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人5次高考終圓夢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2020-12-14 純純社談

今年高考的成績陸續出來了。有人考得高分可以去自己理想的大學,也有人考砸了考慮明年再戰一年,不過考得好還是不好,今年的高考也算結束了,但其中也湧現了很多高考故事。其中一位71歲的老人5次參加高考終圓夢讓我們感慨不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幾句講的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和越王勾踐的典故。這兩個典故不僅僅在封建社會有著很重要的激勵作用,即使到了現代,還是被人們給推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秦朝末年,各地農民為了反抗暴秦的統治,紛紛起義,在這一系列的農民起義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領袖,從陳勝和吳廣到項羽劉邦,開始了長達多年的推翻秦朝的戰爭。

為了應對各地的農民起義,秦朝只能把隊伍派往各地,其中章邯率軍20萬屯於巨鹿南數裡的棘原,圍困在巨鹿的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趙王連忙向楚懷王熊心求救,楚懷王派上將軍宋義,次將項羽帶20萬大軍去救援,因章邯名大勢大,宋義貪生怕死只管自己吃喝玩樂,不敢前進,最終鬧得軍中斷糧,士兵只能以蔬菜雜豆充飢。項羽知後,砍了宋義,成了上將軍帶隊救趙國。

項目派出軍隊切斷了秦軍的糧道,他自帶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的困境。楚軍渡河後,全部吃飽,每人再帶了三天乾糧,然後把所有稱舟(渡河的船)全部鑿穿沉於江底。把釜(做飯用的鍋)全部砸碎,把附近的房屋也全部一把火燒光。以此來激發大家鬥志,斷了所有人的後路,讓大家一條心去奪取勝利。

最終,楚軍也不負所望,打贏了巨鹿之戰,也讓項羽一戰成名,成為了秦末赫赫有名的領袖。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春秋末期,吳國和越國通過戰爭來稱霸,越國輸了,越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俘虜,為了能復國,越王勾踐接受了範蠡的建議,為了獲取吳王夫差的信任,越王勾踐忍辱偷生,臥薪嘗膽,為吳王養馬拉車,還送西施給吳王夫差吹枕邊風。吳王夫差在愉悅中最終放下戒心,信任了越王勾踐,把他放回去越國。

最終越王勾踐回到越國,君臣同心努力,發憤圖強,國力與日俱增,吳國卻在西施的枕邊風中走向了衰敗,經過了近10年的發展,越王勾踐率軍終將吳軍打敗,越國吞併了吳國後,越王勾踐終成大業,成為春秋最後一個短暫的霸主。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馬雲成為做過一個演講,名字就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裡面講的是創業的故事,其實藉此也抒發出自己的情感,對於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起碼要給自己一個承諾,我們堅信這個承諾一定會成功,即使困難再大,但萬一實現了呢?

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在夢想面前不忘初心

電影《少林足球》裡,最讓人記得的就是那句「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在夢想面前不忘初心「。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夢想,就如踢足球一樣,如果都不想得能贏,我們又談何能勝利呢?只有對自己有信心,才會看到成功的可能。

71歲老人5次高考終圓夢 從農民變成了大學生

今年的高考,有一位71歲的老人柳玉春參加了,他是第五次參加高考了。在7月25號那天,河南的高考成績公布了,柳玉春總成績245分,超過了河南專科線65分,最終他也成就了自己,用五次高考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柳玉春是197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那時候他已經40歲了,那也是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之後,柳玉春也是陸陸續續參加了4次高考,去年他高考220分,但因為不懂如何在網上填報志願,所以沒有如願上大學。他的夢想是能讀法律,學業完成後能幫老百姓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

生活而無目標,猶如航海之無指南針

沒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規劃的人生叫藍圖,沒目標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標的人生叫航行。過去如此,現在亦如此。曾經的過去,湧現了很多為了追求夢想而不斷努力的人,可能時間太久,大家不一定知道,更不一定記住,但現在,我們看到了一個71歲的老人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他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為座右銘,鍥而不捨地努力,終修成正果。

為了追求人生的藍圖,大家就應該楊帆起航,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不是獨孤的,但我們又是寂寞的,因為成功者寥寥而已,即使如此,我們也不願意做那一條鹹魚,只有努力,我們才能真正擁有成功,實現夢想。

相關焦點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
    我國的大文學家蒲松齡,屢次科舉不中,他自己給自己鼓勵說: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而他也一番努力,以一部《聊齋志異》名垂青史。可見,志向對一個人起的作用有多大。楚霸王項羽有著遠大的志向,最終和劉邦將秦軍擊敗,推倒了秦王朝的暴政。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遠大的志向,怎麼會有推翻秦朝的雄心壯志呢?
  •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官終屬楚——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秦國出兵攻趙,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救趙,雙方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秦軍大敗。此役基本消滅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戰局,為最後推翻秦王朝創造了極為有力的條件。
  • 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
    老楊前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撰寫的自勉聯。上聯寫的是秦末項羽攻秦的典故。秦末農民起義,西楚霸王項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最終以少勝多,大勝秦軍的故事。為歷史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 「夥伴分享」百二秦關終屬楚,我們一定能衝A成功!
    借用華為在5月16號內部公眾號寫的「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皇崗一定會整裝齊發,重整雄風。致敬所有艱苦奮鬥在一線的木屋人。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王健林:工作時間從早上5點到晚上7點。首富一天都會做些什麼?24小時,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了6000公裡,籤約500億合同...其實,他每天的日子幾乎都這樣忙碌。「這是不平凡的一天,又是他普通的一天」。這是王健林去年11月30日的行程單!
  • 清風聯歷 |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明·胡寄垣撰(見《醒睡錄》)而《後漢書》中說,漢光武帝劉秀誇讚名將耿弇「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也讓「有志者事竟成」六個字,成為另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這副聯化典嫻熟,激勵有為,滿滿的正能量。傳世以來,已不知成為多少奮進者的座右銘。 但問起作者,許多人都異口同聲,乃大名鼎鼎的清代作家蒲松齡。其實這是個「烏龍」。
  • 勵志·成長:有志者,事竟成,不只是一句雞湯
    我們做一件事,但凡有一定要做成的決心,就會很自然而然地、不遺餘力地去完成。有志者,事竟成,絕不僅僅是一句雞湯。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他的高考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只考了1分。 1983年,19歲的馬雲第二次參加了高考。這一次,他滿懷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歡跟他開玩笑,他再次慘敗,數學只考了19分。
  •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雖然《執魔》前二百章過於小白,但是在二百章以後質量直線上升,越來越精彩,設定宏大、畫面感強,情節構思極其到位,中間也是各種懸念,層出不窮,劇情銜接流暢,真是令讀者欲罷不能。《執魔》這本書的關鍵在於一個「執」字,偏執的執,或者說「不放棄、不拋棄」追求真我的勇氣。 主角寧凡是一個一個執於情,執於守護內心溫暖而不懼任何挑戰的人的人。
  • 高考落榜的古人,厲害了
    二、張繼 落榜後因為苦悶,所作詩篇成了成名之作,看來,落榜還是有好處的。 四、李時珍 李時珍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之後的九年中,他三次考舉人都沒能考上。於是,便下定決心立志從醫,一生潛心鑽研醫藥。
  • 2020年高考作文經典素材:《勾踐滅吳》(《國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顏邁為頌揚蒲松齡堅韌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對聯。上聯說的是秦朝末年項羽帶兵渡過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終於擊敗秦軍主力的史實;下聯則記述了越王勾踐在失敗後臥薪嘗膽,處心積慮,務求報仇雪恥,終於達到目的的故事。
  • 高談「有志者,事竟成」的超級演說家劉媛媛,現在怎麼樣了?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總決賽視頻我看了很多遍,以至於後來每當想起這句話,我都會想起她。她在我生命中出現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她奪冠最火的那幾個月,在過去的這6年來,我很少再聽人提起她了。
  • 今天高考,願你乘風破浪,馬到功成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1071萬學子將走進考場,為夢想,揚帆起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全民嚴防嚴控,教育部決定把今年高考統一延期到7月7、8號。多一個月的苦讀,多一個月的收穫。詩詞君祝福所有考生:高考順利,金榜題名!乘風破浪吧,少年們!
  • 12年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獨臂女孩李欣雨,今年高考625分
    12年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獨臂女孩李欣雨,今年高考625分引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這是多麼歡欣鼓舞的喜事;然而5·12卻在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痛心難耐。清晰記得,那天筆者正在念高二,下午的生物課上,明顯感覺到了整棟樓都在搖晃。當時就意識到,湖北周邊的某個地方肯定是發生了大地震,後來才知道是汶川。這是一場毀天滅地的遭難,突如其來的地震,讓很多人應對不及。通信中斷,道路閉塞,剎那間汶川變成了一座孤城。
  • 有志者事竟成,綠林好漢劉秀,成為東漢開國皇帝
    後來馬武、王常、成丹等人也率部加入,漸漸發展到8000多人,自稱為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的綠林好漢。後來各種小說中的「綠林好漢」,出處就是從這裡來的。劉縯、劉秀兄弟也在南陽起事,組成「舂陵兵」,成為綠林軍主力四大派系的一支。換言之,溫潤如玉的光武帝劉秀,也曾是綠林好漢。只不過,劉秀沒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  推心置腹。
  • 有志者事竟成!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 10次高考拒上北大,最終考進清華的「考霸」吳善柳,現在怎樣?
    意思是,世界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如果下定了決心,並付諸行動,那就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在2014年,清華大學的新生報到處,來了一位特殊的人。從面相上來看,很多人都懷疑他是不是某位新生的親朋好友,是前來送行的。然而,在軍訓的時候,人們也在新生的隊伍裡面看到了他,難道說,他也是新生?但看著年齡有些不像啊。
  • 破釜沉舟決戰中考,任重道遠狠抓質量——竹山中學召開初三教師研討會
    接著,譚桂平校長發表了《破釜沉舟決戰中考,任重道遠狠抓質量》的講話。譚校長強調:"我校全體初三教師要下定決心,用破釜沉舟的勇氣,狠抓這屆九年級教學質量。最後,李小林副校長作總結性發言,李校對後期工作做了部署,並希望老師們要做到「四個為本」:「一是以本為本,發揮教師的主導性,教師要重教材、重基礎、重課標、重考綱;二是以生為本,發揮學生主體性,教師要備學生,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培優輔差;三是以題為本,不要搞題海戰術,要注意考點、熱點、焦點、重點;四是育人為本,要確保初三的穩定性,班主任和課任教師要團結協作,各負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