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集合了老戲骨和大牌流量,追劇到現在,大結局已經倒計時,雖然從開播到現在一直爭議不斷,但是這完全不影響該劇的收視率,整部劇展現了大明時期的風貌以及五位皇帝的執政大事件,現在來梳理下編劇張挺筆下的歷史人物。
孫若微:她是本劇的主線,靖難之役父母雙亡,她開啟了顛肺流離的生活,在此路上遇到了一群好哥哥,背負著家仇,展開了一場復仇之路,也因此結識了她的丈夫皇太孫,後來放下仇恨,也是為了保住更多的性命,是個勇敢有情有義的人,北京保衛戰更是為了國家大義,當機立斷立庶子為新君,挽救大明於水火之中。
朱棣:歷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玩弄權術是把好手,雖然他說自己是個萬劫不復的賊,但是編劇在該劇中還是把他有血有肉的一面給展示出來了,也給後人造了很多福。是塊當皇帝的好料。
朱高熾:明朝歷史上最仁慈心善的皇帝,沒有太大野心,大半輩子都在監國,把國家管理得井井有條,父親朱棣駕崩後,他在位僅僅10個月,但功績可不小,不但赦免了靖難遺孤,還拉攏了漢王手下的將領,給朱瞻基鋪好了當皇帝的後路。
朱瞻基:從小就是爺爺眼中的「好聖孫」,爺爺寵父母愛,當皇帝前,也渴望自由,想自己做主迎娶喜歡的姑娘,娶了反賊孫若微為妻應該是他一輩子做得最任性的一件事,親徵瓦剌取得空前勝利,也讓大明安穩了幾十年。
聶興:要說這部劇最執著幹事業的人大概就是他了,一心不仇,不會因為別人的勸告而放棄,追仇人比追姑娘還積極,連朱瞻基出差都不放過,一路追到戰場,可惜的是仇沒報成,卻白白為仇人擋槍而死,是條好漢。
孫愚:雖然戲份不多,但是為了一飯之恩,他照顧故人之女十幾年,養女說要報仇,他也一路陪著,最後為了讓養女嫁入皇宮,有個清白的履歷,服毒自殺,有俠者之風。
胡善祥:孫若微的妹妹,也是個苦孩子,4歲被送進宮,在鞭子和巴掌中長大,造就了她極端自私狹隘的心理,一心想往上爬,最終害人又害己。
徐濱:作為建文時期的舊臣,他的家人也死于靖難之役,但是為了三萬靖難遺孤,他犧牲自我,放棄愛情,更是為了讓情敵朱瞻基放心,自我放逐20年,回來後還要為情敵料理家事,朱祁鎮能成功回京,他有一半的功勞。他的一生都在付出,都在為別人活著,太偉大了。
不比不知道,性格最鮮明的就是下面這兩位了:
于謙:出生於寒門,從小立志要成為文天祥那樣的讀書人,心懷天下,有大義無私心,敢做敢當,最瞧不起那些整天奉承討好的大臣,看得清楚,活得明白,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北京保衛戰。
朱祁鎮:雖然他的戲份只在最後20集裡出現,但是他的性格卻是最鮮明的,在母親面前很莽很傲,在王振面前很信很寵,在奶奶張太后面前很嬌憨很任性。被俘虜後又很絕望很無助,每個階段心態都不一樣,人物內心拿捏得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