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樂安縣對12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開展專訪報導,深挖老兵紅色戰爭故事,宣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專題報導組來到牛田鎮採訪抗美援朝老兵時發現,該鎮有4名健在抗美援朝老兵,其中3位老兵是同時參軍,同時入朝作戰,而且還是一個排的戰友。1952年童春生、丁登懷、董光輝3人一起參軍入伍,先是經過崇仁、溫家圳、最後在新餘參加新兵訓練。同時參加訓練的有一個排的人員,排長李雲福,訓練結束後,1952年11月被編入華東野戰軍21軍61師181團二營6連入朝作戰,在遼寧省丹東市步行7天7夜後駐紮在朝鮮角羅山。童春生說,我們牛田三人一起入朝作戰被編入一個連隊一個排,我和丁登懷是在二排6班,董光輝是在二排四班,我是步兵班的火箭筒手,丁登懷是副班長輕機槍手,董光輝也是副班長炮兵手我們這個部隊大部分是四川解放過來士兵。
我們部隊曾駐紮過角羅山、西戰線、東海岸戰線、谷蘭山、新川嶺等地,最後轉戰板門店防守烏江。部隊剛進駐朝鮮時是在西戰線上作戰,每天都是晚上作戰,白天休整,曾經七天七夜沒有糧食吃,朝鮮群眾為我們送豆渣團,在西戰線的戰場我們部隊傷亡比較嚴重,我們61師犧牲過半。後轉戰朝鮮東海岸線600高地,在朝鮮發電站打坑道,不分晝夜三班倒的打,為的是儘快打通坑道,預防美國使用原子彈,停戰後我們部隊轉戰板門店防守烏江,我們晚上放哨都有一名朝鮮人一起,我們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朝鮮話,童春生老兵現場給我們說了幾句(小夥子叫啊得羅,小姑娘叫啊媽妮,結婚的姑娘叫啊資媽妮,他們稱我們志願軍為志願公)。丁登懷老兵說,我們三個人的軍旅歷程基本一樣,童春生他參加過學習,其他的都一樣。
童春生,1932年出生,2歲時父母雙亡,隨姨娘生活7歲幫人放牛,15歲時差點被國民黨抓壯丁抓走了,還好姨娘把他隱藏起來了,1952年,同年11月入朝作戰,火箭筒手,1957年7月復員回國,在部隊參加過學習,回國後在萬崇鎮政府工作至退休。
丁登懷,1932年出生,1952年入伍,同年11月入朝作戰,副班長、輕機槍手,1957年7月復員後在家務農。
董光輝,1928年出生,1952年入伍,同年11月入朝作戰,副班長,炮兵手,1956年6月復員在牛田務農。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