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肝如養命,中醫推薦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藥食同源

2020-12-23 靚媽愛美食

我是原創作者靚媽愛美食,專門跟大家聊聊美食圈的那些營養又好吃的食物。

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工作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加班熬夜或者應酬酗酒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情形了,長時間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導致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人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肝火旺盛、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生病。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劑良藥,雞骨草茯術老鴨湯,雞骨草是養肝護肝的小能手,不僅有清熱祛溼的療效,還有針對B肝,黃疸和乳腺炎的功效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雞骨草味甘,性涼,味道微苦,雞骨草還具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對於溼熱黃疸、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胃脹、肝炎、乳房脹痛,散瘀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雞骨草對於B肝、C肝等肝臟疾病有非常大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可以緩解各種由於肝經溼熱引起多種症狀,如口苦、尿黃等。需要注意的是,雞骨草的種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後會出現口腔燒灼感、吞咽困難、噁心、嘔吐、腹痛等中毒症狀,食用時應去除雞骨草的莢果或種子,避免中毒。

由於雞骨草味甘苦,性涼,因此,胃脹,食慾不佳,口苦,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的溼熱體質人群最適宜服用。平常時有出現脘腹脹悶,疲倦乏力、四肢睏倦的氣虛體質的人應慎用,而平素怕冷喜暖,四肢冰冷,少腹冷痛或腰膝冷痛,大便溏薄的陽虛體質人群應避免食用雞骨草。平素胃寒、虛寒體質的人也應避免過多食用雞骨草。

首先準備好需要的食材,曬乾的雞骨草,雞骨草是天然食材,雜質也會比較多,難以清洗乾淨,所以要做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要提前兩個小時浸泡好雞骨草,浸泡好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清洗乾淨後把它切成小段備用;茯苓相對雞骨草來說,清洗很簡單,不過它也要提前泡,水泡過的茯苓會有點發,在煲湯的時候就容易多了;另外,白朮,陳皮,無花果乾和老白鴨也需備好。首先將白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衝洗乾淨血沫。然後,和洗淨的其他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本湯食材中,雞骨草性味甘微苦涼,善於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白朮性味甘苦溫,長於健脾益氣、燥溼利水;無花果性味甘涼,功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搭配利水消腫的老白鴨,既可健脾理氣、燥溼化痰,使湯補而不滯,又可去除鴨的腥味。

各位打工人,喝酒應酬後發生的口苦,多半是溼熱之邪蘊於肝膽、脾胃引起。此時,若有一碗熱騰騰的雞骨草茯術老鴨湯呈在面前,肝火保準下去一半,肝好腎好,才能身體好。

本文是靚媽愛美食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靚媽愛美食,讓我們一起開心聊美食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雞骨草是什麼?估計很多朋友都沒聽過這種野草的名字,實際上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雞骨草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草,在山區的灌木林裡隨處可見,這雞骨草長得很有意思,其葉子看起來酷似含羞草,只不過碰它的葉子不會合起來。
  • 藥食同源草的約會——與大國醫智庫張志強教授一席談
    而中醫中藥的理論與實踐,證明了是對的管用的,才會被傳承至今。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是以王道思維指導的,王道思維就是以民生為主體,所以才有了「懸壺濟世」之說;霸道思維是為利的!記者:請問您是怎麼理解藥食同源的?目前藥食同源產業發展基礎如何?張志強教授:「藥食同源」是說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 雞骨草的功效和作用 注意事項有哪些
    對於雞骨草,喜歡煲湯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所耳聞,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錯的食療應用價值,對於人體也是有著不少的好處的。那麼,雞骨草具體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呢?使用雞骨草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雞骨草方面的知識。
  • 雞骨草降火湯
    材料:幹雞骨草一小把約75g、綠豆30g、薏米30g、瘦肉150g、蜜棗半顆(約2人)。製作方法:把雞骨草剪成小段,洗淨稍浸泡;瘦肉洗淨切塊飛水,綠豆、薏米、蜜棗用水衝洗一下。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1~1.5小時,加入少量食鹽即可。湯品點評:本來雞骨草用來煲雞會比較好喝,但雞肉性溫,牙痛不太適合,所以換了平和的豬肉。
  • 中醫建議:長期失眠的人,少碰「2菜」,常喝2湯,或可助眠養肝
    長期失眠的體現在反應遲鈍,身體各種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失眠都是肝火旺導致的。一、中醫建議:長期失眠的人,少碰「2菜」,或可助眠養肝1、辛辣油膩菜經常失眠的人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則失眠會加重,不利於養護肝臟,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辛辣食物吃太多會
  • 食藥同源中草藥之-- 刀豆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實,曬乾剝取種子,或先剝取種子後曬乾。此湯具有溫中降逆,止呃止嘔的功效,對於虛寒性嘔吐,呃逆等病症食用該方非常有幫助。方二刀豆六十克,炒幹研末,每次六克,開水送服,或用刀豆子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續三日,可以治呃逆,小兒疝氣。
  • 清亞靈降血壓教您:秋季養生,提高抵抗力是關鍵
    清亞靈降血壓也提醒您,中醫講究對症下藥,只有專業的人士才能做到,切不可胡亂進補。那到底該怎麼食補呢?劉阿姨認為食補的最好方式是藥食同源。什麼是藥食同源?對於一些食物來說,他們和藥物沒有明確的界限,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這種觀念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骨子裡,是秋季養生最重要的理念。
  • 藥食同源 | 天麻雖好,但不能濫用!小心這5個禁忌,別踩雷
    藥食同源 | 天麻雖好,但不能濫用!① 飯後1小時服用天麻,其效果相對比較好;② 天麻並非人人適合,尤其血虛、陰虛者,要慎用;③ 天麻不宜久煎,建議燉湯或煎煮時,不要時間太久;④ 御風草不要搭配新鮮天麻同食
  • 【藥食同源】菊花茶清熱解毒療效好
    菊花入食多用黃、白菊,尤以白菊花為佳,杭白菊,黃山貢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菊花也適宜與多種花、茶一起泡水飲用,功效更為顯著,如以下幾種菊花茶飲。   菊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全國各地幾乎隨處可見。菊花的品種多姿多彩,功用非凡,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常見花卉,我國自古就有賞菊、吃菊的習慣,一直綿延了數千年。菊花宴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健康飲食!
  • 雞骨草
    藥材名稱:雞骨草別名:紅母雞草、石門坎、黃食草、細葉龍鱗草採收加工:全年可採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後連根挖起,除去莢果(種子有毒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其意思是說,呦呦鳴叫的小鹿,以野外的青蒿草為食物。
  • 【廚房中藥】神仙老鴨湯
    「神仙老鴨湯」之名由來—「神」諧音於「參」,仙草指蟲草花,蟲草花為藥膳中的新貴,以其營養豐富,色澤豔麗,口感清香鮮美著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與推崇
  • 雞骨草扁豆湯除溼熱,配方請拿走!
    在此,推薦一款藥膳,可緩解 肝經溼熱引起的諸症:取豬脊骨 500 克、扁豆 100 克、雞骨草 100 克、蜜棗 2 枚、鹽適量,豬脊骨洗 淨,放入滾水中稍煮,取出清水衝淨;雞骨草洗淨後,用煲湯布袋扎 好;砂鍋內倒入清水,放入上述食 材,大火煮開後,小火煮一個半小 時,加鹽調味即可。
  • 中醫故事——《鵝不食草篇》3 (熬糖漿治百日咳)
    《鵝不食草篇》03 單味鵝不食草熬糖漿治百日咳小兒咳嗽食積發燒是三大最常見的病症然後老先生就叫他們回去採點鵝不食草,用來熬成糖漿給娃子吃。想不到還不到三天,第二天晚上就不咳了,他們以為這鵝不食草的單方太厲害了。只有爺爺跟小指月知道,鵝不食草治療百日咳只是治標,你不再給娃子零食飲料等各種傷害脾胃的東西,也不給他吃撐吃飽,這樣脾胃一養好,才是治療咳嗽的根本。
  • 楊尚真:要加快藥食同源中藥論證 推動中醫治未病的創新
    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中,中醫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從藥物角度來看,作為預防中藥,是不可能長期服用的,而疫情不可能短時期結束,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是半年一年的話,我們用什麼來預防。其實,在中藥中還有很多「無毒」中藥,這些就是我們稱之為「藥食同源中藥」,這些「藥食同源中藥」既有藥性,能夠抗禦疾病,又是食物,可以長期服用。
  • 2020年藥食同源的食品大全
    衛生部公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對藥食同源物品、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體規定。
  • 可以將雞骨草和蟲草花放一起煲湯嗎?
    有朋友問:可以將雞骨草和蟲草花放一起煲湯嗎?雞骨草和蟲草花都為中藥材,也可作為我們平常煲湯用的食材,它們可不可以一起煲湯呢?我們先來看看這二者分別是什麼吧。雞骨草,分布於中國、泰國等地。中國國內分布於廣東、香港、廣西、湖南等省份。多生長於海拔約2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木叢中。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乾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人們在春夏潮溼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
  • 農村這種「雞骨草」,普通無奇被當作害草卻用處大!
    在農村,就有一種野草,村裡人稱它為「雞骨草,原形態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60釐米。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託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託葉呈錐尖狀。
  • 【每日一膳】祛溼養肝的豬橫脷煲雞骨草
    雞骨草煲豬橫脷是廣東民間一道非常有名的食療湯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能夠去溼利水,還能輔助治療膀胱溼熱引起的小便疼痛,能夠平喘止咳,對肺炎也有一定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在擁有藥用價值的同時,它的味道也一點都不遜色。
  • 雞骨頭裡的草??原來這麼神奇,種子你一定也沒見過!
    一次王員外家的兒子脅肋多日不舒服,胃脘部脹痛不思茶飯,面色萎黃,身如橘色。花重金請來的大夫,在查脈觀色問診後開了幾服藥,吃了也未見好,這可急壞了王員外的一家老小。王員外派家僕四處打聽治療的辦法,在全城內外張貼榜單,重金聘請能治此病的大夫。一連好幾天過去了,也沒見有人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