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看似強大,實際上卻脆弱不堪的德國空軍,到底有多少弊端?

2020-12-23 騰訊網

在二戰初期,德國空軍作為德國的閃電戰的支柱力量,為世人展示了在機械化戰爭中,空軍所能發揮的力量。至法國戰役後,德國空軍被認為是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然而德國空軍的勝利就仿佛曇花一現,在不列顛空戰後迅速衰落,盛極而衰的速度驚人。然而德國空軍內部是出了什麼問題?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德國空軍的這種盛極而衰?

一、匆忙的建軍

事實上需要注意到,德國空軍的建立不同於英美,在當時德國空軍並非作為陸軍的附庸,而是強調了自己的攻擊性。

他們認為德國空軍應該有能力獨自贏取一場勝利,這種理論是來自於諸如

杜黑的《制空權》

等理論書籍。在德國空軍的將領眼裡,

空軍的轟炸機完全可以在奪取制空權之後,利用轟炸機粉碎敵人的抵抗,並最終取得勝利。

可是德國空軍也必須考慮的是,受限於德國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因素,戰略理論可以繼續發展,但優先級仍舊是支援陸軍作戰。

這是因為德國是一個傳統陸權國家,空軍必須先以支援陸軍的方向來發展,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也是以戰術支援為目標而運用的。

這就導致了德國軍方對空軍的發展側重於戰術支援,俯衝轟炸機也被認為是破壞敵軍指揮部和後方通訊網的重要存在。

同時德國空軍也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在空軍重建之初,德國空軍面臨資源上的短缺。

德國進口的物資多用來建設空軍,其中橡膠和鋁最為重要。而石油方面則最為容易遇到封鎖,

在1937年,德國進口的石油相當於之前十年的總和,可到了1938年仍舊只能維持所需石油的25%。

在鋼材上,德國空軍所獲得的資源也不充足,在1938年的報告中,

戈林報告說其經濟狀況十分危險,其工業產能只能應付空軍所需的83%。

如果再加上德國整體為了整軍備戰時,德國陸海空三軍和武裝黨衛軍的資源競爭,那麼德國空軍受到的處境就更為不利。

原料物資供應量的減少對空軍來說影響重大,約減少了30%的鋼材、20%的銅、47%的鋁和14%的橡膠。

在這種狀況下,德國空軍也不可能去為了戰略進攻能力,去開發戰略轟炸機。

正如同戈林對部下所說的「元首不會過問那些轟炸機有多大,只會在乎有多少架」,德國空軍也就在拼命的建設自己的機隊,以戰鬥機、中型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為主。

二、問題多多的空軍

此時德國恐懼的發展就進入了一個誤區當中,

因為在早期考慮的是有限戰爭,再加上資源上的不足,德國空軍傾向於發展戰術性飛機

,而對於長距離戰鬥機和遠程轟炸機的開發則選擇放棄。

因此在這種情勢下,德國空軍認為選擇戰術型中程航距和短航距的俯衝轟炸機最為理想。

負責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轟炸機聯隊也無力攻擊戰略目標、有組織地對付戰鬥機的能力,更缺少具備長距離護航的戰鬥機。

當然這要考慮到德國的經濟狀況與極為有限的物資,主要的原物料如油和鋁也已用於大量戰術性的飛機上。

可長期側重於戰術飛機的趨勢是,德國空軍在早期的勝利後,異常信任自己的戰術飛機,而忽視了在波蘭戰役和法國戰役所暴露的問題。

德國的帝國航空部嚴重缺乏將戰術、技術和實戰中的經驗教訓相結合的能力,這就導致了德國開發的飛機不能更有效率地執行任務。

長期以往就造成了,

德國所有戰鬥機和轟炸機皆是因為成本便宜考量而往短程航距方向發展,而不是高質量的遠程轟炸機和長距離戰鬥機

,這也是在戰爭初期的不列顛空戰中德軍失敗的主因。

因為德國戰鬥機無力為轟炸機群提供全程護航,轟炸機群也無力攻擊英國縱深目標。兩相結合之下,德國空軍就面臨災難性的打擊。稍有不慎,機群就難以回航。

在大量飛機損失的情況下,德國空軍損失慘重,急需重組。但是新生產的飛機卻無法補充缺額。

儘管部分原因要歸結於,德國在戰前生產計劃上的失敗和陸軍對資源的佔用。

但究其原因是生產結構和效率上的問題。

相較於英國的作戰飛機生產超額43%,德國空軍在1940年夏天落後原預定計劃40%的產量。

事實上德國空軍飛機的產量在1940年7月至11月間,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出現倒退,

產量從每月227架降為177架。

三、從高層到基層的失誤

事實上這種生產能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德國工業體系的問題。

不同於美國和英國系統化的生產,德國空軍秉持的是傳統歐洲的家族式企業。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你要在德國開一家自行車生產廠,那麼你先要建造一整套零件生產廠。

德國飛機製造業也是如此,這種生產效率極其低下,而德國空軍高層從未意識到這個問題,再加上歐洲資源較為貧瘠和德國沒有進行戰爭全面動員,這就進一步下降了德國的飛機生產效率。

當然,德國空軍並非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因為德國空軍要在1941年面臨對蘇聯的戰爭,

所以航空主任米爾希對空軍的生產和管理進行了規劃,以期提高產量。變成1941年每月平均產量達981架飛機,其中有311架是戰鬥機,而到了1942年則提高到1296架飛機,其中434架戰鬥機。

雖然米爾希的產量提高計劃最初受到反對,但他仍舊獲得足夠每月生產900架戰鬥機的資源。

這其中很大的努力,來自德國信任的裝備與軍火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有賴於他的努力,德國軍工產量有飛躍性的提升。

但隨著盟軍逐漸增強對德國工業的轟炸,造成不得不分散生產以降低損失,因此喪失了效率高的集中生產。

同時更為致命的問題在於,雖然在1944年時,德國的戰鬥機產量約有36000架,但此時空軍已開始缺乏燃料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使得產量提高的意義不大。

事實上,飛行員素質下降早有先兆。在1940年的不列顛空戰時期,伴隨著德國劇烈的損失,德國空軍已經無力維持對英國的打擊力度。

此時德國空軍總參謀長,漢斯·耶舒恩內克下令抽調更多的飛行教官充實到各飛行聯隊去,以期能維持對英國的打擊力度。

事實證明,此舉的結果是災難性的,

因為大量的飛行教官陣亡,德國飛行員的訓練質量開始下滑。

儘管德國建立了許多新的飛行學校,但是這些飛行學校因為飛行教官的短缺,根本無法培養出訓練有素的飛行員。

另一方面,因為德國空軍主張進攻,而輕視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

所以在篩選新進飛行員時通常是以轟炸機飛行員作為標準,而忽視對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這就導致其後缺乏優良的戰鬥機飛行員。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德國缺乏對戰鬥機飛行員的系統性訓練,同時缺乏對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設施。

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

在戰場上因為戰鬥機的護航效率極差

,加劇了轟炸機飛行員的損失,作戰效率大打折扣。

而到了1943年,德國急需戰鬥機飛行員駕駛戰鬥機保衛領空時,卻根本不能提供出足夠的戰鬥機飛行員

,最終結果就是大量飛行員戰死,並導致了制空權的丟失。

結語

德國空軍盛極而衰,可以說多層次原因,它有受限於德國資源不足的問題,也有德國空軍體系上的失誤。德國空軍的高層也缺乏對空軍戰略的認識,導致了德國空軍面臨了一系列的問題,從而無法有效轉型。而生產體系上的規劃失敗,也導致了德國空軍出現了飛機上的缺失。在一系列問題的交互之下,德國空軍的盛極而衰,也就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參考文獻:《二戰數據-德國空軍》

《攻擊高度四千米》

《倫敦上空的鷹·不列顛空戰》

《遠去的勝利》

《二戰數據Ⅴ·德國空軍:1933-1945》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空軍的領導人,赫爾曼·戈林,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
    二戰中有過許多將軍元帥,他們大多以傑出的戰果而在軍事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當然,也有一些以自己的無能而被人熟知。不過很少有人能和德國的赫爾曼·戈林那樣飽受人們的爭議,絕大多數時候,赫爾曼·戈林都被抨擊為一個蠢材,似乎德國空軍的失利,就和赫爾曼·戈林有關。但是一個無能的人,真的能夠成為一名元帥,並且擔任德國的國家航空部長嗎?
  • 不列顛空戰的失敗有多嚴重?德國空軍幾乎打光自己的後備力量
    而在這短短的數個月內,曾經席捲了整個歐洲,被各國驚恐的稱之為'黑色死神'的德國空軍,如今已經是損失慘重,幾乎是一蹶不振。那麼,這場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到底蒙受了如何的損失呢? 首先,作為一支從1935年建立的空軍,德國空軍的實力確實很強大。
  • 《凡爾賽條約》到底有多苛刻,它是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嗎?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籤署了《凡爾賽條約》,這份條約可以說是十分苛刻,為的就是懲罰並削弱德國。當時的戰爭國們肯定沒想到這不僅沒有削弱德國,反而加深了德國的仇恨,後面居然捲土重來。讓我們來看看這份條約到底有苛刻。
  •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不許擁有空軍,為何二戰開始時德國空軍最強?
    在二戰時期,有這麼一個疑惑使眾人不得其解。愛好歷史的朋友們都有了解,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中規定德國不能擁有空軍。但事實上,二戰開始後德國擁有歐洲第一個常備空軍,且力量遠超他國。不能不說這是一個謎題。
  • 外表強大、實則內心很脆弱的星座,堅強只是保護色
    堅強的人其實也有脆弱敏感的一面。在生活中,他們往往放不下自己的面子,經常因為面子問題給自己找麻煩。但是他們也要咬牙堅持下去,因為面子他也不忍心拒絕別人的要求,只好自我妥協。性格高傲,外貌強勢的獅子,有時候也很脆弱。每天晚上都默默舔傷口,外人不知道。
  • 卡戴珊侃爺離婚,娛樂圈的感情,到底有多脆弱
    卡戴珊和侃爺今天美國的娛樂圈有一則重磅的新聞:卡戴珊和侃爺被曝出了離婚。這兩個人在美國的娛樂圈內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卡戴珊是超級網紅和名媛,而侃爺又是美國頂尖的說唱歌手。卡戴珊和侃爺娛樂圈的愛情有多脆弱近幾年來,娛樂圈的各種新聞不斷的曝出來,不止是國外,在我們國家也是屢見不鮮。
  • 二戰德國空軍到底是怎麼喪失制空權的?答案在這場戰役裡
    傑米揚斯克機場沒有夜間著陸設備,在有冰雪或泥濘時也不能著陸,只能空投。為了應付十萬人的急需,同時考慮到常遭到蘇軍襲擊、天氣不良和著陸發生事故的飛機阻塞跑道等因素,德軍於三月又在傑米揚斯克以北12公裡彼斯基修建了一個應急機場。 開始階段,有220架容克-52飛機擔負空運。
  • 《凡爾賽條約》不準德國擁有空軍,為何二戰開始時德國空軍最強?
    一戰結束為了限制德國的軍事發展,籤訂了《凡爾賽條約》,不允許德國對法國設立防線,也規定德國不許擁有空軍,為何二戰開始時德國空軍最強呢?德國在二戰時採用了閃電戰,需要裝甲部隊和空軍的密切配合,只是讓人很奇怪的是,一戰之後的德國就不被允許擁有空軍,而德軍如此龐大的戰機編隊還有飛行員,法國和英國就絲毫沒有察覺到異樣嗎?
  • 1945年德國最後服役He162噴氣式戰鬥機德國空軍的最後絕唱
    提起二戰的德國空軍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是德國空軍那一個個神話般的戰績,這和當時德國空軍擁有著世界上最頂尖戰技的飛行員是密切先關的,這是德國空軍的立身之本,其次是德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型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型號之一,德國擁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科技開發能力這讓德國在二戰初期裝備的F109
  • 心理學:低層次的人外表強勢,強勢外表下,內心蟄伏著脆弱的野獸
    任何性格都有它的價值和代價,就像一把劍,它是雙刃的,強勢不僅會帶來破壞,也會帶來活力。強大和強勢的區別:內心強大的人,思想豐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誤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 二戰德國空軍的編制及指揮體系
    德國空軍根據裝備機型先後組建了14 種航空聯隊(參見下表),其飛機編制數量依機種和作戰任務的不同有所差異,比如轟炸機聯隊通常轄有80 ~ 90 架飛機,而戰鬥機聯隊可達120~ 160 架。
  • 德國的陸軍元帥們經常被撤職,為什麼空軍的戈林能夠一直在位?
    那麼為什麼才能平庸的空軍元帥戈林一直能夠身居高位,直到最後?話分兩頭說,陸軍方面希特勒確實撤了很多元帥的職務,現在有一個說法很流行,就是說二戰後期德國的情況急轉直下,都與希特勒插手前線指揮,外行指揮內行有關,這也是二戰結束後,德國那些活下來的元帥、將軍的各種回憶錄基本一直的論調。
  • 拓天馬作為曾經德國空軍唯一指定的手錶品牌,到底有何特別?
    來源:北國網TUTIMA拓天馬原名帝瑪,誕生於德國制表聖地格拉蘇蒂,傳承格拉蘇蒂的經典制表傳統,至今已沿襲近百年。不僅在上個世紀備受歡迎,成為德軍飛行員唯一指定碼錶,在戰爭中震撼歐洲,引領腕錶取代懷表之潮流。
  • 底板行動——二戰德國空軍的絕唱
    在這一天,德國空軍(Luftwaffe)對西線的16個盟軍機場進行了空襲。 計劃: 德國空軍的計劃中,對盟軍前線機場的攻擊(代號底板行動,Unternehen Bodenplatte)是要在陸軍發動攻勢當天進行的,需要空襲的機場有16個,分散在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本來調度這麼一支龐大的戰鬥機部隊去執行這項其並不擅長的任務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 二戰:發動二戰的德國到底有多少兵力?陸上強國法國僅堅持兩個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中規模最大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捲入其中,造成5000多萬人的死亡,毫無疑問這是人類史上的一次大劫難,也很難想像,這次大浩劫竟然是三個軸心國國家(期間還有幾個小國,作用不大)挑戰世界和平的結果,德意日三個國家猶如將世界劃分為幾個大的戰場,德國肆虐歐洲,日本稱霸亞洲,而義大利顯然與另外兩個法西斯國家差距比較大
  • 黑暗之魂四位外表一般,看上去很弱,但實際上很強的敵人
    黑暗之魂四位外表一般,看上去很弱,但實際上很強的敵人 在黑暗之魂的世界中,有兩條定律。
  • 看看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的差距,才知道中國和德國差了多少
    在上世紀30年代,中國和德國進入了蜜月期,在德國的幫助下,中國組建多個精銳的德械師,其中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裝備最為精良。德械師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據說這些德械師耗費了中國將近三年的稅收。不過雖然德械師從武器裝備到訓練都以德國步兵師為藍本,但實際上德械師和真正的德國步兵師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看看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的差距,才知道當時中國和德國差了多少?
  • 二戰前德國的軍事實力到底多強大? 怎麼敢挑戰整個歐洲
    所以德國的陸軍得到高速的發展,但海軍卻發展緩慢,這在後來成為了一個致命的弊端。當然,除了《英德協定》對德國海軍的制衡,1935年的德國正在傾全國之力打造陸軍跟空軍,此後在1938年的夏季又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構建齊格菲防線,所以根本沒有力量去打造一支強悍的海軍。
  • 二戰時德國損失的將軍有多少
    「事件而自殺 4.摩德爾 德國陸軍元帥 德國西線總司令 1945.4.21 在魯爾戰役失敗後自殺 5.維茨萊本 德國陸軍元帥 德國西線總司令 1944.9.8 因參與「7.20「事件而被希特勒絞死 6.戈林 德國帝國元帥 德國空軍總司令 1945.10.19 在盟軍監獄中自殺
  • 大人打小孩:波蘭戰役德波海空軍實力對比,德國優勢佔盡
    實際上,這支主宰波蘭天空的力量僅僅建立不過四年時間。 德國空軍 《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建立空軍和製造、擁有軍用飛機,但是德國人以民用航空和競技航空為掩護,暗中發展航空力量,為未來德國空軍的創建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