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常熟市委的領導和市政府的支持下,常熟市政協牽頭負責「千村美居」長效管理工作。我們嘗試組合式協商,以「有事好商量」為載體,針對「千村美居」長效管理,綜合運用政協履職方式、手段,開展廣泛多層協商、系統精準建言,形成專門協商機構的品牌效應和聚集效果,同時探索參與式監督,發揮政協組織位置超脫的優勢、政協領導經驗豐富的特長,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履職質量顯著提高。
「千村美居」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近年來,常熟市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了多輪次的專項行動,但是創建完成後總會出現相當程度的返髒、返亂、返差、反潮現象,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千村美居」長效管理高度契合這個精神,確實需要與老百姓面對面真誠協商、零距離交流溝通,減少阻力、形成合力,增進理解、達成共識。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專門機構的性質定位。新的方位、新的要求,是常熟政協專注這項工作的最直接動因。
市政協牽頭組織「千村美居」長效管理主要是「三參與一參加」:參與領導小組工作,市委常委會議決定,成立市「千村美居」長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協主席擔任組長,副組長由市四套班子領導擔任,相關單位、板塊領導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牽頭負責長效管理工作,並組建專班進行督導;參與政策文件制訂;參與考核獎罰運用,將「千村美居」長效管理工作列入鄉鎮(板塊)年度綜合考核。參加考核考查評比,結合長效管理專班考核,建立「兩代表一委員」考核平臺,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組參加全市長效管理考核「共建美麗鄉村」檢查活動。
市政協協商監督主要是「一品二聯三轉化」:以「有事好商量」為品牌,綜合運用視察、調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政情通報、現場會等形式,針對長效管理開展履職活動。以市鎮兩級聯動為紐帶,以協商議事室為載體,組織長效管理利益相關方分類、細化、深度協商。據統計,市、鎮兩級開展各類協商30次,委員參與300多人次。以解決問題、緩解矛盾、形成共識為成果轉化的三個著力點,通過協商議事活動收集反映問題82條,得到相關部門重視和解決的50多條,如農村拆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小餐飲火災隱患「氣改電」整治等;通過協商議事活動反覆商量、充分討論,形成共識;通過協商議事活動調處,緩解興福寺圍牆外違章搭建、村(社區)垃圾集中分類投放點設置、古城區背街小巷停車難、散養家禽汙染等矛盾30餘個。
通過「千村美居」長效管理創新實踐,我們深深感到政協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樣,也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展現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氣象。
政協創新要有大格局。堅持跳出政協看政協。站在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高度,站在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度,站在建言資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高度,頂層設計,整體推進,把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貫通起來,統一於專門協商機構履行職能全過程,這樣政協創新才會大展宏圖。
政協創新要有大集成。堅持系統性思維、注重規律性把握。深度融合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和凝聚共識的職能,集成運用協商會議、視察活動、專題調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社會活動等各種履職形式,圍繞重點工作推進、重大民生實事,集聚議政資源、集合建言力量、集中時間節點,統一於「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品牌,這樣政協創新才會大顯身手。
政協創新要有大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履職盡責。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政協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推動政協界別下沉、專委下沉、委員下沉,推進協商走進街道社區、走進工廠企業、走進基層群眾,統一於人民政協為人民根本宗旨,這樣政協創新才會大有作為。
(作者王建國系江蘇省常熟市政協主席)
【來源:人民政協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