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是怎麼回事?

2021-02-07 曲周博物館

在冀南民間流傳著一句歇後語:「八月十五殺韃子——齊了心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追溯到八百年前的元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在中原大地廣泛流傳的「八月十五齊心殺韃子」的故事。

韃子,歷史上漢人稱蒙古人為韃子。

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在先後徵服金國、西遼、花拉子模(今印度、巴基斯坦等中亞地區)後,於1271年由其孫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統治十分殘暴,統治者蔑視多數人的權利,他們將百姓分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是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第二等是色目人,即北方以遊牧為主的少數民族,如契丹、女真等。他們也具有較高的地位,享受較高的權利;第三等為漢人,是被統治階層,地位低,權利也小;第四等是南人,即原來在南宋王朝統治下的漢族子民,他們毫無社會地位可言,也沒有一點人身權利。蒙古人殺死漢人不用償命,殺死南人如同殺死一隻雞鴨,官府根本不予理睬。

到了元朝末年,元惠宗更加荒淫無度,橫徵暴斂,欺壓百姓。官逼民反,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鬧得元惠宗心神不寧,坐臥不安。元惠宗為了防止老百姓造反,將百姓每十戶為一個單位,委派一名蒙古人為十戶長,用以牽制和監視漢人。十戶長便是這十戶百姓的大家長,十戶長輪流到每家吃住,每家都要在堂屋裡置一長柜子供韃子睡覺,百姓稱他們為家韃子,稱柜子為老爺櫃,在有的地區,老爺櫃這種家具一直流傳到解放後。

家韃子的生活由住戶的漢人所供養,行使的是為蒙古貴族統治者服務和欺壓漢人的特殊權力;有好吃的必須由十戶長先吃,他吃剩下的才能由家人吃;家裡的東西凡是家韃子看中了,你不主動獻上,家韃子想拿就拿,搞不好給你羅織個罪名就是家破人亡;為了防範漢人和南人的反抗,統治者還實行刀具管制,十戶共用一把菜刀,由十戶長保管,平時鎖在井臺上,做飯時到井臺上輪流使用。

日常,家中有大閨女、小媳婦的人家,要出高價錢向他買門檻子。誰家不買門檻子,不管是閨女房還是洞房,他可以隨意出入,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如果拿錢買了門檻子,他就稍微給點面子。門檻子這玩意兒,沒有固定的價錢,他說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許你還口。這樣,富戶能買得起,窮戶就作了難,一個門檻子,就能讓你傾家蕩產。實在買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更甚者,家韃子享有新媳婦的初夜權,哪家娶媳婦了,第一夜是家韃子的。因此,漢人結婚後,就會把第一胎摔死,不要這個蒙古種。

蒙韃子定的制度非常苛刻,不準各家各戶通氣說話,如果三三兩兩在一起聚會,或者在一處說悄悄話,他們就誣賴你想謀反,把你打入死牢,或當即處死。所以,那時候,老百姓誰也不敢隨意溜達,天一黑就吹燈,免得禍從天降。

老百姓對蒙韃子早已恨之入骨,但苦於明著跟這些蒙韃子鬥,卻鬥不過他們,暗中又不讓聚會,所以,無法商討鬥蒙韃子的起義之事。而此時,朱元璋在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中秋節中國人有吃月餅的習俗,蒙古人是不會想到會被用來傳遞消息。八月十五這一天早上,家家戶戶都得到了有人送來的月餅。蒙韃子看見人們互相送月餅,便上前盤問:「這是什麼東西?」人們告訴他們:「這是月餅,八月十五晚上拜月的供品。」於是,蒙韃子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盤問了。

到了八月十五的晚上,各家各戶都捧出月餅、瓜果祭月。舉行祭月儀式之後,各家人圍在一張桌前,賞月飲酒。家韃子也趁熱鬧,喝了個一醉方休。各家各戶把月餅掰開一看,每塊月餅裡邊都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今夜子時,一起動手殺死各家的韃子兵。」

子時一到,各家各戶的家韃子有的醉到了,有的睡著了。一家人一商量,擠擠眼、碰碰手,全都心領神會了。各家各戶便按照月餅裡的字條,一齊動手,在同一個時辰,就把各自家中的韃子兵全部殺光了。村民們敲鑼打鼓、高高興興地走出家門,噼噼啦啦地燃放起鞭炮,慶祝勝利。這就是「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

很快,起義軍就攻下了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後,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更為廣泛的流傳開來。現在,中秋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

掃一掃關注曲周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八月十五殺韃子
    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 「八月十五殺韃子」中的韃子,代指什麼人?不僅僅是蒙古!
    「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韃子代指蹂躪中國百姓的元朝蒙古人,那麼為啥韃子代指蒙古呢?
  • 七月十五送面人 八月十五殺韃子
    到了元末,農民暴動時有發生,為了加強管制,民間禁用鐵器、刀具等,就連做飯用的切菜刀,平日裡都的交給家韃子保管,用時取來,用完歸還。反元怒火已到了一觸即發地步。七月十五送面人和八月十五送月餅就在這個時候前呼後應地成就了一場浩大的、名流千古的反壓迫運動。不知道以前做祭祀時面人捏得有多大,反正殺韃子那年的七月十五面人就開始捏得很大了。
  • 【古城名地】韃子街上的衙門口——濟民場大使署
    現在,韃子街已和其他的街道毫無二致,但在柏各莊農曆八月十五吃月餅殺韃子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元朝時,統治者為穩固少數民族對多數民族的統治政權,把全國民眾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和原來的西夏人、畏兀兒人,第三等是北方的漢人、契丹人、女真人,第四等是最後徵服的(南宋)漢族人。
  • 蒙古傳說的黑太子、其他民族與漢族關係
    【管理員】雲過無痕喇嘛的壓迫終於導致了漢人的反抗,他們的一個首領朱洪武決定在八月十五搞事情,於是朱洪武和手下做了很多月餅,在月餅裡夾上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紙條。【活躍】高薪到元朝,中國社會已經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高度社會文明,初夜權如此愚昧的做法肯定實行不了。
  • 關於中秋節的四個傳說
    據說,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由此而來,並由宮中傳到民間。 第三傳說:吃月餅與「殺韃子」中秋的傳說多是美妙的,但這個「殺韃子」的故事卻滲透了一段不愉快,它與元末起義的傳說有關。在元未,天災人禍連連,民不聊 生,蒙古人對中原漢人的統治也更為嚴厲。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小編 趙 建 林 (一)、 農曆八月十五,中 秋 節 顧名思義,秋天中間的節日,農曆七月 八月 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正中間,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史上最全八月十五套路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 中秋、仲秋之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始於何時,拜月故事的經典傳說
    也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嗎?答案是否定的。據漢朝大學者鄭玄在給《周禮》做注的時候寫道「天子當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也就是天子要在秋分這一天舉行祭祀月亮的夕月儀式。所以秋分,在古代又曾經被稱作是祭月節。所謂秋分,顧名思義就是將三個月份的秋天平均分成了兩部分,所以也叫做中秋。但是這一天卻並不一定是八月十五,因為所使用的曆法不同自然結果也就不同。
  • 北洋大帥看北洋內戰,關門殺家韃子!
    消息傳到河南,河南督理張福來扼腕嘆息,說這叫:「關了門,殺家韃子!」為什麼這麼說呢?關了門,殺家韃子!」《茶館》裡面唱得好:「鬧軍閥,亂打仗,白臉的進去黑臉的上;趙打錢,孫打李,趙錢孫李亂打一炮誰都不講理;為打仗,要槍炮,一堆一堆給洋人老爺送鈔票;為賣炮,為賣槍,幫助軍閥你佔黃河他佔揚子江。老百姓,遭了殃,大兵一到糧食牲口一掃光。」
  • 己亥年 農曆八月十五 恭賀太陰星君誕辰!
    己亥年 農曆八月十五 恭賀太陰星君誕辰!
  • 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
    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1.我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準備用幸福的雷電擊暈你,快樂的大雨淋溼你,的狂風吹飛你,甜蜜的月餅砸暈你
  • 農曆八月十五,恭迎月光菩薩聖誕
    2019年9月13日農曆八月十五恭迎月光菩薩聖誕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漢傳佛教中,農曆八月十五日恭迎月光菩薩聖誕。月光菩薩形像月光菩薩為藥師如來二肋侍菩薩之一。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月光菩薩與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
  • 八月十五,月府太陰星君、月下老人誕辰
    漢族民間也把太陰星君看成嫦蛾,認為太陰星君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非常喜歡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陰星君誕辰祭,都在入夜以後,面對當空的皓月家家戶外圍院,排設香案點上一對紅燭,供上四色鮮果,焚香膜拜,氣氛十分虔誠,而又帶有幾分閒情逸緻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 八月十五拜月下老人 -求姻緣
    中國的農曆八月十五,正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是我國其中一個重要的節日,月下老人的誕辰為農曆八月十五
  • 202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
    202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2020年中秋國慶都是10月1日  2020年是「閏年」,增加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