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有聲有色有畫面

2021-01-08 芋頭小廚

大家好,歡迎來到山水講故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首,這是當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著名的離別詩。之所以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首詩,是因為最近小編經歷了一些事情,讓小編想起了自己一年多之前大學畢業,當時送別舍友時候的心情,想起了李白的這首詩,所以想把它分享給大家。送別詩在古詩中應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題材了,而且古代的交通、通訊都沒有我們現在這麼便捷,親人好友離別也更加的令人傷懷。

▲詩意畫

尤其是有些文人墨客真的非常的喜歡遊山玩水,自然分別的次數也就真的很多了。就比如,我們今天的這首詩的作者,李白。據說,李白一生遊走的足跡遍布18個省份,遊覽了80多座名山。大家想像一下,古代的那種交通條件,你就知道有多厲害了。所以李白的作品中就有很多的送別詩,比如,《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渡荊門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送楊山人歸崇山》「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灞陵行送別》「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等等。這都是李白的幾首比較著名的送別詩。而且這其中的送別地點都是不一樣的。有安徽皖南、湖北武昌、湖北宜都、白鹿原等等。

▲詩意畫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唯一比較遺憾的是,有關它的寫作時間、地點以及送別對象都已經不太有清楚的記載,有幾種說法也都無法得到證實。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來品讀這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就叫《送友人》,全詩內容如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詩意畫

整首詩從整體上感知,寫出了離別的大氣象,雖有一點送別的蒼涼之感,但卻絲毫沒有半分扭捏纏綿之感。詩的第一句,開篇就引導的就是一種廣闊的境界,「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從山水等景物和空間方位著筆。青山、白水的狀態是「橫」(形狀)與「繞」(流勢),再加上北與東兩個方位詞。作者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將這一場送別置於青山綠水之下,一開始拉開了視野,完全脫離局限於描述內心傷感的局限。詩的第二句,「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在此地我們分別,就像一蓬無根的茅草那樣隨風遠去,不知何時有歸程。這裡作者表示分別前後的情形,突出的是此地一別,頃刻天涯的惆悵心緒。但卻表現了一種男子漢的凌然氣概。

▲詩意畫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兩句都是被人歷來稱道的佳句。前面一句,『浮雲、落日』、『遊子、古人』分別對仗,還恰當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有情有景,把抽象的感情寓於具象的景物之中,更加具有感染力。離別後,遊子就像浮雲一樣飄忽不定,難覓行蹤。此時的兩個人,就像太陽捨不得下山那樣,不忍分別而去。最後一句,即使不忍終究還是要離開,所以索性乾脆一點,就這樣揮揮手,轉頭離去吧。可是連馬兒也因離開而悲鳴長嘶,那離人的黯然銷魂更是不言而喻了。

▲詩意畫

在這首詩中,詩人脫離離別時的纏綿悱惻之感,借景借物來表達感情。青山、白水、浮雲、落日、別馬、孤蓬,仿佛天地間一切事物都能別詩人借來表達不舍之情。以情寓景,以景抒情。描繪出來的是一種景色恬淡而不陰沉,感情濃烈而不傷感的情感氛圍。也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樂觀豁達的態度。

參考文獻:

《唐詩解讀》

相關焦點

  • 李白詩「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中的「班馬」指的是什麼?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要單說這兩句,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如果你知道這首詩前兩句是什麼,你一定會很熟悉的。這首詩就是李白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交代出了告別的地點。詩人已經送友人來到了城外,然而兩人仍然並肩緩轡,不願分離。只見遠處,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流過。
  • 李白的「蕭蕭班馬鳴」人人皆知,可班馬是什麼馬?很多人蒙圈了
    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句中,「班馬」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蒙圈了。下面,我們先把此詩完整地展現出來,全詩如下:送友人 李白(唐)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作為唐代最有才華的大詩人之一,李白一生交友無數,因此也自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送別名篇。
  • 「唐詩如初見」《送友人》——揮一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別」是詩歌中十分常見的題材。像李白這樣交友廣泛的詩人,自然也少不了與友人離別。這首詩便是李白騎著馬為友人送行時寫下的。詩的首聯為我們點出了地點與環境。
  • 唐詩三百首 |《送友人》李白
    送友人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今天我們來一起分享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名篇——《送友人》。我們先來一起感受一下這首詩。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 李白的經典送別詩,用浮雲比喻友人,讓夕陽和馬鳴為他送別
    一生遊歷祖國名山大川,所到之處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李白性格豪放不羈,廣交好友,杜甫、王昌齡、孟浩然、賀知章等人都曾與他相交。李白也是一個非常注重友誼的人,每當朋友離別都會寫詩相贈,其中最著名的送別詩當屬《贈汪倫》。今天,我們要品讀李白的另一首送別詩《送友人》。送友人 唐 ·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每天一首】之《送友人》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詩人借孤蓬來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說:此地一別,離人就要象那隨風飛舞的蓬草,飄到萬裡之外去了。此聯從語意上看可視為流水對形式,即兩聯語義相承。但純從對的角度看不是工對,甚至可以說不「對」,它恰恰體現了李白「天然去雕飾」的詩風,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縛內容的看法。此聯出句「此地一為別」語意陡轉,將上聯的詩情畫意扯破,有一股悲劇的感人力量。
  • 從《送友人》詩中「了解」李白
    太白《送友人》,惜別情真切。八句四十言,萬語千百略。孤蓬浮雲喻,班馬落日興。賦骨血與肉,動人感與情。寥寥幾筆處,富富數歌聲。盡展惜別意,單借旁物明。天然未雕飾,真情冉冉生。萬金購高爵,銀錠女不缺。是看友情誼,貴不可俗度。摯友千金乃不換,良才萬貫也難得。
  •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五律《送友人》賞析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八庚」部的五言律詩。李白將景色寫的明朗輕快,雖有離別情意,卻並不哀怨悲傷。青山白水,紅日浮雲,色彩明麗,寓情於景。馬兒長鳴,盡顯活潑生氣。景美情重,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 「蕭蕭斑馬鳴」還是「蕭蕭班馬鳴」?詩詞大會連出兩題,多人答錯
    李白共存詩近千首,其中送別詩約160餘首,佔比六分之一,足見李白身邊人來人往的程度之濃密。送孟浩然,送王昌齡,送叔父雲,李白無不揮毫下了千古名作,其中盛句張口即來,令人百讀不厭。關於送別,李白還有一首《送友人》的名篇,在刺激我們淚腺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容易答錯的問題。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送友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送友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篷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不知為誰而寫的一首詩,卻是李白的精心之作,其中一句是千古名言
    在李白的160餘首送別詩中,膾炙人口的精品很多,最著名的當然是《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這三首。它們不僅出名,而且連人物、地點都很清晰,為此也留下了文壇佳話。然而有首詩,甚至連所贈對象也不清楚,但它有兩句卻成為了千古絕唱,這就是《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 畢業季丨揮手自茲去 整裝再出發
    七月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全國有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畢業離校,好像每個七月無論南國還是塞北,都有淅瀝的小雨為伴,這是告別,也是留戀。多少次的社團活動,都是在學姐師兄的帶領下,慢慢的,我們成熟了,他們也該離去了……這是一種回憶,一種永遠也割捨不去的寶貴友誼,值得我們一生珍藏。
  • 詩詞:讀李白,品青蓮之風
    送友人唐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是一首情意深長的送別詩,通過送別環境的刻畫、氣氛的渲染,表達出依依惜別之意。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寓情於景。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
  • 詩詞大會絕殺題讓觀眾大悟:原以為是李白的錯別字,沒想到這麼牛
    所以小美一直對詩詞愛好者們說,如果大家對某首詩中某個字有疑慮,先不要去懷疑咱老祖宗錯了,先去查字典,因為咱們真的想不到為了一個字,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在前幾期裡,小美和大家說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指出了其中的「材」不是通假字,也不是「才」字錯寫成了「材」,李白就是故意要把自己的天資和一般俗人的才氣區分開來。
  • 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送友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送友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牆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 送別也可以詩情畫意,李白此詩,唯美如畫,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
    但是,我相信,對多數關心我們民族未來的朋友來說,李白絕對意義非凡。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李白的《送友人》。這是李白的一首經典送別詩,唯美如畫驚妙絕侖,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它會讓你知道:送別也可以如此詩情畫意!全詩如下: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 臨武三中黃思宇同學感懷母校作品:揮手自茲去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題記。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自茲去,作別這方緣分的天空。Ade,瘋狂搶飯的日子。「10,9,8,7......」馬上就要下課了,親愛的劉老師,你怎麼還在講個不停?瞧,你自己看看。你講話的樣子,滔滔不絕,滿腹經綸。每天都苦口婆心地給我們灌心靈雞湯。真是急死我了,我的飯什麼時候有著落啊?
  • 李白境界最高的十首詩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賞析:這首詩很安靜、很有境界,還很有禪意。前兩句,一個「盡」,一個「閒」,雖是寫鳥、寫雲,也是在寫詩人的心境。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賞析:這首詩也能看出李白的天才。大家可以同《琵琶行》中描寫琵琶的詩句比較一下,李白這裡描寫琴聲和《琵琶行》中的琵琶聲,不是一個風格。李白這裡用四句詩二十個字,寫出了琴聲之妙。讀完這四句,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被琴聲「吸引」,想像著到底是怎樣美妙的聲音。
  • 揮手自茲去,獨向彩雲飛!
    我們的一生,仿佛在浩瀚的大海中前行,我們相聚在狹小的船上,在每一個時光的過渡口,揮手自茲去。揮揮手,有一絲傷感與無奈;揮揮手,也是一種勇敢與豁達。揮揮手,我們走向了遠方。我們都要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揮手自茲去。
  • 李白這9首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名句,詩意畫意不輸王維
    確實,讀王維的詩,有一種身在畫中的感覺,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獨坐幽篁裡,弱琴復長嘯」「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在王維之外,還有許多詩人也寫下了很多「詩中有畫」的佳作,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李白的10首詩,首首絕美,詩情畫意不遜於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