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2國能生產!中國獲「入場券」:將與俄羅斯研發重型直升機

2020-12-23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據環球網9月2日最新消息,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董事會主席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表示,俄羅斯和中國準備在2020年籤署聯合設計重型直升機(AC332 AHL)的合作協議。據報導,這位代表人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目前,中俄雙方正在等待疫情結束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籤署文件,這有望在2020年實現。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夠生產重型直升機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和美國。

要知道,重型直升機的研發程序精密繁複,是對一國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極大的考驗。俄羅斯在這一領域技術儲備雄厚,但其國內需求有限,研發資金不足,正好與我國——需求強勁,資金充裕,卻在這一技術領域存在空白的狀況「互補」。據悉,早在2016年,中俄就決定要合作研發這款AC332 AHL重型直升機,還打算在中國量產並供應中國市場。

按照中俄雙方此前的計劃,重型直升機項目將由我國企業——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Avicopter)主導研發項目,發動部分機也由我國負責,「俄羅斯直升機」公司則負責關鍵組件的設計工作。去年4月,中俄兩國的初步打算是,研發工程順利完成後率先生產200架,預計生產的直升機總價值將達200億美元(折合約1365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我國與俄羅斯在航空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今年2月下旬,俄羅斯技術集團旗下公司——「俄羅斯直升機」(JSC Russian Helicopters)宣布,該司即將順利獲得進入我國市場的取證工作。據此,旗下產品該司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安薩特」有望在2020年內出口至中國市場。而在此次採訪中,謝爾久科夫還透露了中俄CR929大飛機項目的最新進度——當前正在研發18項關鍵技術工藝,以加快中俄寬體遠程客機項目發動機(PD-35)的建造速度。

文 |廖力思 題 |徐曉冰 圖 |饒建寧 審 |程遠

相關焦點

  • 中俄聯合研製的38噸重型直升機,將面向中國市場!
    導語:眾所周知,最大起飛重量大於20噸的運輸直升機才能被稱之為重型直升機,而目前中國最大的國產直升機也僅13噸,根本無法滿足中國對重型直升機的需求。據悉,中俄合作研製的AHL重型直升機將計劃在中國量產,供應中國市場。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 重型直升機很重要,我們很缺!
  • 用直20上的發動機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完全沒問題
    直-20使用的發動機是我國新研發的渦軸-10發動機,功率為1600KW,完全可以作為我國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動力系統,這個沒有問題。因為,不光是我國這麼做,美國和俄羅斯也都是這麼做的。
  • 中國仿製強,為何獲美「支奴幹」重型直升機,至今沒「中國版」?
    我國武器裝備研發起步晚,一直主要走的是仿製再到優化的路子,這沒有什麼不可說了,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起步發展都是這麼一個模式。我國工業提升比較快,國內外都認為中國的仿製能力非常強大,不過在越南戰爭中,從越軍手中獲得了美「支奴幹」重型直升後卻是到現在也沒有出現中國版「支奴幹」,這是為何?先來了解一下「支奴幹」雙旋翼重型直升機的性能特點,看看是不是值得仿製。
  • 中國直升機發展報告:只剩下最後一塊拼圖,重型直升機
    AC313武警應急救援 未來中國的民用直升機市場將全面釋放,這些國產的直升機將廣泛應用,好萊塢大片中直升機在民用領域到處執飛的畫面,以後我們也會經常看到。 直升機軍用領域,自主創新,奮起直追 中國直升機的發展與中國航空工業一樣,起步晚,基礎弱,雖然相對於戰鬥機和大型轟炸機和運輸機而已,直升機相對科技攻關難度小一點,但是中國直升機的發展也是歷經磨難。相對於歐美和俄羅斯等西方國家而言,我們的直升機發展就是小荷才樓尖尖角,技術積累和工業發展剛剛起步。
  • 俄羅斯著手研製新一代30噸級重型運輸直升機
    據俄羅斯《紐帶》網1月27日報導,莫斯科「米裡」直升機製造廠目前以開始著手研製新一代米-46重型運輸直升機。「米裡」直升機製造廠介紹稱,米-46將以目前世界上載重能力最強的米-26為基礎研製。有消息人士指出,新型直升機不大可能成為米-26的替代者。在研製米-46的同時,「米裡」直升機製造廠還將著手對現役的米-26進行現代化改進。
  • 航空巨獸:「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
    渦軸發動機,每個 8,500 千瓦(11,399 馬力)米-26結構圖研發歷史:米-26直升機由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主持設計、研製。俄羅斯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米-26直升機是蘇聯繼米-6和米-10以後發展的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役的最重的直升機,機艙內載和艙外外掛質量均可達20噸。外掛重型貨物的米-26該機於19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14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
  • 中俄聯合研製AC332重型直升機,這回中國是主導
    近日,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經過多輪談判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OAK)將於今年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下屬的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籤署聯合研發合同,正式啟動AC332型重型直升機的研發工作。
  • 俄邀中國合研重型直升機,到底靠不靠譜?性能數據搶先看
    近日,俄羅斯航空聯合公司主席稱,俄羅斯將會和中國在2020年籤署協議,共同合作研究重型直升機,該消息引發外界熱議。其實有關中俄兩國合作研發重型直升機的消息早在2016年就被披露出來了,但一直沒有詳細後文。
  • 揭秘全新T629中型武裝直升機,土耳其自主研發,同時研製重型武直
    新聞報導中首次展示了T629新型武裝直升機和土耳其組裝生產的T-70「黑鷹」的通用直升機。土耳其缺乏先進武裝直升機設計的經驗和基礎設施,以及核心部件研發能力,短時間能再研發一款新型直升機難度很大。-64「阿帕奇」和米-28N「浩劫」這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水平,是目前已知在研的第三款重型武裝直升機。
  • 蘇聯上世紀50年代研發的米6重型直升機,我國冷戰時期曾購進3架
    每當人們談起對重型直升機的印象,很多人意識都停留曾在汶川地震堰塞湖排險行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的俄羅斯米26型重型直升機。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就嘗試從蘇聯引進米26的「大哥」——米6型直升機。
  • 俄軍米-26T2V重型直升機2021年投入量產 還將研發北極型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據衛星社莫斯科7月23日報導,「俄直」公司總裁安德烈·博金斯基稱,改進型米-26T2V重型運輸直升機將於2021年初開始批量生產,之後將研發米-26T2V的北極版。博金斯基表示:「我們今天的首要任務是按照與國防部的合同完成米-26T2V的試驗,以獲得明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的許可。」他介紹稱,米-26T2V目前正在進行聯合飛行試驗,但研發米-26T2V北極版的相關問題仍在討論中。他補充道:「米-26T2V實現批量生產後,我們將更多地轉向研製北極版。」
  • 終於不用再羨慕美帝的超級種馬直升機了,中國新型重型直升機曝光
    中國新型重型直升機模型在今年的直博會上,中國新型重型直升機終於公開了它神秘的面紗,由於俄羅斯米裡設計局已經下馬的俄羅斯新一代重型直升機米-46也採用和此前曝光的新型直升機基本一致的旋翼,而米-46的設計運載能力為10到12噸。
  • 打造兔版空中大力士:中俄重型直升機研製計劃啟動,這次我唱主角
    環球網9月2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董事會主席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和中國計劃聯合設計重型直升機,並準備在今年"合適時機"正式籤署協議。以大陸軍著稱的俄羅斯軍隊對於重型直升機一樣非常重視,俄軍裝備的米-26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56噸,是目前現役最大的直升機,而且該機的貨艙是直接使用著名的安-12運輸機的機體改裝,具備和安-12運輸機相同的運載能力。我國各界對於重型直升機的感官認識大概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期。
  • 直20正式批量生產,發動機型號罕見曝光,新重型武直即將露面?
    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直-20三種型號都已經正式進入批量生產狀態,作為國產新一代通用直升機,直20系列的大批量服役將大幅提升我國戰力。與此同時,隨著直20的頻繁曝光,其使用的發動機也逐漸被外界知曉。圖為海軍型直-20運輸直升機。俄羅斯也是一樣的。俄羅斯是著名的一發拖3機。俄羅斯有一款10噸級的通用直升機,叫做米-171,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和黑鷹一樣,成為生產數量最大的通用直升機之一,他們都代表了10噸級通用直升機旺盛的需求和生命力。
  • 日本稱研發射程飛彈,能打到北京?俄運輸直升機變武裝直升機
    ,射程將達到約2000公裡。  日本研發2000公裡射程飛彈,部署西南島嶼可打到北京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正在研發的一種新型巡航飛彈,射程將達到約2000公裡。如果實現部署,將成為日本自衛隊擁有的射程最遠的飛彈。  報導指出,日本防衛裝備廳從2018年開始對這種新型反艦飛彈進行研究,截止到2020年,相關預算共計達到了105億日元。
  • CH-53K:「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單價超過了F-35戰機
    CH-53K,綽號「種馬王」,由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研發製造,是CH-53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中最新改進型號,美國海軍陸戰隊有200架訂單,目前,是全球技術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
  • 我們能信俄羅斯嗎?c929大飛機進展困難,40噸直升機被擱置
    很多網友討論:萬一動起手來,俄羅斯會幫助中國嗎?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經常聽到最標準的答案就是,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俄羅斯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由於蘇聯的原因,使得俄羅斯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打壓。
  • 俄研製米46重型直升機 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
    核心提示:莫斯科「米裡」直升機製造廠目前以開始著手研製新一代米-46重型運輸直升機,米-46將以目前世界上載重能力最強的米-26為基礎研製,米-46的起飛重量約為
  • 實用至上,填補空缺——起於蘇聯終於俄羅斯的米-46直升機
    # 寫在前面從1982年開始,蘇聯就開始研製一型載重量約10~12噸的重型運輸/起重直升機。其設計工作是在更早的米-38基礎上展開的,但是該型號的設計工作最終因為缺少合適的發動機被終止了。但當時蘇聯及蘇聯境外能採購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提供一款適合米-46使用的渦軸發動機。
  • 沒錢才是大問題,俄羅斯卡60直升機研發30年,至今未裝備
    米裡設計局比較著名的直升機有米28武裝直升機和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卡莫夫著名的有卡52武裝直升機和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這兩者的設計風格非常不一樣,米裡主要使用單旋翼帶尾槳的正常布局,而卡莫夫則使用共軸反轉設計。那麼如果俄羅斯出現如下圖所示的這樣一種直升機,大家會認為是哪一個設計局設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