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近日,有關「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討論尚未冷卻,國內幾位明星疑似出軌、吸菸的私生活片段又相繼被曝光,引發了網友對「明星道德評判標準是否苛刻」的話題討論。有人認為,成為道德榜樣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的應有職責,也有人反對這種過於苛責的態度,強調明星亦是普通人。

  其實,在抽象地審視明星道德之前,首先應當明確:我們有權要求明星符合何種道德?明星並不天然地具有做道德榜樣的義務,公眾也應該進一步釐清批判明星的尺度。僅僅在小時候時常背誦的《三字經》中,就出現了成百條道德律令。公眾在對明星提出道德要求時,首先應當進行價值排序,劃清公德與私德的界限。

  所謂公德,是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每個人在與社會產生關係時可能產生的道德問題;而私德則是個人對自身品性的追求。對於明星來說,利用自身特殊的權能,行危害社會的不軌之事(比如接拍虛假廣告),即屬於違反公德的範疇。而類似吸菸(在公共場所違法吸菸的情況除外)、喝酒甚至私生活出軌等行為,雖然有違法社會形象,卻仍然屬於私德範疇的問題。

  堅守「德藝雙馨」的目標,當然能夠贏得公眾的掌聲。然而,對於並未違反法律、未突破公共道德底線的私德,社會的審視就應當有所保留和克制。

  有人可能會說:明星的不良舉止會對粉絲群體起到負面示範作用,已然與社會發生關係,屬於公德的範疇。然而,堪稱「明星」的風雲人物千千萬,沒有哪一個人的品格是完美無缺的。海明威的酗酒惡習幾乎人盡皆知,可是沒有多少粉絲會認為必得學他酗酒才可寫出佳作。即便有瘋狂的粉絲效仿,那也應該去做粉絲的心理工作,而不是讓海明威戒酒。

  還有網友認為,明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本就獲得更多財富、更高社會地位與更為豐富的資源,因此對他們提出更高的私德標準也不過分。這一觀點背後,其實暗含著一座隱形的天平:一邊是明星所得,一邊則是明星的付出。問題在於,這一要求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讓天平看起來更加「平衡」,卻不是為了追求道德本身的緣故。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私德低劣的明星不必承擔任何代價。如果我們認為明星所得不合理,那麼可以要求他們提升業務能力,與個人所得相匹配;也可以呼籲改變利益分配與再分配機制,通過「限薪令」等方式,改變部分明星收入不合理的現狀。但是,這一切都不該成為「綁架」明星,讓他們成為道德聖人的理由。退一萬步說,社會對私德評價自有一桿標尺,對明星私德行為不滿的人們自可「用腳投票」,令其承擔商業價值受損的後果。

  古人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要不違反法律與基本道德規範,就應該對他人的私德缺陷給予一定程度的包容,尤其不宜過度消耗珍貴的社會注意力,沉浸在無限制的窺視狂歡中,即使這個「他人」是位明星。

(責編:董曉偉、曲源)

相關焦點

  • 冰點時評: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冰點時評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近日,有關「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討論尚未冷卻,國內幾位明星疑似出軌、吸菸的私生活片段又相繼被曝光,引發了網友對「明星道德評判標準是否苛刻」的話題討論。
  • 私德與公德,人民與公民
    孔子對管仲做出了正面評價,認為他有仁德。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從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個有才幹的政治家,很有作為。齊桓公即位之初,急需人才輔助來治理國家,他準備讓鮑叔牙做齊國的卿相輔佐他,鮑叔牙卻說自己的才幹不如管仲,如果要稱霸諸侯的話,應該請管仲來做卿相。
  • 陳來論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
    他在《新民說》第5節「論公德」就開始全面論述關於私德與公德的理解和認識。他提出沒有公德是不能組成一個國家的,公德和私德是道德統一體的兩個方面,「獨善其身」者是私德,「相善其群」者是公德。也就是說「公德」是個人與社群關係的道德,「私德」是個人求自身品性的完善。兩者都是人生必需的道德,也都是立國所必需的。梁啓超主張,缺少私德的民眾不可能組成國家,只有私德而缺少公德的國民更不能組成國家。
  • 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原標題: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蘇令銀   在中華文化語境中,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德」涵蓋了誠信、仁愛、正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講話,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Q&A:公德和私德的區別是什麼?
    Q:公德和私德的區別是什麼?
  • 守公德先要修私德
    筆者以為,德有公德和私德之分。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鍛造優良黨風政風提出新要求,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面對履職盡責的各種考驗和挑戰,面對現實中的種種誘惑和「圍獵」,領導幹部守公德必須先要修私德,注重加強私德修養,嚴以修身律己,強化自我約束,如此才能立好政德。
  • 公德與私德孰先孰後?一場正在進行的論戰!
    該文重新審視梁啓超等近代啟蒙學者的公私德之辨,提出近代以來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公德取代個人道德、壓抑個人道德、取消個人道德,並相應地忽視社會公德,使得政治公德、社會公德和個人道德之間失去應有的平衡」,進而提出現代公民道德建設應以傳統儒家的家國一體模式取代近代學人倡導的公德私德區分的模式,同時應以個人道德修身(私德)為核心克服重公德、輕私德的缺陷。
  • 公德與私德,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提高對私德的重視十分必要,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會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礎;只有重視整個社會的私德建設,將私德與公德置於同等位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道德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私德 公德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德」是源自社會公眾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會個體的品行和道德。
  • 現代公民道德如何可能——《文史哲》公德私德問題的思想論戰
    該文重新審視梁啓超等近代啟蒙學者的公私德之辨,提出近代以來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公德取代個人道德、壓抑個人道德、取消個人道德,並相應地忽視社會公德,使得政治公德、社會公德和個人道德之間失去應有的平衡」,進而提出現代公民道德建設應以傳統儒家的家國一體模式取代近代學人倡導的公德私德區分的模式,同時應以個人道德修身(私德)為核心克服重公德、輕私德的缺陷。
  • 金仲兵:讀懂《私德》,理解公德、規則、法律與文明
    原創金仲兵企業與法律網昨天一、推薦皮藝軍教授《中國人的私德》這是一本剖析、總結人類道德、行為和靈魂的書。個人理解,人的言行可以對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起到支撐作用,由內而外,進而產生「公德」這個顯性結果。據檢索,「私德」一詞好像並非皮藝軍教授首倡,但肯定是首位將私德作為課題和專業述語並系統化闡述的學者。
  • 陳喬見 |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辯及其當代啟示——從「美德...
    近代以降,梁啓超開啟了以「私德」「公德」這對概念討論中國社會問題與儒家倫理道德的先河,隨後這對概念遂成為學界論辯與道德評價的基本範式。筆者發現,梁啓超等人的「公德私德」之辯實際上攸關「美德統一性」問題,而且,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相信「美德統一性」的觀念。
  • 【兩會國是廳】大德立信 公德惠民 私德修己
    講話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的整體格局,以「大德、公德、私德」三元一體有機結構,深刻闡釋了政德修養的精神意涵,明確提出了政德修養的實踐要求。講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潔己以進的堅定意志,確證和強化了中國共產黨持守初心、強國惠民的黨性宗旨。
  • 豪橫女被拜耳辭退,職場裡的公德與私德
    是無限放大公德的場景;而在公德的要求過高,就擠佔了私德的空間,過分壓抑的私德就會在不經意間通過透過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就像某些X籍華人非要找機會秀優越)展現出來。今天,「雙微一抖」被一個中年婦女的「救命啊」喊叫聲刷屏。這位澳籍華人婦女朋友在被全網討伐了一天之後,她的僱主全球藥企巨頭拜耳在18:40發表了一份解僱聲明,完成絕殺。
  • 每一所清真寺的教長主任委員都要明白私德不嚴公德難存
    張金勇每所清真寺的教長、主任、委員必須明白:私德不嚴,公德難存。(103)每一所清真寺的教長、主任、委員都要明白:私德不嚴,公德難存。一個教長、主任、委員的私德好,就會自然向外延伸,表現在公德和大德上;反之,如果私德不嚴,必然影響工作作風、動搖理想信念,讓「私德瑕疵」發展成「公德硬傷」,最終傷及大德。
  • 西漢思想政治的局限之忽視公德建設,重視私德培養,你知道嗎
    西漢思想政治的局限之忽視公德建設,重視私德培養,你知道嗎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王解讀歷史,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西漢思想政治的局限之忽視公德建設,重視私德培養,你知道嗎西漢的思想政治教育從總體上說,是為維護和鞏固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服務的,因此,漢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可避免地帶有強烈的封建性
  • 肖群忠 | 現代中國應並重公共道德和個體私德——對陳來、蔡祥元...
    這裡推送的肖群忠先生《現代中國應並重公共道德和個體私德》一文,是這一系列的第4篇文章,對陳來、蔡祥元二位針鋒相對的觀點做了自己的回應。作者更加傾向於陳來先生的看法,認為儒家重視私德、修身、內聖的傳統恐怕在現代社會中不僅不會遇到困境,而且還會繼續彰顯它的永恆價值。
  • 鄭向東:明大德以忠 守公德以勤 嚴私德以廉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
  • 任評聲:庸官「公德」有礙 「私德」亦有恙
    共有56名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錢拉票行為,涉案金額人民幣1。1億餘元,527名市人大代表中有518名代表,以及68名大會工作人員收受錢物。此案一出,震驚全國,中央更直接指出此案「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是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挑戰,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挑戰,是對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的挑戰」。
  • 私德不嚴,政德難存
    如果說政德關係著良好政治生態的形成,那麼私德則是涵養政德的重要前提。一個人的私德好,就會自然向外延伸,表現在公德和大德上;反之,如果私德不嚴,必然影響工作作風、動搖理想信念,讓「私德瑕疵」發展成「公德硬傷」,最終傷及大德。
  • 陳來: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
    公德即公民基本道德,指向公共生活;私德即個人基本道德,關注個人道德品質。公德、私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規範,也是要落實到個人身上的道德要求。私德作為個人基本道德要求,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含義非常豐富,在現代社會中仍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