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為啥有時候浮漂沒動作提竿也能中魚?這可不是運氣好

2020-12-18 釣魚路人甲

今天在釣魚的時候旁邊有個新手釣友釣到了一條一斤多的鯉魚開心得不行,轉過頭來跟我說「我今天運氣真好,浮漂沒動靜我打算換餌的時候一提竿居然中魚了,而且還是正口」。對於這種情況路人甲已經見怪不怪了,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說自己浮漂沒動中魚自己運氣特別好,可是問題來了,既然運氣這麼好,為啥就沒爆護呢?甚至一整天也就那麼幾條魚?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分析一下浮漂沒動作提竿中魚是哪兒出了問題,希望能給新手釣友們一些幫助。

1,魚口輕,其實有動作但你以為沒動作

很多次我在釣魚的時候總有些旁邊圍觀的釣友很奇怪,你的浮漂明明沒動怎麼你提竿了而且還有魚?說這些話的一般都是新手,其實這時候浮漂不是沒動作,而是因為魚口輕動作很輕微,不集中注意力很難看清楚。而新手釣友平常釣魚都是主抓大動作,比如說黑漂,2目以上的頓口之類的,在魚的活躍度不高的時候浮漂半目的動作都已經算大的了,所以這些小動作也能中魚。如果在魚口輕的時候你的浮漂沒動靜卻中魚了,很有可能就是你還沒學會抓小動作。

2,剛入門,調漂基本功還沒學會

調漂是釣魚人的基本功,調釣不同反應在浮漂上的動作也不同。很多新手釣友調漂基本功沒做好,很有可能子線都完全躺底了。就比如說調平水釣2目吧,野釣一個很經典的調釣,很多新手釣友就去學,可是卻沒有把鉤餌的重量和浮漂的吃鉛量匹配好。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吃鉛量很大的浮漂搭配小鉤細線,比如說一個吃鉛量3克的浮漂搭配3號袖鉤開拉餌,新手就很容易調成子線完全躺底,在這麼鈍的情況下除非吃死口否則是很難有清晰的動作的。所以這裡建議不會調漂的釣友們最好是先把調漂的基本功學會,不然照搬別人的調釣你也釣不到魚。

3,餌料味型和狀態問題

餌料是魚吃到肚子裡的東西,它們喜歡就吃得大口一點,不喜歡就小口慢咽,不同的情況當然會出現不同的漂相。在選擇餌料的時候要根據魚情來實際調整,比如說這裡的魚喜歡腥味,你偏偏要用香味(因為你用香味在別的地方釣得很好),那麼這裡的魚當然不怎麼愛吃,浮漂出不來信號很正常,偶爾提竿中魚也只是剛好掛到魚的嘴皮釣上來而已。餌團的大小,狀態也很關鍵,比如說餌團太大太硬,魚吃不進啃不動,當然只能小口小口地啃,甚至只吃散落的餌料,這時候浮漂肯定沒動靜,偶爾鉤子上的殘留被魚啃食你剛好提竿卻又能中魚。

4,浮漂問題

浮漂本身也會有問題,特別是在用蘆葦漂,孔雀羽漂的時候,大力刺魚,浮漂和魚竿相撞很容易出現裂口什麼的,時間長了之後浮漂會吸水,你原來的調目就不對了,會變得比較鈍,出不來動作也就不奇怪。當然了現在很多釣友用的都是「納米」漂,裂口了也沒事。如果你釣著釣著發現魚口不對了,靈敏度比原來差了很多,這時候就要找機會重新驗漂了。當然了也有可能浮漂本身就選錯了,特別是在魚口輕的情況下,一個吃鉛量大的浮漂和一個吃鉛量小的浮漂出來的信號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比較嚴重的時候連票型選錯都會大不相同。比如說魚口很弱的時候你選擇細長身的浮漂出口會漂亮很多。

最後:除了這些細節,有時候線組的搭配上也會影響到浮漂的動作,特別是用型號比較大的子線的時候,信號衰減比細子線大多了,魚的活躍度不高的時候很難出現動作。當然了我們也沒必要過度的追求浮漂動作大,只要動作清晰中魚率高,也沒必要過度追求調幾釣幾。

相關焦點

  • 鈴鐺響,提竿卻沒魚?這幾種原因最常見,玩海杆必備知識
    海竿釣魚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不是鈴鐺響就該起竿,起竿就能中魚的咱們玩臺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假口,就是那種浮漂出現頓口、拉黑,提竿卻不中魚的現象,可能是小魚在鬧,也有可能是大魚蹭線。海竿相對於臺釣來說要鈍很多,所以可以幫助我們過濾很多假信號,但這並不代表每次鈴鐺響都是大魚咬鉤了。
  • 不使用浮漂也能釣魚?繃竿尖釣法,在黑坑作釣中一種特殊的釣法
    黑坑作釣中一直流傳著很多特殊的釣法,這些釣法並不是隨便使用的,有很多釣法是有限制或者需要看魚情的,今天給釣友們分享一種比較特殊的釣法,它是不使用浮漂的一種釣法,也是並不是很常用,但是很多情況都能用到的一種釣法。那就是「繃竿尖」釣法。
  • 【釣魚技巧】冬季自然水域作釣鯽魚,為啥浮漂頓口抬竿卻不中魚
    初到陌生的自然水域,誰也不知道水域的鯽魚有多大,使用多大的線組,多大的魚鉤,這完全靠經驗試釣。當作釣時浮漂有信號,明明是鯽魚吃口的漂相,你抬竿卻不中魚,這時你首先要考慮是否魚鉤過大,及時更換再小號的魚鉤。
  • 不要看到「走水」就收竿,掌握好技巧,流水比靜水釣的魚更多更大
    首先要有一個認知,走水並不是一無是處前面說過走水帶來的麻煩是浮漂入水會跟著跑,出現「陰漂」的現象,走水比較嚴重的時候甚至沒辦法用浮漂,只能繃竿梢, 不能看著浮漂在水裡上下抖動就好像失去了樂趣一樣。走水也很容易將窩料衝得四處都是,不容易聚魚。其實走水並不是一無是處,有些好處只不過藏得比較深而已。
  • 鯔魚魚口怪,浮漂有動作不上魚,這樣抓口連拔,可爆箱
    目標魚是鯔魚,三目加粗尾、吃鉛三克的漂,5.4米的竿子,帶餌調一目,釣一目半到二目,浮漂動作明顯,連錨兩條,手感一流。錨魚上鉤但是對於釣魚人來說,錨上來的總是少點成就感,於是上推浮漂,改為空鉤調四釣四,魚口很亂,上頂六七目,提竿都不中魚,上頂後的第一下頓口,也頻頻失手,隨後改變抓口策略,第一個下頓放口
  • 冬季釣鯽魚,窩中有魚浮漂不見動作,從這幾方面調整,很快就見效
    冬季釣魚困難重重,非常講究細節,所以出現窩中有魚但是浮漂沒動作的情況也比較常見。長時間沒魚咬鉤,想要換餌,提竿後居然有魚,這個情況在冬季也會偶爾出現。冬季釣到魚的原因往往是各環節把握得當,釣不到魚往往各方面原因都有。
  • 冬季用這種浮漂調4目釣2-4目,魚口輕、無漂相中魚問題迎刃而解
    在釣魚這項運動中,浮漂就像我的眼睛一樣,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浮漂的每一次下鈍或上頂(這種動作被稱為:漂相)都牽動著我的神經,只要浮漂上有動作我就像看見了自己喜愛的東西一樣,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等待提竿!
  • 大河去釣魚,抄魚的時候斷竿了,沒想到後面竟然有驚喜
    7月11號也就是昨天,本來沒時間釣魚,上午忙完事情以後,已經10點了,閒來無事肯定要去河邊釣魚。雖說這幾天天天下雨,天氣不好但是也不妨礙釣魚的心情。收拾好東西到了河邊,已經有幾個釣友在釣了,不過口不好,都沒上魚。其實想釣魚的時候管他口好不好。只要坐在河邊盯著魚漂就有機會!
  • 學會這三句口訣,漂一動就提竿,竿竿都有口
    這三句口訣,分別對應了鯽魚、鯉魚、草魚三種常見淡水魚,雖然沒有包含這三種魚的所有咬鉤漂相,但都屬於這三種淡水魚的典型中鉤漂相。 草魚喜帶浮漂走,漂移提竿就有口,鯉魚咬鉤起起伏,硬拉猛拽不脫鉤,鯽魚提竿不要急,浮漂升停必有口,那麼這三句口訣,分別怎麼理解呢?
  • 教你如何根據魚的吃鉤方式掌握提竿時機
    抓口其實是非常講究技巧的,想把魚口抓得準確,首先就是我們調釣的靈鈍自己要清楚,其次就是浮漂的選擇和線組搭配,以及鉤子大小餌料狀態,一樣不可忽略。再有就是自己主釣的是什麼魚,根據作釣魚種的吃口習性來判斷提竿最佳時機。
  • 漂相十足,提竿卻總落空?分享實戰經驗!詳解如何高效垂釣黃尾魚
    因此,能滿足施釣者中鉤後的手感,又因黃尾魚是成群而來的,因此深受廣大釣友的追捧。但是在施釣過程中,總是會覺得漂相非常的明顯,但提竿卻總是以空竿收場,或者是靠錨上來,正口率總是很低。這其實是因為黃尾魚的活性過於足,魚的嘴巴又相對較小,而且還是口下位的一種魚類。
  • 釣魚有口卻不中魚,甚至黑漂都是空竿是怎麼回事?看完就豁然開朗
    如果我們的的釣組十分精細,加上調釣也非常靈敏的話,那麼魚在水底輕微的一個小動作都會在浮漂上體現出來。比如有時候魚可能只是輕微觸碰一下餌料,但在浮漂上卻能表現出一個頓口,這時我們提竿,自然是容易空槍的。反之,如果我們的釣組整體都比較鈍的話,一樣會出現有口打不到魚的情況。
  • 陷阱密布的釣點旁邊暗藏很多魚,拋竿就中魚,提竿就是金鱗大板鯽
    記得那是去年的四月份,我還是一如既往來到黃河西段的林場對面的回灣處釣魚,水不太深,我使用4.5米鯽魚竿,線組使用0.6主線+0.4子線,3#無刺袖和2號浮漂,餌料使用野戰藍鯽40%+速攻野戰版40%+化氏藻元素20%。魚獲:鯽魚16尾,白條十幾條,隨釣隨放。
  • 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如何讓魚咬鉤?釣魚時看漂抓口的方法
    新手在釣魚時,經常抓不到魚口,提竿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主要是因為釣魚新手不了解魚的咬鉤動作,很難從魚漂的動作上分辨出魚咬鉤的動作信號,對抓口時間就把握不準確,造成空竿或者跑魚。那麼,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實際上,不同的魚類吃餌動作是不一樣的。
  • 新手野釣中出現頓口或者黑漂不不中魚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容易解決
    很多新手釣友都遇到過這種事情,那就是在我們釣魚的過程中,明明看見非常清晰明顯的頓口,或者黑漂提竿卻是空鉤,什麼也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簡單了解一下原因跟解決辦法。1、魚個體偏小魚線組過大首先我們判斷一下魚情,了解一下魚個體大小,魚過小鉤子過大,子線過粗,當魚吃餌時候鉤子大吃不進就會造成頓口提竿不中魚情況,解決辦法更換小鉤細線,方便魚吸餌,提高中魚率。
  • 黃尾魚漂相干脆,提竿卻不中魚!實戰經驗分析,如何提高上魚率
    前幾天頭條上看到有釣友討論釣黃尾魚,好幾個人說到遇到這種魚總是提竿落空,搞了一身汗一片魚鱗都沒搞上來。我看到這個就截圖給老友阿黃,阿黃說這不和你之前一樣嗎?我記得這魚還是我教你怎麼釣的。我倆一時沒走,一邊避雨一邊作釣有一竿沒一竿的拋,突然就來口了,很明顯的漂相,但是一提竿啥都沒有。再拋下去又是一個明顯漂相,再提還沒有。幾次下來額頭就出汗了,跟阿黃說這不是見鬼了嗎?沒過多久阿黃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只不過他運氣比較好第二次就提上來了,不過是錨在身上了。阿黃看了下魚說怪不得釣不到,這黃尾魚活性強嘴巴小,釣鯉魚的方式肯定很難正口。
  • 很多人釣魚多年都沒弄明白:浮漂吃鉛量對靈敏度的影響
    前言:浮漂沒信號抬竿卻能中魚的怪象說到浮漂的靈敏度問題,我想首先說一種在釣魚的時候經常發生的現象。很多釣魚初學者在冬季垂釣鯽魚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浮漂沒有出現任何信號,但是在抬竿換餌的時候卻發現鉤上竟然有魚,而且魚鉤還掛中了正口位置。
  • 黑坑釣鯉魚:怎麼選擇浮漂?
    首先是活躍在黑坑中的鯉魚在水裡待的時間越長,一般被鉤刺的次數越多,警惕性越高,久而久之成為釣魚人口中的老滑魚;其次是自然水域水體深度,深淺不一,像農村窯坑可達4/5米,甚至七八米,黑坑則不同,絕大多數集中在2-3米,並且水底平臺,少有凹凸,這也對魚情,包括垂釣方法有一定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浮漂的選擇。
  • 為啥你用跑鉛釣法不上魚?別人玩得卻很爽,這些細節你沒注意!
    河流走水,水流衝擊的浮漂東倒西歪,流速大的時候,浮漂、鉤餌都會隨流水移動,影響魚的吃餌,浮漂動作也不宜觀察。所以需要一個質量較大的鉛墜著底,依靠自身重力和與水底的摩擦力,牽引住浮漂,起到穩定浮漂的作用。
  • 冬季手竿釣鯽魚,這些調漂方法簡單快速,漂相輕微提竿也能中魚
    冬季釣鯽魚,中魚率的高低跟調漂有極大關係,正確的調漂方法會讓鯽魚更輕鬆的就餌,雖然此時魚口輕,但是漂相輕微也能極高的中魚率,這個也是冬釣鯽魚的樂趣所在。哪些調漂方法較為適合冬季的魚情,這裡盤點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