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

2021-02-12 中草藥知識

藥材名稱:雞骨草
別名:紅母雞草、石門坎、黃食草、細葉龍鱗草
採收加工:全年可採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後連根挖起,除去莢果(種子有毒)去淨根部泥土,將莖藤紮成束,曬至八成幹發汗再曬足幹即成。
藥用部位:全株
產地:廣東、廣西等
科:豆科
原植物:廣州相思子
植物情況:攀援灌木
 
長達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主根粗壯,長達60cm。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 
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形或長圓形,長5-12mm,寬3-5mm,先端截形而有小芒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小脈兩面均突起;託葉成對著生。 

總狀花序短,腋生;花長約6mm;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緊貼,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 

莢果長圓形,扁平,被疏毛,有種子4-5顆。種子長圓形,扁平,褐黑色,種阜明顯,蠟黃色,中間有孔,邊緣為1長圓形的環,臍褐色針刺狀,緊靠莢緣。花期8月,果期9-10月 

雞骨草藥材性狀:本品為帶根全草,多纏繞成束。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分枝,長短粗細不等,直徑3-15mm;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紋;質硬。根莖短,結節狀。莖叢生,長藤狀,長可達1m,直徑1.5-2.5mm;表面灰褐色,小枝棕紅色,疏被毛茸;偶數羽狀複葉,小葉長圓形,長8-12mm,下表面被伏毛。氣微,味微苦。 

雞骨草
1小葉長圓形,下表面密被灰白色伏毛
2小枝上少毛
優等品以根粗、莖、葉全者為佳。
雞骨草藥性: 
【炮製】 除去雜質及莢果,切段。
【性味】 甘、微苦,涼。
【歸經】 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於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15~30g。
【注意】 本品種子有毒,不能入藥,用時必須把豆莢全部摘除。
【貯藏】 置乾燥處。
【附方】 
①治黃疸:雞骨草二兩,紅棗七、八枚。煎服。(《嶺南草藥志》)
②治瘰癧:雞骨草六斤,稀薟草四斤。研末,蜜為丸,每丸重一錢。日服三次,每次二丸,連服二至四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注意】 凡虛寒體弱者慎用。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葉:搗絨敷乳瘡。2.《中國藥植圖鑑》:治風溼骨痛,跌打瘀血內傷;並作清涼解熱藥。
3.《嶺南草藥志》:清鬱熱,舒肝,和脾,續折傷。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溼,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傷。"

相關焦點

  • 雞骨草降火湯
    材料:幹雞骨草一小把約75g、綠豆30g、薏米30g、瘦肉150g、蜜棗半顆(約2人)。製作方法:把雞骨草剪成小段,洗淨稍浸泡;瘦肉洗淨切塊飛水,綠豆、薏米、蜜棗用水衝洗一下。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1~1.5小時,加入少量食鹽即可。湯品點評:本來雞骨草用來煲雞會比較好喝,但雞肉性溫,牙痛不太適合,所以換了平和的豬肉。
  • 雞骨草的功效和作用
    雞骨草1、治黃疸。雞骨草60g,紅棗七八枚。水煎服。
  • 清熱祛溼的雞骨草茯苓瘦肉湯
    [原料]雞骨草20克、綠豆20克、薏米30克、茯苓30克、蜜棗1粒、豬瘦肉250克、[做法](1) 雞骨草、茯苓、蜜棗用水衝洗乾淨。(2) 綠豆和薏米提前浸泡1小時。(3 )豬瘦肉切塊後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把煮出的血沫撇掉,肉塊取出備用。
  • 雞骨草的功效和作用 注意事項有哪些
    對於雞骨草,喜歡煲湯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所耳聞,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錯的食療應用價值,對於人體也是有著不少的好處的。那麼,雞骨草具體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呢?使用雞骨草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雞骨草方面的知識。
  • 農村這種「雞骨草」,普通無奇被當作害草卻用處大!
    在農村,就有一種野草,村裡人稱它為「雞骨草,原形態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60釐米。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託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託葉呈錐尖狀。
  • 雞骨草扁豆湯除溼熱,配方請拿走!
    在此,推薦一款藥膳,可緩解 肝經溼熱引起的諸症:取豬脊骨 500 克、扁豆 100 克、雞骨草 100 克、蜜棗 2 枚、鹽適量,豬脊骨洗 淨,放入滾水中稍煮,取出清水衝淨;雞骨草洗淨後,用煲湯布袋扎 好;砂鍋內倒入清水,放入上述食 材,大火煮開後,小火煮一個半小 時,加鹽調味即可。
  • 可以將雞骨草和蟲草花放一起煲湯嗎?
    有朋友問:可以將雞骨草和蟲草花放一起煲湯嗎?雞骨草和蟲草花都為中藥材,也可作為我們平常煲湯用的食材,它們可不可以一起煲湯呢?我們先來看看這二者分別是什麼吧。雞骨草,分布於中國、泰國等地。中國國內分布於廣東、香港、廣西、湖南等省份。多生長於海拔約2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木叢中。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乾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人們在春夏潮溼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
  • 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雞骨草是什麼?估計很多朋友都沒聽過這種野草的名字,實際上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雞骨草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草,在山區的灌木林裡隨處可見,這雞骨草長得很有意思,其葉子看起來酷似含羞草,只不過碰它的葉子不會合起來。
  • 中藥雞骨草有哪些功效?竟有這些作用,但不恰當用,功效適得其反
    1、有利於退溼氣改善黃疸等疾病雞骨草是中醫治療肝炎患者常見的中藥之一,這就要就是得以於雞骨草退溼氣改善身體的優點,這樣可以幫助肝炎患者改善身體的作用,對治療黃疸肝炎有著很大的幫助。2、清熱氣解毒因為雞骨草屬於涼性中藥,在中醫的食療之中,屬於清熱解毒的用處,對於那些長期在炎熱的天氣下工作的人來說,可以喝點雞骨草煲湯來清熱解暑,中暑的人很適合喝一些雞骨草來解暑氣。
  • 秋季養肝如養命,中醫推薦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藥食同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劑良藥,雞骨草茯術老鴨湯,雞骨草是養肝護肝的小能手,不僅有清熱祛溼的療效,還有針對B肝,黃疸和乳腺炎的功效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雞骨草味甘,性涼,味道微苦,雞骨草還具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對於溼熱黃疸、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胃脹、肝炎、乳房脹痛,散瘀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雞骨草對於B肝、C肝等肝臟疾病有非常大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可以緩解各種由於肝經溼熱引起多種症狀,如口苦、尿黃等。
  • 「一鴿勝九雞」,分享2道鴿子湯:蟲草花蒸鴿湯、雞骨草煲鴿湯
    第二天買的鴿子沒有再用蟲草花,而是用了雞骨草來煲湯,直接放砂鍋裡煲的。砂鍋因為材質的原因,導熱性慢,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鍋內的溫度保溫性強、集中而且均勻,鍋內的食材也易熟。雞骨草,我是網購的,主要是一小捆一小捆地紮好了,清洗也容易,用來煲湯比較方便。
  • 【每日一膳】祛溼養肝的豬橫脷煲雞骨草
    而且,雞骨草還能抗病毒和細菌,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也有一定的功效。對於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流感、B肝、病毒性肝炎、黃疸和乳腺炎都有很好的療效。雞骨草還能降肺氣,可以平喘止咳,由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都可以用它來治療緩解。雞骨草常用於胸脅脹悶、凝血瘀痛、黃疸和癰腫等方面,能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等症。現代藥理還認為它有抗炎、抗癌的作用。
  • 民間本草:雞骨草
    雞骨草來源於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毛相思子的乾燥全草。其味甘、微苦,性涼,有清熱解毒,疏肝止痛,利濕退黃的功效。雞骨草即是兩廣地區用來做涼茶、藥膳的常用配劑,也常常被人們用來治療急、慢性肝炎,濕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尿道感染、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因此,雞骨草是名副其實的藥食兩用民間本草。
  • 雞骨頭裡的草??原來這麼神奇,種子你一定也沒見過!
    【應用】雞骨草甘苦而涼,具有清熱利溼而退黃之功,治療肝膽溼熱鬱蒸引起的黃疸,可單味使用,或與茵陳、地耳草等藥配伍,以加強清熱解毒,利溼退黃作用。雞骨草有清熱解毒之功,治療乳癰,可用本品鮮葉搗爛外敷。雞骨草入肝胃二經,具疏肝止痛功效,治肝氣鬱結之脅肋不舒,胃脘疼痛、常與兩面針同用。
  • 「國民女神」老乾媽在澳被召回 理由是雞油辣椒裡有雞骨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國民女神」老乾媽在澳被召回,理由是雞油辣椒裡有雞骨…【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當地時間10月16日,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官網發布了一則關於老乾媽的食品召回通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的食品召回通知)事實上,國內銷售的「老乾媽風味雞油辣椒」中確實存在雞骨。老乾媽淘寶旗艦店產品檔案中顯示,這塊產品配料包括「雞肉(帶骨)」。也就說,老婆餅裡肯定沒有老婆,但是「風味雞油辣椒」裡確實有雞。
  • 搖鈴本草:肝病要藥-垂盆草
    《拾遺》記載鼠牙半支「消癰腫,治溼鬱水腫」,狗牙半支「治癰疔便毒,黃疸,喉癬」,與現今描述的垂盆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也極其一致。從趙老師記載中還可獲知,垂盆草這一植物應早在已經亡佚的明代《百草鏡》就已有記載了,現今中藥學類著作將垂盆草入藥起源歸於《本草綱目拾遺》也有待商議。不過,關於垂盆草這一名稱的正式出處,尚有待考證。
  • 雞骨香,見過嗎?行氣止痛,用於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胃腹痛
    雞骨香來源產地為大戟科巴豆屬植物雞骨香,以根入藥。全年均可採挖。剝取根皮,或取全根切片,曬乾。
  • 炸雞架不稀奇,但把雞骨片單獨拆下來炸,還是頭一次見
    雞骨片這玩意叫雞骨片,具體要說它是雞身上哪個部位,小兔真叫不出來,只知道以前吃的每一隻雞架肯定都有它,這單獨炸還是第一次嘗試。炸完的雞骨片,骨頭就一點點,周圍有脆骨,炸酥的雞肉,非常入味兒好啃,牙口不好的也能造。
  • 透骨草,見過嗎?中醫記載: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骨頭草出處和出處
  • 砂鍋雞骨青菜豆腐丸子紫菜粉絲湯
    看到了小高姐的《丸子湯》那不如我們集天地之大成,匯日月之精華做一個《砂鍋雞骨青菜豆腐丸子紫菜粉絲湯》首先處理一下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