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另類教頭的智慧和魅力

2020-09-07 Bingool

波波維奇是一個你沒法不愛的老頭子,他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激情和奇思妙想。他是軍人出身,崇尚團隊籃球,可他的骨子裡卻有著一股叛逆和瘋狂。他是矛盾的結合體,他是特立獨行的異類,他也是對馬刺對籃球居功至偉的第一教頭。



球員們無不嚮往著在他手底下打球,湖人名宿科比曾這樣說到:我不會掩飾自己對這對馬刺師徒的敬佩,蒂姆(鄧肯)的整個職業生涯裡,能一直在波波維奇這樣一名歷史級的偉大教練手下打球,我很羨慕他。我愛波波,言語無法表達我對他的尊敬。

勒布朗·詹姆斯也表達過欽慕之情:我相信波波維奇是我們見過的最懂籃球的人之一,我希望自己能每天都和他在一起,看看他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平時都在做什麼,他在想什麼。

然而這一輩子,在走進聖安東尼奧的球館開始,他便紮根在這裡。他用了差不多半輩子的時間,來打磨這隻迎來送往,卻又鐵打不動的球隊。可能他只在意兩件事,下一場比賽和下一杯葡萄酒。

波波維奇的馬刺歲月,已經20多年,他見證了這個聯盟的更迭。從OK組合到活塞五虎、從詹韋連線到海嘯組合。他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24個賽季,只有開頭和結尾,他沒有打進季後賽,中間的22年,馬刺是聯盟所有強隊的標杆。

22年,是一個少年從牙牙學語到建功立業的光陰,而馬刺,這22年,似乎從來都沒有變過。只是因為那一個固執的老頭——格雷格·波波維奇。



智者

先來看一組數字吧。

24年效力1支球隊,22次打進季後賽,常規賽1272勝611負,勝率67.6%,季後賽170勝114負,勝率60%,6次打進總決賽,5次獲得總冠軍,榮膺3次NBA最佳主教練。

24年,波波維奇為自己樹立一座豐碑,NBA歷史總勝場最多的教練。或許,這在他眼裡什麼都不是。波波維奇贏得職業生涯一千勝的時候,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詞不達意敷衍著記者,大大咧咧離開了球場,仿佛並沒有把他千勝教頭的榮耀放在心上,他那令人吃驚的大腦裡,不知道又在盤算著什麼?是球隊的未來,是衛冕的計劃,或是惦記著家中酒窖裡的黑葡萄佳釀?外人很難猜出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波波維奇有的,是超越於常人的智慧。他的眼裡只有對競技體育的熱愛和對競技精神的偏執。他對那些花裡胡哨的形式主義嗤之以鼻。

他討厭背靠背比賽,那會讓他的寶貝弟子們增加傷病的風險,寧願被聯盟罰款也要輪休,越是全美直播越是這麼幹,一點不看誰的面子。他討厭各種例行採訪,對於記者的刁難也是出了名的,他是NBA的採訪鬼才,記者一連串的提問,到了老爺子嘴裡蹦出一兩個單詞就結束,這讓很多記者視採訪波波維奇為挑戰。即便是巧舌如簧的巴克利,也會在他面前吃癟,尷尬無比。他的一切舉動,都是為了競技運動的勝利,為了弟子們的健康,你可以說他功利,但不能抹殺他的良知和骨氣。



正是這種不為身外和場外因素影響的大智慧,讓馬刺的生命力如常青樹一般。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球員在馬刺煥發著第二春。波波維奇用自己的智慧,讓球員有最好的狀態和體魄出現在賽場之上。

這恐怕就是孔子說的智者不惑吧。

行者

早年的時候,波波維奇並沒有那麼厲害,也不過是靠著GDP的天賦和強悍的防守來解決戰鬥,那是學習自拉裡-布朗的體系,師出名門必然有他的用處。但是,老爺子沒有停止過學習。

他一天天的進步,斯隆的擋拆配合、老尼爾森的跑轟戰術、阿德爾曼的普林斯頓。波波維奇就如同精通吸星大法一般,把對手最強大的招數融會貫通,化為己用。他能用太陽的進攻擊敗太陽,能用活塞的防守封殺活塞。我們看著現在的他們走馬燈一樣的跑位,傳球傳出了花兒來,所有的評論員都在感慨——這是最美的籃球,但我們總會從中找到三角進攻、UCLA擋切、高位策應的影子,這些都是聯盟所有名宿的看家本事。



波波維奇來者不拒,又能融會貫通、自出機杼,整合成一套自己的戰術體系。他和他的弟子們永不止步,吸取一切可用的經驗,這才是他成功的根本。

他不會一輩子兜售一種什麼神奇的三角四角戰術,他永遠引領著戰術變革的潮流,你打瘋狂快攻的時候,他死拼防守和陣地戰,你學他囤積內線,他卻開始輕車快馬,人動球動,你學他的連續擋拆的時候,他卻找回了從前的防守和陣地戰。他不和你趕時髦,也不和你爭虛名,他只要進步。

波波維奇的生涯,從來沒有停止過前行。馬刺的千變萬化,源自于波波維奇不變的學習,不斷的成長。他博眾家之長,成一家之勢。這也是為什麼波波維奇門下弟子遍布聯盟,卻都只擅長一種方向,那是因為老爺子會順應大勢做出改變,不拘泥於一種流派或者想法。



行者無疆,是最貼切的說明

老者

NBA的功勳教頭並不罕見。但波波維奇只有一個,斯隆更威嚴、禪師更成功、布朗更真誠,但都換不來所有弟子的體貼和信任、愛戴和親密。

這個神經質的老頭子雖然有時候會捉摸不透,但是,他把馬刺這支球隊變成了一個大家庭,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工作或者是換取酬勞的地方。



「我要交易鄧肯,他不服管教好多年了」

「我最愛的球員是喬治-希爾,因為那三個老東西聽我的冷笑話已經不會笑了。」

「託尼,你再把球運得滿地都是,我會讓鮑文去打控球後衛。」

「馬努,待會兒我把你替換上場,你能像正常人一樣打球嗎?」

「我要為他做早餐!」

「孩子們,我愛你們。」

波波維奇的這些調侃的話裡,更像是家人或者朋友之間的笑談。老爺子把手下的球員當成自己的孩子。

馬刺給了博班進入NBA的機會,而波波維奇則教會了博班怎麼在這立足。在和馬刺執行完合同之後,博班知道馬刺的薪金狀況並不樂觀,多次表示願意和馬刺低價續約。而這一次,波波老爺子卻「不留情面」地把他攆走——「你去拿你那該死的大合同去!」波波維奇明白活塞那份3年2100萬的大合同意味著什麼,那是博班應得的。

這不是一個主教練該做的,而是一個父親的「責罵」。



他不允許更衣室出現不和諧的聲音,他19年來,都在致力打造一個乾乾淨淨的更衣室環境,他把一切精力都用來保護他的球員不受外界幹擾。他用他所有的精力打造心理和身體都健康的馬刺隊。

這一點,如果有人踐踏,那就必須走人!不論天賦如何,不論成就多高。



老者不僅僅是年齡,更是關愛和呵護。

波波維奇的故事太長了,波波維奇曾對記者說過,鄧肯退役十分鐘後,我就會選擇退役。但是,他沒有。不僅沒有,鄧肯也加入了馬刺的教練組。亦師亦友,或許,老爺子還是想要個傳承吧。

智者不惑、行者不止、老者不畏。



波波維奇壯闊而低調的執教生涯並沒有結束,他和鄧肯還有馬刺還有很多故事會發生,還有很多精彩會繼續,還有很多傳奇會續寫!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瘋子的智慧
    最近一閉眼就會有一些奇妙的,不著邊際的想法,細細想來原因在於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如實記錄了自己採訪了一些精神病人,並把與他們的採訪記錄和自己的想法如實地記錄下來,最近正看第一個板塊。
  • 天才?瘋子?——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感
    天才?瘋子?——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0-15 09:08:3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成傑   什麼是天才?什麼是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最近在看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算是一本較為獨特的書了。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薦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你是否相信這是一個精神病人說出來的話?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在不同的人眼裡是不同的。都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守住那條線便是守住了整個世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算是一部訪談錄,作者通過與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甚至在我們看來有些危險的人群的對話來讓我們了解到瘋子抑或說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不同於尋常人的世界觀。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感知的多維度,精神的多層次
    可能感知力和溝通力在大眾的平均水平值上的都是正常人,那些對世界的感知到達一個我們所無法理解的人,或許就成了這個世界上的瘋子和才子。當然,瘋子和正常人的界定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可以試圖去跟上天才的腳步,感知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比如薛丁格的貓,麥克斯韋妖,拉普拉斯獸,諾之的烏龜……他們代表了人類的智慧極值。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5月。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開篇有一句話很有意思:「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這句話只是因為作者收到的一張生日賀卡:最精彩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    仔細想想誰又能講的出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呢?就比如:飛機是怎麼飛上天的?
  • 【周醫微語】第151本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周醫微語】第151本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2020-08-31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鑼薦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理解媒介》、《好學校》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海安讀書 推薦「有多少瘋子,在自己的世界裡正常著。 就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著。」《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是我兩年讀過的,講述的是一群誤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療的瘋子的故事。
  • 天才在左,鄧肯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鄧肯的世界,我們都不懂,沒人能想到下一秒的他會去做些什麼。原地大風車?衝著裁判傻笑?薅禿子為數不多的頭髮?為心理學專業期刊撰稿?天才和凡人的差別,就在於身上的標籤。心理學家,喜劇演員,修車廠老闆,老牌暴走族,自由搏擊愛好者,遊泳達人,味精島旅遊形象大使,史上第一大前鋒……這些頭銜光想想就讓我頭疼,更何況還要在各種身份之間無縫切換?
  • 陪你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的作者是高銘,一個敢於去探究人類內心世界的作家,他通過最樸實的方法——與精神病人交談,近距離的觀察精神病人眼中「真實」的世界,給我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式。他想告訴我們的是:撥開表象的迷霧,才能認識到世界的本質,有著自己的思想,比什麼都重要。
  • 《美麗心靈》: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是啊,作為一個天才,他簡直可以說是兩顆大腦,但只有半顆心的他,又怎能去喜歡別人,更遑論讓別人喜歡自己了呢。或許天才往往都會特立獨行,因為他們拿出了情商,換來了更高的智商。但他們也畏懼獨自一人,這也是納什才會患上精神分裂的一個原因吧。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看到一個書評是這麼寫的"天才和瘋子是兩極,普通人是赤道,兩極不懂赤道的炎熱,赤道不懂兩極的寒冷,寒冷與炎熱是對立的。"對於那些瘋,只不過是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想法,或者他們的行為想法和我們不多數人不同,才讓他們下定義為瘋,我們這個世界還沒有辦法去容納她們,可能在多宇宙論裡面,可能在2050年的時空裡,他們的瘋都會被證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關於「精神病人」的故事
    正如作者高銘說的:「我從未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鼓勵並欣賞這些內容,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瘋子。但是,我很欣慰。」今天想帶大家一起看看這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了一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特殊群體,他們的所思所想,涉及眾多領域,讓人們可以了解到這些特殊群體的內心世界。001是瘋子嗎?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瘋魔,不成活
    天才往往不同於常人,這裡的不同於常人並不是外表的不同,而是思維上的不同。他們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他們的思維很難被常人所接受。當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飽受他人爭議,被世人所不解;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同樣如此。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馬斯克在幹些什麼?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馬斯克在幹些什麼?偉大的人總是讓人敬佩的,特別是那些悄悄的潤物細無聲的人。然而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本該被崇敬的一種天才型的人物,卻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直到現在才被我們記起和尊敬,這類天才型的人物便是科學家。科學家是偉大的,特別是那些深深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科學家,比如化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他們的發明創造深深地改變了人類革新的進程。讓可憐的人類跨過了工業革命,進入了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新時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劇評:《歡樂頌》安迪
    是天才,也是瘋子? 在上海繁華的大都市,杯影輾轉,流浪著各類人生酸甜苦辣。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相知相識,總是會有著莫名其妙的緣分。歡樂頌小區,22樓的五美之一,安迪。一出場,就是絕對的精英模式,開掛的人生也從未發過什麼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的序言裡,提出了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千個人,難免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答案總是多樣的。或許,我們可以在這本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探訪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略微窺探一二。那些正常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認知,讓我們對世界、對生命、對存在等等有了「顛覆性」的認識。我們不能說他們就一定就是錯的。畢竟,有那麼多的瘋子,在自己的世界裡正常著,也有那麼多的天才,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著。
  •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利拉德和庫裡同樣的絕殺不一樣的瘋狂
    自帶背景屬性的雷霆讓人想起了2016年2月28日庫裡那記客場超遠三分絕殺,同樣的距離,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一個是天才,一個是「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利茲聯主帥貝爾薩的傳奇生涯!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利茲聯主帥貝爾薩的傳奇生涯!現代足球賽事中,戰術的博弈越來越重要,而推動著戰術發展的,也一直都是那些足壇中的傳奇教練。在足壇歷史上,有過眾多執教履歷極為出彩的傳奇名帥,他們在不同的時代中引領著足壇戰術的變革。而在這些名帥中,也有著一些極具個性的主帥,他們的戰術風格特點鮮明,而且往往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經典語錄
    最近逛微博的時候看到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那是唯一一本我看得特別小心翼翼的書,書裡記錄的是作者和一些精神病患者的聊天對話,為讀者呈現了一些病人的世界觀結構,當靜下心去想的時候會發現好像他們的一些世界觀和想法挺正常或者說超越了你的認知但是卻又覺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