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法國接連恐襲,西班牙義大利打砸搶不斷……歐洲這是怎麼了?

2020-12-26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帶你遊遍英國

id:weloveuk

前夜,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被一陣槍聲打破了寧靜,動蕩和不安的氣息開始籠罩在這個美麗的城市裡。

當地時間周一晚上8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遭到了恐怖襲擊,這是近日繼法國之後第二個遭到恐怖襲擊的歐洲國家。

當晚是奧地利實行封鎖隔離的前一晚,於是很多人都趁著最後的放鬆時刻到外面餐廳或者酒吧喝酒狂歡,

然而沒想到恐怖分子卻抓住時機,向他們發起攻擊。

在維也納市中心一座猶太教堂附近,至少有一名恐怖分子持槍對著人群進行瘋狂掃射。

據家住附近的目擊者霍夫邁斯特稱,他看到了至少有一個恐怖分子向坐在猶太教堂附近的酒吧外面的人開槍掃射。

「他們在我們大樓外至少射擊了100發子彈,當時所有酒吧外面都有人坐著,因為今天晚上是封鎖前的最後一個晚上。」

根據一些居民拍到的照片顯示,有恐怖分子攜帶AK47手槍在逃跑...

還有監控攝像頭拍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恐怖分子對著躺在地上受傷的受害者進行槍擊。

當晚在維也納市中心聽到多處槍聲。

市民嚇得都趕緊躲進屋子裡,在室外的市民都驚慌得紛紛逃命。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晚共有4名受害者喪生,兩男兩女。還有一名持槍恐怖分子被警察當場擊斃。

其中一名遇害婦女是一名女服務員,當晚正在酒吧外工作。她受到嚴重的槍傷,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時死亡。

另一名40多歲的女服務員也在醫院去世了。

另外警察在肉類市場附近發現了一名男性死者,在維也納河附近發現了另一名重傷者。其中一名警察也被槍擊中並受重傷。

傷者中不但有槍傷的,還有被刀割傷的。

據奧地利新聞社APA報導,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7名傷者中,有7名重傷者生命垂危。

警察當晚槍殺了一名恐怖分子並逮捕了一些嫌疑人,但當局認為還有恐怖分子仍在逃亡。

在恐怖襲擊突然發生之後,維也納當局趕緊召集了1000名警察在市區附近進行搜捕,並命令民眾儘量待在室內保證自己的安全。

在對被擊斃槍手進行身份核對後,警方驚訝地發現——這名槍手竟然是在去年底提前獲準釋放的恐怖分子。

該名「恐怖分子」叫費濟萊(Kujtim Fejzulai),今年20歲。他有阿爾巴尼亞血統,父母是來自北馬其頓的移民,而他則是在維也納出生和長大。

在去年4月份,他因為密謀前往敘利亞加入ISIS而被認為是奧地利伊斯蘭激進分子而被逮捕入獄22個月,和他一起同時入獄的還有其餘的89人。

但為什麼這樣一個具有恐怖分子傾向的人會獲準提前釋放出獄?

根據一份報告稱,這名兇手被認為沒有能力發動攻擊因此在去年12月就出獄了。

然而就在前天晚上,費濟萊不但手持自動步槍,手槍還攜帶彎刀,身上還戴著一條炸藥帶(事後被確認是假的)在街上對無辜的人們發起奪命攻擊....

奧地利內政部長卡爾·內漢默在今天表示,昨天晚上維也納遭到了伊斯蘭恐怖分子的襲擊,這次襲擊是試圖削弱或分裂奧地利的民主社會。

他說:「奧地利75年來一直是一個強大成熟的民主國家,這個國家的特徵是尊重人們基本權利,擁有言論自由,法治和寬容。而昨天的襲擊就是對這些價值觀的攻擊。」

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茲也發表了講話稱:「這當然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安全局勢,特別是在首都維也納。

儘管我們在追擊他們,但他們裝備齊全,擁有非常專業的武器,絕對是一場恐怖襲擊。」

奧地利政府周二下令要對受害者進行三天的全國哀悼,全國也將降半旗直到周四。

在周一維也納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發推文表示歐洲絕不會向恐怖分子低頭。

「在維也納發生襲擊之後,我們法國人與奧地利人民一樣感到震驚和悲傷。

繼法國之後,它是一個受到攻擊的友好國家。這是我們的歐洲。我們的敵人必須知道他們正在與誰抗爭。我們絕不會讓步。」

法國其實連日來也被恐怖襲擊所侵擾,甚至一起接一起,越來越頻繁。就在這周六,法國裡昂又再出現恐怖襲擊。

周六,一名希臘東正教牧師在法國裡昂的一座教堂內,遭到一名恐怖分子槍擊。

警方和裡昂檢察官辦公室說,這名52歲的牧師腹部中槍,目前仍然有生命危險。

附近居民和市警察巡邏隊報告說,星期六在裡昂第七區的希臘東正教教堂附近聽到兩聲槍響。

然後人們就看到一名穿著黑色外套戴著黑色帽子的男子從教堂裡逃跑,後來目擊者在教堂後門找到了受重傷的牧師。

如今犯罪分子依然逍遙法外,還沒抓獲歸案。

然而距離上次尼斯教堂恐怖襲擊才剛剛過去2天時間,其他城市就接著出現槍擊案,接二連三的恐怖襲擊讓法國各地市民都膽戰心驚。

除了恐怖襲擊讓歐洲民眾擔憂之外,歐洲的疫情如今也是一大困擾。

法國日新增確診病例接近5萬,已經讓其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西班牙也緊跟其後,累計確診案例已經超過130萬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和俄羅斯的新增病例也與日俱增。

歐洲多國也紛紛選擇重新封城,避免疫情再次惡化。然而由此激發了各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失業的還沒找到工作,開店的資金鍊已經快要崩潰,居然現在又要居家隔離?!

憤怒的民眾紛紛無視宵禁、安全社交距離和封城法令,走上街頭抗議示威。

然而很快抗議示威則演變成打砸搶燒的暴行,各種亂象在義大利和西班牙連日上演。

為了抗議義大利封城措施,大批抗議者走上羅馬、那不勒斯和都靈等城市街頭上示威遊行。

在羅馬,示威者還與警察發生了衝突,數百名抗議者中的一些人開始扔酒瓶和鞭炮,

甚至還有人砸爛玻璃窗、掀翻小摩託、點燃垃圾桶。

一些奢侈品牌商店還遭到暴亂分子的洗劫。

他們甚至宣稱接管了羅馬的人民廣場,最終警方動用了防暴裝備、警棍和水炮驅散人群。

在周日,義大利還是宣布實行了新的全國性疫情限制措施,包括關閉所有電影院,劇院,健身房和遊泳池,並在晚上6點後關閉餐館和酒吧。

另一邊的西班牙也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採取了越來越嚴厲的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傳播,

幾乎所有自治區都關閉了邊界,導致87%的西班牙居民無法出行,餐廳和酒店都被迫暫停營業,因此在民眾中引發了極大的不滿情緒,甚至有抗議者在西班牙多個重要城市引發暴動。

在上周五,大約有50名示威者在巴塞隆納用石頭襲擊了警察,放火焚燒了垃圾桶並洗劫了商店。

當天有14人被逮捕,30人受傷。

當晚在馬德裡市中心也爆發了警民衝突,數十名示威者前往西班牙廣場設置路障也縱火焚燒垃圾桶,並向周圍的商店砸石頭,警方隨後也逮捕了32人。

布爾戈斯,維多利亞,桑坦德,瓦倫西亞和薩拉戈薩等城市也發生了類似的騷亂。

疫情已經夠可怕,再加上邪惡的恐怖勢力又躲在黑暗處不知其何時發起進攻,

雙重夾擊之下,

歐洲能否振作起來,真的是個未知之數....

-END-

相關焦點

  • 紀念130人死亡大恐襲!面對嚴峻形勢,法國加緊反恐步伐
    2020年11月13日是巴黎恐襲五周年紀念日,五年前的那個夜晚是巴黎近年來最悲傷的一晚,至少有137人(包含7名恐怖分子)遇難,震驚全球。從那時開始,歐洲變成了恐怖分子主要的目標區域,被襲擊的地區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即使力度也越來越小。
  • 維也納六處發生槍擊,突發恐襲重創「奧地利心臟」
    多國領導人向奧地利發去慰問電,不久前曾厲聲指責國內多起「伊斯蘭主義恐怖襲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對維也納恐襲事件表示譴責,他稱「這就是我們歐洲現在所處的情況……我們不會放棄反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援引以色列政治學者亞洛娃的話稱,歐洲近來的一系列恐怖襲擊看起來是相互關聯的,這些襲擊可能成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開端。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歐洲時報11月13日賈言編譯】自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襲擊以來,法國遭受恐怖威脅的風險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10月30日,警察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巡邏。(圖片來源:新華社)五年間,法國本土已經發生了20次恐襲,此外還有19次恐襲未遂,61次被挫敗。除此之外,自夏季假期結束以來,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政府在重新評估後「從9月份便開始」調高恐怖威脅風險等級。
  • 法國舉行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
    原標題:法國舉行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法國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特羅卡德羅廣場舉行。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並致辭,整個活動持續了大約1個小時。鑑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活動現場的人數被限制在900人,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法國兩位前總統奧朗德與薩科齊等。2018年9月19日,馬克龍提議設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以悼念在法國本土及海外因恐襲喪生的法國公民。2019年11月7日,法國正式頒布法令,確定每年的3月11日為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
  • 奧地利:從稱霸歐洲到淪為歐洲小國,奧地利為什麼越來越小?
    殊不知,歷史上的奧地利是一個曾經統治大半個歐洲的世界強國,極盛時期領土包括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北義大利,極盛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那它是怎樣從一個世界強國變成現在的歐洲小國的呢?
  • 奧地利恐襲造成至少5人死亡,17人受傷,多人傷勢嚴重
    原標題:奧地利恐襲致1名奧籍華人死亡,「聖戰分子」將對此負責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2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截至目前,槍擊事件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17人受傷,多人傷勢嚴重,其中包括1名警察。
  • 奧地利恐襲致1名奧籍華人死亡,「聖戰分子」將對此負責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於當晚發布聲明稱,這起事件是「令人憎惡的恐怖襲擊」,嫌犯「準備充分,武器精良」,奧地利警方將採取果斷行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美國國際恐怖組織搜索情報集團(SITE Intelligence Group)消息,槍擊事件發生後,「聖戰分子」發布聲明稱,將為維也納的恐襲事件負責。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安全】西班牙恐襲:12名恐嫌欲發動「更大規模」攻擊;在逃嫌犯或進入法國
    19日,西班牙警方表示,製造兩起恐怖襲擊、由12名年輕人組成的「聖戰」團隊原策劃了比駕車輾人更大規模的襲擊(2起襲擊造成
  • 歐洲霸權爭奪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十七世紀晚期,歐洲各大國的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繼衰落,荷蘭經過三次英荷戰爭,已將頭把交椅拱手讓與英國,奠定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使法國經濟繁榮發展,國力得以迅速提升。英國和法國此時已相繼成為歐洲政治、經濟、軍事強國。
  • 歐洲疫情緩解,西班牙、義大利和奧地利率先...
    周一,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允許企業運營,歐洲朝著恢復正常邁出了試探性的步伐。另外幾個國家也已經宣布,他們準備在未來幾天放鬆封鎖限制。 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兩個歐洲國家——西班牙和義大利——已經重新啟動了一些工業,而德國正在考慮從周一開始返校。 西班牙政府解除了對非必要行業的限制後,數百萬西班牙工人周一重返工作崗位。建築工人、清潔工、建築工人、工廠工人和船廠工人獲準重返工作崗位,警方在該國的地鐵、火車和公交系統上發放了數百萬個口罩。
  • 「獨狼」作案槍手僅一人,恐襲案暴露奧地利國家安全漏洞
    連日來,奧地利警方對這起襲擊事件展開了全面調查,逮捕多名涉案人員,而被警方擊斃的槍手、20歲的庫吉姆·費祖萊也受到媒體起底。這起恐襲事件暴露了奧地利情報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漏洞,引發國家高層對於部門工作等問題的反思。
  • 維也納發生恐襲,7人遭槍擊身亡,多地監控拍下恐怖一幕!歐洲怎麼了?
    據悉,奧地利6個不同地點發生了槍擊,有多名嫌犯持步槍行兇。消息指出,至少7人被射殺,多人受傷。▲ 直擊維也納恐襲現場:7人遭槍擊身亡 路人倒地殺手上前當頭補槍至少一名嫌犯在逃報導稱,槍擊事件發生在奧地利重新實施限制措施的幾個小時前。事件發生時,多處的酒吧和餐館擠滿了人。
  • 從尼斯到維也納,被恐襲席捲的歐洲最近經歷了什麼?
    從西班牙到義大利再到德國,歐洲多地近來頻頻發生反對「封鎖」的抗議甚至騷亂,社會動蕩加劇。再度「封鎖」勢必打擊尚未恢復的經濟,不採取嚴厲措施代價會更大,對許多歐洲國家來說,這個冬天有些難熬…… 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視角】ISIS為何盯上西班牙?高警戒級別難阻巴塞成恐襲高危地
    西班牙巴塞隆納和坎布裡爾斯市,相繼發恐襲事件,雖然後者被當地警方及時阻止,但目前已導致過百人傷亡。其中,巴塞隆納的這宗恐怖襲擊發生在市中心的歷史名勝景點街頭,而坎布裡爾斯也是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西班牙在一眾西南歐國家中,素來與伊斯蘭教淵源甚深,到底為何會被激進穆斯林份子盯上呢?
  • 「聖戰分子」宣布為維也納恐襲負責,仍有多名全副武裝...
    奧地利內政部長卡爾·內哈默對媒體表示,他確信這是一起由多名襲擊者發動的恐怖襲擊事件,目前仍有多名「全副武裝的、危險的襲擊者」在逃。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在襲擊發生幾小時後表示:「我們是這次卑鄙恐襲的受害者,而且這種情況仍在繼續。」
  • 歐洲恐襲頻發:宗教不是犯罪的藉口,「文明衝突論」也過於簡單粗暴
    法國總統馬克龍明確表態維護世俗價值,這一方面引起了歐美西方世界的廣泛認同,但另一方面卻點燃了部分阿拉伯國家的怒火。 無獨有偶,10月29日,法國尼斯發生惡性持刀恐襲事件,光天化日之下,行兇者在聖母大教堂附近作案,導致3名無辜市民遇難。兇手現年21歲。
  •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倫敦恐襲與中東恐怖活動密切相關  歐洲近些年接連遭受恐怖襲擊,從2015年1月的法國查理周刊遭襲開始,接下來巴黎恐襲,此後布魯塞爾、尼斯、柏林等,現在倫敦也發生了恐怖襲擊。可以說,歐洲面臨的恐怖威脅與中東的恐怖活動密切相關。近來「伊斯蘭國」組織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遭到打擊,但其極端意識形態的影響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
  • 難、難、難:歐洲屢遭恐襲,為何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自2020年9月25日法國巴黎《查理周刊》原辦公大樓發生持砍刀襲擊事件至今,一個多月內歐洲先後發生五起致命襲擊事件,涉及法國、德國、奧地利三國——10月4日,一名來自敘利亞的青年在德國德勒斯登用菜刀襲擊了一對同性戀伴侶,造成一死一傷;10月16日,巴黎一名教師遭極端分子斬首;10月29日,法國尼斯再度發生持刀恐襲案,造成3人死亡;11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在恐襲過後想要依舊寬容、開放,並讓安保顧及自由,但這有不小的難度世界說專員 胡維妮 發自法國巴黎過去一年,巴黎兩次遭遇恐襲。如果說巴黎的「一月恐襲事件」屬定點襲擊且目標人群明確,十個月後,製造「11月13日巴黎連環恐襲案」(致130人死亡)的「聖戰分子」朝露臺、足球場、音樂廳裡的人群隨機開槍,你我無論何種信仰都可能倒在他們槍下。兩次恐襲,雖皆由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發起,但因性質和規模不同,政府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查理周刊》襲擊發生後,不少人視其為法國版的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