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十殿閻王」之首:「秦廣王」的來歷

2021-03-01 大嘴哦

冥界是佛教中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總稱,也是傳說中人們死後被黑白無常帶去的地方,那裡有著辨善惡,主刑罰的十殿閻羅。十殿閻羅掌管著人死後靈魂的去處,是冥界的主宰者之一,而位於十殿閻羅之首的是掌管第一殿的秦廣王。

傳說秦廣王的鬼判殿位於大海沃石外,正西黃泉黑路,主掌的是人間壽夭,生死冊籍,接引超生,統管幽冥吉兇。而他的第一殿是人們死後被帶去的第一個地方,在那裡經過第一次的判別,而主要方法是大殿右邊一面臺高一丈,鏡大十圍,由天地靈氣所潔而成的鏡子,在臺上還橫著七個大字:孽鏡臺前無好人。

孽鏡臺也稱為「業鏡」,是一面很神奇的鏡子,凡人的魂魄到了鏡子前,就會將自己一生的罪孽顯露出來,即使站在鏡子前什麼也不想或者拒絕都沒有用。

如果是善人,越是善良不作惡的人,在鏡子前面就越會因為靈性光明,空明一切,而看不到原本的樣子,因此這也是鏡子前面沒有好人的原因之一,因為鏡子中只會顯現出惡人的模樣。

而功大於過,或是功過各半的,無論男女,免其刑罰,直接送交到第十殿,或者按照其生前所造的善惡,把他們進行往生,由男轉女,由女轉男,又或貧或富,都按照之前在人間的行為、因緣等分別去接受果報。

有道是:莫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當作惡多為善少時,鏡子會顯現出其生前的樣子和一生所做的惡事,判斷其是要前往地獄受刑的魂魄,然後被送往第二殿再次進行判別其具體的功過,罪孽深重者則發配到各殿大小地獄受應得的酷刑以消業,而且秦廣王所定的處罰,各個地獄都一概不準減免。

在一些石窟中,他的模樣是豹眼獅鼻,絡緦長鬚,頭戴方冠,而且關於他的來歷還有很多種說法:

一、說是在千年以前,他原本只是一名小小的鬼卒,當時只負責引魂,而且那個時候冥界只有森羅殿,也只有大奸大惡之人才能見到閻王,可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奇怪的罪行越來越多,殿裡也放不下這麼多鬼魂,於是當時的森羅殿主就奏請天庭,希望能夠建立十殿和分管之人,各司懲戒,而他也因為表現出色而當上了第一殿的閻羅王。

二、說是其原本是一個女子,在陽間的時候就有非凡的能力,後來她的夫君離世,她以人身就闖入了冥界,這使得冥界都大為震驚,因為其既無常接引,也沒有冥界特許就做到了這個程度,後來在她陽壽已盡之後,就被直接封為了秦廣王並變成了男兒身。

三、說是三國時期有一位將領叫蔣歆,字子文,嗜酒好色,但是他卻認為自己骨骼清奇,去世以後會成為神,在他殉職以後,到了孫吳初年的時候,有人說曾看到他騎著白馬,拿著扇子,身邊還有僕從跟活著的時候一模一樣,然後對著看到他的人說:我是這片土地的守護神,能夠保護此地的百姓,最好建立我的祠堂來供奉我,否則的話將會有大災降臨。

而在這一年的夏天就出現了很厲害的瘟疫,人們都十分恐慌,有的人聽說這個傳聞以後,,就偷偷建立了他的祠堂,後來他又借著當時的巫師說:如果你們還不建立祠堂的話,就會有很多小蟲子飛進你們的耳朵裡。

結果真的有小蟲飛到百姓的耳朵裡,大夫也治不好,最後遺憾而去,但是那個時候的統治者孫權還是不相信,然後他又借著巫師的說:如果不祭祀供奉我,那麼將會發生大火災。

結果當年確實有很多火災發生,這個時候孫權信了,然後給他建立祠堂,封他為候孫權封他為蔣侯,並將埋葬他的那座山改名為蔣山。

據說他曾在淝水之戰時展現過神跡以及多次的解救過旱情,所以後來南朝的皇帝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追贈,甚至後來還封他為帝,等到在後來的時候,民間傳說他被改封為十殿閻羅的第一殿主秦廣王,也是「秦廣王蔣」稱呼的來源,但究竟這其中所述的真假都無法考證。

秦廣王除了掌管分辨善惡,決定其靈魂的下一個去處之外,他還掌管著四種罪。

第一種:輕生

如果一個人陽壽未盡,未有接到帶其魂魄離開的勾帖,就擅自放棄生命,比如服毒,跳河等,被認為是有重罪之人,因為其父母之恩,眾生之恩,國家之恩,三寶恩(佛、法、僧)四恩皆未報。

判罪的輕重來源於原因,因忠孝節義等除外,若是因小事或做錯的羞事被發現而輕生者,將會處以刑罰,罪不至死;若是因為嫁禍,加害他人等,而弄假成真者,由門神灶神將其收入自己殿下的飢餓廠與乾渴廠。

而這些被收入的魂魄會在每逢戊、亥日,都會承受其臨死前的痛苦,將當時的情景重現,再經歷過一次,然後依據不同的時間規則解除這種方法,再帶到其厭生之地感受悔恨折磨,也不能接受任何祭品。

如果其有悔過之心,遵守地府的規則,就會將其從懲罰之地帶出,到秦廣王的第一殿之後,轉送至第二殿;但若有不好的行為,無論善惡所有地獄都不可以減免罪責;若是仍然不知悔改,令人喪命的話,將會被青面獠牙的鬼差送到各個地獄受苦,百日之後被送至阿鼻地獄,不允許超生。

第二種:誦經漏脫字句

若是出家之人,道士等拿人錢財卻在誦經之時,遺漏字句,面卷的就會被帶到這第一殿,送到一個黑暗的小房間裡,房間裡只有一個忽明忽暗的油燈,讓其可以不順利,但是能夠把遺漏的經文全部寫全補足。

第三種:貪圖供養

若是修行的出家人或道士修行時起了貪心,只想接受供養的人也要在那個黑暗的屋裡補經。

第四種:弘法

善男信女誠心修持時,若字句有遺漏,錯誤,原有過錯,後佛降旨不用補經,每月初一,並將其功德記載於善籍之中。

其實在佛經中有閻王之說,但是卻沒有十殿閻羅之說,只不過後來佛教傳入我國以後,與民間的傳說相互結合才有了這樣的說法,並且道教也開始沿用這種說法,這種說法也是在道教最興盛的唐朝時期開始的。

想看更多精彩,請點擊這裡

中藥——「黃連」背後的愛情故事

千金易得,它卻難求,為何千百年來人們都對它十分執著?

我國的瀕危植物——「植物黃金」的傳說

相關焦點

  • 佛教:十殿閻王「之「秦廣王「的職責,掌管人間壽命長短
    十殿閻王,第一殿由秦廣王掌管,二月初一是秦廣王的誕辰。本殿負責掌管人間壽命的長短,統管幽冥吉兇,世間人的生死簿,就是由秦廣王掌管。我們在西遊記看到的,孫悟空去地府找閻王改生死簿,其實是秦廣王。閻羅王是第五殿的殿主。
  • 十殿閻王
    相傳天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率地獄和五嶽衛兵,而地獄分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統稱十殿閻王,他們的專職如下:
  • 地府最高領導者,原來十殿閻王也只是他的下屬
    而在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在人去世之後,人變成鬼魂,由陰差帶往地府經過判官進行審判,來判定自己這一生的功勞與罪惡。之後就有黑白無常帶去受罰或者是投胎等。而判官、黑白無常這些都屬於地府的公務員,行使權力的則是大多數人所知道的十殿閻王。因此就有絕大部分人認為地府的最高領導人就是十殿閻王了。他們就是地府地位最高的。
  • 地府為什麼有十殿閻王?
    文中說冥府之所以不搞一正九副,而採用十殿閻王扁平化管理,是因為各司其職,冥府的公務員制度建設非常高效云云。  各路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轉發,這說的是事實嗎?  十殿閻王是哪十殿閻王?《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中寫:「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 地府十殿閻王都是誰,他們的前世又有什麼故事
    ,即佛教的陰曹地府和道教的酆都地府,我們常說的十殿閻王便是道教酆都地府的說法。不過,十殿閻王雖然是道教說法,但「閻王」這個詞卻是源於佛教,本指佛教中掌管十八層地獄的主神,後因佛教傳入我國,關於閻王的信仰才開始逐漸流傳,並被道教所採用。早期閻王只有一人,而後由治事分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到唐代時,又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率五嶽衛兵之說,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職司各不相同的十殿之說,其中每殿各有一位閻王坐鎮,合稱十殿閻王。
  • 冥界」公務員「名單揭曉:【十殿閻王】誰才是陰曹地府的老大?
    人民非常機智地解決了名額分配問題,《酉陽雜俎·前集》中記載:「至忠至孝之人,命終皆為地下主者。」也就是說,十殿閻王的崗位並不是終身制,只要生前是忠義正直之人,死後就有機會當閻王。發展到今天,十殿閻王各有其來處,包括姓氏、生辰。他們分工明確,流程嚴格,屬於平級同事關係,共同治理地獄,主宰生死輪迴。
  • 十殿閻王詳解!
    "閻王"又被稱為鬼界之主,名字來源於古印度神話,後被早期佛教沿用,在南北朝傳入中國後,又與道教的民間傳說相互融合,衍生出十殿閻王的說法。
  • 《問道》地府閻羅有哪些 地府閻羅一覽
    炎炎夏日,暑氣蒸騰,對於每天宅在家的我們來說,除了開空調之外,最快的降溫方式當然就是在黑暗的房間中看一看讓人脊背發涼的恐怖傳說啦,為此我特地整理了《問道》遊戲中地府閻羅大盤點,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納涼特輯吧!
  • 地府老大不是地藏菩薩而是他?此神掌管十殿閻王,在三界稱帝!
    此問一出,很多讀者第一答案就是地藏王菩薩,當年孫悟空大鬧地府時,十殿閻王低頭哈腰的送走孫悟空後,他們找到第一個人就是地藏王菩薩。那麼十殿閻王找地藏王菩薩幹嘛呢?他們是找地藏王商量對策去了,孫悟空鬧完了地府,強銷了生死籍,這可是大罪,而且嚴重擾亂地府秩序,十殿閻王一時沒轍,就去找地藏王商議怎麼辦。通過這一點看,很多人認為地府的老大就是地藏王菩薩,畢竟十殿閻王都得指望他,其實非也!地府老大絕不可能是地藏王菩薩,這是為何?
  • 農曆二月初一,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聖誕,同時也是冥神秦廣王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7年二月初一,是道教的先天尊神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聖誕之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也是道教的一位星宿神。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的神職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並主管人世間的兵革戰爭之事。
  • 十殿閻王分別是哪幾位?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
    閻王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傳說他是陰間的國王,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導,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貴
  • 西遊記中,十殿閻王見到李世民都要行禮,為什麼李淵卻不受待見?
    在《西遊記》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那就是李世民被涇河龍王纏到地府打官司,又被添壽還魂的故事。 但這段描述卻又引出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李世民地位究竟有多高,為什麼連十殿閻王都要出來行禮迎接呢?
  • 地府的老大是誰?根本不是閻羅王,而是西天靈山的一位菩薩!
    這也是傳說,但卻是很好地說明了地府的老大,他就是閻羅王!閻羅王有莫大的權力,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而在西遊記中,像這樣的閻羅王卻有十個,他不是地府老大,他甚至還只是個打工的,投了簡歷來地府上班的。他們都有閻羅王、秦廣王、轉輪王等等。 真正的老大是誰呢? 這就是來自西天的與觀音菩薩同等級的菩薩——地藏王菩薩。
  • 地府十個閻王為何甘願被西天來的一位菩薩領導?
    (蝸牛看西遊第4824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在很多老百姓心目中,閻王就是地府最大的官,叫你三更死,絕對活不到天明。但是,在西遊中,閻王居然有十個,分別是閻羅王、秦廣王、轉輪王等,更奇怪的是,地府的最高領導居然不是他們,而是一名西天來的菩薩——地藏王菩薩。孫悟空學了長生不老術,沒想到因為生死簿上沒有勾銷,地府依然派出兩鬼來抓他。他一怒之下,不僅將兩鬼打死,不,他們本來就死了,應該是打成肉餅,還衝進地府,將生死簿上的猴類全部劃掉了。
  • 閻王是誰,十殿閻王(閻君)都是幹什麼的,女閻王是誰你知道嗎?
    臣佐十八人,領百萬之眾,頭有角耳,皆悉忿懟,同立誓日:「後當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閻羅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諸小王是。百萬之眾,諸阿傍(鬼卒牛頭馬面之類)是。後面又有十三冥王之說,這十三冥王其實是十三佛,而且全部是高等級的佛,如釋迦、藥師、彌陀、文殊、普賢、觀音、彌勒等,不過讓這些面慈心善的佛來管那些陰森恐怖的地獄也不太現實,更是難為他們了。
  • 李世民入地府,十殿閻王還要行禮?你也不看看他是哪位大神的後裔
    傳經最主要的阻力在於讓東土大唐之人信服自己的教義,雖然長安也有不少自己的信徒,比如以佛為聖人的宰相蕭瑀,認為佛法宏善遏惡,不應廢棄,要大力傳揚;但同時也有認為佛教無君臣父子,蒙誘愚蠢,不足為信的太史丞傅奕。
  • 地府守備森嚴,孫悟空為何輕易就闖進去了,誰安排的?
    (蝸牛看西遊第4294期)文/蝸牛孫悟空進入地府就如同進無人之境般隨便的不得了,就跟在家門口轉悠一圈似的,甚至都會給我們一種錯覺,地府是不是他家開的,堂堂一個地府也算是天上地下的一個重要機構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帶著猴子回到地府。行至路上悟空突然醒了,二話不說就把這兩位地府公差的性命給了結了,然後晃蕩的走到地府,用強硬的態度逼迫閻王拿出了生死簿。面對如此厲害的上仙閻王也不敢多言,捧著一摞生死簿當場和悟空認慫。生死簿到手後悟空把它劃拉了幾下,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出地府。這麼看來進入地府好像也沒有多難。
  • 地府真正的大佬不是閻王,也不是地藏,而是她,玉帝也要禮讓三分
    地府真正的大佬不是閻王,也不是地藏,而是她,玉帝也要禮讓三分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自猴子學完本事之後,天上、地下、水中都被他攪和的雞犬不寧,給人印象深刻的是,猴子在鬧地府的時候,竟然逼迫閻王改寫猴子猴孫的陽壽,閻王被迫無奈撕毀了「生死簿」,到天庭告狀去了,但神話故事有很多,
  • 西遊記裡的十殿閻王,和傳說中的泰山府君,二者什麼關係
    《西遊記》中,閻王首先帶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烙印。華夏早期的冥界觀念體系,在《西遊記》中留下了非常明顯的痕跡。十殿閻君的名號,多與中國特色的姓氏搭邊,而第七殿泰山王則是直接由泰山府君的傳說嬗變而來。泰山府君是華夏文明中最早的冥界和地獄主,初現於山嶽信仰崇拜的相關鬼神傳說裡。
  • 《西遊記》中為何十殿閻王如此尊重李世民,卻對李淵不屑一顧?
    而李世民也由此神遊地府。李世民來到地府,地府判官崔鈺出來相迎,這個崔鈺是李淵的舊臣。在地府途中,途經鬼門關,遇到了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和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向李世民索命,卻被崔鈺安排鬼差給訓斥開了。而後李世民到了森羅寶殿門口,十殿閻王更是出門控背躬身迎接唐太宗。而十殿閻王如此尊敬唐太宗的理由是: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