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一南:中國為何出兵抗美援朝?
中國為何出兵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軍是外部幹涉力量,過三八線不行,直接威脅新中國的國家安全,我們一定要管。 這一消息迅速傳到美國,當天下午美國國務院強硬回應:周恩來的講話缺乏法律和道義根據。 10月4日,美國國務院正式回覆: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 10月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美軍越過三八線直撲平壤。
-
越南戰爭,中國為什麼沒有像抗美援朝一樣直接出兵參戰?
中國當時的援越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給越南提供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另一方面中國派出防空、鐵道、國防工程、築路等後勤支援部隊進入越南,幫助越南構建國防工事,抵抗美軍。但是中國始終沒有像抗美援朝戰爭一樣,直接出動野戰軍參加越戰。縱是派出後勤援越支隊,也不公開宣布,更沒有志願軍的稱號,還將援越支隊的行動限制在越南北方,從沒有和美軍直接交戰。
-
抗美援朝的前世今生(出兵)
當時,對待是否出兵,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爭議?為什麼堅決要出兵?
-
抗美援朝出兵決策背後的考量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有必要對中國出兵援朝決策過程作進一步釐清,以正視聽。 「不能置之不理」 中國出兵抗美援朝,是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是替他人火中取慄,這是一個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實在有必要說清楚。 毛澤東是力主出兵的,他是怎麼思考這個問題的?
-
實力懸殊,新中國為什麼出兵抗美援朝?不僅僅是抗美,也為抗蘇
在實力懸殊、環境險惡的情況下,新中國最終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有以下因素和理由: 第一,中國已經面臨緊迫的戰爭形勢,越過三八線的美軍很快會到達鴨綠江邊,美軍空軍的炸彈已經多次落到東北境內,中美必有一戰。 第二,既然必有一戰,就面臨戰場和時機的選擇問題。
-
...系列微課之「四史」小故事①——中國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的來龍去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欣賞精彩視頻中國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的來龍去脈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為了鞏固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所進行的一場愛國主義鬥爭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政府之所以決定出兵朝鮮,一是因為中朝兩國在地理和歷史上的密切聯繫;二是為了打破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的打壓和封鎖;三是要禦敵於國門之外,為解決建國初期的國內問題與挑戰贏取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在戰爭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值得我們永續傳承和世代發揚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紀念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回顧歷史,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齊德學說:「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在齊德學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一周年之時,幾十年的戰爭創傷未及治癒,國家一窮二白,處於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狀態,中國的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社會生活秩序都未走上正軌。這時候的中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主動出兵求戰。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劉統丨艱難的出兵:中國出兵朝鮮前的戰爭...
這些措施顯示了中央的決心:抗美援朝戰爭不打則已,要打就集中優勢兵力,充分準備,出手就有勝利的把握。 在安東13兵團司令部,鄧華等指揮員不斷接到我方使館和考察人員傳來的情報,也在苦苦研究對策。以我軍目前的裝備和戰場情況,究竟能不能打,有沒有勝利的把握,作為指揮員,壓力是很大的。
-
抗美援朝:金日成「懇請」毛澤東出兵始末
隨著戰局發展,隨著北朝鮮從喜到憂,蘇聯的方針和策略迅速從開始的積極支持朝鮮軍事進攻,到後來決定避免過多捲入衝突,甚至一度決定放棄北朝鮮;而中國的方針和策略則是從開始不贊成,到後來實行積極的防禦戰略,直到最後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被迫出兵援助朝鮮。
-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出兵超過135萬,朝鮮又給過中國哪些支援?
說到抗美援朝戰爭,大家都會想起那一句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前赴朝鮮戰場上,經過鴨綠江時長的一首歌曲。據統計,在抗美援朝三年的戰爭裡,中國出兵支援朝鮮戰場超過135萬餘人。那麼朝鮮又給過中國那哪些支援呢?
-
為什麼中國本來不想管,為何還是出兵支援了朝鮮?出兵原因是什麼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最主要的本先該注重經濟的發展。韓戰爆發時,中國為什麼要在當時的條件下去抗美援朝?那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失。其實當時國內很多人反對抗美援朝。那我們為什麼還選擇支持朝鮮呢?二戰結束前,朝鮮一直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來沒有太大的分裂。直到蘇聯和美國的到來,權力和歷史的大鋸把這個國家一分為二。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27日,美國入侵朝鮮,幹涉其內政。
-
抗美援朝對中國崛起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我想,當年我們的實力比現在弱100倍都不止,為什麼敢於叫板美國?回顧當年毛主席出兵朝鮮的決策思考,我想對於我們今天堅定有力地處理中美博弈和解決臺灣問題也有一定的啟迪。中國入朝作戰主要涉及三大問題,一個是權衡出兵的利弊。戰爭必有損害,出兵援朝帶來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它可能推遲中國業已開始的經濟恢復進程,甚至引火燒身,使中國變成戰場。
-
韓戰爆發時,都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支援朝鮮,這是為什麼?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好景不長,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當時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了我國的面前,朝鮮的戰役我國到底要不要出不出兵支援呢?其實圍繞韓戰有很多爭議。不僅國外的很多人認為我國不會出兵,國內甚至很多人都認為韓戰不應該出兵。但事實上,朝鮮戰役之前我國並沒有要出兵的意思。
-
【重要言論】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 訪中國社會...
我們要弘揚新時代「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民族精神,並轉化為應對嚴峻複雜形勢、創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讓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今天推出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趙林的專訪文章《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敬請大家關注。
-
蘭德智庫關於「中國出兵朝鮮」的報告,純粹是炒作,明顯的謊言
美國政府認為蘭德公司這樣的漫天要價一定是瘋了,他們覺得中國軍隊在「二戰」中表現極差,而且剛經過抗戰和內戰,不可能再和強大的美國發生戰爭;如果中國軍隊一定參戰,正如麥克阿瑟所說的那樣,那美國軍隊將製造人類歷史上罕有的大屠殺。於是,相關機構對這份報告採取了不屑一顧的姿態。
-
抗美援朝時,除了志願軍還有哪國出兵幫助過朝鮮?犧牲了多少人?
在他們資本主義國家看來,這有可能是共產主義運動要席捲全球所踏出的第一步。這樣的猜想使他們決定需要幹預此事,不能讓共產主義繼續生根發芽,要及時遏制。事實上,在1950年4月,一份被稱為NSC-68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曾建議美國使用軍事力量 "遏制 "共產主義的擴張,這也證實了美國當時的政策。
-
抗美援朝當初看起來毫無勝算,毛主席為什麼卻堅持要派兵參戰?
那麼毛主席為何要堅持派兵參加這一場看起來確實沒有任何勝算的戰爭呢?毛主席做出這樣的決定,與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有著一定關係,中國援朝本質上是表達一種態度。作為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陣營裡面,新中國暫時還沒有辦法得到蘇聯這個「老大哥」的信任。
-
三易主帥而矢志不移,毛主席為何要堅決出兵朝鮮?
而抗美援朝戰爭,就是天佑中華的最典型體現。今天的很多公蜘叫獸,打著「人權至上」和「和平主義」的旗號,頻頻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以及負傷的志願軍將士們「鳴冤」,對抗美援朝戰爭板上釘釘的勝利結論搬弄是非,藉此達到醜化志願軍,抹黑領袖的齷齪目的。而這種「以譁眾取寵為己任,以顛倒黑白為能事」的行徑,也必然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尷尬結局。
-
抗美援朝,中國千年國運的轉折點,讓美國乃至世界為之震撼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場正義與非正義、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即將在血與火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拉開帷幕!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記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時,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鞏固,經濟、軍事力量更無法與美國相比。黨中央為什麼仍毅然決策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