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2月13日電 12月12日上午,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以下簡稱「教指委」)暨《新時代體育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布會在華東師大舉行,高校和中小學教指委成員,全國百餘所中小學校長,以及全國體育教育聯盟成員應邀出席,共話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策略。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出席活動並講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為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王平,上海市教委原黨委書記、上海大學生體育學會會長薛明揚,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上海市體育局原副局長郭蓓,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上臺共同見証。
「健康的最核心特徵,就是享受運動樂趣。」王登峰強調,體育特別是體育技能和競賽活動,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有著基礎性、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學校體育的改革需要全社會認同學校體育承載的功能,改變觀念是扎實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和場地隊伍建設、改進評價體系最重要的前提。
發布會上,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的師生們邀請臺下的嘉賓們一起「微運動」,用實際行動呼應發布會的主題。
會上,《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布,為全國的學校、家庭、社區以及有關部門提供了一套系統完整且兼具操作性的體育健康促進實施策略。
《行動方案》由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研究團隊牽頭研製。多年來,團隊從整個中華民族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出發,致力於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研究實踐,借鑒世界各國體育健康促進行動的優秀經驗,推出了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與此同時,研究團隊近10年來始終紮根於中小學體育教學一線,在全國各地建立體育健康促進系列研究的課題實驗基地近30個、實驗學校400餘所,遍布上海、重慶、山東、河南、安徽、湖南、廣東、遼寧、黑龍江、新疆建設兵團等全國多個省市和自治區,為方案的構建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
首屆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介紹,《行動方案》提出了興體育、融體育、親體育、常體育、智體育的「5+體育」行動願景,即「民族+體育」「素養+體育」「家庭+體育」「生活+體育」「科技+體育」五大概念、內涵和方法。
前女排國手楊希與奧運拳擊冠軍鄒市明、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薛明揚與永德實驗小學體育教師沈臣、萊陽市實驗二中家校代表與在疫情防控期間高質量完成線上體育教學的上海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家校代表、原上海體育局副局長郭蓓和吳涇鎮黨委書記楊其景、三位大中小學生代表分別作為「5+體育」行動願景的發布人進行內容發布,宣布了《行動方案》的核心內容和具體舉措。
五大發布環節結束後,來自全國各地的8位中小學校長共同發起倡議。倡議書中說,作為校長,我們有責任採取行動,讓體育健康融入各項教育工作中﹔為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努力,受益的將是中華民族的未來,通過我們的積極行動,讓每一個孩子成為享受運動,實現人生潛能的新一代。(圖片由華東師大提供)
(責編:唐小麗、金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