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你知】無所不在的天后廟

2021-02-19 微香港

從今天起,我將帶大家走街串巷,去聽聽老港人們口中「關於香港的神仙傳說」。說到神仙,香港有個很奇特的現像,無論走到哪兒,人們總能在附近看到一間天后廟。天后究竟是怎樣的神明呢?香港為什麼會建起那麼多天後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遍佈大街小巷的天后廟,一起去瞭解天后的故事。

  

在去年10月9日的節目中,我們提到過位於銅鑼灣的天后廟。這座天后廟建於1747年,距今已經有270年的歷史了。如今的天后地區,以及港島線「天后站」均是由此得名。港人所敬的天后,其實就是「媽祖」。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遍及東亞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她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媽祖姓林,民間傳說她出生時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生長在福建沿海的默娘從小練就一身好水性,駕船如飛。大海深不可測,風浪無情,漁民出海頻頻遇險。默娘便自願承擔起海上救援任務,哪裡有呼救,那裡就出現默孃的身影,年復一年救起無數漁民。


傳說有次深夜狂風大作,黑浪滔天,海上的船隻無法進港,得訊後的默娘情急中將自己家的房屋點燃了,讓熊熊大火為船隻引航。默娘28歲時,家中父親和兄長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突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默娘得知後隻身入海拯救父兄,不幸罹難。消息傳來,鄉親們悲痛欲絕,誰都不信她真的沒了,更願意相信28歲的林默娘羽化昇天,成了海神,永遠護佑他們平安順利。在福建地區,「媽祖」是對女性祖先的尊稱。於是自北宋開始,林默娘就以「媽祖」的身份被官方神格化,正式建廟受眾人膜拜。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但香港的不少漁民則稱其為「阿媽」。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其中以赤柱天后廟在香港島歷史最悠久,每年都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香港境內各天后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也就是說,只要在海岸邊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跟天后有關的物品,人們便會就地立廟,奉為神明。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香港遍地都是天后廟。

大家還記得銅鑼灣天后廟的來歷嗎?這座廟的建立就是源自「漂浮之說」。清朝初年的一場大雨,把一個紅香爐衝到了現今的銅鑼灣,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便就地建廟,也就成了現在的銅鑼灣天后廟。


  

天后是香港目前最多人信奉的傳統神明。每當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天后誕,全港各區的大小天后廟都會舉行不同型式的慶祝活動,其中又以元朗十八鄉天后廟的祝賀活動最為著名。舞龍舞獅是開場戲,花車花炮是例牌,壓軸好戲是規模巨大的天后會景巡遊,每年都有二十多隊巡遊對伍齊上陣,綵帶飛舞,鑼鼓喧天。

天后出巡儀式一直保留著自古以來的傳統,有人身穿清兵裝,有人頭戴原居民竹笠,張開羅傘舉著「天后元君」、「肅靜迴避」、「汙穢勿近」等巡牌,極為熱鬧。除了聲勢浩大的元朗十八鄉天后廟慶祝活動,蒲臺島舉辦的天后誕廟會也十分有趣。蒲臺島天后廟至今還有搶花炮的習俗,炮聲一落,大家便爭前恐後地上前搶頭彩。此外,還有賽龍舟和神功戲等傳統活動,也非常值得前往觀看。

  

好了,關於天后和天后廟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說完了「女神」,在明天的節目中,我們再來說說「男神」洪聖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港你知】入廟拜神五大攻略
    比如,香港的前身是小漁村,前後左右總有一間天后廟在附近。但是,天后原是借來的神靈,洪聖爺才是真正香港製造。而北帝、譚公等神原來並非水神,只是隨人移民來港,轉型為保佑人水上平安等等。不過,知道了這些故事還遠遠不夠,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些廟裡,近距離感受廟中神靈們的威嚴與神聖。  香港三步一廟五步一寺,廟宇眾多。來到這些地方,既不能喧嘩也不能僭越。
  • 【港你知】100%港產「男神」洪聖爺
    昨天我們講到了天后媽祖和遍佈全港的天后廟。香港人對天后的崇拜,源自福建傳說,天后廟最早也是由福建人在南宋時帶入香港。
  • 話題|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 海上布達拉宮
    這裡除了香龕中供奉的媽祖外,旁邊還有一尊媽祖神像,是為了讓其他宮廟或信徒請回安座而設。 太子殿雖為官方正殿,百姓仍視天后殿才是「民間最神聖的殿堂」,除供奉宋代雕刻的千年樟木媽祖金身及水闕仙班陪神外,各地分靈廟神像「回娘家」,也都供奉在此。
  • 【港你知】北方水神來港管點啥?
    不過,雖說是掌管北方水域,港人對北帝的供奉可一點都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北帝的故事。 廣東屬沿海地區,廣東人依海生存,出海捕魚,靠海謀生。統管北方的神明北帝屬於水神,位於水源之上,因為當時民眾相信北方五行屬水,認為南方的水皆是由北方而來,因此紛紛祈求北帝控制水源多寡,使水源安好流向南方,促進農業、漁業和貿易的暢順。
  • 圖集 天后誕巡遊 元朗十八鄉的花炮盛宴
    天后誕巡遊「英歌舞」(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4·19 港青快線】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綜合報道
  • 戲說臺灣【媽祖坐牢一百年】–茅港尾天后宮採訪紀實
    ,意圖使盜匪摔倒給予痛擊,沒想到此時一陣劇烈的天搖地動,百年大地震使得茅港尾成了人間煉獄媽祖的好意示警遭到誤解,成了死傷慘重的主因,茅港尾成了一片廢墟,天后宮也全毀,而且媽祖也因為洩漏天機,犯天條入獄一百年↓現今重建後的茅港尾堡天后宮
  • 王氏家廟古與今,你是王家幾世孫!
    王氏家廟,即鄉親們口中所說的「王大宗」,位於槐澤村界內。王氏家廟舊址坐北向南,位於現王氏家廟三山門前的外埕,建於明代中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為祠堂式三進瓦木結構,面積約2600平方米。大宗巷之東面巷口設龍虎門加口外埕,三山門為一進,三山門朝北,正中門上置一石匾,中題有「科甲名賢世家」,右上書「鄉進士文林郎知澄海縣事溫陵、劉琦齡選」,左下書「康熙五十二年癸已夏月縠旦立」。
  • 【港你知】香港命運就靠一根簽?
    鄉民為紀念他生前恩德和貞忠英勇,便為車公立廟,奉為神明。 香港目前有三個有名的車公廟,分別是元朗橫洲二聖宮、西貢蠔湧車公古廟,以及沙田車公廟。元朗橫洲二聖宮是香港最先供奉車公的廟宇,建於元末明初。二聖宮正殿供奉的是我們曾介紹過的南海守護神洪聖爺,車公則被供奉在右偏殿。西貢蠔湧車公古廟建於明代中葉。據說蠔湧在明代時曾發生過一場疫症,亡者無數。
  • 雲浮2017建城天后誕系列活動(附高清航拍全景圖)
    「天后廟」就建在「官道」與水路的必經之地處。因此,無論官員、商人乃至平民百姓,經過這裡時必定停步上香,以大禮禱天后娘娘庇佑。傳說,民國之前歷任縣官上任或離任,都必先到「天后廟」祭拜天后娘娘。從此,海船上的人們不但親暱地稱她為「媽祖」,而且逐漸地供奉「媽祖」神像,並在湄洲島上建起首座「媽祖廟」,以祈求航海平安順利。     至於建城「天后廟」,也有兩個傳說。傳說一:天后的化身是一隻五彩斑斕的成人巴掌大小的大蝴蝶,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之前幾天就會飛來這座廟中,停在天后的神臺上,一直要等到誕期過完之後才會飛走,曾有很多村民都見過這只大蝴蝶。
  • 元朗每年盛事天后寶誕會景巡遊
    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是全港最大型的巡遊活動,有超過60年歷史,是天后誕慶典的重頭戲,參加人數多達數千人。今年共有35隊來自各鄉、堂的花炮隊伍大張旗鼓組成,舞龍、舞獅,還有各個團體帶來「英歌舞」、「秧歌舞」、「飄色」等特色表演,在元朗區內巡遊,歷時三個多小時。
  • 入廟參拜禮儀
    進出廟宇之禮節奉祀供品之涵義一般信眾對於如何進出宮廟、及如何準備供品感到困惑?在態度上進入宮廟應抱持著懺悔、虔誠、謙卑、尊重之心參香敬拜。首先,由廟的左方進入(以人面對宮廟之右方,俗稱左青龍)參拜完畢後,再由右方退出(以人面對宮廟之左方,俗稱右白虎)。而中門為神聖或國家元首出入之處,若非有法會或聖壽期間,通常都設有門簽或門檻以防止出入,若是廟堂、土地公廟、萬應宮廟等,大部分祇有中門而已,所以盡量靠左右進出。
  • 『全城關注』2017建城天后誕系列活動(附高清航拍全景圖)
    「天后廟」就建在「官道」與水路的必經之地處。因此,無論官員、商人乃至平民百姓,經過這裡時必定停步上香,以大禮禱天后娘娘庇佑。傳說,民國之前歷任縣官上任或離任,都必先到「天后廟」祭拜天后娘娘。從此,海船上的人們不但親暱地稱她為「媽祖」,而且逐漸地供奉「媽祖」神像,並在湄洲島上建起首座「媽祖廟」,以祈求航海平安順利。     至於建城「天后廟」,也有兩個傳說。傳說一:天后的化身是一隻五彩斑斕的成人巴掌大小的大蝴蝶,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之前幾天就會飛來這座廟中,停在天后的神臺上,一直要等到誕期過完之後才會飛走,曾有很多村民都見過這只大蝴蝶。
  • ㊣『全城關注』2017建城天后誕系列活動(附高清航拍全景圖)
    「天后廟」就建在「官道」與水路的必經之地處。因此,無論官員、商人乃至平民百姓,經過這裡時必定停步上香,以大禮禱天后娘娘庇佑。傳說,民國之前歷任縣官上任或離任,都必先到「天后廟」祭拜天后娘娘。從此,海船上的人們不但親暱地稱她為「媽祖」,而且逐漸地供奉「媽祖」神像,並在湄洲島上建起首座「媽祖廟」,以祈求航海平安順利。     至於建城「天后廟」,也有兩個傳說。傳說一:天后的化身是一隻五彩斑斕的成人巴掌大小的大蝴蝶,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之前幾天就會飛來這座廟中,停在天后的神臺上,一直要等到誕期過完之後才會飛走,曾有很多村民都見過這只大蝴蝶。
  • ㊣『全城關注』2017天後誕系列活動預告(附:今年頭柱香競投時間)
    「天后廟」就建在「官道」與水路的必經之地處。因此,無論官員、商人乃至平民百姓,經過這裡時必定停步上香,以大禮禱天后娘娘庇佑。傳說,民國之前歷任縣官上任或離任,都必先到「天后廟」祭拜天后娘娘。從此,海船上的人們不但親暱地稱她為「媽祖」,而且逐漸地供奉「媽祖」神像,並在湄洲島上建起首座「媽祖廟」,以祈求航海平安順利。     至於建城「天后廟」,也有兩個傳說。傳說一:天后的化身是一隻五彩斑斕的成人巴掌大小的大蝴蝶,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之前幾天就會飛來這座廟中,停在天后的神臺上,一直要等到誕期過完之後才會飛走,曾有很多村民都見過這只大蝴蝶。
  • 劉志偉_「官方」廟宇的意義轉變——赤灣天后廟碑銘解析
    它座落在珠江口東岸一個向西南伸展的半島上,北倚南山,南面伶仃洋,其地理位置雖然偏於珠江三角洲的東南隅,但這裡歷來是由珠江口出發向外洋航行的起航地。在清代中期以後,這座偏於一隅的天后廟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最重要的一間由官府致祭的天后廟。明清時期,赤灣天后廟歷經多次重修,留下了不少修建碑記。
  • 文武廟170周年廟慶 祝願香港回歸20周年
    一眾嘉賓與東華三院董事局成員親臨支持東華三院文武廟170周年廟慶適逢新春佳節,不少市民到位於香港中心地帶的文武廟祈福,希望為新的一年添福增運,而於今次長達一個月的周年廟慶活動,東華三院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公眾活動
  • 愛無所不在 臺灣國際酷兒影展盛大開幕 全球同性戀排隊搞簽證
    臺灣國際酷兒影展年度LGBT電影盛會(10月23日--11月1日)We Are Everywhere 愛無所不在2015臺灣國際酷兒影展形象大使 楊丞琳今年精神定調為「We Are Everywhere愛無所不在」,主視覺包含12組LGBT角色人物,包括男同志、女同志、跨性別、中老年同志、青少年同志、親子扶養,與多元成家等議題
  • 路環四廟慈善會會慶敬老場面溫馨
    路環四廟慈善會會慶敬老場面溫馨【本報訊】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昨晚在港澳德興火鍋海鮮酒家舉行慶祝成立七十四周年會慶暨敬老聯歡晚宴,免費招待離島長者出席。
  • 旅遊焦點|天津天后宮 大陸唯一皇家敕建媽祖廟
    這座全大陸唯一一座寫入帝王本紀的皇家敕建媽祖廟,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天后宮,與福建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並列為三大媽祖廟。天津天后宮,是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明清時期,以天后宮為核心,形成宮南、宮北大街,因水陸交通極方便,南來北往的大家富戶、文人墨客、漁家小販、商旅遊人、善男信女,多雲集於此,一時形成天津的金融商貿中心。與此同時,此地也是數百年來天津民俗活動交流展示的中心。可以說,這座古老宮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發祥地,和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
  • 2017丁酉年白沙屯媽祖 山邊媽祖徒步北港進香記錄
     提示:點擊上方"神明那些事"↑免費訂閱本公眾號2017丁酉年白沙屯媽祖 山邊媽祖徒步北港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