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聯農帶農成效初顯

2020-12-17 精彩熱門閱讀

自去年啟動建設以來,潮安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林地租用、產出收購、勞力僱傭、技術培訓等措施,聯結帶動茶農3400多戶,每戶年增收約3780元,聯農帶農促增收作用開始顯現。目前,產業園正加緊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

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地理標誌產品「鳳凰單叢茶」為主導產業,涵蓋鳳凰全鎮及歸湖和赤鳳兩鎮部分區域。產業園計劃投入資金約2億元,圍繞「生產+加工+科技+品牌」全產業鏈升級,由南馥茶葉、天下茶業等9家實施主體,推進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茶葉精深加工、一二三產業融合、茶旅結合和品牌提升,打造潮安現代農業發展重要平臺。

在南馥茶葉公司生產車間裡,自動撿茶機高速運作。一臺這樣的機器一天就可以分揀茶葉七八千斤,揀茶效率高,節省人工成本,不僅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也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除了運用自動化機械參與茶葉生產,產業園各方面建設也在逐步規範。

而天下茶業公司則從去年6月開始就加快生產廠房、茶園道路、灌溉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各項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同時,企業利用自身銷售優勢,聯農帶農,為農戶賣茶提供幫助。

市茶產業促進會會長、天下茶業公司董事長 陳玉春:茶農可以拿來我這裡寄售,也可以通過我的渠道進行銷售,實現產業園的帶動作用。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實施以來,各實施主體共租用農戶林地3300多畝,投入1500萬元用於農戶茶青、毛茶收購及採茶工僱傭、茶園日常管理等;開展茶樹培植、茶葉製作等培訓16場次。

產業園範圍內的473戶貧困戶共853名扶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2%,已實現全面脫貧。

來源:潮州電視臺

相關焦點

  •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獲悉,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儀式暨鳳凰單叢茶文化交流會元旦期間在該鎮舉行。據悉,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集收藏、展覽、研究工夫茶文化及開展茶事活動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打造傳播潮州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 潮州鳳凰單叢茶 入選中歐首批地理標誌保護清單
    協定條款顯示,28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入選首批保護清單,潮州的鳳凰單叢茶也名列其中。地理標誌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誌,屬於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此次籤署協定,是中歐之間首次大規模互認對方的地理標誌,共550個(各275個)。
  • 鴨屎香茶引人入勝 廣東潮州鳳凰單從烏龍茶引關注
    來源:新華網粵閩交界處的鳳凰山脈為我國四大烏龍茶產區之一無數茶農正在採制當地的特產單叢茶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品種名叫「鴨屎香極少有一種茶葉生長環境能像單叢如此優美:在海拔超千米的鳳凰山上時常雲霧繚繞浸潤著單叢的嫩芽鳳凰鎮山上,採茶工在採茶也能稱單叢茶為
  • 潮州鳳凰單叢茶,裝滿著春天
    清明素有掃墓緬懷祖先之習俗,但茶鄉鳳凰忙碌的茶季,茶農大多皆於冬至掃墓。清明,於茶鄉鳳凰素有「一天等於三天」的說法,其意本為:清明過後,隨著氣溫上升,蜜蘭香單叢茶長勢一天相當於清明前三天。// 大師的味道,單叢茶「七大流程,十八大工序,環環相扣,馬虎不得」這是對單叢茶製作工藝的最高要求。日曬凋萎程度不同,浪青輕重程度各異,殺青火候程度各一,炭焙火時程度差異,所處環境不一,若未能因茶施藝,掌握單叢茶每個環節的習性,則將一無所獲。
  • 頂級鳳凰單叢茶須具備春天烏崬山的山韻味「品茶論道」
    廣東鳳凰單叢茶,作為歷朝歷代的貢品茶,作為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茶樹和制茶技藝世代流傳,延續著人類茶文明的璀璨光輝,是華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以及寶貴的茶道精神財富。鳳凰單叢茶,單株採摘單株製作,謂之單叢,經過千年歷史傳承。現代農業生產中單叢茶也有同個品類集中採摘集中製作作為大流通,銷往國內外。
  • 揭秘潮州鳳凰單叢茶的致富密碼
    南方網訊(記者/李潤芳)小巧玲瓏的紅泥爐上,砂銚的壺蓋「噗噗」作響,旁邊的茶盤上,半個桌球大小的若琛杯又薄又透,茶藝師輕輕地將素紙中的單叢茶葉放入壺中,注入沸水,頓時茶香四溢,潮州工夫茶的「功夫」淋漓盡致地體現在21式中。11月5日,南方網記者跟隨「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採訪團來到潮州,尋找鳳凰單叢茶背後的致富密碼。
  • 單叢茶的起源與發展
    後人慕帝王賜名「宋茶」名聲,爭相傳種,因此,民間產生並流傳「趙昺路經烏崬山,口渴難忍,山民獻紅茵茶湯,吳飲後稱讚是好茶。」因而得名宋茶的傳說。二、單叢茶的起源(一)傳統「單叢茶」發源探討單叢茶的源頭,推論在黃茶之前,應有早期單株採制的茶葉,在黃茶之後,才有烏龍茶意義的單叢茶和傳統製法。
  • 廣東潮州,鳳凰單叢茶火了,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大自然的饋贈,使潮州鳳凰山散發獨特魅力:春賞杜鵑漫山遍紅,夏日清享避暑氧吧,秋觀雲海氣勢如虹,深冬可遇霜雪結冰。縱情山水間,茶亦能醉人。如何通過「鳳凰單叢茶」與「旅遊」這兩張鳳凰重要名片,使良好的生態旅遊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一直是鳳凰鎮破解城鄉二次元結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
  • 拼質量樹能手搭舞臺強信心 首屆潮州市茶農單叢茶質量評比大賽揭榜
    6 月 25 日 ," 首屆潮州市茶農單叢茶質量評比大賽 " 頒獎典禮又在這裡舉行 , 潮州市副市長胡鵬參加活動 , 並為獲獎者頒獎。, 促進產業行穩致遠 , 真正讓單叢茶茶馨四海、" 功夫 " 九州。
  •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優化全區高質量發展格局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優化全區高質量發展格局 2020-12-2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裡香單叢茶
    (二)十裡香鳳凰鎮出產名茶,品種甚多,如黃枝香、芝蘭香、桂花香等十大香型單叢茶。它們的由來、發展、成名都有一段曲折的、動聽的故事,例如,鳳西管區大庵村的十裡香單叢茶,在清代由饒平等處總兵官吳六奇派兵士和僱用民工開墾茶園而培育出來的,並成為譽滿饒平,乃至後來馳名海內外的名茶。
  • 單叢茶為何讓潮汕人為之著迷?
    #茶#單叢作為潮汕本地特產,潮州汕頭揭陽幾乎每家每戶每天都離不開的東西相信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如果身邊有潮汕人,你都會發現他每天離不開的就是那套小功夫茶具和單叢茶!它不單單是一個解渴的飲品了,還是個在外漂泊的潮汕人消除鄉愁與聯繫家鄉人的一個工具。單叢茶作為潮汕人生活的必須品,分為鳳凰單叢和嶺頭單叢,迷人的香氣與極其豐富的香型使其出名。作為鳳凰人民精心培育的寶貴品種資源,其內含芳香物質是超越其茶類的。
  • 單叢梅竹青橄欖,一枝一葉總關情——廣東潮州市扶貧攻堅紀事
    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採茶工在採茶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保護、傳承和弘揚「潮州單叢茶製作技藝」、「潮州工夫茶藝」和鄉村振興、扶貧事業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據悉,潮州市著力打造單叢茶優勢品牌,提升茶葉企業帶貧益貧能力,共聯結帶動農戶和貧困戶7萬多人,輻射帶動92個村貧困群眾增收。
  • 鳳凰單叢茶,承接宋味茶之精品!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鳳凰單叢茶,源於廣東潮州鳳凰山脈,瀕臨東海,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宋種茶王 單樅茶。今日的鳳凰山脈,茶農種茶世代相承,繼承宋種茶王的優異品種,精耕細作,堅持傳統制茶工藝,韻味天成,承接宋味的鳳凰單叢茶一步步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稱道!
  • 潮州鳳凰單叢(樅)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單
    據協定條款顯示,28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入選首批保護清單,潮州的鳳凰單叢(樅)茶在首批入選名單中。據了解,地理標誌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誌,屬於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協定》將為雙方的地理標誌產品提供高水平的保護,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標誌的產品,為中國茶葉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提升市場的知名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 生長在原始森林――潮州單叢茶「大熊貓」!
    近代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鳳凰鳥叼茶後稱的「鳥嘴茶」(又稱水仙茶),是單叢茶的前身,由優異水仙茶突變而來。縱觀單叢茶史,水仙茶乃單叢茶之母,無水仙無單叢,是單叢茶最原始的味道,享有茶中「大熊貓」最高貴的尊稱!
  • 鳳凰單叢茶衝泡指南
    據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中記載:「鳳山名茶待詔茶,亦名貢茶」。歷史悠久的潮州鳳凰單叢茶,是不少饕餮茶人的心頭所好。不論口味寡重,抑或南北差異,幾乎所有茶人都能在鳳凰單叢中找到最契合自己的滋味。泡單叢茶的常用器具【主泡器】按個人習慣不同,常用的有蓋碗(玻璃、瓷質)、紫砂壺和潮州手拉壺。薄胎白瓷蓋甌衝泡,最能展現茶的原質原味。
  • 山西公示第三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7月24日,從省農業農村廳傳來消息,經過縣(市)政府自願申報、市級推薦、省級專家評審,最終遴選出包括太原市清徐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忻州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運城市絳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臨汾市曲沃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晉城市澤州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內的第三批2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