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帶20萬買的「趙子龍佩劍」鑑寶,專家:劍是假的,但你賺大了

2020-12-23 收藏大視界

在中國古文化中,劍不僅是兵器,更是一種標榜風雅的飾物與門第身份的象徵,哪怕到現在,人們心中的大俠形象也多是佩劍而少佩刀。一般而言,身份越高,劍越貴重,尤其是周到秦漢這一時期,佩劍是貴族、士和一些遊俠的特權,普通百姓則不能佩劍。

人們如今最熟知的一把寶劍,就是湖北省博物館藏的「越王勾踐劍」,它歷經千年而不鏽,出土後依然鋒利無比,代表著春秋時期青銅冶煉水平的巔峰。但其實,那時候的名劍遠不止這一把。

如《越絕書》中,提到了歐冶子這位鑄劍師,他鑄造的龍泉、湛盧、純鈞、魚腸等寶劍名震天下,各國諸侯都重金求購。哪怕被勾踐打敗的吳王闔閭,也藏「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員之口三千,盤郢、魚腸三千在焉」。

三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鐵器的應用慢慢變得豐富,也產生了很多名劍,如曹操的「倚天劍」,劉備的「雙股劍」,孫權的「白虹劍」等,而有位小夥,就聲稱自己買到一把「趙子龍」佩劍。

這位來自河北的小夥家境不錯,受父親的影響喜歡收藏古董,有次在國外參加了一場拍賣會,花了20萬元買下一把「趙子龍佩劍」,帶來鑑寶時,全程不許別人觸碰,連主持人想摸一下都要提醒他帶上手套。

如此重視,可見小夥對自己買的寶劍信心十足,但歷史上趙雲主要使長槍,《三國演義》中描述在長坂坡,趙雲奪走了曹操送給夏侯恩的「青虹劍」,不過演義之說難以取證,是真是假,還得看專家的評判。

誰知專家剛一上手,便說:「你上當了,這根本不是趙子龍的佩劍,假的!」正當小夥臉上表露出失望之情時,專家又話鋒一轉:「雖然不是趙雲的劍,但你這把更值錢。」原來啊,這把劍的來頭比趙雲更大。

此劍為青銅製造,在陽光下泛著結晶光澤,沒有幾千年的的腐蝕沉澱是達不到這種氧化程度的。劍柄上有著同心圓的裝飾花紋,是春秋時期典型的裝飾紋樣,最重要的是上面刻著八個雙鉤篆書大字,代表著它是一把越王使用的真劍。

這八個篆字為「越王越王者旨於睗」,世人只知「越王勾踐劍」,卻不知他的兒子也同樣擁有名劍,這把就是勾踐的兒子鼫與的佩劍,自古吳越之地就出好劍,現今存世經鑑定為真品的僅有30多把,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

專家稱,如果真要估價的話,那麼這把劍最少在500萬以上,還是美元。小夥僅花20萬就買下,本以為是趙子龍佩劍,卻是更珍貴的越王佩劍,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碰到國外不懂行的賣家,撿了個大漏。

浙江省博物館有件鎮館之寶,也叫「越王者旨於睗劍」,和小夥購買的寶劍造型一模一樣,它的來歷也可以解釋為何這種寶劍會流落到國外。1995年,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先生,在香港一條古玩街閒逛時,意外發現這把劍。

馬承源在國內企業家的幫助下,以136萬港元的價格買下,後經鑑定,這把越王劍所用銅、錫成分質地純淨,幾乎沒有雜質,含錫量在16%到18%之間,工藝之高超不下於「越王勾踐劍」,是一件貨真價實的國寶。

之所以流到香港,經古玩店老闆解釋,原來是上世紀80年代後,國內盜墓猖獗,一批職業盜墓賊四處挖墓,所得贓物先是偷運到香港,再轉賣到國外,如果不是馬承源及時出手,那這件寶劍也就流失了。鑑寶小夥能在國外買回來真品,很是了不起。

主持人最後開玩笑的說:「國外拍賣也會有贗品,你這件說不準呢?」小夥表示絕不可能,專家也說:「劍肯定是真品,不過這種文物最好應該是放在博物館裡,比較安全。」小夥聽罷笑笑沒說話,徑直帶著寶劍離開了現場。

相關焦點

  • 河北小夥帶「趙子龍佩劍」鑑寶,專家:不是趙雲佩劍,但來頭更大
    不過在一檔《鑑寶》欄目中,一個來自河北的小夥,便帶了一把「趙雲佩劍」前來鑑寶。小夥稱,這柄劍是他在國外一場拍賣會,花了20萬買的。小夥說自己已經找人鑑定過了,是年代久遠青銅器,但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因此來找專家幫忙。
  • 男子拿20萬買的「趙子龍佩劍」來鑑寶,專家看後:假的,但更值錢
    然而在後世,還發生過跟趙雲的一件趣事,有一位男子花了20萬的高價,買到了一把號稱是「趙子龍佩劍」的劍,然後去鑑寶,結果專家說了一件讓男子特別迷惑的話:假的,但更值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說這把劍並不是趙雲的劍,他的主人另有其人嗎?
  • 小夥帶「洗臉盆」鑑寶,專家卻有眼無珠,小夥:請立即向我道歉!
    小夥帶「洗臉盆」鑑寶,專家卻有眼無珠,小夥:請立即向我道歉!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藏著非常多的寶藏,這些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通過這些我們看到了先人們的智慧。為了幫助人們鑑定收藏品的真假,更為了進一步保護歷史上留下來的文物,國家大力支持鑑寶節目的產生,當然鑑寶節目的製作也非常成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因為人們可以通過鑑寶節目認識到非常多不可能見到的古董,而且還學到過很多關於鑑寶的故事,而且每次去見寶的人都有著非常有趣的故事,今天小編要帶來的鑑寶小故事,小夥帶「洗臉盆」鑑寶,專家卻有眼無珠,小夥:請立即向我道歉!
  • 小夥帶「洗臉盆」鑑寶,專家有眼無珠拒絕鑑定,小夥要求專家道歉
    小夥帶「洗臉盆」鑑寶,專家有眼無珠拒絕鑑定,小夥要求專家道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國家的人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的提高著的,但是在人們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的時候,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也開始追求一些更加高雅的生活情趣了,因為我國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在這些歷史上朝代不斷的變化,
  • 小夥帶寶玉來鑑寶,打賭這塊玉值一輛瑪莎拉蒂,專家:真的4個億
    小夥帶寶玉來鑑寶,打賭這塊玉值一輛瑪莎拉蒂,專家:真的4個億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紅山文化,這種文化距今已經有五六千年了,所以這個時期的文物價值都非常高,其中紅山文化中最出名的一個是玉豬龍,這種玉豬龍的價值非常高,專家估算,這種玉豬龍如果是真品的話,那價格應該在4個億左右。
  • 尼姑帶佛像來鑑寶,專家說這是假的,尼姑聽後搖頭髮笑:你不懂!
    尼姑帶佛像來鑑寶,專家說這是假的,尼姑聽後搖頭髮笑:你不懂!隨著《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等書籍和影視作品的熱播,很多人開始對古董和寶貝有了興趣,也嘗試著去一些古玩市場淘點老玩意,說不定就能撿漏了,但是因為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對於鑑定古董這一方面沒有什麼了解, 看見寶貝之後也不懂得鑑定他的真假,所以很多人都吃了虧,隨著這股收藏的熱潮,就誕生了一批專門鑑寶的節目,很多人都拿著自己的寶貝去鑑寶節目鑑寶。
  • 猖狂的文物騙局:鑑寶專家花17萬買 「假畫」,轉手賣了8736萬!
    猖狂的文物騙局:鑑寶專家花17萬買 「假畫」,轉手賣了8736萬,這是騙局!古人言:江湖險惡,人心叵測。#文化#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人都比較喜歡收藏,但是我們又不是行家,有很多人就算拿到真品也不敢確定,因此很多人就會找鑑寶專家來鑑定
  • 男子帶「鈹」來鑑寶,說是「孤品」,上邊的銘文連專家都認不出來
    男子帶「鈹」來鑑寶,說是「孤品」,上邊的銘文連專家都認不出來在一個鑑寶節目上,一男子帶來了一個鈹來鑑寶,說是戰國時期趙國又丞相鈹,是一件兵器,這件兵器的定名是在秦始皇兵馬俑挖掘以後,就是四萬件兵器裡面出現過16把,這16把裡帶銘文字的有幾把,但是它上邊的銘文字都相對少一些,就是五六個字
  • 小夥偷拿老娘「醃雞蛋」罐來鑑寶,專家鑑定後說:你最好捐出去
    此外,民間也有不少人在倒賣或收藏古董,以伺機獲利,但古董真真假假,難以辨別真偽,於是便出現很多鑑寶類節目。這些人,往往會將自己的寶貝拿到節目中,讓專家一探真偽。此前,王剛曾主持過一檔「天下鑑寶」欄目,這檔欄目一經播出,引起了眾多關注。
  • 大叔帶30萬買的乾隆高腳杯鑑寶,杯子寓意非常好,專家:啥都敢買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收藏古董的行列中,鑑寶的節目也是非常的火熱,鑑別古董就這樣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在一檔鑑寶節目中,有一位大叔就帶來了一件乾隆年間的被子來了,這個被子這個大叔當時也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才買來的,並且當時就花了三十萬。
  • 女子帶「玉蟬」鑑寶,自稱已佩戴十年,專家:你膽大包天!
    近些年來,許多電視臺都陸續開展了免費鑑寶的節目,不僅可以普及人們對古董和文物認識,也可以幫助很多普通家庭免費鑑定寶物,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鑑寶節目上的鑑寶人大都不具備鑑寶知識,說得寶物也大都是從各處買來的,真假難辨。女子帶「玉蟬」鑑寶,稱現已佩戴十年,專家:你真是膽大包天!
  • ...的金釵去鑑寶,專家鑑後激動:「敢問您的父親是?」金釵是真是假
    近年來,鑑寶節目層出不窮,抱著僥倖心理拿贗品去魚目混珠的人也層出不窮,前兩年就有一個尼姑帶了一尊佛像是鑑寶節目現場,讓鑑寶專家鑑定佛像的價值。可是經鑑定,那尊佛像是假貨,此時尼姑依舊不慌不忙,淡然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 藏家380萬買的古董,是鑑寶專家偽造的假貨?當事人:我被誣陷了
    現在有人想買,你看看能不能聯繫上那位藏家,做個中間人也能賺些佣金。」毛曉滬一聽是這麼個理,便聯繫上那位汝窯收藏家,然後和一位叫沈琪的女子現場驗貨交易。原來,劉健在買下「汝窯碗」之後,特地去請教了故宮的專家。
  • 小夥437萬買下「九桃盆」,去到電視臺鑑寶,專家:是怎麼說的?
    在一欄鑑寶節目中,一位中年男子攜帶了一個「清雍正款粉彩九桃盆」來到在·節目現場,希望專家們能夠對他這個寶物做出鑑定,判斷出它現在真實的文物價值,看到他這個寶物之後,專家們在仔細鑑定之前,首先就從釉色方面給出了肯定的評價,如果這個九桃盆是真的,那它就是一個稀世罕見的珍寶,因為看得出成色真的是十分好,漂亮溫柔的粉色,燒得上好的瓶口,所謂的粉彩從康熙年間發展到乾隆年間,成為了當時清朝廣受喜愛的一種珍品
  • 女子帶「玉蟬」鑑寶,說是已經戴在身上10年,專家:膽大包天!
    近年來,電視上陸續開展了免費鑑寶的節目,不僅可以普及人們對古董和文物認識,也可以幫助很多普通家庭免費鑑定寶物,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鑑寶節目上的鑑寶人大都不具備鑑寶知識,所的寶物也大都是從各處買來的,真假難辨。女子帶「玉蟬」鑑寶,說是已經戴在身上10年專家:你真是膽大包天!
  • 小夥帶祖傳「帽子」鑑寶,觀眾笑了,看到東西後:是我有眼無珠!
    小夥帶祖傳「帽子」鑑寶,觀眾笑了,看到東西後:是我有眼無珠!現如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藏品,雖然大家很多人並不是專業的收藏家,但是大家卻都對古玩有興趣。伴隨著鑑寶節目的興起,很多對古董並不是很了解的人,也開始慢慢關注這一塊。
  • 小夥想把祖傳雞心佩賣了換金條,專家:有眼無珠
    小夥想把祖傳雞心佩賣了換金條,專家:有眼無珠。我們常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為什麼了?黃金是硬通貨,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值錢的,而古董,在和平年代,大多數情況下,比黃金要值錢,因為古董的收藏升值屬性,來的比黃金高。所謂,黃金誠可貴,古董價更高。太平盛世,肯定是收藏古董來的更划算。
  • 農村大媽頭戴鳳冠來鑑寶,剛一上場專家慌了:你趕緊摘下來!
    要是帶了不符合身份的鳳冠,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因為這屬於大不敬的行為。雖然當時鳳冠人人都可以帶,但是鳳冠的製作過程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如果想要做得精美絕倫,那工匠一定要具備非常厲害的雕刻技術,而古代沒有機器全是純手工,這就顯得鳳冠有多麼珍貴。
  • 小夥無意撿到一塊廢鐵,拿去鑑寶時散發怪味,專家看完如獲珍寶
    由於農村百姓缺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不少文物被他們隨意處置,為了儘可能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以央視為主的電視臺推出多檔鑑寶節目,而鑑寶專家的權威吸引了不少民間收藏家。其中一檔節目剛開播,就迎來了一位小夥,主持人剛入場,小夥就迫不及待地介紹起自己的寶貝,他解釋說這寶貝是十年前得到的。當時自己在美國的叔叔花1000美元買下一倉庫,而在收拾倉庫時意外發現了這塊廢鐵,他的叔叔並沒有多想隨手就把東西轉送給了他。
  • 男子帶730萬身家換的古董罐鑑寶,專家:就當買個教訓吧
    馮先生帶了一隻古董瓷罐來到鑑寶現場,請求專家們鑑定其真偽以及估價。馮先生介紹說,自己為了買這隻瓷瓶,不惜賣掉自己的房和車,壓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花了730萬買下的。馮先生來自山西太原,今年40多歲。馮先生稱自己酷愛古董收藏,去年買下這隻瓷罐後,和家人鬧了矛盾,所以馮先生想來鑑寶節目請專家看看一下,說話的時候馮先生的手也一直在發抖。專家們拿過馮先生手裡的這隻瓷罐進行了仔細的鑑定。這隻瓷罐的器型非常大氣,有40公分高,30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