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個被「誅十族」的人,感受一下其書法的正氣

2021-02-23 書法指南

「誅九族」的罪名是古代族誅連坐的刑罰。什麼是九族呢?就是從當事人起,往上數四代而至高祖,往下數四代而至玄孫,這八代人,如此再加上自己這一代,正好是九族。

所謂「誅九族」,就是將這九代人殺得乾乾淨淨,一個不留。按常理說,誅九族是將當事人和其親屬殺光,直到殺無可殺,已經算是刑法之極。但是明成祖朱棣卻發明了「誅十族」。

明成祖 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並非馬皇后所生的嫡子,但在諸子中,要數他的樣貌秉性最像乃父,所以最得朱元璋的喜愛。

可惜,因為投錯了胎——或說投晚了胎——他沒能做到太子的位子,這位子由他的長兄朱標坐了。

朱標為人溫厚恭謹,對兄弟也友愛照顧,被朱元璋目為守成之君的不二人選,所以朱棣雖然略有不服,但也沒什麼機會,於是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藩王,戍守北京城去了。

後來朱標因病身死,留下了一個兒子朱允炆。說實話,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在諸子中再選一個繼承人,甚至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朱棣繼承大統。

不過,朱允炆與父親朱標實在太像,他們一樣的溫厚,一樣的仁愛,最重要的是,允炆長期生活在祖父朱元璋的身邊,對他十分孝敬。

朱元璋老了,他實在是需要有個孫子在身邊承歡膝下,所以他簡直離不開允炆,最後也自然而然地將大位傳給了他,這就是建文帝。

允炆年幼,政治上並不成熟,才幹也不如叔叔朱棣,可是他是名正言順的九五之尊,號令天下,而朱棣不過是偏居一隅的北國藩王。

所以他雖然看不上這個侄子,對他不服氣,倒也沒有妄興篡逆的念頭,他的後來的造反,實際上乃是「逼上梁山」,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允炆身邊的齊泰、黃子澄等人不斷地強調,如今藩王遍天下,正如漢初的時候,乃是有重演「封建」、列土分疆的危險。於是大力攛掇允炆削藩。

允炆然其計,於是給削掉爵位,入罪下獄的藩王一個接一個,看的北邊的朱棣膽戰心驚。不得已,朱棣終於起兵造反。

當了皇帝,朱棣開始對原先反對他的人進行大清洗。如齊泰、黃子澄等人都採取誅族刑罰,而抵抗最久、屢屢將朱棣打敗的鐵鉉則給割下耳鼻,毀壞肢體,又將他的屍身投入油鍋,慘不堪言。

齊泰等人的妻女也給朱棣沒為官妓,供士卒隨意凌辱。但是,齊、黃等人的遭遇,與一代名士方孝孺比起來,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

方孝孺

原來,方孝孺才名響遍天下,朱棣也十分愛惜,不忍殺害。而方孝孺的正直名聲也可以給自己的新政權加分,於是百般拉攏。可是,方孝孺對這些都不為所動。

朱棣對他說,我本無心於皇位,現在打入南京,不過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而已。孝孺抬頭瞪視:「成王在哪裡?」這成王自然是指建文帝。朱棣做無奈狀說:「他已經不見了。」孝孺仍不肯罷休,接著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說:「他並無後。」

方孝孺《致士彥翰林札》

孝孺上前一步,大喝道:「那成王的弟弟呢?」朱棣的耐性終於消失殆盡,冷然道:「這是朕的家事,不勞你來多心!」於是叫他起草登位詔書。

沒想到方孝孺只是寫了「燕王篡位」的四個大字。朱棣問:「你不怕我殺了你?」孝孺說:「你殺了我,我也不會與你同流合汙。」朱棣冷笑道:「哪有那麼容易,我要誅你九族,讓你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慘死身前!」孝孺怒喝:「你便誅了我十族又怎樣?」

這句話引了一個大災難,心狠手辣的朱棣果然誅了他的十族。這第十族哪裡來呢?原來就是方孝孺過往的好友。在朱棣稱帝的第八天,他特意在南京的聚寶門設刑臺,開始誅殺方孝孺的十族。

方孝孺一代國士,對自己的死根本不放在心上,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友在自己面前給人誅殺,心裡之痛實在難以述說。

不過,他並沒有屈服於朱棣的淫威,只是等著自己死亡那一刻的來臨,對他說,那已是解脫。

方孝孺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哥哥方孝聞早年已經病逝,而弟弟方孝友卻給押赴刑場。不過,方孝友並不怪罪哥哥,反而在死前不斷地安慰開釋。

方孝孺行書冊頁《詩稿》

這次大屠殺一共持續了七天,死者多達八百餘人。最後一個死的當然是方孝孺,他大罵不止,嘴巴給朱棣割裂至耳,又給割下舌頭,處以凌遲。

方孝孺小楷《默庵記》

(局部)

歷史評價:

朱元璋:此莊士,當老其才。

姚廣孝: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朱高熾:若方孝孺輩,皆忠臣,詔從寬典。

李贄:孝孺自幼精敏絕倫,雙眸炯炯,日讀書積寸。為文雄邁深醇,鄉人呼為小韓子。

錢士升: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

乾隆帝:當時永樂位本藩臣,乃犯順稱兵、陰謀奪國,諸人自當義不戴天。雖齊泰、黃子澄等輕率寡謀,方孝儒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然跡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及大勢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

張廷玉:帝王成事,蓋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洩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

蔡東藩: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為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至拒絕草詔,猶不失為忠臣,然一死已足謝故主,何必激動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試問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歸於盡乎?

相關焦點

  • 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其書法如何?
    誅九族,源自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這一殘酷刑罰不是把一個大家族殺得斷香火,就是殺個乾淨,被誅殺的人數,少則十幾口,多則一百多口。據記載,史上「誅九族」案中誅殺人數最多的一次是873人。「誅十族」更是慘不可言,可謂滅絕人性,第十族即老師、老師的學生、老師的學生的學生。史上唯一被皇帝「誅十族」的人,叫方孝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 「誅十族」
    在中國古代,最滅絕人性的刑罰,就是「誅九族」,可在嗜殺、殘暴的明朝,竟然還出現過「誅十族」的,受害者就是當時名聞天下的大儒方孝孺。
  • 歷史上被誅十族的人!
    誅九族一直都是一種嚴重的刑法,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會有些被誅九族的人,九族便是包含所有跟自己有關係的人,不過卻有著比九族更嚴重的誅十族,你知道被滅十族的人有誰嗎
  • 古代最重的刑罰是誅九族,方孝孺為何被誅了十族
    方孝孺是寧海人,其父親方克勤死於空印案,他自幼好學,被鄉親們稱為「小韓子(韓愈)」,長大後他師從於學者宋濂,他通經史,善詩文,生性耿直,被稱作「正學先生」。蜀王朱椿曾經聘請他為世子的老師,方孝孺當時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在我們這個時代,無論是多麼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最多也不過是絞刑或是槍斃而已,而在古代可就沒這麼簡單了。眾所周知,自提倡嚴刑峻法的先秦時期開始,各種割鼻子挖眼睛的刑法是層出不窮,最輕的也是個在臉上刺字,給人的肉體和尊嚴帶來了雙重打擊,叫人生不如死。
  •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大儒
    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揮筆寫下了幾個大字:「燕王篡位。」寫完後,就將筆扔到地上,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徹底絕望,並憤怒了。史書對朱棣之兇殘,多有表述。朱棣恨方孝孺嘴硬,叫人將其嘴角割開,撕至耳根。
  • 中國古代」誅九族「,誅的是哪九族?
    《儒林外史》中,蕭金鉉等人到雨花臺遊玩,見到「夷十族處」,也就是永樂帝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的地方
  • 看一看古代刑法中的誅九族,具體是指哪幾族?
    古代誅九族九族之一:犯人自己所在的家族解釋一下,犯人自己所在的家族不僅指犯人的父親、母親、兄弟和子侄,還包括犯人所有未出五服的家族成員。犯人的女婿也不在這個誅殺範圍,這也算古代一個奇葩現象,嶽父犯罪,很難株連到女婿頭上;但女婿犯罪,誅九族,嶽父肯定跑不掉。以上四族合稱父四族,均屬於犯人的父系家族成員。九族之五:犯人母親的父族具體是犯人母親的家庭成員,包括犯人的外公、外婆、舅舅以及未出嫁的大姨媽和小姨媽,犯人舅舅所生的子女也在誅殺範圍內。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其實僅有2例
    看現代古裝電視劇,經常會出現皇帝下令誅人九族的情節,而這個「誅九族」其實可以算是株連族人,這條律法的最高量刑標準。電視劇敢如此演出,但是古代皇帝可不是真的就能隨著性子動不動下令誅九族的,翻閱史料,就能發現,也不過2例。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朱棣質問方孝孺:你不怕誅你九族!不顧親人死活?朱棣原以為拿住了方孝孺的弱點,便可以左右他做事,這本是任何一個人都要猶豫的問題,可結果讓人意外,方孝孺大叫道:」你就是誅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孺用十族,共計873人成全了他的忠義。方孝孺為了自己的氣節,以身殉道。
  • 古代「誅九族」指哪九族?和滿門抄斬有什麼區別?說文解字:族
    古代「誅九族」指哪九族?估計連家裡的小強都被消滅掉了吧!
  • 誅九族到底有多可怕?誅三族更噁心?韓信慘遭誅三族!
    #新手作者專屬活動#古代為什麼會有滅族這種刑法呢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狠人,硬生生的被誅了十族,這個人就是方孝孺。方孝孺在當時的威望很高,靖難之變後,方孝孺認為朱棣的皇位是篡位奪來的,而朱棣又讓他幫忙起草詔書,但是他寧死不從,並且還辱罵朱棣,在詔書上寫上了「燕賊篡位」四個字。最後朱棣都用誅九族威脅他了,但方孝孺就十分硬氣的懟了回去「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
  • 書法正氣浩蕩,典型的字如其人!
    在書法史上,「字如其人」這四個字,一直都能得到很多人的擁護,事實上,這字如其人,確實能在很多書法家身上體現出來,就比如顏真卿。顏魯公一直都是無數書法愛好者的偶像,在很多人心中,顏真卿這三個字,甚至要比王羲之還要重上幾分。
  • 古時候,誅九族到底會誅多少人?
    當然無論哪一種說法,其所牽扯的人多數都是無辜的,畢竟犯法的只有一個人,可卻是要牽連那些與他有血緣關係的無辜之人,這真得是很殘忍。但無論如何,自秦國實行族誅刑罰後,歷朝歷代凡犯特大重罪,如謀反謀判謀大逆等十惡之罪名者,皇帝就有可能對其實行族誅的極刑,以此來警戒世人不得有反對朝廷之心,藉此來維護自家對於天下的統治。
  • 古代「夷三族」和「誅九族」哪種刑罰更殘酷,為何親屬不逃跑
    縱觀華夏歷史,以法家思想為根本的律法成為封建君主們維繫江山統治的根本方式,在眾多的古代法律處罰名目之中,」夷三誅」和「誅九族」是最讓囚犯及其族親膽戰心驚的判罰。這兩種處罰多對謀反及弒君罪名的重犯叛罰,都是以「斬草除根」的方式徹底消除被處死囚犯後代及親屬復仇的實力和社會關係。
  • 誅方孝孺十族873人,設東廠讓人心驚膽戰,還是你認識的朱棣嗎
    但是,朱元璋喜歡的卻是長子朱標,將其確定為接班人,悉心培養幾十年,可惜病逝,白髮人送黑髮人。後來,朱元璋又將希望寄托在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最終助其上位。對於這位能力很強的四子,朱元璋卻從未考慮過。 朱允炆性格較為柔順,但是作為皇帝,這樣的性格顯然不適合,在位時朱允炆也是如履薄冰。他問臣子意見,如何能在這個位置上坐穩,臣子的回答是「削藩」。
  • 這位「正部級」官員書法,正氣凜然,大氣磅礴!完美詮釋字如其人
    在書法界一直都有「字品即人品」的說法,也就是說從你筆下的字中,就能看出你這個人的為人如何。正如歐陽修評價顏真卿一樣:「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這句話的意思,顏真卿剛正不阿、正氣凜然,從他的字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那麼,到了清朝時期,有一位封疆大吏,也將「字如其人」完美詮釋了出來,他的書法大氣磅礴,字字剛勁有力,使人觀之便覺有一股浩然正氣迎面而來,此人就是林則徐。
  • 浩然正氣,格調高雅——汪順利書法作品欣賞
    汪順利作品 中國書法注重氣勢之美、意態之美、韻律之美,更講究筋骨之美。汪順利的書法筆勢洞清,筆力雄健,字裡行間蘊含著一股浩然正氣。古人云:字如其人,歷來都是書品和人品骨肉相連,優秀的書法必須有人格魅力支撐著作品的精神。正如唐代名家柳公權所說「心正則筆正」,書法家心中若有正氣,其字體發於筆翰,則剛毅雄特,法體嚴備,猶如忠臣義士立於朝堂之上,一身錚錚傲骨,臨大節而不可奪其志。
  • 書法聚焦 | 每日經典欣賞——《正氣歌》
    黃自元(1837~1918),字敬輿,號澹叟,湖南安化人。清末書法家、實業家。
  •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別被電視劇誤導了,其實也就兩個
    在古代,最嚴重的懲罰是什麼?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株連九族,作為一種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情形,這種情況想想也都讓人感到害怕。然而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或許你不會相信,其實也就兩個,這又是什麼原因?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