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苗「出海記」:超40個國家向中企提出新冠疫苗採購需求

2020-12-14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

當前,我國疫情尚處於零星散發狀態,各地正在把握防控關鍵期,嚴格控制疫情蔓延。截至12月11日8時30分,國內現有確診病例1696例,無症狀感染者200例。12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9例(上海5例,廣東3例,雲南1例),本土病例6例(四川4例,黑龍江2例)。

國外疫情則更為嚴峻,現有確診2011多萬例,近一日新增16萬餘例。而疫苗依然是抗疫關鍵,隨著近日國藥中生新冠疫苗在阿聯上市,科興中維百萬劑疫苗出海,輝瑞/BioNTech疫苗在英國大規模開打等動作的推進,預計2020年底,部分國家新冠疫苗的大規模接種將逐漸落地。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外部專家小組建議批准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給16歲以上人群緊急使用。業內預計,FDA本月將批准該疫苗以及Moderna疫苗的緊急使用申請。

國內冷鏈運輸相關工作同步準備中。12月10日,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國藥控股近日已啟動關於新冠疫苗配送的全國物流演練工作。其此前已與復星醫藥籤署了關於BioNTech mRNA疫苗的物流戰略合作協議。

國內零星疫情有效防控

憑藉在上半年大規模戰「疫」中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目前國內各零星疫情地區已經能夠在疫情發散初期進行及時有效地防控。

地毯式篩查正在進行,根據成都當地媒體報導,12月9日18時-12月10日18時,成都疫情防控工作繼續有序開展。郫都區在已實施隔離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第二輪核酸檢測篩查中,檢出4例陽性,其中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

此前在12月8日,成都市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疫情發生後,成都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原則,緊急對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檢測排查。截至8日20時,成都擴大核酸檢測覆蓋25.52萬人,完成檢測6.05萬人。為確保「不漏一人」,成都對密切接觸者等各類接觸者開展第二輪核酸檢測。

12月10日,黑龍江省東寧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牡丹江市、東寧市立即啟動三級應急響應,組織流調、檢測和消殺專業隊伍,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環境消殺和現場管控等措施。目前,已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及密接的密接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已對患者居住、活動等地區和場所實施封控人員和環境核酸檢測。

10日當天,東寧市啟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應急預案》。自2020年12月10日零時起,東寧萬鹿溝收費站、東寧城區、東寧鎮等主要出入口實施交通管制措施,非必要不可外出,如確需外出,需攜帶24小時之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出城。客運站、公交車等公共運輸設施暫停出行。

12月9日7時至12月10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滿洲裡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為之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隔離點檢出),治癒出院1例(由首都機場國際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

截至12月10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7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均在滿洲裡市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已排查出密切接觸者1437人,均已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截至12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32例,已全部治癒出院。

新冠疫苗「中國速度」

當前,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不同疫苗廠商齊頭並進,多款處於第一梯隊的疫苗已批准可進行緊急使用,從2020年底開始陸續上市幾無懸念。

12月9日,國藥股份(600511.SH)漲停,消息刺激來自阿聯,該國衛生和預防部當日在官網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國藥中生」)在該國提出了註冊申請。這款疫苗此前在今年9月已經在阿聯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

從已公開的消息來看,國藥中生的新冠疫苗為目前國內進展最快的一款,早在11月25日,中國國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就對外表示,已向國家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阿聯通訊社稱,阿聯衛生和預防部與阿布達比衛生部已經對國藥中生提交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進行了覆核。包含來自125個國家的3.1萬名志願者的臨床試驗分析顯示,國藥中生的該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86%,中和抗體轉陽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

該疫苗成為緊隨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95%)、Moderna的mRNA疫苗(94.5%)、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70.4%)、俄羅斯疫苗(92%)之後,全球第五個公布III期臨床試驗有效率數據的疫苗,且數據遠超50%的獲批基準線。

無獨有偶,中國疫苗加速出海。墨西哥外交大臣埃塞拉德9日表示,該國衛生部已籤署一項協議,同意購買3500萬劑中國康希諾生物生產的疫苗,將在近期達成交易。據印度尼西亞官方媒體安塔拉通訊社(Antara)報導,12月6日深夜,印度尼西亞接收了120萬劑中國生產的科興(Sinovac)疫苗。該疫苗由科興控股旗下子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興中維」)生產。

《華夏時報》記者從科興中維方面了解到,此次新冠疫苗出海運輸,使用印度尼西亞鷹航(Garuda Indonesia)航空公司的波音777-300ER型包機從中國北京出發,航班號為GA890的飛機於當地時間05:30從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並於當地時間13:00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約15:30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並在21:25到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

今年8月份,印尼與科興中維就第三階段疫苗臨床試驗展開合作。印尼政府同樣也在研究與中國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兩家中國疫苗生產商合作。據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消息,8月26日,Bio Farma與科興中維籤署了首批新冠疫苗交付協議。今年10月,印尼成為繼阿聯之後,全球第二個批准中國新冠疫苗投入緊急使用的國家。

科興中維的Ⅲ期臨床研究正陸續在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等國開展,針對18-59歲健康成年人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新冠疫苗克爾來福可以在超過90%的志願者體內誘發中和抗體。國藥中生所屬的北京、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兩款滅活疫苗正在阿聯、巴黎、約旦等十個國家地區開展III期臨床試驗,目前已經接種5萬餘人,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125個國籍。

由於中國疫苗表現了可靠性和有效性,現在已經有超過40個國家向中企提出了新冠疫苗的採購需求。根據相關報導,中國的新冠疫苗已與巴西籤訂了6000萬劑的訂單。12月7日,科興中維宣布獲得5億餘美元資金,公司稱將用於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的進一步開發、產能擴展和生產等,計劃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建設的第二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後,將使克爾來福的年生產能力提高到6億劑以上。據國藥中生方面介紹,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兩個生產車間已經建設完成,明年產能預計將達到10億劑以上。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我國主導的處於臨床Ⅲ期的新冠疫苗品種有7款,包括中國生物武漢所和北京所的兩款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康希諾/軍科院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生物/中科院的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滅活疫苗,深圳康泰生物的滅活疫苗。其中,根據12月7日消息,康泰生物的新冠疫苗在馬來西亞開展III期臨床試驗。

「最後一公裡」挑戰

待III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新冠疫苗將進入上市分銷階段,「最後一公裡」的挑戰仍在。其中,新冠疫苗在分銷過程中的運輸條件的可實現性得到各國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關注。而目前進展較快的國產滅活疫苗的存儲和運輸的成本優勢突顯,可在2—8°C貯藏條件下避光保存和運輸。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此前對外表示,阿斯利康的困境以及輝瑞和Moderna疫苗的運輸分銷限制,將會是全球疫苗供應的一個空缺,中國疫苗可能會填補這個空缺。他認為,中國的候選疫苗將對中低收入國家極具吸引力,尤其是那些無力負擔或沒有能力維持冷鏈配送疫苗的國家。

據了解,美國輝瑞與Moderna公司均採用mRNA疫苗路線,由於mRNA疫苗在常溫下穩定性較弱,需要進行深度冷藏。莫德納的候選疫苗要求的儲存溫度為-20°C,可以保存六個月,輝瑞的疫苗需儲存在-70℃超低溫冷凍箱中,也可保存六個月,在加有乾冰的特製保溫運輸箱中,可以保存15天,而在醫院的2-8°C冰箱中,只能穩定5天。

而即將跑過三期臨床試驗衝刺線的國藥中生和科興中維的三種滅活疫苗可以在2-8°C條件下進行分銷。康希諾/軍科院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生物的重組蛋白疫苗的儲存溫度也是2-8°C。這對於其他中低收入國家來說提高了可及性,在全球範圍內,滅活疫苗的工藝和運輸、接種體系都較為成熟。

疫苗專家陶黎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國疫苗研發的技術路線不會增加額外的制度性成本,不會對現有的疫苗冷鏈管理制度進行修改。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的疫苗能夠藉助現有的全球疫苗冷鏈體系進行儲存和運輸。

「要使用輝瑞、莫德納的疫苗不可避免地要採購新的硬體設施去適配超低溫儲存條件的需求。此外,疫苗在儲存、運輸方面的管理規範都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但這樣的修改是否合適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實踐的檢驗,但現在我們等不起。」他表示,「中國研發的疫苗,可以到達鄉村基層,可以到達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家不需要購買超低溫冰箱,不需要準備超低溫冷鏈運輸車輛。我們的疫苗全球性供給更具合理性,也更加積極、穩妥。」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0日,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國藥控股近日已啟動關於新冠疫苗配送的全國物流演練工作,紮實做好前期各項準備,以確保冷鏈物流配送全過程安全、高效。演練涉及應急救援方案及全鏈條演練流程,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40餘個省、地市級公司參加,涉及質量、信息、客服、倉儲、運輸等關鍵操作環節,包括幹線運輸和落地配送至各區縣CDC或POV的場景。

而在9月7日,國藥控股與復星醫藥籤署了關於BioNTech mRNA疫苗的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疫苗商業化及供應鏈服務。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疫苗冷鏈體系,包括疫苗的儲運和配送,以及疫苗整體供應鏈的服務。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焦點

  • 中國疫苗迎來好消息!超40個國家提出採購需求,中方作出重要承諾
    到目前為止,多款處於第一梯隊的疫苗已經獲得批准,可以進行緊急使用,而根據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我國進展最快的疫苗也正在加速出海。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和疫苗研發方面都表現出了有效性和可靠性,目前全球已經有多達40個國家向中國疫苗企業提出了採購需求。
  • 進展最快國產疫苗!國藥中生新冠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明年產能...
    消息刺激來自阿聯,該國衛生和預防部當日在官網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國藥中生」)在該國提出了註冊申請。
  • 專業冰櫃控溫、專人全天巡檢,中國新冠疫苗這樣「出海」
    首都機場地服公司貨運分部經理陳欣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經保障了包括土耳其航空、瑞士航空、荷蘭皇家航空、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在內多家航空公司的新冠疫苗運輸任務。12月16日上午,在地服公司貨庫裡,記者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看到十個正在充電的大「冰櫃」,裡面存放的是15日凌晨運抵貨庫的新冠疫苗。
  • 斬獲16國5億劑訂單,國產新冠疫苗出海,能打破國際疫苗市場格局嗎?
    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註冊申請獲批,成為首個在中國附條件上市的新冠疫苗。稍晚於英國和美國的新冠疫苗獲得緊急使用許可,卻早於印度新冠疫苗的獲批(1月2日)。中國的新冠疫苗在有效率數據上交付的答卷是令人滿意的,從去年12月開始,媒體中時有報導,菲律賓預訂了2500萬劑科興疫苗,巴西預訂了4600萬劑,智利6000萬劑,土耳其5000萬劑,印度尼西亞接近1億劑,阿聯開始了國藥疫苗的緊急接種……到1月3日,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疫苗已斬獲了超16國的訂單,總數逾5億。
  • 中國新冠疫苗這樣「出海」:專業冰櫃控溫 專人全天巡檢
    首都機場地服公司貨運分部經理陳欣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經保障了包括土耳其航空、瑞士航空、荷蘭皇家航空、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在內多家航空公司的新冠疫苗運輸任務。12月16日上午,在地服公司貨庫裡,記者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看到十個正在充電的大「冰櫃」,裡面存放的是15日凌晨運抵貨庫的新冠疫苗。
  • 超40國力挺,中國疫苗三方面領跑全球!秘魯緊急重啟中企疫苗試驗
    據環球網援引英國媒體最新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秘魯衛生部長馬塞蒂宣布,此前曝出的患者健康狀況不良的情況,經過查證後發現與疫苗無關,該國接下來將恢復我國企業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在該國的臨床試驗。根據此前秘魯與中國生物的約定,疫苗研發成功後,秘魯將率先採購2000萬劑疫苗。 要知道,截至12月16日,我國在疫苗方面傳來了三大利好。首先,就數量而言,我國5條技術路線有總計15個疫苗邁入臨床試驗,領先全球。
  • 中國新冠疫苗生產已考慮國外需求 中國疫苗處全球第一方陣
    國務院聯控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鄭忠偉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我國企業在布局新冠疫苗產能時就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
  • 西媒:發達國家新冠疫苗數量遠超需求 窮國卻難獲疫苗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2月13日發表了題為《2021年,沒有獲得疫苗的窮國能否活下來?》的文章,文章認為,各國政府爭相將最早批次的新冠疫苗據為己有,而這場競賽的代價是:貧窮國家將難以獲得疫苗。全文摘編如下:世界已經在煎熬中苦撐了幾個月。
  • 新冠疫苗來了!美國已發出 中國也近了
    報導稱,在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後,首批約290萬劑輝瑞新冠疫苗將於下周被運往美國各地。消息發布後,美國總統川普也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視頻,對此表示祝賀。他在視頻中說:「今天,我們國家創造了醫學奇蹟。短短9個月內,我們就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11月25日,國藥集團副總經理石晟怡稱,國藥集團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也向中國生物相關負責人致電進一步核實相關進展,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回復。國藥集團暫未就此事對外發布相關公告。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全球疫苗接種競賽打響
    有效率達86% 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所屬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兩款滅活疫苗正在阿聯、巴黎、約旦、秘魯、阿根廷、埃及等十個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各方面進展得到國際廣泛認可,並且已經有幾十個國家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提出新冠疫苗需求。此次國藥的新冠疫苗在阿聯率先獲批,也是基於阿聯對國藥疫苗的信任和支持。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從目前地方的價格看,在試點中,多地是每支200元。在新浪微博一項「新冠疫苗200一針你覺得貴不貴?」的投票中,接近一半的人認為這個價格並不貴,完全可以接受。那麼,後續全面開打是否也是這個價格?12月3日,科興生物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後續價格取決於疫苗採購和使用模式。
  • 超40國求購中國疫苗,特殊時刻,阿根廷訂單卻生變
    超40國求購中國疫苗 目前為止雖然全球有著諸多新冠疫苗正在進行研製,但是真正能夠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並不多,而中國恰好有著其中的幾種,由於中國疫苗的研發主要考慮的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在疫苗的儲備、運輸上要更加容易,成本上相對來說也更加便宜。
  • 加拿大暫停與中企新冠疫苗合作項目!剛剛,官方回應來了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2458萬,87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萬例。因此,全世界都在翹首以盼病毒的剋星——新冠疫苗能夠早日研發成功並進口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這場疫苗攻堅戰中一直衝鋒在前,據世衛組織8月6日稱,目前已有6種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3種來自中國。在此背景下,近期加拿大與中企新冠疫苗合作項目卻停止了,為何?
  • 俠客島:多國領導人公開接種中國疫苗,意味著什麼?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還打趣說:「中國疫苗質量極高,就是能不能便宜點?」1月13日,印尼總統佐科接種中國新冠疫苗(圖源:印尼總統府)一在與新冠病毒的對壘中,疫苗被視作人類最大的希望。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家食藥監局批准國藥集團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
  • 疫苗晚報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數據顯示有效率達86%...
    這一對持有125個不同國籍的約3.1萬名志願者進行的臨床實驗顯示,這款中國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86%,中和抗體轉陽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而且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 中國新冠疫苗接種確定兩步走方案,國產新冠疫苗還有哪些亮點
    「兩步走」接種方案2020年即將結束,國內新冠疫苗的接種方案也得到明確。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中國目前新冠疫苗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5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國產新冠疫苗研發共有5個技術路線在推進,包括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據新華社12月16日報導,目前5條技術路線共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 中國口罩成全球經濟硬通貨後,美媒:中國疫苗安全經濟有優勢
    繼今年3月以來,包括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經濟硬通貨後,中國商品在應對全球疫情中不斷突破和做出貢獻。其中,中國疫苗取得的進展就非常明顯。比如,墨西哥衛生部已籤署協議,向中國企業採購3,500萬劑新冠疫苗。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和預防部日前宣布,給予由中國企業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對此,美國《紐約時報》12月9日報導,阿聯衛生部的這一聲明是表明中國疫苗可能有助於阻止新冠疫情的首個官方指標。如果其他地方的試驗也顯示類似結果,那麼中國的疫苗將可能成為發展中國家的生命線。
  • 終止與中企合作後,加拿大又稱:不排除仍會購買中國疫苗
    當地時間9月14日,負責採購新冠疫苗的加拿大公共服務及政府採購部部長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稱,加方不排除從中國和中國企業購買疫苗的可能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開信息,截至9月9日,全球共有35種新冠疫苗進入試驗階段,其中已進入臨床III期試驗(大規模志願者試驗)的共有9種,而中國獨佔5種。
  • 「全民免費」背後,新冠疫苗概念股懸了
    來源:讀懂財經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等來了新冠疫苗的好消息——國內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今天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