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制度森嚴的日本戰國,成為大名要具備哪些條件?你知道嗎?

2020-12-17 探究過去縱橫未來

在等級制非常嚴重的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雖然有過互相推崇,也有過互相攻伐,但是歸根結底,終歸是大名與大名的利益之爭,家族與家族的爭權奪利。

然後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想成為威震一方的大名,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其實如果不談其本質階層的話,那麼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之一。

第一,就是家系,祖上乃至父輩,須是武士。

日本戰國大名—村上義清

因為是武士,那麼武士的兒子那就必然也是武士。如果老爹本身就是大名的話,當其百年之後或者想養老了,那麼兒子繼位之時,也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大名。說到這個,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武田勝賴、毛利輝元、豐臣秀賴、德川秀忠。

第二,就是金錢,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日本戰國大名—柴田勝家

如果有了大量的金錢,那麼能夠為你打仗的人絕對不少,並且如果沒有金錢,你就算是大名也難以為繼,比如武田家後期沒錢怎麼打?上杉家後期也是沒錢雖有稱霸之意,卻無稱霸之實。

然而我們觀察豐臣家後期,有太閤豐臣秀吉留下來的大量財富,輕輕鬆鬆十幾萬大軍就冒出來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可想而知,或許不用我再多費口舌了。

第三,就是忠誠,俗話說得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日本戰國大名—德川家康

說到忠誠,我還記得,信長公這樣請假猴子秀吉:「天下武士皆當效仿秀吉」。在忠誠方面,秀吉沒得話說,你說他像韓信也好,典韋也罷。終歸是忠誠的典範。並且當初跟著秀吉修墨鋘城的那幫「難兄難弟」也跟著秀吉的發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第四,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也就有了為之奮鬥終身的目標。

日本戰國大名—上杉輝虎

說到信仰,又得舊事重提,那一向一揆的宗主有幾人是武士出身?大多不過是普通的老百姓,然而擁有了信仰,哪怕天要塌了也有人和你一起抗,這估計現代人常說的「團隊的力量」。

好了這次我們就講到這裡。要想了解更多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歡迎關注我以及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無論哪個階層,士、農、工、商,都進行著戰爭,哪怕不屬於這個階層的「賤民(類似於奴隸階層)」,也進行著戰爭,至少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戰。在日本戰國時期,等級制度相對的森嚴,農民的兒子終歸只是農民,武士的兒子終歸是武士。
  • 等級森嚴的日本戰國,平民怎樣才能成為大名的家臣?你知道多少?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之間割據徵伐。亂世之中,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你個普通的平民,他該何去何從呢?日本戰國等級觀念非常的嚴重,主要分為「士、農、工、商」。在這些階級中,士指的就是武士階層,而大名的家臣最少也得是武士階層,而其他三個就是平民階層。那麼說到這裡了,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作為平民,並且等級觀念極其嚴重,要通過什麼手段才能成為大名的家臣呢?這個問題或許值得思考。一、作為農民,如何成為大名的家臣?
  •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是如何僱傭家臣呢?你知道多少?
    戰國亂世,在日本史上也是有的。不過說到日本戰國時期,那簡直就是亂世之中的亂世,各種勢力交錯生存,錯綜複雜,軍閥割據,不論是上層公卿,還是下層的平民,可謂是民不聊生,戰門之處,往往是血流成河,不忍直視,而且日本戰國和中國古代戰國時的「秦國」一樣,幾乎都是採用軍功制。
  • 古代日本等級制度森嚴,豐臣秀吉貧苦出身,為何還能讓日本統一?
    眾所周知,豐臣秀吉是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而他的出身,卻並非織田信長那樣出身大名,甚至都算不上平民,若是按照古代日本的等級制度來看的話。豐臣秀吉的出身,其實是屬於一種連「姓氏」都不配擁有的下層階級,也就是日本古代等級制度中的「農」階層。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日本戰國時期,被稱為「軍神」的有哪些人,你知道嗎?
    在長長的日本戰國時期,這一段歷史如果冗長的計算下來,起碼接近200年,也就是兩個世紀啊。在這亂世之中,每一個武士都為著自己的家族而奔波,每一個普通人都曾熱血沸騰。各種利益牽扯出的各路豪傑,都有這自己的領地,我們稱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為「大名」。
  • 日本戰國時期,百萬石以上的大名有哪些?
    日本戰國時期,大規模「檢地」是不存在的。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百萬石級別的大名的。但是在戰國亂世,土地兼併極其的快速和嚴重,每一天都有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輝煌與落魄。我們只能根據一些數據來確定,有哪些大名,在戰國時期,他的家族的領土超過一百萬石或者接近一百萬石。有了這個「接近性」理論依據,我們就可以開始研究具體的百萬石級大名了。
  • 古代等級制度有多「森嚴」?看清朝文武百官的服飾,見分曉
    夏王朝以來,中國的等級制度便開始確立,到了周王室,等級制度成為了諸侯爭霸的因素之一,等級制度便開始全面確立。到了清王朝時期,等級制度達到頂峰,那麼,中國傳統的等級制度和清王朝時期的等級制度有什麼不同?官服等級制如何確立清帝國的盛世?今天就讓我們聊聊等級森嚴制度鍛造下的盛世帝國。
  • 下克上與大名混戰,小小的日本為何會出現戰國時代?
    之所以日本會出現戰國時代,首先大家要了解日本的國情,日本國內地形複雜,主要的人口聚集地都被山川割裂,缺乏實力足夠強大的核心板塊,加之日本本身就很封閉,缺乏內在統一動力,所以工業時代來臨前,很難出現大一統政權,但是,日本畢竟只有那麼大,地形梗阻沒有那麼強大,所以某種程度又能看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不允許「私自結婚」,是真的嗎?
    日本戰國大名—福島正則大名們爭相攻伐,城下町被無情掠奪。自古以來,大名要出陣攻伐別家,自然需要有大義名分,如果沒有大義名分。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戰國大名—德川家康在私生活方面,也是一樣。大名們不能隨意的結婚,因為那樣有政治聯姻的可能,在旁人眼裡是可能,在比你強大的大名眼裡那就是隱患,是一種挑釁,是一種威脅。
  • 日本朝廷既沒有權利也沒有錢,戰國大名為何仍要朝廷的官職?
    摘要:日本朝廷既沒有權利也沒有錢,戰國大名為何仍要朝廷的官職?在日本還未進入武士統治時代之前,朝廷的官職就意味著權威,但隨著進入武士時代,朝廷權威下滑,應仁之亂爆發後,各地守護齊聚京都,日本戰國時代正式拉開序幕。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日本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缺乏信用,哪怕是送出人質也無法保證忠誠。為了能夠獲得足以信賴的家臣,親族成為戰國大名的選擇。遠親雖然不如近親可靠,但至少比外人要可信得多。
  • 當一位日本相撲運動員的妻子要具備哪些條件?她們是這樣陳述的!
    當一位日本相撲運動員的妻子要具備哪些條件?她們是這樣陳述的!眾所周知,在日本相撲運動是一種高雅的運動事業,其中運動員要具備純真、熱心、胸懷寬廣的素質以及誠實果敢、謙虛的修養。然而相撲是沒有體重分等級限制的,大部分力士體重在110一150公斤之間。雖說相撲在日本已經成為了國技體育項目,並且相撲選手在日本也是相當有地位,地位還是屬於相當高的,相撲是日本人最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在日本相撲選手也具有明星效應,所以相撲也可以稱為「日本國粹」這個代名詞,但作為日本相撲運動員的妻子們對婚後是持一種是什麼態度呢?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緰旨是從朝廷手中獲得天皇承認的討伐敵人的命令書,這是為了清除反對大名的勢力,同時加強發言權的一種政治行動。當然,就算拿到緰旨也還是要由戰國大名本人去統一。戰國時代的武士注重權威與場面,如果能通過私人上洛取得統一國內的正當性,也就能壓制反對派的意見,合理地利用朝廷賦予的權力,這是不少大名都希望獲得的。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和事跡,想必有了解的都能隨意道來,但支撐這些戰國大名、武將的則是背後的各種條令、律法,這些都被統稱為「分國法」。為了統治領地而制定分國法又稱戰國法、戰國家法,是由日本戰國大名制定,用於統治麾下領土的法令。原則上這個名詞用來指稱公開頒布的文件,不過有不少以家訓形式流傳的規範也被視為分國法。因此,分國法概念較為廣泛。不過,分國法也並非所有戰國大名都能施行。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而「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是後世德川幕府時代的法制,但是歷史上也把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用在了日本戰國史上。什麼是戰國大名?其實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成為大名,那麼領地至少要在10萬石以上,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
  • 日本戰國內亂的洗牌者!漫談豐臣秀吉政治改革失敗的歷史必然性!
    處於戰國時期的日本,戰爭頻繁,大名們的土地、人口資源非常的有限,於是當時最常見的兵役制度就是"兵民合一"了,平時無戰事的時候是農民,耕種莊稼,在領主們需要作戰的時候,就有散落鄉間的武士帶領這些散兵遊勇們拿著武器出戰,而豐臣秀吉就是當時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 等級森嚴的貴族政治,看日本二戰前首相當中的「公侯伯子男」
    但是,日本仍然保留了許多固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世襲背景之下的貴族政治和等級森嚴的社會準則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只是在具體的執行環節上增刪了一些步驟,其內核依然強大。在政壇中亦是如此,為了確保身份地位和職務相互映襯。二戰之前的很多位首相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源自中國的「公侯伯子男」爵位依舊存在於日本政界之中。首相和各部大臣均由擁有爵位的貴族擔任,形成了貴族內閣。
  • 「下克上」的大風口: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都有哪些?
    在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自然是歷史舞臺的主角。而戰國大名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守護、守護代、國人、素浪人和外來戶。下面本鬼人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大名的這些主要來源究竟是什麼。守護室町幕府在日本每個令制國設置了守護,負責裁判訴訟、領地分配、徵收稅賦、管理兵役等事務,是室町幕府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應仁之亂後,有些守護將令制國據為己有,演變為戰國大名。比如甲斐守護武田氏、駿河守護今川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