這種純正美式鐵疙瘩的熱愛,走過了數十載數月,能走到今天已經實屬不易了,但這也早已為它的衰退埋下了伏筆。
無論寶馬,本田,杜卡迪,大家都有著多種多樣的車型,才能在某一車型銷量不好的時候,用其他車型的暢銷來彌補這部分的虧空。相比之下哈雷就如同一個楞頭青年一樣,巡航車賣的好,則一股腦繼續研發巡航車,巡航車賣的不好瀕臨生死存亡之境,哈雷才轉頭研發一些別的車型,來豐富自家的產品矩陣。
不過還是晚了,21世紀已經不再是情懷的時代,大排量高扭矩的車型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哈雷曾經的優勢放眼到現在已經成了劣勢。
在大家技術不發達時,不會有人詳細的去計算哈雷的油耗,車重,以及故障率(哈雷的故障率並不低)。而現在大家的科技樹都點亮了,哈雷的震動,油耗,以及沉重的車身,都可以變成大家不再選擇哈雷的原因。
總結:
現在擺在哈雷面前的選擇題都是它難以抉擇的,市場上購買美式巡航車的這批人已經出現了斷代,該玩的已經玩過了,沒玩的又玩不起,應該在哈雷最鼎盛時期進行的新車研發也被拖到了現在才完成,怎麼看都是不樂觀的場面。
哈雷的水深火熱能不能緩解,能緩解多少?就看這臺車明年會如何定價了。
PS:這臺車多少錢,或者有什麼特點才會激發起你的購買慾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