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內容】
我喜歡雨,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似乎還帶著一種冬天的昏黃。可是只要經過一場春雨的洗淋,那種顏色和神態是難以想像的。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裡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著陽光的彩稜鏡。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裡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天上聚集幾朵烏雲,有時連一點雷的預告也沒有,當你還來不及思索,豆粒的雨點就打來了。可這時雨也並不可怕,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打傘,戴鬥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乾淨,可當頭澆,洗個雨澡卻更有滋味,只是淋溼的頭髮、額頭、睫毛滴著水,擋著眼睛的視線,耳朵也有些癢嗦嗦的。這時,你會更喜歡一切。如果說,春雨給大地披上美麗的衣裳,而經過幾場夏天的透雨的澆灌,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飾地敞開了。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這時候,雨不大出門。田野上幾乎總是金黃的太陽。也許,人們都忘記了雨。成熟的莊稼地等待收割,金燦燦的種子需要曬乾,甚至紅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後曬甜。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頓時,你會產生一脈悠遠的情思。也許,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穫已經在大門口的時候,多麼需要安靜和沉思啊!雨變得更輕、也更深情了,水聲在屋簷下,水花在窗玻璃上,會陪伴著你的夜夢。如果你懷著那種快樂感的話,那白天的秋雨也不會使人厭煩。你只會感到更高邈、深遠,並讓悽冷的雨滴,去純淨你的靈魂,而且一定會遙望到在一場秋雨後將出現一個更淨美、開闊的大地。
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但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在冬日灰濛濛的天空中,雨變得透明,甚至有些乾巴,幾乎不像春、夏、秋那樣富有色彩。但是,在人們受夠了冷冽的風的刺激,討厭那乾澀而苦的氣息。當雨在頭頂上飄落的時候,似乎又降臨了一種特殊的溫暖,仿佛從那溼潤中又漾出花和樹葉的氣息。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幹,淋著雨的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乾淨利落的木刻畫。而近處池畦裡的油菜,經這冬雨一洗,甚至忘記了嚴冬。忽然到了晚間,水銀柱降下來,黎明提前敲著窗戶,你睜眼一看,屋頂,樹枝,街道,都已經蓋上柔軟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還亮。這雨的精靈,雨的公主,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謐靜,是它送給人們一年中最後的一份禮物。
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力,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但在北方乾燥的都市,我們的相逢是多麼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
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
【課文朗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文章分析】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傑作,雨是溝通天地的美麗使者,在《雨的四季》中,作者筆下那或飄逸或纏綿的雨,把它們曼妙的身姿深深印在讀者的眼眸中,而那清新、純淨的雨之心、雨之魂啊,卻飄飄灑灑滴落在讀者心海上,掀起陣陣波瀾,蕩起層層漣漪。此篇文章作為散文,出自《散文》1989年第四期。
本文通過細緻描寫雨的景象、雨的音響、雨的氣息,表現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義,把雨表現得可感可觸,表現得親切可愛。文章用詩化的句子,增強了形象感和動作性的表達。體現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分段描繪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點:春雨的美麗,嬌媚,溫柔,細潤,甜美;夏雨熱烈,粗獷也奔放;秋雨端莊而沉思的沉靜;冬雨的自然平靜。
【學習目標】
1.品味抒情散文通過寫景、狀物來抒寫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體會作者筆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點,學習寫景抒情的方法。
2.通過自讀法、誦讀法、探究法,來學習課文,培養自主鑑賞文章的能力。
3.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領悟大自然的美好,提升生活感悟能力.
4.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習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表現手法。
【同步練習】
【字詞積累】
【作者介紹】
劉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詩刊》前副主編,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主要作品有詩集《生命的歡樂》、《無題抒情詩》,散文詩集《遙遠的吉他》,譯著《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等。
曾被譽為「當代抒情詩之王」。他的散文以抒發情感、人生為主,筆觸細膩,行雲流水,有其獨特的唯美的散文風格。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被海內外譽為現代山林文學的代表。作者秉持超時空的田園心態,用純情的語言、輕鬆的方式寫作,和讀者談心,流露出由衷的快樂和談談的憂愁。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1),開宗明義,作者直接表明對雨的情感——喜歡雨。
第二部分( 2-5 ),作者以時間順序寫出了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特點,表達了對雨的讚美之情。
第三部分(6-7),抒發對雨的讚美之情。
結構:總——分——總
線索:對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句子分析】
1. 「我喜歡雨,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這兩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作者將雨擬人化,稱其為「她」,可見對雨的喜愛,而且明確指出,「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
開篇點題,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這也是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同時為下文按季節寫雨張本。
2.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
「閃出」一詞,表示好像突然出現似的,富有動感,極有趣味,寫出了春天突然到來時給人的欣喜之感。
3. 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
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樹,以及她的每一個部分擬人化,形象化,使之整體富有人的形態,「明亮的眼睛」「手臂頓時柔軟」「萌發的葉子像綠蔭的波浪」,生動形象寫出春雨中樹的柔美、溫潤、律動,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4. 水珠子從花苞裡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視覺,擬人)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眼角垂淚的少女,看到了水珠將滴未滴時的顫動,滴落了又無比輕盈。作者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雨的水珠與少女的眼淚相比,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春雨的無比嬌美。
5.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著陽光的彩稜鏡。
比喻,「絲簾」「彩稜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掛」「牽動」兩個動詞,形象地讓美麗的畫面鮮活起來。似真似幻,炫目。
6. 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
這裡強調的是聲音,沙沙、沙沙,你聽到了聲響,以為是蚯蚓在翻土,低頭一看,原來是小草在跳舞。這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並且還巧妙的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潤下復甦的情態。
7.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裡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
清新的空氣,不僅刺激你的嗅覺,還刺激著你的味蕾。
8. 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可光頭澆、洗個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溼的頭髮、額頭、睫毛滴著水,擋著眼睛的視線,耳朵也有些癢嗦嗦的。這時,你會更喜歡一切
與自然親近,在雨中,自由、忘我,夏天的雨教會我們敞開身心,擁抱自然。
9. 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生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
怒,鼓,展現的是夏雨後蓬勃的、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量。海綿,原本吸收水分,現在卻用來形容綠植吸收暑氣。看不見的熱氣仿佛變得有形,清涼感撲面而來。
10. 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切地等待著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作者將夏雨比作交響曲,而且是和「蟬鳴」、「蛙鼓」一起奏響的,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夏雨的熱烈和自然界萬物對雨的急切期盼之情。
11. 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
作者將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秋雨的沉靜、穩重,表達了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12.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
擬人,賦予秋雨以人的行為,寫出秋雨降臨次數之少。
13.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
直接抒情,運用排比,增強了語言氣勢,點明秋雨的特點,突出對秋雨的深情。
14. 雨已經化了妝,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擬人的修辭手法, 「化妝了」,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 「 飄然蒞臨人間」 從視覺角度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
15. 但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
「吝嗇」一詞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冬雨以人的情態,寫出了南國冬季少雨的特點。
14.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
但是,人們受夠了冷冽的風的刺激,討厭那乾澀而苦的氣息。當雨在頭頂上飄落的時候,似乎又降臨了一種特殊的溫暖,仿佛從那溼潤中又漾出花和樹葉的氣息。
為什麼說冬雨的降臨是一種特殊的溫暖?
首先,溫暖是與冷冽乾澀的風比較而來。其次,溫暖也在於,冬雨所蘊含的生命的希望。
15. 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幹,淋著雨的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乾淨利落的木刻。
作者將雪中的靜物比作木刻畫,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冬天大地上簡單空曠的特點和雪的自然、平靜。
16. 「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
排比、抒情,總括四季,以一個排比句寫出了雨帶給作者的美好感受,點明愛戀雨的原因。
追問:這一段的抒情,和其他段落有何不同?
人稱轉換為「你」,面對面傾訴,面對面釋放。一個排比句寫出雨給作者的美好感受
17.「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
愛戀的理由是: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感情帶來滋潤,思想帶來流動,靈魂得到淨化。這段話收束全文,既照應了開頭,又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等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手法描繪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寫出了雨的可愛,寄託了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達了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寫作練筆】
本文脈絡十分清晰,請仿照課文結構,以《風的四季》為題,適當運用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一篇600字左右的練筆。
【內容梳理】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以生動的文筆,描繪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寫出了雨的可愛,表達了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2. 四季的雨,都是同一樣貌、同一性格麼?請同學們快速跳讀文章,四季的雨分別是怎樣的特點?給整個大地帶來了什麼變化?
3. 說說每幅雨景圖中最打動你的景象。用兩三個詞語形容一下每幅圖不同的美。
4. 文章沒有直接描寫春雨,而是寫萬物經雨洗淋後的情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通過寫萬物經雨洗淋後的情態,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間接地寫出了春雨的嬌媚,表現了春雨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的勃勃生機。間接抒發了對春雨的愛戀之情。
5. 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句中「別有一番風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沒有預告,說下就下;光頭澆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飾地敞開,花朵、樹葉、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吸收;雨聲、蟬聲、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響曲。
6. 悽冷的秋雨為什麼能純淨人們的靈魂呢?
秋天的雨,端莊而又沉靜。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穫的時節,給人安靜與深靜,秋雨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所以說可以純淨人的靈魂。
7. 這種「特殊的溫暖」,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冬雨給人以柔和與蜜情,萬物經過冬雨的洗滌,使人感覺到溼潤、明亮與溫暖,讓人忘記冷冽的寒風,乾澀而苦的氣息,忘記了嚴冬。
8. 品讀第六段,上文寫雨多用「她」或「它」指稱,為何這一段改稱「你」。
第二人稱便於抒發自己的情感,更加親切自然。作者將「雨」擬人化,使之可親可感。人稱的變化使雨的形象親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實,直接抒發對「雨」的愛戀之情。
9. 品讀第七段,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總結全文,與開頭照應,結構嚴謹。點明並深化主旨,抒發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
10. 能否用《四季的雨》來替換原本的篇名?原先的標題妙在何處?
「四季的雨」顯得平淡,呆板,《雨的四季》將雨人格化了,變得鮮活,充滿了靈動、情趣、和意境。課文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了四種不同性格的雨,也是寫了一段經歷了春秋而逐漸豐盈完滿的生命歷程。因此,可以說,作者愛戀四季的雨,更是愛戀四季的生命。
【寫作參考】
作者在描繪四季的雨時,都採用了哪些手法?
(1)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
(2)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
(3)融情於景。
(4)側面描寫:例如:文章在寫春雨時主要描繪了春雨後的景觀,側面烘託了春雨的生機;在寫夏雨時,寫了夏雨給人的感受;等等。
【閱讀擴展】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像飄落的羽毛像一陣愛的撫摸秋天,異樣的恬靜蘋果神秘地掛上白霜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像一隻解纜的船像滾動的絨線球西風揚起藍透了的雲帆楓葉在偷偷地把你張望
也許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闊也許幸福會不期而降大自然
你的美每攪動一次心靈便有一千種和諧的音響