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嚴重的懲罰是什麼?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株連九族,作為一種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情形,這種情況想想也都讓人感到害怕。
然而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或許你不會相信,其實也就兩個,這又是什麼原因?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九族」的概念,對此三字經的解釋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意思是將人九代的輩分看為九族,而另外一種分法,是從血緣關係的遠近來作為區別,分別是父族四(父母、兄弟、姐妹、兒女、外甥、外孫)、母族三(外祖父母、娘舅)、妻族二:(嶽父、嶽母),三者並稱為九族。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當中,懲罰罪犯家人的族誅罪行已經是由來已久,早在商朝的時候,就提到了一種叫做劓殄的罪行,這是商王盤根在準備遷都時所發布的,要將不聽從命令,蓄意謀反的人全部處死,連同他們的親人也不例外。
而族誅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是因為封建社會依然是以家庭本位為主,而且包括儒教在內,不少宗教提出,私人的復仇行為只要是出於正義的目的,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孟子》就提出:「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子者,人亦殺其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頒布族誅的目的,一則來震懾和恐懼,二來也是為了斬草除根,避免出現伍子胥那樣的漏網之魚。
如此嚴厲的酷刑,當然要用在最罪大惡極的囚犯身上,隨著歷史一步步發展,到了隋朝時期,有有了「十大惡」的說法,這也正是「十惡不赦」的由來。統治者認為,以下這10種罪行,是最為嚴重的,它們分別是:「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其中自然又以謀反(試圖推翻朝廷)為十惡之首。
然而這種行為是否會被誅九族呢?同樣讓我們來看看:
先來說說秦朝,相比於之前的幾個時代,秦朝繼承了戰國時期秦的法律制度,確定了一套從立法執法都是十分縝密的體系,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秦朝對於謀反之人,使用的便是夷三族的措施。
在這三族當中,指的分別是「父母、兄弟、妻子」,而漢朝在處置謀反罪的時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措施,這也導致漢秦之間,因為涉及謀反被處死的名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包括趙高、李斯、彭越、韓信等人,都是如此。
當時間來到唐朝之後,法律卻要相對寬鬆一些,《唐律》將謀反罪分為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聲稱自己要謀反,但是「光說不做」,又沒有謀反跡象的,基本被當做妖言惑眾者懲判,「首犯處絞刑,家屬不緣坐。」
第二種是謀反被證實,並未曾造成實際效果,第三種是謀反真實,造成很大影響的,上述這兩種情況,本人都要被處斬,但是在對待親人方面的處罰,卻有很大不同:「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這裡沒有提及親族,只說明是父子,同時還得達到16歲以上的條件。
宋朝法律也比較寬鬆,謀反的罪名,基本也不會牽涉到過多的人,權力移交比較和平,沒有出現太多的血腥鬥爭,到了明朝,卻要嚴厲上不少:「謀反」、「謀大逆」者,不管主、從犯,一律淩遲,祖父、子、孫、兄弟,超過16歲以上的人,都要處斬,如此嚴苛的峻法,和朱元璋的疑心是分不開的,到了明末期間,袁崇煥就因為涉嫌謀反,而被崇禎以「通虜謀叛」罪名處死。
而清朝期間,律法提到:「謀反大逆 凡謀反及大逆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正犯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案件中受到牽連的人,和明朝一樣的多。
不過自始至終,無論唐宋元明清,在正史當中,卻並沒有「誅九族」的罪名出現在官方制定的法律文件當中。反倒是在演義評說當中經常出現。
這並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過去的天子,講究以仁德治天下,九族範圍過廣,牽連者甚多,尤其是謀反之人當中,不缺乏出自名門望族的身世顯赫者,這也很容易動搖朝廷的根本和皇帝本人的威信。
當然了,在歷史上,也出現了兩次株連九族的案例,第一個是隋朝司徒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憑藉父親的功勳被賜予柱國、郢宋二州刺史,遷鴻臚卿、禮部尚書。
然而趁著隋煬帝第二次東徵高句麗期間,楊玄感趁機叛亂,被大將軍宇文述所擊敗,《隋書》提到,最終他被大怒的隋煬帝「夷九族」。
另外一個人,則是來自於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官員景清,朱元璋死後,景清成為了建文帝身邊的近臣,結果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且成功上位之後,景清假裝屈服,然而乘著朱棣早朝的時候,竟然試圖用利刃刺殺他,事情敗露後,「誅九族,轉相攀染,誅其鄉人。」
以上的兩個事例,從法律文書中無證可循,基本都算是帝王的主觀行為,相信還有不少人,聽說過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誅殺十族的故事。
相傳方孝孺拒絕給朱棣寫詔書,而且態度十分強硬,這讓朱棣勃然大怒,在九族的背後,將其學生也算一族,並列誅殺。
不過歷史上的方孝孺,的確是全家被誅,而且牽連了843人,但是「株連十族」卻是並沒有提起,最早出現在祝枝山的《野記》,這只不過是後人為了宣傳故事效果,而誇大描寫的原因而已了。
如果你對於過去歷朝歷代的刑罰體系,有著十分充分的興趣,那麼這一本《圖解中國歷代酷刑史》,是十分值得參考的一本讀物,它既見證了司法體系的種種改革,然而也深藏著帶有原始野蠻文化的殘忍和落後,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