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贛州6月9日電(時雨)6月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贛州打造融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臺,這是繼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後又一個為贛州「量身定製」的重大政策文件。《若干政策措施》裡有哪些「乾貨」?這個政策的出臺能給贛州帶來怎樣的紅利?8日,贛州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盧述銀在發布會上進行了解讀。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戰略定位為『三區一園』。」盧述銀說,以贛州市為主體,深化拓展與大灣區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和運作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共建、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新機制,打造跨省區域合作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典範。深化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開放合作,全面推廣複製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經驗,接軌國際化營商環境,建成大灣區輻射帶動內陸地區雙向開放的主要支點。
此外,《若干政策措施》還提出,全面對接大灣區世界級製造業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融入產業鏈分工和產業間協作配套,形成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綠色生態、文化資源優勢,適應大灣區消費升級和高端市場需求,成為大灣區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文化和旅遊及康養休閒勝地。
完善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 支持「水陸空」交通發展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完善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加快建設贛(州)深(圳)高鐵,推進瑞(金)梅(州)鐵路建設,支持贛(州)韶(關)鐵路擴能工程納入國家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贛(州)廣(州)高鐵規劃研究。
2020年開工建設尋烏至龍川(江西段)、遂川至大餘、信豐至南雄等高速公路。對贛州列入省級規劃的高速公路,爭取國家按照國家高速公路網標準給予補助。加大贛州與廣東相連的國省道升級改造力度,支持贛州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市。
支持贛州黃金機場三期列入國家「十四五」民用機場建設規劃。適時開通瑞金機場至大灣區重點城市航線,加密贛州黃金機場至大灣區航線。推動贛州黃金機場列為粵港澳備降基地。
提升贛州港作為深圳鹽田港、大鏟灣港、廣州港、珠海港的內陸腹地港的功能和作用,共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深水港資源。啟動贛粵運河規劃研究並爭取列入國家水運網絡中長期規劃,支持建設贛州港(水運)綜合樞紐,打造贛南水路貨運重要節點和全省區域性重要港口。
對標大灣區提升開放水平 加快提升開放平臺功能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支持贛州國際陸港開展鐵海聯運「三同」試點,加快集疏運體系建設,提高對周邊地區進出口貨源集聚能力。支持贛州國際陸港建設進境木材指定監管場地,申建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和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培育中歐班列精品線路,打造區域性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設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支持贛州綜合保稅區置換至贛州國際陸港,推動在贛州綜合保稅區建設國際航空保稅物流產業園,常態化運營贛州至香港貨運直通車。支持贛州航空口岸申請設立國際郵快件監管中心,申建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
此外,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和臨空經濟,推動贛州黃金機場列為粵港澳航空物流中轉基地,推動開闢至國內外主要物流節點城市全貨機航線,並與廣州、深圳航空貨運開展空空聯運、聯程聯運合作。
打造大灣區產業協作高地 提升產業承接能力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圍繞大灣區優勢轉移產業,共建研發設計、檢驗檢測、交易認證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優先支持。
支持贛州建設國家級家具研發設計中心,適時推動贛州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研究引進國際創新創業團隊在贛州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平臺。
《若干政策措施》中還明確提出,支持贛州加入粵港澳相關產學研創新聯盟,支持建設稀土資源儲備庫、交易集散中心和鎢新材料應用產業研發、收儲平臺。
建設大灣區生活休閒旅遊共享區 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支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贛州中央紅軍長徵路線作為江西段的重點建設區域,並優先支持範圍內旅遊公路列入新一輪江西省旅遊公路規劃。
支持贛州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和國家分級診療試點城市。推動與廣東共建綜合性醫療健康數據管理和健康服務中心,建設一批互換式、候鳥式、旅居式養老聯合體。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深化公辦養老院轉型升級,支持贛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通贛深(港)旅遊專列和大灣區旅遊直通車,聯合打造高鐵旅遊走廊,共同開發高鐵和高速公路「一程多站」旅遊產品。
鼓勵比照大灣區先行先試 試行贛粵區域內就醫一卡通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比照大灣區人才測評和技能鑑定標準,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試行與大灣區科研人員職稱、律師從業資格等認證銜接機制。建立大灣區審核資料認可機制,除有法律法規等明確規定外,對在大灣區已審批或備案的企業主體資格材料僅做快速核驗,不再要求企業重複審批或備案。對在廣東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並在有效期內整體遷移至贛州的,經向認定機構提交完成遷入相關證明材料後,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繼續有效。
同時,加強與廣東醫療資源交流互動,試行贛粵區域內就醫一卡通、雙向轉診等合作機制,實現跨區域異地醫療實時報銷結算一體化。支持贛州市縣醫院與大灣區三級醫院建立對口幫扶關係,發展一批品牌醫聯體。推動大灣區優質高校到贛州開展合作辦學。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