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米-26T2V重型直升機2021年投入量產 還將研發北極型號

2020-12-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據衛星社莫斯科7月23日報導,「俄直」公司總裁安德烈·博金斯基稱,改進型米-26T2V重型運輸直升機將於2021年初開始批量生產,之後將研發米-26T2V的北極版。

博金斯基表示:「我們今天的首要任務是按照與國防部的合同完成米-26T2V的試驗,以獲得明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的許可。」

他介紹稱,米-26T2V目前正在進行聯合飛行試驗,但研發米-26T2V北極版的相關問題仍在討論中。他補充道:「米-26T2V實現批量生產後,我們將更多地轉向研製北極版。」

報導指出,博金斯基曾於2019年透露,俄直正研發世界最重型運輸直升機米-26T2V的北極版。當時他表示,尚未制定工作設計文件,但已經確定了大致的工作期限。據其稱,從收到俄軍方的技術任務書到研發出首架原型機大約需要兩年時間。

俄媒還稱,米-26T2VA(北極版)將在北極海沿海地區使用,它具有許多特殊性能:保溫機身、主發動機的加熱系統、附加的緊急救援器材、加熱盥洗室以及用於烹飪、加熱食物的特殊烹調設備。

資料圖片:米-26T2V改進型直升機進行試飛資料圖。(俄國防部官網)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直升機再升級,米26變身米26T2V,將擁有許多特殊的技能
    目前世界上能夠研製出重型直升機的國家並不多,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美國的直升機。但其實,世界上最大的一款直升機並不是美制直升機,而是蘇聯時期研製的米26型直升機。在服役期間,這款直升機成功地執行了許多救援任務,比如車諾比的核電站救援任務等。除了軍用型號之外,這款直升機也設計了幾款民用型號,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採購。在當初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國購買的米26就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由於當地的地勢比較複雜,很多運輸車輛根本就進不去,而這款直升機卻可以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將許多重型的機械裝備,比如推土機等,成功運往指定地點。
  • 中國直升機發展報告:只剩下最後一塊拼圖,重型直升機
    ,據專家預計將量產3000多架。 中國軍用直升機發展現狀: 通用型直升機:13噸級的直20,13噸級的直8,4噸級的直9 這兩款直升機是目前國產的最大直升機,直8目前延伸的型號非常多,有運輸機、預警機、醫療救護機等多個型號,量產數量非常大。
  • 西伯利亞上空的運載巨獸,蘇聯米-26多用途重型直升機
    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與美國之間的較量愈發白熱化,蘇聯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烏拉爾山以冬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為了對這片區域進行充分開發,蘇軍針對當時並不發達的公路和航空交通系統研發了一款主要用於運載的重型直升機——V-12「信鴿」直升機。
  • 航空巨獸:「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
    渦軸發動機,每個 8,500 千瓦(11,399 馬力)米-26結構圖研發歷史:米-26直升機由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主持設計、研製。俄羅斯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米-26直升機是蘇聯繼米-6和米-10以後發展的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役的最重的直升機,機艙內載和艙外外掛質量均可達20噸。外掛重型貨物的米-26該機於19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14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
  • 卡-52、米-28和米-35,俄軍武裝直升機種類之多,後勤都哭了!
    近年來,俄羅斯軍隊在重整軍備計劃下,將老舊的蘇聯時代的武器裝備轉變為現代技術力量,並把擁有100萬兵力的俄羅斯軍隊變成一支更精幹、更高效的戰鬥隊。從2011年起開始大規模重整軍備,俄軍獲得了大量的軍事裝備,特別是軍用飛機和直升機。
  • 蘇聯上世紀50年代研發的米6重型直升機,我國冷戰時期曾購進3架
    每當人們談起對重型直升機的印象,很多人意識都停留曾在汶川地震堰塞湖排險行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的俄羅斯米26型重型直升機。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就嘗試從蘇聯引進米26的「大哥」——米6型直升機。
  • 中俄聯合研製的38噸重型直升機,將面向中國市場!
    導語:眾所周知,最大起飛重量大於20噸的運輸直升機才能被稱之為重型直升機,而目前中國最大的國產直升機也僅13噸,根本無法滿足中國對重型直升機的需求。據悉,中俄合作研製的AHL重型直升機將計劃在中國量產,供應中國市場。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 重型直升機很重要,我們很缺!
  • 「浩劫」來降臨,解密俄制武裝直升機米-28,防禦與火力相結合
    一波三折的研發 上世紀70年代,面對美國AH-64優異的性能壓力,蘇聯官方決定設計一款新式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來輔助現有的米-24"雌鹿"進行作戰。之後這一任務被交給了蘇聯的米爾設計局,1976年研發工作正式開始,期間米爾設計局吸收了許多AH-64身上的技術,並針對蘇聯的特性進行了改進。
  • 俄軍接收米-28NM「超級暗夜獵手」武裝直升機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虹 攝老樹開新花俄軍接收米-28NM「超級暗夜獵手」武裝直升機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國防部日前明確俄軍接收米-28NM「超級暗夜獵手」武裝直升機(以下簡稱米-28NM)的時間表。
  • 中俄聯合研製AC332重型直升機,這回中國是主導
    近日,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經過多輪談判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OAK)將於今年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下屬的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籤署聯合研發合同,正式啟動AC332型重型直升機的研發工作。
  • 俄兩款最新型軍用直升機進行高海拔測試 即將量產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消息報》12月9日援引俄國防部消息報導稱,俄羅斯新型米-28NM武裝直升機和米-26T2V重型直升機在厄爾布魯士高山地區的測試工作有望在年底之前結束,這是結束聯合測試、啟動批量化生產前的必要步驟。俄羅斯米-28NM「超級獵人」直升機是米-28N「夜空獵人」攻擊直升機的升級版。
  • 打造兔版空中大力士:中俄重型直升機研製計劃啟動,這次我唱主角
    目前美軍裝備有CH-47和CH-53兩種型號的重型直升機,其中CH-47支奴幹型直升機號稱"飛行車廂",該機最大起飛重量22.6噸,其獨特的設計為前後兩個旋翼交錯旋轉,因此效率要高於普通的單旋翼直升機。CH-47貨艙可以運輸近3噸物資,或者一個完整空降排,還可以外掛約6噸裝備或者物資。美軍如今使用CH-47直升機吊運M777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用於機動作戰,效能遠遠超過自行火炮。
  • 俄「薩爾馬特」飛彈2022年將投入值班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2022年將開始戰鬥值班》的報導稱,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謝爾蓋·卡拉卡耶夫上將12月16日宣布,「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2022年將在該部隊投入戰鬥值班。
  • 不務正業的運輸直升機,俄軍為米8直升機加裝飛彈,客串坦克殺手
    但是,和解放軍多型號多手段的陸對陸地面火力支援覆蓋體系一比,俄軍的這些裝備還是顯得有些"火力不足"。但是,這個想法俄軍還是已經把它實踐了,在不久前裝備了"攻擊-VM"飛彈的米-8系列直升機甚至還在打靶測試中成功擊中目標了。
  • 直升機界兩「大塊頭」,米26與米12直升機對比,載重一流實戰堪憂
    做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米26直升機,其在運輸直升機隊伍中一直充當著「老大哥」的地位。而米12作為一款重型雙旋翼直升機也是不甘下風,兩者都是蘇式直升機界的大塊頭。也許有人就要問了,如果將兩者比較起來誰更勝一籌呢?
  • 中國獲「入場券」:將與俄羅斯研發重型直升機
    據環球網9月2日最新消息,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董事會主席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表示,俄羅斯和中國準備在2020年籤署聯合設計重型直升機(AC332 AHL)的合作協議。據報導,這位代表人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目前,中俄雙方正在等待疫情結束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籤署文件,這有望在2020年實現。
  • 俄羅斯米26直升機,運輸大力士,中國為何才進口了4架?
    首先,我們聊聊著名的米26直升機。米26直升機是蘇聯在80年代初期裝備的一種重型直升機,米26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56噸。在各種軍事演習中,都能看到米26直升機運輸各種重型裝備的鏡頭。所以,截至目前,俄羅斯仍在繼續生產這種直升機。除了用於軍隊以外,米26直升機,還出現了民用出口版本。主要用於運輸各種工程器械、救災物資等等,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米26直升機運輸了大量的救災物資。鑑於米26直升機的強大運輸能力,這種直升機,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是搶手貨。
  • 無緣中國的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
    支奴幹機群該機於1956年正式立項研製,1961年首飛,1963年正式定型量產並裝備美軍部隊,一直到今天,CH-47依然是美軍中使用最多的一款多用途運輸直升機,目前的保有數量依然超過支奴幹大機群在山谷間飛行並吊運火炮最新型號CH-47F機長30.1米(含旋翼)、旋翼直徑18.3米、高度5.7米、空中11.1噸,最大起飛重量22.7噸,可運送超過11噸的人員、物資或裝備
  • 用直20上的發動機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完全沒問題
    直-20使用的發動機是我國新研發的渦軸-10發動機,功率為1600KW,完全可以作為我國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動力系統,這個沒有問題。因為,不光是我國這麼做,美國和俄羅斯也都是這麼做的。
  • 全球最大直升機——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參與陽新富水圍堵潰口
    楚天都市報7月16日訊(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向能來)7月9日9時30分許,陽新富河幹流率洲管理區(軍墾農場)葵賽湖段下垸出現一處潰口,逐漸擴大至40米,致12000多畝農田被淹。為儘快完成封堵,16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協調一架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和兩架小型直升機參與封堵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