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嫋嫋的古代——唐宋時期香球的簡述

2021-01-08 每天一點冷芝士

在古代,有這樣一種「球」,雖然通體渾圓,但是卻既不能踢又不能打,它就是香球。香球又名「香毬」,是中國古代發明的金屬材質的香具,能夠「置之被中,而火不復無」。唐時期流通於皇宮后妃及宗室貴胄中,宋、元時期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使用,是古代中國人智慧機巧和生活情趣有機結合的產物。

1. 香球的原理

「順俗唯團轉,居中莫動搖,愛君心不惻,憂訝火常燒」,唐代詩人元棋的這首用香球的機巧結構暗喻戀愛中男女的詩文,經常被後世的學者用來稱頌古代香球製作技藝的精湛,以及其所體現的高深的科技水平。根據史料考證,這尊與現代陀螺儀的萬向支架原理相同的小小香球,早在西漢時期(公元前兩世紀)就已經存在了,比西方的「卡丹環」早了近一千七百年。

香爐無論怎樣在被子、衣袖中翻滾,其中的香火灰燼都不會洩露,但是焚香的煙氣卻能從鏤空的金屬外殼中滲透出來,其關鍵就在於如何使香爐的內層爐子保持「常平」。這就要從香球的結構談起:香球外側鏤空金屬殼的裡側是兩個可以在三維方向轉動的同心環,同心環再向裡是盛放香料的圓形缽(爐子),香缽與同心環利用軸承機械相連,這樣一個符合重力原理的構造,使得香缽能夠保持位向不變,所以無論外側怎樣滾動,裡側都不受影響。

2. 唐朝時期的香球——后妃貴胄文人的標配

唐朝的香球有銅、鐵、金、銀等多種材質,但是流傳在世及近年出土的僅有銀制香球。並且,除了「香球」這一名字,時人還以「香囊」、「衣香囊」稱之,通過唐朝名僧慧琳和尚在《一切經音義》中對香囊進行釋義:「按香囊者,燒香器物也。以銅、鐵、金、銀玲瓏圓作,而內常平,能使不傾、妃後貴人之所用之也。」,可知香囊即為今天所說的香球,這一點應與我們俗稱的絲綢香囊加以區分。

因為香球的製作工藝複雜,紋飾多為奇珍異獸、芝草蜂蝶等複雜花樣,材質珍貴,屬於奢侈品,所以唐朝香球的使用範圍並不廣泛,只有宮廷后妃、宗室貴胄等貴族才能使用。唐朝的香球尺寸很小,直徑大多只有5釐米,功能也從薰香被衾擴大到了多種環境:

1. 薰香衣物——在香球頂部增加掛鏈,掛在外衣上或攏在袖中隨時薰香(見詩「平明小獵出中軍,異國名香滿袖香」);2.女子冬日暖手佳品——盈盈一握的香球內裡有燃燒的香料,所以金屬外殼成了最佳的導熱神器,在冬日裡用來暖手再愜意不過了;3士大夫聚會必備單品——唐詩《七老會詩》中寫道「閒居同會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鬢不嫌杯酒興,白頭仍愛玉爐燻…鑿落滿斟判酩酊,香囊高掛任氤氳…」,講的是一群閒居的老人聚會,在家裡用玉爐薰香飲酒,大家都酩酊大醉時,高高懸掛的香球扔在散發著氤氳的香菸。可見香球在文人間也有廣泛的使用。

3. 宋朝時期的香球——宋人常用之

宋人愛香的程度較唐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焚香、插花、點茶」更是宋人的三件雅事。特別是宋朝的經濟發達程度也遠超唐朝,所以在唐朝時只有貴胄才能享用的香球,此時成為了有錢又有閒的宋朝人生活中的尋常之物。而且精於鑽研的宋朝匠人們還開發出一種小型的香餅,這種「固態香水」香味悠然、淡雅,是很受歡迎的裝飾品。

宋朝的香球除了保留前朝的用途外,還開發出了其他的功能。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中描寫了宋朝女性乘牛車出遊時,會讓兩個丫鬟手持香球在兩邊服侍,並且自己也會在袖中攏兩隻小香球,牛車走過的地方,「香菸如雲,數裡不絕」,連塵土都是香的。根據這段描述可以推測,宋朝的香球尺寸應該比較靈活,至少丫鬟手持的香球的體積要大得多。香球在宋朝還是男子迎娶新娘時的「彩禮」的一種,《夢梁錄》中寫道「至迎親日,男家刻定時辰…各以執色,如花瓶、花燭、香球…前往女家迎取新人」,可見,香球已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了。

圖 由日本流回中國的宋朝香球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化寶物.銀香球,它是香閨必備的寶貝
    銀香球銀香球,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智慧結晶,是物質文化寶物。這種設計巧妙,造型精美的小球是古代閨房裡使用的迷你小香爐。考古發掘最早的是唐朝鎏金鏤空花鳥球形銀香球。外部由兩個半球組成,球體由鏤空花紋和飛鳥圖案組成,稱為花鳥銀香球,球內香料燃燒的香味,透過花紋空隙飄散而出。設計巧妙絕倫,結合處有扣環固定,最巧妙之處在球內。
  • 中國古代實戰裝備之唐宋時期的札甲
    雖然我國鐵鎧的出現比皮甲稍晚,但憑藉出色的可加工性與防護能力,它從漢朝開始就在古代華夏軍隊的甲冑裝備史上佔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中國鐵甲製作精良,工藝完備,隨著時代發展演變出了札甲、明光甲、魚鱗甲、山文甲、鎖子甲等代表性形制,配件也逐漸增加,其工藝水平在宋明時期達到頂峰。這其中,最具實戰價值的是札甲和鎖子甲。
  • 古人被子裡的香球(別具特色的「香球」)
    而且,不單單是讀書時有人「添香」,香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活中有著更廣泛的使用。從燻燃到佩戴,香一直體現著古人精緻的生活情趣。不過,應該說香還是屬於貴族階級的奢侈品的。據史料記載,東晉巨富石崇家的廁所都要用薰香,《世主新語》中說,平素崇尚節儉樸素的尚書郎劉寮去石崇家做客,想上廁所了,結果進去一看,裡邊掛著紫色的帷帳,有侍女拿著香囊在裡邊伺候著,趕緊又退了出來,說,不好意思啊,跑到你的臥房去了。
  • 唐宋時期大運河曾流經六合
    其實,這條禹王河曾經是唐宋時期溝通南北的大運河的一段,當時稱為「遇明河」,這也是歷史上中國大運河唯一曾流經今南京市境內的古河道。  唐宋溝通江淮的大運河本來走淮揚  北宋時期的大運河和我們今天熟知的京杭大運河的走向和流經地區不太一樣。最早的大運河起源於春秋末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從今江蘇的揚州、淮安之間開邗溝,溝通長江和淮河。
  • 中華劍術史(下):兩漢、魏晉與唐宋時期中國劍術發展的繁榮
    究其原因,是因為唐宋時期軍隊的制式兵器以刀為主要表現形式,劍術逐漸傳入民間,成為了民間武術家使用的防身兵器,故而注重實際效用的實用劍術被逐漸遺棄,而文人佩劍或者修習劍術成為了一種高雅身份的象徵。二、「擲劍法」與道家修行:唐宋時期中華劍術的神秘化從唐宋時期開始,中國古代劍術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一方面,隨著劍逐漸退出中國古代實用冷兵器的行列,劍轉而成為了唐宋時期文人雅士的玩物,他們非常喜歡練習華而不實的劍術,或者乾脆寫詩讚頌寶劍,或者用劍本身的氣勢來一語雙關的抒發自己的創作情懷,而李白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
  • 第二期:唐宋時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故事
    成都士庶的極樂之宴 唐宋時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故事 其實,唐宋時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生活,也一樣的豐富多彩和令人心馳神往,那是成都士庶的極樂之宴。
  • 宋時期的流行音樂:中國古代「歌曲」文化的發展與特點
    從遠古時代到唐宋時期,社會生活天翻地覆,但是歌謠樂曲卻是經久不衰。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繁榮的封建時代,唐宋時期的音樂藝術頗受現代藝術家以及史學家、音樂學家的關注與研究。自隋朝滅亡之後,唐朝繼承了隋朝大部分的政治文化制度,在宮廷禮樂方面更是尤為突出,而宋朝同樣繼承了唐朝以及五代十國歌曲文化的全部。
  • 圓桌丨從「黑石號」等再看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2020年11月19日-20日,「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博物館召開,共有43位國內外學者以線上及線下的方式做了學術報告,主要議題涉及「『黑石號』出水文物及相關研究」「唐宋時期貿易瓷」「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等問題,茲將精彩內容簡述如下。
  • 唐宋時期的婚禮如何進行?帶你了解唐宋婚禮對六禮的繼承與發展
    在中國古代發展史上,唐宋兩朝的政治制度、社會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均發生了重要變化,尤其是婚禮習俗發生的變化更大。唐朝和宋代的婚禮程序基本依照古六禮進行,但對社會各階層的規定不盡相同。唐宋婚禮對六禮的繼承和發展六禮是我國古代的婚禮禮儀,始創於西周,而後被歷朝所沿襲。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既沒有像西方那種宗教式的婚姻締結形式,也沒有統一的官府登記手續,六禮程序是成為合法夫妻的唯一程序和證明,一系列重要的婚姻法律行為都是在六禮程序中發生作用的。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排名 唐宋八大家記憶順口溜
    我國古代唐宋時期是人才輩出的時間段,這一時期唐詩宋詞都是非常有名的,同時也有很多唐詩宋詞作者也是非常有名的,為此唐宋時期出現了唐宋八大家一說。
  •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習俗?原來染指甲在唐宋兩代就十分流行
    原來唐宋兩代就已經十分流行「習俗」簡言之就是古代先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言:「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由於居住地域、飲食習慣、文化形式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習俗」在形成過程中也會有很大差異。
  • 唐宋時期,官員「賜紫金魚袋」是一種什麼榮譽?
    古代的官員頭銜名目繁多,有些讓人不解其意,比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系銜為: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權判西京留司御史臺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其中又以「賜紫金魚袋」最讓人難以理解,那麼古代所謂的「賜金魚袋」又是個什麼情況呢?紫金魚袋在唐宋時期屬於官員身上的佩戴的一種裝飾。在身上佩玉飾,早在殷商時期就有,《禮記》中就有記載稱「行步則有環佩之聲」,直到漢代士大夫仍有此風。
  • 唐宋時期,「休官」的實際含義,就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官邸裡
    唐宋時期,「休官」的實際含義,就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官邸裡在《敦煌資料》第一輯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為急等錢用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到了宋朝時期,那些無力自購住房的官員,都是向管理官府房產的行政部門租房。據《宋史》記載,屢從太祖、太宗出徵的老將劉福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看來,當了官,也不意味著全家人從此不愁住房問題了。
  • 中國古代各時期玻璃器特點概述
    中國古代玻璃器給人的感覺是晶瑩透明,工藝精湛。從先秦時期至清代,玻璃器皿一直在變化發展,並形成了歷代各自的特點。與您細聊玻璃器史話,品鑑歷代玻璃器的輝煌歷史成就。一、古代玻璃器知識概述中國古代玻璃器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及藝術價值。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唐宋時期百姓生活對水土與景觀的影響
    黃河改道在唐宋時期最為頻繁,黃河所攜泥沙在下遊平原淤積,從而影響了中原的水體面貌,水面環境呈現逐漸細碎化的趨勢。唐宋小農經濟發展及農墾開發,使那些適合耕種的地區幾乎被開發殆盡,高處的麥黍桑麻與低洼近處的水稻田構成中原田野中主要的植被景觀。
  • 唐宋時期紅遍長安、汴京的網紅美食:鮮香酥脆的胡餅
    【炊餅】 從汴梁城中餅店的規模便可以看出,在唐宋時期,大餅是一種網紅美食,它是王公貴族和普通老百姓都普遍熱愛的一種食物。 一、大餅發展史: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 追溯起國人對餅食的熱愛,那可由來已久,秦漢時期關中一帶便已經流行起吃麵餅的習俗了。 只不過,當時的人們對於這種麵粉製成的食品,還未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在別的地域,「餅」還有諸如飥、餦、餛一類的別稱。
  • 楊際平:走出「唐宋變革論」的誤區
    內藤湖南在世時,並未將其論說概括為「唐宋變革論」。內藤湖南的弟子們在與東京學派的反覆論戰時,逐漸將他們想像中的唐宋變革概括為「唐宋之際變革論」或「唐宋變革論」。二戰以後,以前田直典為代表的一些學者,贊成「唐宋變革」提法,但主張唐代仍是奴隸制的古代,宋代則是封建農奴制的中世,此學派被稱為東京學派。我以為,內藤湖南所論二點,前者屬政治體制範疇,後者屬社會經濟結構範疇。
  •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談談唐宋時期的貶謫文學
    官員遭遇貶謫是常有的事情,但在古代官員大多出身儒生,大多飽讀詩書,文採斐然,因此封建王朝的文人遭遇貶謫,鬱郁不得志之時就習慣用詩詞文章表達自己的抱負,抒發自己的抑鬱情感,因此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學,即貶謫文學。
  • 中世紀: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簡述
    中世紀: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簡述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國家之一。它的版圖不僅囊括了整個地中海盆地,而且還包括了今天法國、英格蘭的一部分地區。古羅馬遺址在帝國的最初時期,基督教只是眾多宗教中的一個小傢伙。但到了公元4世紀,基督教卻獲得了皇帝的支持;依靠為數眾多的皈依者和皇帝們的強力支持,基督教成為維持帝國統一的新的力量。基督教改變了羅馬,羅馬也投桃報李。
  • 【論述題詳解】簡述張騫通西域
    簡述張騫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