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融合教學時—— 記周曉玲名師工作室送教活動(九江小學現場)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流年過往,白駒一瞬。每周一次的工作室活動已悄然到來。2020年11月25日,周曉玲名師工作室學員在師傅的帶領下齊聚九江小學,開展送教下校的研討活動。
第一節課,工作室學員黃佩茜老師帶來四年級上冊《西門豹治鄴》的第一課時——自主預習課。黃老師以西門豹的姓引入課題,讓學生通過題目提出自己的疑問,即西門豹治鄴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接著黃老師分步驟出示自主預習四步法:第一步,自由小聲地朗讀課文1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步,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勾畫詞語並讀2遍,給田字格生字注音。第三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田字格中15個生字,難記的生字多記幾遍,口頭組1個詞。第四步,朗讀課文,標自然段,想想課文主要寫什麼。學生自主預習結束後,黃老師馬上讓學生做預習檢測單,然後學生自評自改,同桌互評互改。黃老師的自主預習課教學過程清晰明確,學生通過自主預習方法扎紮實實地完成了《西門豹治鄴》的字詞學習,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教學評一致下的融合教學活動!
第二節課,工作室學員周怡為大家呈現了《西門豹治鄴》第二課時——精講點撥課。周老師利用西門豹的一句話來正話反說,並通過兩次追問,激發學生在追問下進行層層思考,讓學生懂得走進人物的內心,感悟人物的語言,進而明白人物正話反說的作用。周老師開展的小組合作,給學生搭起了一個支架,互相交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接著進行的讀寫結合則實現認知實踐遷移。最後的環節,周老師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整個過程都遵循了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通過課程設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運用,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整個教學課程關注了學生的發言,關注課堂的生成。
在評課環節,工作室學員和九江小學的老師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聽課感受和收穫。兩節課教學環節清晰,把自主學習的機會留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九江小學的喬校長指出,學校要重視教學專業發展,培養教師專業素養!今天的兩節課做到了因材施教,根據學情把預習放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循循善誘,給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如何讓學生大膽發言,就是四個給:一給時間,二給後進生機會,三給舞臺進行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四給評價。
最後,工作室導師周曉玲強調: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學能力,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優秀的教師是能夠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建構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形成一節生長的課堂,靈動的課堂,表達的課堂,有生命力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這次工作室送教下校研討活動,讓學員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融合語文教學的學術氛圍,感受到熱切的學習氛圍,感受到夥伴們閃耀著火花的教育智慧,讓學員們更有信心逐步形成本色本真的融合語文教學風格!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會更遠。周曉玲工作室充分發揮引領輻射作用,讓融合語文和教學評一致有效結合,讓這些研究成果惠及兄弟學校,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語文教學研究之路。
編輯:伊佳
責編:付藝薇
圖文:柳桂平
來源:雙流實驗小學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