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草夕寸品文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首李白的送別詩。李白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他的想像力極為豐富,在詩中他喜歡和明月同飲酒,和孤山交朋友,喜歡喝酒,喜歡任俠。一生遊歷祖國名山大川,所到之處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李白性格豪放不羈,廣交好友,杜甫、王昌齡、孟浩然、賀知章等人都曾與他相交。李白也是一個非常注重友誼的人,每當朋友離別都會寫詩相贈,其中最著名的送別詩當屬《贈汪倫》。今天,我們要品讀李白的另一首送別詩《送友人》。
送友人 唐 ·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首詩的寫作年代不詳。馬茂元《唐詩選》認為與《送友人入蜀》同屬一個時期,應寫於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春天的作品。並說:「這首詩所送的友人,是一位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的失意遷謫之士。」此詩歷來為人所稱譽。全詩在寫景抒情中,流露了詩人和友人依依惜別的不舍之情。
首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寫送別的地點和環境。詩人送友人已到城外,一對摯友緩步而行。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完的情因此不願分離。只見隱隱的青山橫亙在外城的北面,白水如帶,盤繞相隨,向東城流過。此情此景,更顯出朋友將別時的情深意切、難捨難分。這兩句「青山」對「白水」,「北郭」對「東城」,首聯即寫成工麗的對偶,確是不多見。而且「青」、「白」相映,色彩明麗,「橫」和「繞」,勾勒出青山的靜態和白水的動態。動靜相生,更精緻傳神。
額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用流水對一氣呵成,流轉自如,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與上聯之工整,恰成強烈的反襯,從對稱之美轉為參差之美。而對友人之漂泊生涯,表現了親切的關懷。此地一別,二人將形單影隻,天各一方。而友人要去萬裡之外,更如蓬草隨風漂泊不定,音信難尋。
頸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直率而坦誠,情景交融,比喻生動。遊子在外有如天空中的白雲,隨風飄浮,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這就更增添了友人之間的惦念之情。西天的落日依戀山巒,徐徐落下,隱喻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詩人將眼前的景物「浮雲」與「落日」信手拈來,融入詩中,描摹二人分手時難遣的離情別緒,十分形象貼切,詩味深醇,歷來是為人們稱頌的名句。
尾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將離情別緒的描寫推向最高潮。送君千裡,終須一別。「揮手自茲去」是寫分別的動作,那麼兩人分別的感情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詩人和朋友揮手離別,頻頻致意,那馬似乎也懂主人心意,不忍離開,臨別時也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這種生動形象,又感人至深的描寫讓人看後感同身受。
全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寫詩人和友人的離愁別緒,雖無哀傷的情調,但把這種感情寫得纏綿悱惻,似乎心中有無限的失意而又不便明說。特別是利用超高的想像力將浮雲和夕陽相結合,用馬鳴為朋友送行,形象生動意味深長。好了今天的詩詞就解讀到這裡,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