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上半年對於英國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在法國戰役的失敗讓英國本土岌岌可危,英吉利海峽這道天險似乎也變得毫無意義。德國方面則策劃了'海獅行動',計劃在德國空軍粉碎了英國皇家空軍,奪取了英國上空的制空權之後,藉由空軍對英國皇家海軍及其海岸防線進行壓制,掩護其海軍運輸船隻將德國陸軍送上英國海岸線。
在這個大背景下,德國空軍於1940年7月10日對英國發動了空中進攻,史稱'不列顛空戰'或是'英倫空戰'。
這場空中戰役從廣義上講,歷時整整一年,直至蘇德戰爭爆發方才結束。但如果從狹義上講,則是從1940年7月至1940年10月。而在這短短的數個月內,曾經席捲了整個歐洲,被各國驚恐的稱之為'黑色死神'的德國空軍,如今已經是損失慘重,幾乎是一蹶不振。那麼,這場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到底蒙受了如何的損失呢?
首先,作為一支從1935年建立的空軍,德國空軍的實力確實很強大。在1939年9月,德國空軍的兵力為4201架各型飛機,其中1191架轟炸機,361架俯衝轟炸機、1219架戰鬥機和488架運輸機,剩餘則為訓練用飛機等。
在1940年5月的法國戰役裡,德國空軍的力量有進一步提升,共投入了各型作戰飛機5538架,用於支援德國陸軍。
考慮到此時德國空軍的建立不過五年,其空軍力量可謂十分驚人。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列顛空戰對於德國空軍而言是個挑戰。因為希特勒要求儘快建立空軍,作為德國空軍司令的赫爾曼·戈林遂的建軍思路就是從無到有,儘快製造戰鬥機、轟炸機和組建各類航空團。
這麼一來,德國空軍就傾向於進行戰術轟炸而非戰略行動,雖然近距支援不是德國空軍的主業,但受限於其空軍的建軍要求,所以德國空軍在裝備的轟炸機多是中型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
不過因為是在有限的歐洲大陸上作戰,那麼這也不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可是當不列顛空戰展開時,缺乏航程遠的重型轟炸機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德國當時的主力都是中型轟炸機,如果要執行遠距離轟炸任務會非常困難。無論是在載彈量還是轟炸效果上都會非常有限。
而其配備的戰鬥機主力是BF-109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在航程上較為有限,等於飛到英國上空後空戰時間就不剩下多少了。那麼這對德國轟炸機群的掩護就十分有限,很多時候轟炸機必須依靠自身的對空火力抵擋英國皇家空軍的進攻。
這樣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德國飛行員們幾乎是絕望的面對英國皇家空軍的纏鬥,但凡出現任何一點意外,就有可能無法返航。而在英國上空無法返航的後果也很明顯,那就是直接摔在英國的領土上。許多缺乏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的結局更為悲慘,會在空中被英國皇家空軍打成一團燃燒的火球,然後一頭撞在地面上變成扭曲的廢鐵。
最終,德國空軍損失了1887架飛機,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轟炸機。這對於德國空軍而言十分嚴重,相當於他們一年的產能不見了。
但如果相比於飛機的損失,飛行員的損失才是令德國空軍最為心痛的。
因為經過一場不列顛空戰下來(1940年7月到10月),德國空軍僅陣亡飛行員就高達2698人,被俘者超過967人,另有638人失蹤,相信是在跳傘後被英國平民打死,或是摔進大海裡餵魚了。
可以說,這些損失是十分嚴重的,畢竟飛機可以從生產線上被製造出來,可飛行員沒法被從工廠裡製造出來,這是一種不可彌補的嚴重損失。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為了維持不列顛戰役裡的空襲強度,德國空軍當時的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下了一個非常錯誤的命令——
耶順內克要求飛行學校的飛行教官也參與到對英國的空襲當中。本來這個耶順內克在波蘭戰役時期,就把飛行學校直接劃歸給德國空軍的各航空隊管理,準許航空隊抽調學員和教官去參戰。
以前因為都是順風仗,外加各航空隊還有所顧慮,因此就沒有抽調那麼多飛行教官出來。如今身為參謀長耶順內克都下直接命令了,於是各航空隊就紛紛抽調飛行教官去參戰,有時甚至把飛行學員也抽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耶順內克此舉很大程度是為了滿足希特勒的要求。原本按照戈林的想法,是要通過打擊英國的機場和雷達站,逼迫英國皇家空軍和他決戰。但希特勒突然一個命令,要求德國空軍去轟炸英國的城市,尤其要轟炸倫敦。此時,英國皇家空軍其實已經是要被德國空軍壓垮了,希特勒這一道命令其實是把英國皇家空軍給救了。
戈林作為一個老空軍自然是反對這個命令,而耶順內克則恰恰相反,狂熱鼓吹轟炸英國城市能夠讓英國人向他們投降。戈林當時問耶順內克一句,你覺得轟炸城市有用嗎?若英國人來轟炸我們,我們會投降嗎?
耶順內克幾乎是不做任何思考的回答,放心吧,這英國人的意志不如我們堅強,更沒有我們勇敢,英國人是一定會投降的。
耶順內克這個命令下的是痛快了,也去滿足希特勒的要求了,但被調到前線去的飛行教官和飛行學員基本都大難臨頭了。
本來空襲倫敦就是卡著航程的極限去轟炸,無論是被英國人的防空火力打到要害,或是被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攔截一下,那基本上就沒有回來的希望了。
許多倒黴的飛行教官和飛行學員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死在了英國,或者跳傘落地後被英國人抓進了戰俘營。
毫無疑問的,耶順內克的命令是飲鴆止渴,德國空軍的後備力量就這麼被他消耗掉了。耶順內克發現這個問題時已經是為時已晚,他只能要求組建更多的飛行學校,希望以此補充德國空軍損失掉的飛行員。
但是在飛行教官大批陣亡的情況下,飛行學校的教學能力下降嚴重,新培養的飛行員們成了素質低下的代言詞,很多都不能進行全天候飛行或是夜間飛行,儀表飛行就更別說了,訓練科目根本學不全。
等於說,一場不列顛空戰下來,德國空軍的脊梁骨都快被英國皇家空軍打斷了。
結語
事實證明,不列顛空戰不僅沒能打垮英國人,反倒是把德國空軍的家底賠了個精光。飛機的損失倒還在其次,重點是損失了大批的飛行員和飛行教官,這導致了德國空軍的後備力量幾乎被消耗殆盡。而這種損失的影響又是長遠的,直至蘇德戰爭開始前都沒能完全恢復,其飛行員素質下降極其嚴重,搞得德國空軍差點一蹶不振。
參考文獻:《倫敦上空的鷹·不列顛空戰》
《遠去的勝利》
《二戰數據Ⅴ·德國空軍:193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