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歌
在中國古代,做臣子的能得到皇帝的認可,是一種莫大的榮耀。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對大臣極為嚴厲的人,他在位期間,懲治貪官汙吏的手段,是出了名的。
但是朱元璋在位時,卻對一個大臣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個人就是方孝孺。朱元璋第一次見到方孝孺時,就對方孝孺的舉止嚴肅很是欣賞,還和皇太子朱標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當一直用他到老。」
除此之外,等到方孝孺年老之後,按照禮節送他回家鄉,朱元璋對方孝孺的評價是很高的。在這之後,方孝孺有次被仇家舉報,並且被逮捕到了京城。
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方孝孺的名字,不久就釋放了他。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很欣賞方孝孺的。臣子得到皇帝的賞識,仕途也會走得比較順利。
方孝孺雖然得到朱元璋的賞識,但他一開始並沒有委以重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孺因為別人的舉薦,進入宮廷裡面。但是朱元璋卻說:「現在還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時候。」
雖然朱元璋話是這麼說的,但還是給方孝孺安排了工作。方孝孺成為宮廷裡的漢中教授,每天給眾儒學生員講學,毫不倦怠。沒錯,方孝孺這個時候不是什麼大官,但卻是個老師。
千萬別小看方孝孺這個老師,他教的這些學生,日後大都成為了明朝初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方孝孺這個時候名氣還是很大了,就連蜀獻王朱椿聽說方孝孺的賢名,聘請他當世子的教師。
所以說方孝孺雖然沒當官,但是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在中國古代,寧可得罪商人,都不願得罪德高望重的老師,因為你不知道他的學生當中,有哪個是很厲害的人物。
正因為這樣,同學和校友在政治上,也是一種無形的資源。朱元璋死後,孫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這時方孝孺才得到重用。徵召他任翰林侍講。第二年又升調他做詩講學士,國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詢問。
毫不誇張地說,這時的方孝孺,不僅是朱允炆的老師,更是他最重要的謀臣。朱允炆每次上朝議事時,遇到難題後,就詢問老師方孝孺。這時的方孝孺,成為朱允炆最受寵的臣子,或許朱元璋就是把方孝孺留給朱允炆的。
但是好景不長,朱允炆的統治並不久,沒多久他的叔叔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率領著士兵一路南下。這時朱允炆一時之間沒了主意,就詢問方孝孺。
方孝孺的建議,雖然看著有用,但是對於燕王朱棣來說,絲毫不起作用。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朱棣率領燕軍到達江北,這時朱允炆才下詔徵集各地軍隊。
很明顯這時人家都打到門口了,朱允炆才去徵集各路援軍,肯定是晚了。方孝孺建議說:「時間太緊迫了,派人去和燕王朱棣談判,許諾割讓一些地方給他。」
這時的朱棣又不是傻子,一口氣打下了南京,朱允炆見狀沒機會了,只好自焚而亡。關於朱允炆的下落,至今也沒有定論。但是方孝孺的下場是很明確的,朱棣打下南京後,自然是想著怎麼登基了。
在他從北京出發之前,姚廣孝就對朱棣說:「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這意思就是不能殺方孝孺,從這就可以看出方孝孺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了吧。
當時方孝孺當過儒生的老師,而這些儒生絕大多數就當了官。但是朱棣下令讓方孝孺寫登基詔書,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能起草。」
朱棣看到方孝孺這般態度,自然是非常震怒,本來朱棣就是武將出身,命令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更為恐怖的是,朱棣下令誅滅方孝孺十族,在他之前,我們只聽過誅滅九族。
方孝孺是個人才,但是朱允炆在位時,他的一些措施也是有誤判的,這才導致了燕王朱棣的成功。然而,方孝孺的忠誠卻是後世之君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